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一框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一框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一框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一框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测试题,共10页。
    考点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1.[2023·江苏省淮安市高三调研](当事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尽管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存在诸多差异,但是无论在哪种诉讼活动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当事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②所有当事人都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③在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④均必须申请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2023·河南省豫东名校高三联考](正确理解寻求诉讼代理的原因)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这就是诉讼代理。下列不属于寻求诉讼代理的原因的是(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当事人缺乏法律知识而不利于权益维护
    C.有时无暇参加诉讼活动
    D.有时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碰壁
    3.[2023·重庆市高三质检](诉讼权利之一)甲与邻居乙因宅基地使用产生纠纷,双方大打出手,造成乙颅脑损伤,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随时需有人帮助,经鉴定为二级伤残。乙和甲分别准备委托律师丙和丁参与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案应先对甲进行刑事公诉,再进行民事赔偿诉讼 ②诉甲故意伤害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甲民事赔偿由乙方提起 ③律师丙作为诉讼代理人只能参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活动 ④律师丁在诉讼中既是甲的辩护人又是其诉讼代理人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4.[2023·河北省献县高三调研](诉讼权利之二)小明步行过马路时因为闯红灯而受到交警的处罚。但小明看到其他人步行过马路闯红灯却没有受到处罚,感到十分委屈,于是小明就此事向人民法院起诉。小明的此次诉讼是( )
    A.民事诉讼,享有上诉的权利
    B.行政诉讼,享有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C.民事诉讼,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D.行政诉讼,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5.[2023·山东省济宁市高三调研](申请回避的理由)法律职业人员应自觉遵守回避制度,确保司法公正。下列可以成为申请回避理由的有( )
    ①法官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 ②公诉人与辩护人存在利害关系 ③怀疑法官的专业水平不高 ④对方代理人是全国知名律师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6.[2023·安徽省阜阳市高三统测](诉讼权利之三)王老汉的商店被工商部门以有过期产品为由处罚1000元,王老汉不服,告到县法院,法院改判处罚800元。王老汉还是认为处罚过重,于是向上级市中院提出重审请求。王老汉行使的诉讼权利是( )
    A.上诉的权利B.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C.申请回避的权利D.选择法院的权利
    7.[2023·安徽省宿州市高三检测](诉讼代理人的主要职责)诉讼代理人的主要职责是( )
    ①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 ②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益 ③帮助法院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理案件 ④为当事人寻找逃脱机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考点二寻求法律援助
    8.[2023·湖南省高三联考](获得法律援助的原因)“年仅16岁的长安少年山西打工遭到毒打,致伤后丢弃荒野使其冻掉双脚……”陕西省各级领导、有关团体、医疗机构密切关注,省残疾人联合会安排张某在省某医院免费治疗,长安区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了其法律援助申请。张某可以得到法律援助的原因是( )
    A.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B.当事人是盲、聋、哑人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C.当事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D.当事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9.[2023·吉林省吉林市高三调研](法律援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于2022年施行。该法明确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形式有: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与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诉讼代理及非诉讼代理、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代理等。关于法律援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帮助 ②能为每个公民提供帮助 ③未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 ④刑事诉讼不可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0.[2023·陕西省西安市高三模拟](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 五月是“依法治欠·温情护薪”主题宣传月,为深入推进为群众办实事,构建和谐社会,共创平安社区,2022年5月26日,即墨区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四名执业律师走进社区,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和法律援助相关法律知识。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下列应该属于法律援助受理范围的是( )
    ①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②请求因商业劳动合同违约要求对方赔偿的 ③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④请求交通事故中附带民事经济赔偿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1.[2023·云南省楚雄市高三调研](措施之一)父母离异后未成年人小红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爸爸也停付小红的生活费,小红面临辍学的困境。为此,小红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①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用法律维权 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向当地政府提起行政诉讼,寻求帮助 ④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2.[2023·陕西省高三调研](措施之二)16岁的韩某因伙同他人入室抢劫并致女主人重伤而被捕,他自知罪恶深重,因此决定不委托辩护人。法院遂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法院这样做( )
    ①是因为犯罪嫌疑人罪责不定 ②体现了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 ③可以帮助犯罪嫌疑人减轻罪行 ④可以有助于法官正确、公正运用法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3.[2023·江苏省淮安市高三检测](措施之三)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由此看出,法律援助( )
    ①没有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②是特殊人群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 ③是政府建立的有偿法律服务制度 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答题区]
    关键能力综合练
    [2023·福建省龙岩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某公司位于该区一处露天货场内,一名工人在装卸作业中受电击死亡。事故调查组出具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该事故为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某公司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该公司对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经过该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罚决定合理合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该公司不服,提出上诉。
    在该案之前,事故死者的家属已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某公司等三被告共同赔偿其损失共计120余万元。在法庭审理中,原告律师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亲属,因此向法庭提出该法官回避的申请。经核实,法庭同意原告律师的申请。法院经审理,一审判决某公司等三被告共同赔偿死者家属共计110余万元。一审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服判息诉。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各方当事人是如何行使诉讼法赋予的诉讼权利的?
    核心素养升级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云南省丽江市高三调研]某区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启动对该区几座住宅和附属平房的征收工作,柴先生的房屋在本次征收的范围内。柴先生认为区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合法。此时柴某 ( )
    ①可以委托亲属作为诉讼代理人 ②可向该区政府提出行政调解申请 ③可考虑将争议提交第三方机构仲裁 ④可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①④ B.③④C.①② D.②③
    2.[2023·福建省莆田市高三调研]在北京大兴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宗执行异议之诉的案件中,原审被告北京达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达龙公司)代理人当庭提出回避申请,要求合议庭及大兴区人民法院回避审理本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司法诉讼实行回避制度 ②请求回避是为了更好地维权 ③回避申请应得到批准 ④回避制度得到了很好贯彻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3.[2023·广东省深圳市高三模拟]某县公安局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大队检测到张某出售的油条中铝含量超标16倍。该县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八万元。该案例中( )
    ①张某可以依据法律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上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地方相关国家机关行使专政职能,打击了食品领域的犯罪行为 ③法律监督机关独立行使了审判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 ④张某可以依法、实事求是地申请行政复议,纠正相关部门错误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
    4.[2023·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质检]下列不构成法律援助机构拒绝为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的理由是( )
    A.申请代理的事项是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B.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材料不齐全,又未按要求作出补充
    C.申请人提出申请后,自行委托了其他代理人
    D.申请人提出申请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5.[2023·河北省承德市高三联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辩护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下列对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认识正确的是( )
    ①“帮助”强调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
    ②进行辩护意在寻找有利于当事人的法律条款
    ③“帮助”维护了当事人的程序正义,使案件公正审理
    ④进行辩护能使被告人免于或减轻法律的制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调研]某地财政拨出专项资金为困难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困难群众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依法由该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
    ①要求办理援助案件人员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②由司法机关设立的援助机构组织实施
    ③有利于实现公平和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
    ④受援对象由援助机构自主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23·安徽省高三模拟]下列对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援助的主体是律师 ②所有当事人都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③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 ④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提交身份证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以及与所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8.[2023·福建省厦门高三模拟]司法部发布的《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指出,法律援助机构应根据当地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承办机构的分布情况、人员数量、资质、专业特长以及受援人意愿、案由案情等因素,合理确定承办机构和承办人员。如果受援人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承办人员可视情况提供上门服务。对于法律援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律师可以有偿提供
    B.公证员可以免费提供
    C.人民调解员可以免费提供
    D.法律工作者可以减费提供
    9.[2023·山东省枣庄市高三调研]某市花卉生产销售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拖欠其雇用的邻近村庄300余名村民工资未付。村民们文化水平偏低,诉讼能力弱,市法院积极协调市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并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全力保障300余名村民的合法权益。关于此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无偿提供的法律援助为村民提供了平等的司法保障 ②国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③相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力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④劳动者维护取得劳动报酬权利的首选途径是到法院起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23·甘肃省临夏州高三模拟]国家有关部门结合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实际,制定各类举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健全完善中西部边远地区法律援助机构设置;实施“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运用网络服务、远程视频服务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积极培养民族地区“双语”法律工作者……这有助于( )
    ①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根据地区实际实行司法自治 ②我国建立调解、仲裁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③提升法律服务能力与水平,及时有效地为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帮助 ④我国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题区]
    二、非选择题
    11.[2023·河北省沧州市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援助关乎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自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刑事诉讼法规定指定辩护以来,法律援助工作已在我国开展40多年。为了适应新时代新要求,2022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
    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师协会联合通报“广东省2021年民事、刑事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评选结果。7个胜诉,3个调解、和解结案,法律效果较好,案例主要集中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损害责任赔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涵盖了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如何惠及民生的。
    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诉讼法,无论在哪种诉讼活动中,当事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在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诉讼程序,①③正确。在我国,诉讼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主张一方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所有当事人都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②错误。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服务不具有强制性,④错误。故本题选B。
    2.答案:A
    解析:“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与寻求诉讼代理没有关系,A错误。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以及在搜集证据过程中因种种原因而碰壁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B、C、D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本案中甲故意伤害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甲民事赔偿由乙方提起,应对甲进行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不是先后关系,也不一定是公诉,①错误,②符合题意。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帮助被害、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诉讼代理人。律师丙作为诉讼代理人不仅参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活动,律师丁在诉讼中既是甲的辩护人又是其诉讼代理人,③错误,④正确。故本题选D。
    4.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诉讼是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A错误。委托辩护人涉及的是刑事诉讼,B错误。材料中的诉讼是行政诉讼,而不是民事诉讼,C错误。小明提起的此次诉讼属于行政诉讼,小明享有申请回避的权利,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依据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诉讼,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法官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公诉人与辩护人存在利害关系”,均应回避,①②符合题意。“怀疑法官的专业水平不高”“对方代理人是全国知名律师”均不属于法定回避情形,③④错误。故本题选A。
    6.答案:A
    解析: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材料中县人民法院的审理为一审,张老汉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行使了上诉的权利,A符合题意。题干中张老汉向上级法院上诉,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回避,B、C与题意无关。上诉只能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不可以选择法院,D错误。故本题选A。
    7.答案:C
    解析:诉讼代理人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但不是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更不是为当事人寻找逃脱机会,①④错误。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②③正确。故本题选C。
    8.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张某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情况,A排除。张某不存在盲、聋、哑这种情况,B排除。张某年仅16岁,属于未成年人且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C正确。张某不存在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情况,D排除。故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济困难的公民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为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对于未成年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①③入选。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对象并不是所有公民,②不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④不选。故本题选B。
    10.答案:B
    解析: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的对象是经济困难的公民,“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能体现出这些群体是经济困难的,①正确。“请求因商业劳动合同违约要求对方赔偿的”和“请求交通事故中附带民事经济赔偿的”不能直接体现出这些群体是经济困难的,②④不符合题意。法律援助的对象是经济困难的公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能体现出这些群体是经济困难的,③正确。故本题选B。
    11.答案:B
    解析:父母离异后未成年人小红随妈妈生活,后来妈妈下岗了,爸爸也停付小红的生活费,小红面临辍学的困境。为此,小红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用法律维权,①正确。小红是未成年人,适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不能辍学外出打工,②排除。小红面临的是爸爸不抚养的问题,是民事诉讼,不是行政诉讼,③排除。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本题中小红可以申请法律援助,④做法正确。故本题选B。
    12.答案:C
    解析:在刑事诉讼案件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体现了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这样做有助于法官正确、公正运用法律,②④正确。法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被告人提供辩护,是维护司法公正的体现,这样做不是为了帮助犯罪嫌疑人加重或减轻罪行,也不是因为犯罪嫌疑人罪责不定,①③排除。故本题选C。
    13.答案:C
    解析:法律援助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①错误。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这说明法律援助是特殊人群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②④正确。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③错误。故本题选C。
    关键能力综合练
    答案:①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该案中家属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使了诉讼法赋予的权利。②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在法庭审理中原告律师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亲属,故依法行使了申请回避的权利。③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案例中该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依法行使了上诉权。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运用“诉讼权利”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事故死者的家属已委托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关键词②:在法庭审理中,原告律师了解到负责审理案件的一位法官是其中一名被告的近亲属,因此向法庭提出该法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关键词③:案件经过该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罚决定合理合法,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该公司不服,提出上诉→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应符合一定的逻辑,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核心素养升级练
    1.答案:A
    解析: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帮助自己进行诉讼,①正确。行政调解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第三方对民事纠纷进行调解的行为,本案属于行政纠纷,不适用行政调解,②错误。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③排除。《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范围,④正确。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司法诉讼实行回避制度”“请求回避是为了更好地维权”是对我国回避制度的正确解释,①②正确。回避申请能否得到批准,要依法作出,排除③。回避制度是否得到了很好贯彻,不能由个案来判断,且回避制度在本案也未必得到了很好贯彻,排除④。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的可以上诉,张某可以依据法律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上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符合题意。某县公安局食品药品安全保卫大队检测到张某出售的油条中铝含量超标,某县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说明地方相关国家机关行使专政职能,打击了食品领域的犯罪行为,②符合题意。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③错误。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政府相关部门作出行政处罚,不存在行政复议的对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4.答案:A
    解析: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A正确。证明材料不齐全且未作出补充,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书面告知拒绝理由,B不符合题意。该选项中的申请人已经委托了代理人,不需要再接受法律援助,C不符合题意。申请人提出申请后继承了大笔遗产,不能获得法律援助,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辩护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辩护人,要切实维护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合法的权利,①入选。辩护人,应当寻找对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有利的一切情节,并使之转化为对委托人有利的辩护,而不是寻找有利于当事人的法律条款,②不选。辩护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辩护人要维护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要维护当事人的程序正义,使案件公正审理,③入选。辩护人要为被告或者犯罪嫌疑人争取到法律允许的最轻的判决结果,要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而不是进行辩护就能使被告人免于或减轻法律的制裁,④不选。故本题选B。
    6.答案:B
    解析: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要求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要积极受理,办理援助案件人员应无偿提供法律服务,这有利于实现公平和正义,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①③符合题意。法律援助机构由行政机关组织实施,而不是由司法机关组织实施,②错误。法律援助中受援对象由政府通过一定的程序审核确定,而不是由援助机构自主决定,④错误。故本题选B。
    7.答案:C
    解析:中国法律援助的三个专业实施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律师主要提供诉讼法律援助(包括刑事辩护、刑事代理和民事诉讼代理等)和非诉讼法律援助;公证员主要提供公证事项的法律援助;基层法律工作者主要提供法律咨询、代书、普通非诉讼事项的帮助等简易法律援助,①错误。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包括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②错误。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法律援助的对象包括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法律援助需要当事人或者代理人提出申请。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应提交身份证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以及与所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③④正确。故本题选C。
    8.答案:B
    解析: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等可以进行法律援助,但必须是无偿的,不能收费,AD排除。对于法律援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公证员可以免费提供,B正确。人民调解员进行的是调解,不是法律援助,C排除。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村民们文化水平偏低,诉讼能力弱,市法院积极协调市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全力保障300余名村民的合法权益,这说明无偿提供的法律援助为村民提供了平等的司法保障,①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拖欠工资的问题,而未涉及就业歧视,②排除。市法院积极协调市司法局提供法律援助,并开辟诉讼绿色通道,这说明相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合力保障村民合法权益,③正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可以协商与和解、申请调解、劳动仲裁、提起诉讼,其中,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首选的途径是到法院起诉的说法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B。
    10.答案:D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根据地区不能实行司法自治,故①错误。我国已建立调解、仲裁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故②不符合题意。国家有关部门结合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实际,制定各类举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措施有助于提升法律服务能力与水平,及时有效地为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帮助,我国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11.答案:①顺应时代的新要求,通过科学立法,使法律援助更加规范,为公民享受公共法律服务的权利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②为困难群众提供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充分彰显法律援助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社会有正面导向作用,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通过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提高了法律工作的服务质效,推进了法治社会的建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群众更便捷高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指向法律援助,要求调用寻求法律援助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是如何惠及民生的。回答措施类主观题,侧重于“怎么做”。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我国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可联系法律援助与科学立法。有效信息②:涵盖了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可联系法律援助与社会公平。有效信息③:调解、和解结案,法律效果较好,案例主要集中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损害责任赔偿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涵盖了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可联系法律援助与法治社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确定本题涉及的寻求法律援助的有关知识要点,结合材料信息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相关试卷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习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习题,共6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后作业题,共8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