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065581/0-17019972848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065581/0-17019972849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教师版)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065581/0-17019972849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065581/1-17019972860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065581/1-17019972860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学生版)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065581/1-17019972860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模拟练习 试卷 2023-2024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件包含期末素养模拟练习试卷教师版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docx、期末素养模拟练习试卷学生版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48分。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1.在“旧石器时代”生活着一群早期人类,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通过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获取食物。考古发现,他们已经学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这群早期人类最有可能是 (B)A.元谋人 B.北京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文物或遗址可以印证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生活的是 (B)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C)A.百家姓氏都源自炎帝和黄帝B.炎帝和黄帝因治理水患得到尊崇C.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完全真实4.《诗经》记载“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武王”“肆伐大商”的决战地点是 (C)A.阪泉 B.涿鹿C.牧野 D.洛邑5.“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它追求极致、追求品质。如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该展品是 (D)A.毛公鼎 B.四羊方尊C.利簋 D.司母戊鼎6.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C)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7.在我国出土的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如图)。在《战国策•赵策》中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载。这反映了 (C)A.古代冶炼工艺完善 B.水利灌溉技术成熟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8.以下是东周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这反映出当时 (A)A.出现统一趋势 B.秦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C.朝代更迭频繁 D.齐、楚等国先后成为霸主9.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开创的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 (C)A.世袭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行省制10.“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用的历史典故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相关,指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C)A.国人暴动 B.武王伐纣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11.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C)A.卫青率军反击匈奴 B.东汉建立光武中兴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曹操统一北方地区12.如图是一幅敦煌壁画,壁画左下方的使者拜别汉武帝,即将要出使西域,这位使者是 (A)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张角13.“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地的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这表明丝绸之路 (C)A.带动丝绸贸易发展 B.方便西方价值观入侵C.推动了东西方交流 D.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14.美国学者德克•卜德评论道:“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材料中的“它”是指 (B)A.麻沸散 B.造纸术 C.印刷术 D.道教15.西晋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A)A.结束分裂,短期统一B.开创了新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C.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D.爆发内乱,被少数民族政权推翻16.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C)A.秦兵马俑 B.陶院落C.云冈石窟佛像 D.顾恺之《洛神赋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7.河姆渡人的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 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18.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19.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韩非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20.西汉初年,汉高祖为恢复经济,发展经济而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文景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2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地名),史称西汉;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达夷洲 (地名)(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22小题,共14分。22.某历史兴趣小组参加了“历史图说卡片制作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任务。(1)赏析卡片图文内容,为卡片补充上合适的主题名称。(2分)答:主题名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图一示意的是什么制度?(2分)请仿照范例将图二中空白处补充完整。(4分)答:图一: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二中政治上,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立了刺史;作用: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作用: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3)解析【评说】材料,请各举一例史实分别说明“西部贸易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4分)答:说明: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汉初,匈奴民族在北方农耕地区侵扰不断。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4)秦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大一统”。关于“大一统”的含义,请从下列说法中选择一个准确的理解。(2分) (B)A.“大”是疆域辽阔之意,指的是地域上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B.“大”是重视和尊重之意,不仅指地域上的统一,更多的是指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23小题,共18分。23.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体现的是哪场改革?(2分)图一、图二分别体现这场改革的哪两项内容?(2分)根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此次改革有什么意义。(2分)答: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话、改汉姓;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北方政权分立、战乱频繁,也导致北方人口南迁,使南方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则史实证明秦汉时期“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2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2分)答:昭君出塞、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等;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材料三 这一民族大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4分)答:影响:使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更加兴盛,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4)综合以上探究,以史为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民族关系?(4分)答: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促进民族团结(交融);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时期春秋初期战国初期战国中期诸侯国数量140多个10多个7个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