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来凤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来凤县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9”表示1个硅原子的质量, 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
1.此卷为试题卷,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进行
2.1-10、27-40 题为物理部分;11-26 题为化学部分
3.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均只有唯一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40 分)
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C.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 1.67×1021 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阳光充足的地方,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湿衣服容易晾干,故A正确;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B正确;
C、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C正确;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会变大,不是分子变大,故D错误;
故选:D。
2.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 原子可构成分子,不可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和原子都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A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故B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
D、原子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B。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3.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核外电子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质子数为34B. 中子数为45
C. 核电荷数为34D. 原子序数为45
【答案】D
【解析】
【详解】已知硒原子序数为3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34,故AC正确;D错误;中子数为79-34=45,故B正确。
故选D。
4. 5 月 27 日 11 时,2020 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珠峰峰顶的干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不到空气总体积的 21%
C.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 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自然界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正确;
B、珠穆朗玛峰峰顶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也是21%,但是空气比较稀薄,说法错误;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说法错误;
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说法错误。
故选:A。
5. 氘和氚是制造氢弹的原料.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的条件下会聚合成一个氦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氘和氚属于不同种元素B. 氘原子、氚原子和氦原子的中子数均相同
C.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分别为2,3D. 氚原子的原子核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氘和氚质子数都是1,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
B、氦原子和氚原子的中子数相等,都是2,氘原子的中子数是1,故B错;
C、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氘原子和氚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1,故C错;
D、根据图示可知氚原子的原子核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故D正确。
故选D。
6. 宜宾正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单质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硅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14
B. 元素符号为Si
C. 图中m的值为14
D. 图中“28.09”表示1个硅原子的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因此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正确;
B.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硅元素符号为Si,故正确;
C.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m=14,因此14=2+8+n,n=4,故正确;
D.图中“28.09”表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
故选D。
7. 下图中“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上看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据此解析。
【详解】A、图中分子种类只有一种,为纯净物,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为一种,故为单质;
B、图中分子种类有两种,为混合物;
C、图中分子种类只有一种,为纯净物,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为两种,故为化合物;
D、图中分子种类有两种,为混合物。
故选C。
8.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B. 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 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
D. 该净水过程最终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
C.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加速沉降,不能对水进行消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该净水过程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到的水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 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B. 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以加快过滤速度,该选项叙述正确;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防止液体流出漏斗,该选项叙述正确;
C.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该选项叙述正确;
D.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的液体,容易把滤纸弄破,起不到过滤的作用,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D。
10.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 C22H19FN4O2),填补了我国 T 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B. 西达苯胺属于氧化物
C. 西达苯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 西达苯胺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19:32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化学式含义分析,根据化学式可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知道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之比;
【详解】A、西达苯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西达苯胺是由五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C错误;
D、西达苯胺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9:2,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以及根据分子式求某些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的掌握。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1. 填写化学用语:
(1)2 个氮气分子________;
(2)三氧化硫中硫显+6 价___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4)60 个碳原子构成单质分子________。
【答案】11. 2N2
12.
13. H2O 14. C60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气分子表示为2N2;
【小问2详解】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三氧化硫中硫显+6价表示为;
【小问3详解】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O;
【小问4详解】
角码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则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表示为C60。
12.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化学家是______(填字母)。
A. 门捷列夫B. 拉瓦锡C. 道尔顿D. 阿伏加德罗
(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龋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A (2)19.00
(3)O2﹣ (4)Al
(5)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A;
【小问2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小问3详解】
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2,所以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氧离子,符号为:O2﹣;
【小问4详解】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
【小问5详解】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Ne和Ar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因此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3. 如图所示,在蒸馏瓶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再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
(1)实验时,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计作用是_________ ;
(4)如图是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图中所示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是 ______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______ (填序号,多选)。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D .原子种类
【答案】(1)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2)b进a出 (3)测水的沸点
(4) ①. 物理变化 ②. ABD
【解析】
【小问1详解】
碎瓷片具有多孔结构,可以使加热均匀,避免暴沸;
【小问2详解】
冷凝水是低进高出,所以从b进a出;
【小问3详解】
蒸馏是达到水的沸点进行加热,所以温度计测水的沸点;
【小问4详解】
A、水是气态到液态的转化,分子没有改变,分子质量不变,选项A符合题意;
B、都是水分子的变化,分子种类没有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
C、气态和液态的变化,造成分子间隔的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没有发生种类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ABD。
14. 自来水厂必须将自然水经过若干净化处理后才能将水送入用户。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通常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多选,填序号)
A. 沉淀B. 过滤C. 煮沸D. 蒸馏E. 吸附F. 消毒
(2)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过滤后若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填一种原因)
(3)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则在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实验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5)下列有关如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序号)。
A. 实验 1,试管 a 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
B. 实验 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改变
C. 实验 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 实验 2、实验 1 都可以得出水的组成
【答案】14. ABEF
15.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等) 16. 煮沸
17. 18. ABC
【解析】
【小问1详解】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方法,不会用到煮沸和蒸馏,故选ABEF;
【小问2详解】
过滤后若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过滤后的液体仍浑浊,可能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部分混合液未经过滤流下,或漏斗、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含有杂质,滤液又被污染。
【小问3详解】
通常用户获得的自来水仍是硬水,则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能使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
【小问4详解】
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是;
【小问5详解】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电解水的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改变,故正确;
C.实验2属于物理变化,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D.实验2属于物理变化,不能得出水的组成;实验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水的组成,故错误;
故选:ABC。
15. 兴趣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无味的液体,经实验员告知原液体可能是:蒸馏水、硬水、过氧化氢溶液、酒精,请你对该液体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液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①蒸馏水 猜想②硬水 猜想③过氧化氢溶液 猜想④酒精
【讨论交流】
(1)大家认为猜想④不合理,其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2)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帮该组同学完善探究过程,具体操作如下:
【实验拓展】
(3)根据物质不同的性质可以用来鉴别物质。实验室发现有三瓶气体,分别是空气、二氧化碳、氧气,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1)酒精不是无味液体
(2) ①. 肥皂水 ②. 气泡较多,无浮渣生成 ③. 加入二氧化锰 ④. 有气泡产生 ⑤.
(3) ①. 用燃着的木条放入三种气体中 ②. 木条无明显变化为空气,木条熄灭为二氧化碳,木条燃烧更旺为氧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酒精有特殊气味,而原试剂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猜想④不合理;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实验结论猜想②错误,即不是硬水,可知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较多气泡,没有浮渣,排除了是硬水的可能性,所以只需要判断是蒸馏水还是过氧化氢即可,而过氧化氢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产生氧气,使溶液产生气泡,蒸馏水则无变化,因此可以借助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判断试剂为蒸馏水还是过氧化氢;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根据空气、二氧化碳、氧气对燃烧的特点,进行实验设计,空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可使燃烧更剧烈,所以可以用燃着木条深入气体中,观察燃烧的现象,判断气体成分。
16. 某品牌补钙剂说明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g(直接写答案)。
【答案】16 10:3:12
17. 40% 18. 0.6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3×16)=10:3:12;
【小问2详解】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
【小问3详解】
儿童每天嚼食此钙片1片可补充钙元素的质量=2g×75%×40%=0.6g。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____
猜想②不正确
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_____
______
猜想③正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____
____
××儿童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能:补钙
规格:片,每片中含碳酸钙75%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一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市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北省恩施市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北省恩施市思源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元调九年级物理·化学试题(PDF版),共12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化学试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