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高一地理答案
(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
1.B 2.B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辽宁古果”化石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属于地壳圈层内的物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可知,“辽宁古果”化石周边同时也发现了鱼类的化石,说明当时生存环境最可能是湖泊,B正确,沙漠、草原、森林是陆地环境,不会有鱼类生存,ACD错误。故选B。
3.D 4.C
【解析】3.读图可知,1月份下旬至2月份上旬,棚内温度低于棚外温度,其他时间棚内温度高于棚外温度。白天太阳短波辐射在大棚的表面,除被棚膜反射和吸收外,其余大部分进入大棚内部,致使大棚积聚大量的热能,同样使得地面受热土壤升温。当进入夜间大棚得不到太阳辐射,单由地面向棚内辐射,碰到薄膜又返回棚内,使得温室大棚在夜里仍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虽然大棚对太阳辐射削弱少,但不能增加棚内的太阳辐射量,A错误;棚内外温度差异明显并非大棚吸收了太阳辐射,而是保温棚的塑料膜可以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少棚内热量的散失,B错D对;由于大棚对太阳辐射具有阻挡作用,若棚外大气辐射强棚外温度应当高于内部,C错;故选D。
4.草苫子卷起来是为了增加棚内太阳辐射量,最好是在白天太阳辐射较强的时段。此时为冬季,太阳辐射较强的时段为接近正午及午后时段,C正确,排除ABD。故选C。
5.B 6.A 7.D
【解析】5.读图可知,乙地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受淡水稀释的影响,该地海水盐度最低,甲、丙、丁地受陆地淡水补给较少,盐度较乙处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由材料可知,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冬季越冬应选择较温暖的海域。冬季陆地温度低,丁地距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小,且受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有利于小黄鱼越冬,①③正确;丁地的纬度位置较乙、丙高,②错误;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饵料较丁地更丰富,④错误。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读图可知,小黄鱼在甲、乙、丙海域产卵,其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该海域春季海水温度由南到北逐渐升温,小黄鱼产卵洄游的路线,最可能为丙→乙→甲,D项正确,A、B项错误;春季,北部海域海水温度逐渐回暖,但南部海域海水温度不会过高,C错误。故选D。
8.C 9.A
【解析】8.沙洲是因为泥沙淤积形成,河道弯曲,加上地势低平,使得流速慢,有利于泥沙淤积;其次,下游河道窄导致上游地区流速减慢,利于淤积;地处长江下游,为季风气候,水位季节变化大。ABD正确,C错。故选C。
9.沙洲面积减小可能是长江上游流域植树造林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或上游水库拦水拦沙,使来沙量减少,①③正确。流域降水量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②错。近年来在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沙洲上挖沙破坏沙洲的可能性不大,④错。故选A。
10.A 11.B 12.C
【解析】10.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新西兰南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形成山脉,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不能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故选A。
11.焚风是指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南阿尔卑斯山脉位于42°S~45°S,处于盛行西风带控制区,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A观测点位于盛行风背风坡,在河谷地形引导下形成,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2.根据左图地形特征,可知焚风是偏北风,根据所学知识,焚风的性质是干热风。读右图可知,地方时7-8时之间,该地风力开始增强、气温开始增高,相对湿度开始下降,且7点时还是偏南风,8点时偏北风已较大,因此焚风出现的时间为7-8时之间,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3.D 14.A 15.B
【解析】1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食发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点一线,且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此时为新月,新月在农历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而材料信息表明,科研团队在日食发生前的三天出发,所以出发时候的农历为廿七,故选D。
14.食甚是太阳被月球遮去最多的时刻,此时太阳的光球层不可见,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A选项符合题意;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均可以观测到。故选A。
15.一次完整的日全食过程的顺序是: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由于月球是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月球东边缘刚开始接触太阳边缘时就是初亏,随着月球继续往东运行,太阳圆面被月球遮住的面积逐渐增大,直到全部遮住,而后从月球的黑影边缘逐渐露出阳光,开始发光变圆。所以初亏从太阳西边开始,从太阳东边复原,B正确,A错。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看,会伤害眼睛,C错。半个月后有机会发生月食现象,但只有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才能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所以不一定发生月食现象,D错。故选B。
16.(1)岩层位置越偏下,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岩层缺失志留纪地层;不同岩石含有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
(2)动物以海洋脊椎动物为主;植物以蕨类植物为主。
(3)海洋面积进一步缩小;气候由暖转冷后再次转暖,降水先增多后减少;发生了物种大灭绝,是地球上重要的成煤期。
17.(1)白天为上坡风,即偏北风;夜晚为下坡风,即偏南风。特征:日出前后,由下坡风(偏南风)转为上坡风(偏北风);日落前后,由上坡风(偏北风)转为下坡风(偏南风)。
(2)山谷整体呈东西走向,开口朝西,观测站位于谷口,白天受上谷风影响,风从谷口吹向山坡,形成偏西风;晚上受下谷风影响,风从山坡吹向谷口,形成偏东风。
(3)在环境风场较弱的条件下,当下谷风发展时,冷空气不断向谷底堆积,快速取代山谷中原本的暖空气,因而会出现气温骤降现象。
(4)观测站附近冬季风为偏西风,夜间山风为偏东风,与冬季风风向相反,造成夜间实测风速偏小;白天谷风为偏西风,与冬季风风向一致,造成白天实测风速偏大。
18.(1) 稀少 陡销
(2) 气温
陆上内循环
(3)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多,融雪型洪灾增多;还导致极端天气多发,暴雨频率提高。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