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五发酵工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五发酵工程第1页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五发酵工程第2页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五发酵工程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五发酵工程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五发酵工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广东汕头统考三模)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小麦和麦麸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均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
    B.米曲霉菌为好氧微生物,因此发酵过程需给发酵罐通入空气并搅拌
    C.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不含核膜
    D.发酵池中发酵产生的乳酸与酒精可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保证酱油质量
    解析:米曲霉发酵过程中,大豆、小麦和麦麸中均含有蛋白质和淀粉,而蛋白质和淀粉均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另外蛋白质还可提供氮源,A项正确;米曲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因此发酵过程需给发酵罐通入空气并搅拌,B项正确;在发酵池中酵母菌产生的酒精能抑制杂菌的生长,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使发酵液呈酸性也能抑制杂菌的生长,但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有核膜,而乳酸菌为原核生物,不含有核膜,C项错误;发酵池中乳酸发酵产生的乳酸和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可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保证酱油质量,同时添加的食盐也能起到抑制杂菌的作用,D项正确。
    答案:C
    2.(2023·广东模拟预测)利用油桃酿造果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eq \x(\a\al(油桃鲜,果挑选))→eq \x(\a\al(清洗、,打浆))→eq \x(\a\al(酶解、成,分调整))→eq \x(\a\al(接种酵,母菌))→eq \x(前发酵)→eq \x(后发酵)→eq \x(\a\al(过滤、,调配))→eq \x(果酒)
    A.油桃去核前清洗,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B.为提高发酵速率,成分调整环节可加入大量葡萄糖
    C.前发酵阶段需要通氧气,后发酵阶段需要密封
    D.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
    解析:油桃去核前进行清洗,该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去核后清洗造成杂菌污染,A项正确;成分调整环节加入大量葡萄糖,会使发酵液浓度过高,可能导致酵母菌失水,影响菌体的生长,不利于发酵的进行,B项错误;前发酵阶段需要通氧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后发酵阶段需要密封,创设无氧条件,促进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C项正确;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溶于水中,会导致发酵液pH逐渐降低,D项正确。
    答案:B
    3.(2023·广东深圳建文外国语学校校考一模)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研究者从牛的瘤胃中筛选产生纤维素酶的纤维素分解菌,其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将丙中的菌悬液转接于含有稻草作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得到若干菌落后用刚果红处理,看到如图2所示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过程是涂布器蘸取乙中的菌液均匀地涂布在Ⅰ号培养基表面
    B.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属于液体培养基,主要作用是稀释菌种
    C.Ⅰ号、Ⅱ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先灭菌后调节pH
    D.可挑取图2中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
    解析:根据Ⅰ号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知,②过程是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吸取0.1 mL乙中的菌液,用涂布器均匀涂布在Ⅰ号培养表面,A项错误;液体培养基的作用是让菌体增殖,而不是稀释菌种,甲、乙试管中的液体都是样品稀释液,不是液体培养基,B项错误;配置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故需要先调pH,再灭菌,C项错误;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若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进行了分解,可挑取该菌落用平板划线法继续纯化该菌体,D项正确。
    答案:D
    4.(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图Ⅰ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 mL完全培养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为避免污染发酵装置需严格灭菌
    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6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
    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无需再灼烧灭菌
    D.由图Ⅱ可知,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丁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强
    解析: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利用的是葡萄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不需要严格灭菌,A项错误;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平均菌落数除以涂布体积乘上稀释倍数求的是每毫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量,还应该再乘1 000算每升发酵液的微生物数,故先求平均菌落数为(62+68+74)÷3=68,除以涂布体积0.1 mL后等于680个/mL,稀释倍数为1×104,再乘1 000,最后为6.8×109个/L,计数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生长出一个菌落,所以数目偏小,B项错误;培养基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器皿、接种用具可采用干热灭菌,接种时的玻璃瓶口等都需在酒精灯火焰处进行灼烧灭菌,C项错误;乙、丙、丁挑取不同的菌落培养,丙瓶与乙、丁瓶相同条件培养,但培养液没有酒精产生,且瓶内活菌数量不低,丙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密封不严,进行有氧呼吸;丁组的活菌数比乙组少,但是产生的酒精和乙组一样多,所以丁组产生酒精能力比乙强,D项正确。
    答案:D
    5.(2023·广东校联考二模)土壤中重金属铬(Cr6+)污染对植物的影响较大,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危害人畜健康。科研人员期望通过实验筛选出对重金属Cr6+污染具有耐受性和修复能力的细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处理A、培养基甲和培养基乙需要添加重铬酸钠等使Cr6+达到一定浓度
    B.培养Ⅰ能筛选耐受Cr6+的菌株,培养Ⅱ能筛选修复Cr6+污染能力强的菌株
    C.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异是前者添加了琼脂
    D.采样土壤、接种工具、培养基和培养皿等工具与材料都需要进行湿热灭菌
    解析:进行处理A之前为无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需要向土壤中添加重铬酸钠至Cr6+达到一定离子浓度,来创造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培养基甲、乙要用于筛选或研究对重金属铬具有耐受性和修复能力的细菌,也需要添加重铬酸钠至Cr6+达到一定离子浓度,A项正确;培养Ⅱ用于进一步筛选耐铬菌株中对土壤中Cr6+的修复污染能力强的菌株,B项正确;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异是前者添加了琼脂作为凝固剂,C项正确;接种工具一般用灼烧灭菌,培养基和培养皿等工具和材料需要高压蒸汽灭菌,但是采样土壤不需要灭菌,D项错误。
    答案:D
    6.(2023·广东统考三模)利用马铃薯淀粉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麸皮、磷酸二氢钾、尿素、硫酸铵、硫酸镁等,以黑曲霉、白地霉和热带假丝酵母等多种真菌为发酵菌种,可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废渣能为菌种的繁殖提供碳源
    B.杂菌会增加单细胞蛋白的产量
    C.单细胞蛋白就是菌体本身
    D.所用培养基的pH最可能为酸性
    解析:结合题干“利用马铃薯淀粉生产中产生的废渣为主要原料”,淀粉为有机物,故废渣能为菌种的繁殖提供碳源,A项正确;杂菌的存在会影响目标菌种的数量,二者存在竞争关系,会导致单细胞蛋白的产量降低,B项错误;许多国家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即单细胞蛋白,即单细胞蛋白就是菌体本身,C项正确;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结合题干“以黑曲霉、白地霉和热带假丝酵母等多种真菌为发酵菌种”可知所用培养基的pH最可能为酸性,D项正确。
    答案:B
    7.(2023·广东惠州统考)下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处理
    B.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C.步骤②的目的是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步骤③划线结束后在培养皿盖上做好标注
    解析: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A项错误;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B项错误;步骤②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C项正确;图中操作结束后需在培养基皿底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而不是在皿盖上做标注,D项错误。
    答案:C
    8.(2023·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三模)酿酒酵母菌种的性能是决定果酒品质的重要因素。如图表示从土壤中筛选酿酒酵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据结果推测1 g土壤中酵母菌数最多为1.6×106
    B.分离、纯化酵母菌时,还可采用平板划线法且该方法也需要进行③步骤操作
    C.获得酿酒酵母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故应对土壤、培养基及用具进行灭菌
    D.进行步骤⑤时,应用液体培养基培养④中的酵母菌,并检测酵母菌的数量和酒精含量
    解析:图示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据结果推测1 g土壤中酵母菌数为1.6×106,该方法估算值低于真实数值,故1 g土壤中酵母菌数最少为1.6×106,A项错误;分离、纯化酵母菌时,还可采用平板划线法且该方法不需要进行③步骤操作,B项错误;对土壤灭菌可将其中的酿酒酵母杀死,将不能获得酿酒酵母的纯培养物,C项错误;用经过④纯化的菌种,需要检测酵母菌的数量和酒精含量,然后进行步骤⑤,D项正确。
    答案:D
    9.(2023·广东统考二模)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需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些物质才能生长。A、B两种缺陷型菌株混合培养后能在基本培养基上出现菌落。如下所示,科学家分别对A、B两种缺陷型菌株进行药物处理,使其停止分裂(不致死),混合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上。已知两种菌株间可发生DNA转移且仅由A菌株转移到B菌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药物处理的A菌株+未处理的B菌株→实验结果
    ②药物处理的B菌株+未处理的A菌株→实验结果

    解析:①药物处理的A菌株+未处理的B菌株,A菌株的DNA可以转移到B菌株体内,并在B菌株内表达,类似于A、B两种缺陷型菌株混合培养,B菌株未经过药物处理,因此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繁殖形成菌落。②药物处理的B菌株+未处理的A菌株,A菌株的DNA可以转移到B菌株体内,但B菌株经过药物处理,停止分裂,因此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繁殖成菌落。综上,①培养基上有菌落,②培养基上无菌落。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
    10.(2023·山东卷)以下是以泡菜坛为容器制作泡菜时的4个处理:①沸盐水冷却后再倒入坛中;②盐水需要浸没全部菜料;③盖好坛盖后,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④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主要是为了防止菜料表面的醋酸杆菌被杀死
    B.②的主要目的是用盐水杀死菜料表面的杂菌
    C.③是为了使气体只能从泡菜坛排出而不能进入
    D.④可检测到完整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
    解析:盐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A项错误;②盐水需要浸没全部菜料,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无氧呼吸,B项错误;③盖好坛盖后,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是排气减压、隔绝空气、防止杂菌污染等,C项正确;④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先增多后减少,D项错误。
    答案:C
    11.(2023·山东济宁统考三模)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传统淋饭法生产绍兴黄酒的工艺如图所示。加酒药的10~12 h为前发酵,随后进行6d左右的主发酵,然后将醪液分装到坛中进行30d左右的后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酒药中只含有酵母菌一种微生物
    B.前发酵过程中缸内含氧量降低而酵母菌数量增加
    C.主发酵阶段开耙降低温度可以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发酵
    D.通过煎酒杀死微生物并破坏残存酶的活力可提高黄酒的稳定性
    解析:药酒的制作是传统发酵,菌种是混合菌种,不是单一菌种,A项错误;前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缸内含氧量降低,而酵母菌的数量增加,B项正确;微生物的发酵需要一定的温度,故主发酵阶段开耙降低温度可以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发酵,C项正确;通过煎酒杀死微生物,可防止杂菌污染,故通过煎酒杀死微生物并破坏残存酶的活力可提高黄酒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D项正确。
    答案:A
    12.(2023·湖南岳阳高三统考期末)《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清洁煮沸)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兼之,毋有差贷。”这是一套比较完整的酿酒工艺流程,对于酿酒时节、原料选择等都有严格规定,更对我国酿酒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秫稻必齐”可为酿酒提供丰富的糖,随着发酵的进行糖含量会升高
    B.为防止二次污染,应在“湛炽”后立即接种酿酒的酒曲
    C.“陶器必良”可以防止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同时有醋酸的产生
    D.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发酵液的温度并不会随发酵的进行而改变
    解析: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糖含量下降,A项错误;在“湛炽”后立即接种酿酒的酒曲,会杀死酵母菌,应在冷却后加入酒曲,B项错误;“陶器必良”是为了有良好的容器从而控制好发酵过程气体条件(无氧条件),可以确保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同时避免醋酸的产生,C项正确;在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会使发酵液的温度升高,D项错误。
    答案:C
    二、综合题
    13.(2023·湖南岳阳三模)阅读下列关于能源、环境和农业生产方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Ⅰ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科研人员开展筛选、诱变及选育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相关研究,过程如下图。请回答:
    eq \x(黑土壤)eq \(――→,\s\up7(富集培养基),\s\d5(摇瓶培养))eq \x(CMC平板)eq \(――→,\s\up7(挑取))eq \x(\a\al(产纤维素酶,菌株XZ-33))eq \(――→,\s\up7(紫外诱变),\s\d5(处理))eq \x(\a\al(产纤维素酶,菌株UV-10))eq \(――→,\s\up7(50Cγ射线),\s\d5(诱变处理))eq \x(\a\al(产纤维素酶菌,株UV-C16))
    (1)富集培养后的菌种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于CMC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并挑取产纤维素酶菌株XZ33。
    (2)诱变选育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时,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筛选出__________与菌落直径比大的菌落。
    材料Ⅱ 尿素只有被细菌将其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某课题小组从土壤中分离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进行计数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3)在接种前,进行①~⑤系列操作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接种了3个培养皿,一段时间后分别长出了54个、46个、50个菌落,根据实验结果,该1 g土壤样本中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个。
    材料Ⅲ 某兴趣小组拟用植物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技术路线为“培养基的配制→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的接种→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炼苗移植等过程”。请回答:
    (5)诱导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向该培养基加入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为________(高、低、适中),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接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先诱导生______。
    解析:(1)富集培养后,菌液的浓度较高,一般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2)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比普通产纤维素酶的菌株能力较强,产生的纤维素酶较多,因此在刚果红培养基上产生的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较大,可以据此来筛选。(3)①~⑤系列操作是进行梯度稀释,目的是使菌液按一定的梯度稀释,为后续接种和计数做准备。(4)根据图解可知,对菌液进行稀释时共稀释了106倍,接种了3个培养皿,一段时间后三个培养皿中分别长出了54个、46个、50个菌落,该1 g土壤样本中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54+46+50)÷3×106=5×107个。(5)在诱导脱分化的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应适中。愈伤组织再分化,先诱导生芽,再诱导生根(先生芽有利于生根)。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
    (2)透明圈直径
    (3)使菌液按一定的梯度稀释
    (4)5×107
    (5)适中 芽
    14.(2023·湖北武汉统考二模)微生物代谢可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和性质类似磷脂,可用于降解石油、清除农药残留等。我国科学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了可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初筛培养基为___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该初筛培养基是否需要以石油为唯一碳源,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红细胞破裂,该性质称为溶血性,其原理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这个性质,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羊血,制成初筛培养基,对分泌表面活性剂的细菌进行初步筛选,周围出现溶血圈的菌落为候选菌落。初筛得到的菌落不一定是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如分泌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的细菌也能溶血。
    (3)将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和溴麝香草酚蓝溶液(BTB)混合后加入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可发生颜色反应,据此可对目的菌株的产物进行最终鉴定。BTB还可用于细胞呼吸产物________的检测。从初筛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将筛选得到的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1)据题意可知,在初筛培养基能长出菌落,说明该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本实验是要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了可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细菌,不是降解石油的菌株,因此该初筛培养基不需要以石油为唯一碳源。(2)微生物代谢可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和性质类似磷脂,可以溶解血细胞膜,因此液态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红细胞破裂。初筛时,周围出现溶血圈是由于该细菌能分泌生物表面活性剂,溶解血细胞膜形成的,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如果某细菌能分泌磷脂酶和蛋白酶,也能溶解血细胞膜,形成溶血圈。(3)BTB还可用于细胞呼吸产物CO2的检测,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扩大培养,从初筛培养基上挑选单菌落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进行扩大培养,以便与CPC和BTB的混合溶液发生颜色反应。(4)若要将筛选得到的目的菌用于环境保护实践,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目的菌能否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生长繁殖、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答案:(1)固体 不需要,本实验的目的是筛选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而不是降解石油的菌株
    (2)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和性质与磷脂类似,可以溶解血细胞膜 蛋白酶、磷脂酶
    (3)CO2 进行扩大培养,以便与CPC和BTB的混合溶液发生颜色反应
    (4)目的菌能否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生长繁殖、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等
    15.(2023·广东模考)β-苯乙醇是具有令人愉悦的玫瑰香味的高级芳香醇,广泛用于食品和日化用品等生产领域。化学合成β-苯乙醇会产生多种杂质,而植物萃取则周期长、成本高,因此采用微生物合成天然β-苯乙醇是工业化新趋势。研究小组从玉米胚芽粕和玉米皮等淀粉加工下脚料及其肥料堆放的土壤中筛选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YDF-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需制作多种培养基,这些培养基的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__________等物质,培养基制作后需使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灭菌后的培养基再添加相应浓度的β-苯乙醇。由实验目的可知,初筛、复筛及再次复筛的培养基中,添加的β-苯乙醇的浓度应__________(填“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降低”),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取稀释倍数为104的0.1 mL稀释液涂布到含2 g/L的YEP-D培养基后培养至菌落稳定,计算得出每毫升菌悬液中含4.5×106个菌体,则在该稀释倍数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是__________个。将初筛获得的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选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为确定YDF-1增殖的最佳浓度,请设计一个较为简便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等物质,以满足生物生长的需求;培养基制作后需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由于本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因此实验初筛、复筛和再次复筛时培养基中添加的β-苯乙醇浓度要逐渐升高。(2)根据计算公式:(平均菌落数)÷涂布体积×稀释倍数=每毫升菌液中的菌体数,可知:(平均菌落数)÷0.1 mL×104=4.5×106个,所以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是45个;液体培养是指将微生物直接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并不断振荡或搅拌,可以迅速得到大量繁殖体。(3)由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YDF-1的增殖情况,可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这一简便的方法来确定其增殖情况,因此实验的设计思路是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接种等量的YDF-1,每天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溶液中的菌体数量,增殖效果最佳的葡萄糖溶液即为YDF-1增殖的最佳浓度。
    答案:(1)碳源、氮源 高压蒸汽灭菌 逐渐增大 只有将培养基中β-苯乙醇的浓度逐渐增大,才能筛选得到可耐受高浓度β-苯乙醇的酵母菌株
    (2)45 增加目的菌株浓度
    (3)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接种等量的YDF-1,每天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溶液中的菌体数量,增殖效果最佳的葡萄糖溶液即为YDF-1增殖的最佳浓度
    选项
    ①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
    ②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
    A


    B


    C


    D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九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5讲发酵工程考点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与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九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5讲发酵工程考点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与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确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六细胞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六细胞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七基因工程: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七基因工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