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完成练习,完成句子练习,口语交际,课内与课外,短文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yán jiū 和bǐ jià ,大家都认为第一种方法jì
    fèi 时间,又难操作。
    (2)今天,我的脖子不太shū fu ,有些jiāng yìng ,kǒng pà____ 是落枕了。
    (3)tá qì 的小弟弟在草地上奔跑着,tià yuè 着,乐此不疲。
    (4)昨天还nèn lǜ 的pú ta 藤今天就kū wěi 了。
    2.(2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闷雷(mèn) 风号浪吼(há)
    B.挣扎(zhā) 系上铃铛(xì)
    C.田埂(gěn) 触着墙(zhuó)
    D.骤雨(zhòu) 家雀儿(què)
    3.(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栏竿 观潮 选择 痕迹
    B.屹立 沸滕 隐蔽 恢复
    C.稍微 溺水 洞穴 混沌
    D.劈开 厉史 辽阔 猛兽
    4.(2分)“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与这两句话表达形式不同的是( )
    A.指纹有什么用呢?指纹具有唯一性,可以用来鉴定身份。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D.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B.普罗米修斯如果不能动弹,就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C.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D.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6.(3分)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个人生活很朴素,能随遇而安,到野外工作,从不计较条件好坏。
    B.他每次估计敌人的行动都不够准确,真可以说是未卜先知。
    C.奥运会上,各国健儿各显其能,竞争很激烈。
    D.黄河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7.(10分)完成句子练习。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2)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仿写句子)

    (3)他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改为陈述句)

    (4)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几乎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修改病句)

    (5)伟大的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缩句)

    8.(3分)口语交际。
    ㅤ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9.(15分)课内与课外。
    (1)诗词中有很多新颖巧妙的比喻,如《暮江吟》中的“ , ”。
    (2)诗词中还藏着很多的道理:卢钺的《雪梅》中的“ ,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
    (3)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妈妈看见姐姐裹着毛衣,我穿着短袖,笑着说:“ 。”
    (4)《礼记》要求我们做学问要“博学之, , ,明辨之,笃行之”。
    (5)学习要善于提出问题:唐代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 ?”
    (6)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 。《观潮》节选
    空山不见人, 。《鹿柴》(唐)王维
    (7)云母屏风烛影深, 。《嫦娥》(唐)李商隐
    (8) ,能开二月花。《风》(唐)李峤
    (9) ,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唐)刘禹锡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10.(10分)短文1
    蟋蟀的住宅(节选)
    ㅤㅤ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 郑重) 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柔 温和) 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ㅤㅤ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软弱 柔弱) ,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从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 。
    (4)人们为什么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11.(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峨眉山的雾
    ㅤㅤ①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这样两句诗“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真是生花妙笔,点点笔墨就将月色中的峨眉山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不仅是因为诗仙的文采过人,更是因为峨眉山风光的奇丽。而最让我神往的,还是峨眉山的雾。
    ㅤㅤ②峨眉山的雾很浓重。清晨,我们步入 的山林,走在青石板上,路湿而不滑,悠然自得。凝望四周,山色空蒙,真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可是,当进入杂草丛生、阴森潮湿的山谷时,山雾出现了:一层层、一团团,随山风越来越急,越来越厚,喷向空中,弥漫四周……雾气,越来越重;雾滴,越来越大。只一会儿,脸颊、眉毛、头发上便湿漉漉地挂满了水珠。满世界全是雾,似乎只要随便伸手一抓,就能拧出一把水来。走不多远,山道雾锁,前面几步远的人影已模糊不清,渐渐地不见人影,只闻人声。
    ㅤㅤ③峨眉山的雾很神秘。中午,我们来到半山腰。这时晴空碧水,空气清新。道路洁净,山色树木焕发光彩,是个 的世界。正当我们陶醉于美景之时,忽然,山沟里吹来几股湿润的风,接着一大股一大股厚实的雾团滚滚涌来,极亮极好的大白天,突然被云雾笼罩、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树,哪是沟,哪是路。远山近树时隐时现,佛堂屋宇若有若无。可是,不到半个时辰,在不经意间,这浓浓的雾竟神秘地消失了。灿烂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在山道上, ,煞是好看。
    ㅤㅤ④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的雾似乎也很有灵气。导游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张健的学生,听采笋人说上山能喊出雾来,便尝试着上山“喊雾”,居然在高山深处的原始森林中真喊出雾来……故事还并未讲完,导游便用两手拢在嘴边做喇叭状,大声喊起来:“雾仙子——雾仙子——”并让我们一起跟着喊。正当我们迷惘之际,突见前方的山沟里滚来一团团浓雾,就像一条昂首巨龙吞云吐雾一般,令人无比惊奇。随着雾气升腾,我们好像仙人 似的,飘飘欲仙,得意非凡。
    (1)把下面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说明 。
    (3)用“~~~~”画出短文第④自然段的中心句。
    (4)这篇短文形象地描绘了峨眉山的雾 、 和 特点。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30分)作文。
    ㅤㅤ由神话小说《西游记》拍成的电视剧,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里面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与其中的某一位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呢?你们会去哪儿呢?会做些什么呢?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作文吧!
    ㅤㅤ要求: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表达完整;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四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6分)读拼音完成练习。
    (1)通过yán jiū 研究 和bǐ jià 比较 ,大家都认为第一种方法jì 既 fèi 费 时间,又难操作。
    (2)今天,我的脖子不太shū fu 舒服 ,有些jiāng yìng 僵硬 ,kǒng pà 恐怕 是落枕了。
    (3)tá qì 淘气 的小弟弟在草地上奔跑着,tià yuè 跳跃 着,乐此不疲。
    (4)昨天还nèn lǜ 嫩绿 的pú ta 葡萄 藤今天就kū wěi 枯萎 了。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1)研究 比较 既 费;
    (2)舒服 僵硬 恐怕;
    (3)淘气 跳跃;
    (4)嫩绿 葡萄 枯萎。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字词。
    2.(2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闷雷(mèn) 风号浪吼(há)
    B.挣扎(zhā) 系上铃铛(xì)
    C.田埂(gěn) 触着墙(zhuó)
    D.骤雨(zhòu) 家雀儿(què)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多音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多音字的每个音所表示的意义选择正确读音。
    【解答】A.正确。
    B.有误。扎:读“zhā”时,意思是刺;戳;钻进;插入;驻扎。可组词为:扎针。读“zhá”时,意思为勉强支持。可组词为:挣扎。故“挣扎”的“扎”应读“zhá”;系:读“xì”时,意思是有联属关系的;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关联;联结,栓;牵挂。可组词为:联系。读“jì”时,意思是扣;打结。可组词为:系鞋带。故“系上铃铛”的“系”应读“jì”。
    C.有误。“田埂”的“埂”应读“gěng”着:[zhe]表示状态的持续。[zhá]感受、受到;入睡;接触。故“触着墙”的“着”应读“zhá”。
    D.有误。,“家雀儿”的“雀”应读“qiǎ”,义同“雀(què)”。用于“家雀儿”“雀盲眼(夜盲)”。读“què”时,指鸟名。俗称麻雀。形体较小,叫声好听,吃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也吃昆虫。
    故选:A。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3.(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栏竿 观潮 选择 痕迹
    B.屹立 沸滕 隐蔽 恢复
    C.稍微 溺水 洞穴 混沌
    D.劈开 厉史 辽阔 猛兽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对每个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栏杆: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如用于篱笆、护栏杆、楼梯扶拦)。故“栏竿”的“竿”错误。
    B.有误,沸腾:指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故“沸滕”的“滕”错误。
    C.正确。
    D.有误,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故“厉史”的“厉”错误。
    故选: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2分)“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与这两句话表达形式不同的是( )
    A.指纹有什么用呢?指纹具有唯一性,可以用来鉴定身份。
    B.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C.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D.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分析】考查了句式。句式的表述形式有设问、反问、疑问、陈述等等,做题时要认真分析,根据句子的意思和一些关键的词语或语气去判断。
    【解答】“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这两句话是设问句的表达形式。
    A、B、D是设问句。
    C.不是设问句,提出问题,没有回答。
    故选:C。
    【点评】句式和句式的转换是小学阶段经常做的练习题,要反复练习,加强积累,遇到这样的题型就会很快作出正确的判断。
    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B.普罗米修斯如果不能动弹,就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C.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D.母亲虽然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分析】考查关联词。作答此题,关键是要分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应用“既……也……”连接。
    故选:B。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6.(3分)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个人生活很朴素,能随遇而安,到野外工作,从不计较条件好坏。
    B.他每次估计敌人的行动都不够准确,真可以说是未卜先知。
    C.奥运会上,各国健儿各显其能,竞争很激烈。
    D.黄河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A.随遇而安: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作“随寓而安”。符合语境。
    B.未卜先知:指没有占卜便能事先知道,形容有预见。不符合语境。
    C.各显其能: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符合语境。
    D.奔流不息:水流奔腾而不停止。形容运动着的事物永不停息。符合语境。
    故选: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7.(10分)完成句子练习。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小鸟在树上唱歌。
    (2)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仿写句子)
    天山的云变化多端,一会儿像狮子,一会儿像小狗,一会儿像老虎。
    (3)他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改为陈述句)
    他有应该责备的地方。
    (4)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几乎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修改病句)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5)伟大的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缩句)
    身体创造了世界。
    【分析】考查了语句改写、缩句、修改病句。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
    【解答】(1)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赋予了“蟋蟀”人的特点,是拟人句。仿写个拟人句即可。
    (2)考查了句子仿写。例句用了三个结构相似的句子,是排比。仿写个排比句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把疑问词去掉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删掉“难道没、吗”。
    (4)考查了修改病句。词语重复啰嗦,“几乎”“差不多”删掉一个即可。
    (5)考查了缩句。去掉修饰语“伟大的盘古用他的整个,美丽的”,留下主干,即:身体创造了世界。
    故答案为:
    (1)小鸟在树上唱歌。
    (2)天山的云变化多端,一会儿像狮子,一会儿像小狗,一会儿像老虎。
    (3)他有应该责备的地方。
    (4)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5)身体创造了世界。
    【点评】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8.(3分)口语交际。
    ㅤㅤ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
    爱护眼睛,拥抱光明。
    【分析】考查宣传标语。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
    【解答】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再光线不好或光线太强的地方看书,不长时间看电子产品,这样做可以有效保护视力。为了保护眼睛,我设计了一条宣传标语:爱护眼睛,拥抱光明。
    故答案为:
    爱护眼睛,拥抱光明。
    【点评】我们平时要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这样不但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
    9.(15分)课内与课外。
    (1)诗词中有很多新颖巧妙的比喻,如《暮江吟》中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真珠月似弓 ”。
    (2)诗词中还藏着很多的道理:卢钺的《雪梅》中的“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
    (3)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妈妈看见姐姐裹着毛衣,我穿着短袖,笑着说:“ 二八月,乱穿衣 。”
    (4)《礼记》要求我们做学问要“博学之, 审问之 , 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
    (5)学习要善于提出问题:唐代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
    (6)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观潮》节选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鹿柴》(唐)王维
    (7)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唐)李商隐
    (8)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风》(唐)李峤
    (9)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唐)刘禹锡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分析】考查古诗文默写、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及惯用语、现代诗文默写。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1)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宋代卢钺的《雪梅》,全诗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考查谚语。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人则穿着轻薄。
    (4)考查名言警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意思: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5)考查名言警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韩愈的名言,意思: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6)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出自《观潮》,原文: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全诗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嫦娥》,全诗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唐代李峤的《风》,全诗为: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9)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全诗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考查古诗文默写。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故答案为:
    (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3)二八月,乱穿衣;
    (4)审问之 慎思之;
    (5)孰能无惑;
    (6)横贯江面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但闻人语响;
    (7)长河渐落晓星沉;
    (8)解落三秋叶;
    (9)湖光秋月两相和;
    (10)草色遥看近却无。
    【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10.(10分)短文1
    蟋蟀的住宅(节选)
    ㅤㅤ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 郑重) 郑重 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柔 温和) 温柔 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ㅤㅤ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软弱 柔弱) 软弱 ,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从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它慎重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
    (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 对蟋蟀的敬佩,对蟋蟀洞穴的赞叹之情 。
    (4)人们为什么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因为蟋蟀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而且它的工具很柔弱。
    【分析】语段选自《蟋蟀的住宅》,作者通过细致、连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要注意词语之间细微的差别,理解之后,代入句子中进行体会。慎重:谨慎持重。郑重:指庄严,庄重。结合“选择住址”可知正确答案为“慎重”,故划去:郑重。温柔:指一个人的性情温和体贴。温和:指不严厉、不粗暴,平和不猛烈、激烈:指气候不冷不热。结合“阳光”可知正确答案为“温和”,故划去:温柔。软弱:指身体衰弱无力气,不坚强。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 (身体柔弱),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灾祸影响的结合“它的工具”可知正确答案为“柔弱”故划去:软弱。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键词的理解分析。“随遇而安”是指不论到了哪一种环境都能适应,文中写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它常常慎重的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可据此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键句的理解分析。句子“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这个句子将蟋蟀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蟋蟀建房子的努力与艰辛,将一只勤勤恳恳的小小帅建筑工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敬佩以及对蟋蟀洞穴的赞叹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选文讲的是蟋蟀自己建设住宅,体现蟋蟀的聪明、有本领,学生结合上文“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分析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1)郑重 温柔 软弱;
    (2)它慎重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
    (3)对蟋蟀的敬佩,对蟋蟀洞穴的赞叹之情;
    (4)因为蟋蟀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而且它的工具很柔弱。
    【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
    11.(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峨眉山的雾
    ㅤㅤ①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这样两句诗“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真是生花妙笔,点点笔墨就将月色中的峨眉山描绘得如诗如画。这不仅是因为诗仙的文采过人,更是因为峨眉山风光的奇丽。而最让我神往的,还是峨眉山的雾。
    ㅤㅤ②峨眉山的雾很浓重。清晨,我们步入 郁郁葱葱 的山林,走在青石板上,路湿而不滑,悠然自得。凝望四周,山色空蒙,真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可是,当进入杂草丛生、阴森潮湿的山谷时,山雾出现了:一层层、一团团,随山风越来越急,越来越厚,喷向空中,弥漫四周……雾气,越来越重;雾滴,越来越大。只一会儿,脸颊、眉毛、头发上便湿漉漉地挂满了水珠。满世界全是雾,似乎只要随便伸手一抓,就能拧出一把水来。走不多远,山道雾锁,前面几步远的人影已模糊不清,渐渐地不见人影,只闻人声。
    ㅤㅤ③峨眉山的雾很神秘。中午,我们来到半山腰。这时晴空碧水,空气清新。道路洁净,山色树木焕发光彩,是个 清清爽爽 的世界。正当我们陶醉于美景之时,忽然,山沟里吹来几股湿润的风,接着一大股一大股厚实的雾团滚滚涌来,极亮极好的大白天,突然被云雾笼罩、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树,哪是沟,哪是路。远山近树时隐时现,佛堂屋宇若有若无。可是,不到半个时辰,在不经意间,这浓浓的雾竟神秘地消失了。灿烂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在山道上, 斑斑点点 ,煞是好看。
    ㅤㅤ④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的雾似乎也很有灵气。导游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张健的学生,听采笋人说上山能喊出雾来,便尝试着上山“喊雾”,居然在高山深处的原始森林中真喊出雾来……故事还并未讲完,导游便用两手拢在嘴边做喇叭状,大声喊起来:“雾仙子——雾仙子——”并让我们一起跟着喊。正当我们迷惘之际,突见前方的山沟里滚来一团团浓雾,就像一条昂首巨龙吞云吐雾一般,令人无比惊奇。随着雾气升腾,我们好像仙人 腾云驾雾 似的,飘飘欲仙,得意非凡。
    (1)把下面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 夸张 的修辞手法,这句话说明 峨眉山的雾很浓重 。
    (3)用“~~~~”画出短文第④自然段的中心句。
    (4)这篇短文形象地描绘了峨眉山的雾 浓重 、 神秘 和 有灵气 特点。
    (5)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峨眉山的雾的赞美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分析】短文由李白的诗歌引入,主要写了峨眉山的雾很重,峨眉山的雾很神秘,峨眉山的雾有灵气,表达了作者对峨眉山的雾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与辨析。腾云驾雾:古代神话小说中形容神仙的法术。也形容在空中飞腾或奔驰迅速。还形容头脑不清,感到迷迷糊糊。郁郁葱葱:形容气象旺盛美好;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清清爽爽:整洁干净;清脆;女性样貌超凡清秀,衣着淡雅。斑斑点点: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清晨,我们步入草木苍翠茂盛的山林,走在青石板上,路湿而不滑,悠然自得。故填“郁郁葱葱”。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道路洁净,山色树木焕发光彩,是个整洁干净的世界。故填“清清爽爽”。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灿烂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在山道上,煞是好看。故填“斑斑点点”。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随着雾气升腾,我们好像仙人腾着云驾着雾似的,飘飘欲仙,得意非凡。故填“腾云驾雾”。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结合所给句子“满世界全是雾,似乎只要随便伸手一抓,就能拧出一把水来。”结合关键词“随便伸手一抓,就能拧出一把水来”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抓住句子关键词“满世界全是雾”,可知描写了雾非常大,大到随手一抓,就能拧出水来的地步。
    (3)本题考查寻找中心句。通读短文可知,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是“峨眉山的雾似乎也很有灵气。”本段围绕这句话先写导游讲的故事又写导游喊“雾仙子”,也让大家跟着喊,从文中的“正当我们迷惘之际,突见前方的山沟里滚来一团团浓雾,就像一条昂首巨龙吞云吐雾一般,令人无比惊奇”。写出了峨眉山的雾似乎很有灵气。
    (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峨眉山的雾很浓重。”可知描写了峨眉山的雾很浓重的特点;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句子“峨眉山的雾很神秘。”可知描写了峨眉山的雾很神秘的特点;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句子“峨眉山的雾似乎也很有灵气。”可知写出了峨眉山的雾很有灵气的特点。
    (5)本题考查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这不仅是因为诗仙的文采过人,更是因为峨眉山风光的奇丽。而最让我神往的,还是峨眉山的雾。”可知文章表达了对峨眉山的雾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郁郁葱葱 清清爽爽 斑斑点点 腾云驾雾;
    (2)夸张 峨眉山的雾很浓重。
    (3)峨眉山的雾似乎也很有灵气。
    (4)浓重 神秘 有灵气;
    (5)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峨眉山的雾的赞美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点评】把握文章的中心,整体领悟句子的意义。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中心,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12.(30分)作文。
    ㅤㅤ由神话小说《西游记》拍成的电视剧,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里面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与其中的某一位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呢?你们会去哪儿呢?会做些什么呢?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作文吧!
    ㅤㅤ要求: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表达完整;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要求写假如你与《西游记》中的某一位人物过上一天的有趣经历,看到题目,你最想和谁过上一天呢?你们会去哪儿呢?会做些什么呢?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即用现实生活记叙文的方法去写未来的生活,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的组织,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答】范文: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暑假里,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不知不觉我睡着了。当我睁眼醒来时就看到一只妖怪。只见它青面獠牙,三角形的头,还有比我身子还要长的舌头,比拳头还要大的眼睛。妖怪在向我慢慢逼近,把我拎了起来,就在这时,孙悟空飞来,“妖怪,哪里逃!吃俺老孙一棒!”说着,抡起金箍棒向妖怪打去,只听见一声巨响,棒子打到了地上,妖怪化作一阵青烟逃走了。幸好大圣来了,不然我可就命丧妖怪之口了,我对大圣说了好几个谢谢,大圣说:“斩妖除魔是我该做的事!”我拿出桃子和香蕉招待孙悟空,大圣开心地吃着桃子和香蕉。突然,他说道:“师父还在妖怪那,我要救师父!”正当孙悟空要走的时候,我大声说:“大圣,带上我吧,可能我能帮上忙!”大圣爽快地答应了。
    我和大圣坐着筋斗云飞到妖怪的洞口,孙悟空喊道:“妖怪,把我师父放了,不然我就砸了你的山洞。”妖怪听了吓了一跳,马上带着小兵出来和孙悟空大战。孙悟空本以为不用兵器就可以打败小兵,可是它们和大王一起,以多欺少,硬是打了八百个回合,也没有分出胜负。站在一旁的我发现,洞穴里没有光,猜想妖怪可能怕光。于是我就去钻木取火,火拿到以后,放到妖怪面前,妖怪们都蒙上了眼睛。就在这时,孙悟空挥起金箍棒狠狠地向妖怪打去,妖怪认输了,把孙悟空的师父交出来了。孙悟空感激地对我说了谢谢。
    慢慢地,我醒了,原来都是一场梦!
    【点评】本文想像丰富,构思奇特且不脱离生活的真实,扎根于生活的联想,故事内容符合人物的特点,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腾云驾雾
    郁郁葱葱
    清清爽爽
    斑斑点点
    腾云驾雾
    郁郁葱葱
    清清爽爽
    斑斑点点

    相关试卷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写句子,口语交际,课内与课外,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课内与课外,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