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01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02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明律》规定,07,8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有学者指出,日益完善的户籍制度在郡县制普遍实施的背后反映了各级官吏的执行力,也展现出强大的国家意志。因而汉朝的户口统计基本可信,但后世分裂时期则存在更多隐匿现象,可信度不高。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国家治理能力影响制度实施
    B.户籍制度规范了封建等级秩序
    C.郡县制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
    D.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渐趋松弛
    2.宋代的户籍制度按“常产”(主要是土地)的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下面为宋代主客户的数量统计表。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A.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少
    B.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
    C.政府的税收收入增加
    D.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
    3.唐代城市居民虽有“坊郭户”之称,但没有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则实行城乡分治,在户籍制度上单独设立城镇户口的“坊郭户”户籍:坊郭主户还单独划分为十等,承担赋税与“科配”(临时性赋税)等;坊郭客户则为城镇贫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唐代城市居民独立意识较弱
    B.宋代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C.宋代理学更为关注民众疾苦
    D.宋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4.古代某朝开始按职业定户籍,将户籍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该朝代为( )
    A.汉代B.元代
    C.明代D.清代
    5.秦汉时期,政府构建了以亭为核心的基层社会治安管理体系,西汉的长安设有16个街亭,东汉的洛阳设有24个街亭和12个门亭。这一体系( )
    A.保障了官僚政治的稳定
    B.导致了权力中心的下移
    C.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
    D.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控制
    6.明代,为了御倭,青州“乡居之民,每乡立约长,择一乡有才谋者充之……声势逼近,约长率百姓近城者入城,近山者入山,裹粮自随不能携带者缓即先行。窖藏急则即时焚毁,宁弃沟壑,必无以粮资敌。宁窜山谷,无以民资敌也……”。据此可知,当时( )
    A.约长由民主推选产生
    B.乡约是基层军事单位
    C.已形成完善的治理体系
    D.乡约组织具有防御职能
    7.《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政府救济的重点在赈济
    B.以法律形式关注弱势群体
    C.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化
    D.注重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
    8.公元628年,唐代政府在各地设置义仓,规定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自此以后,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专用于备荒,不许杂用。这表明当时( )
    A.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势群体
    B.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C.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
    D.政府救济的核心是粮食供应
    9.钱公辅《义田记》载:“范(仲淹)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族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这反映出( )
    ①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②社会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③政府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④民间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10.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等级制度的解体
    11.下表为明朝广东省部分地区户数口数变化情况。据此推断,造成表中户数口数变化的最具可能的原因是( )
    A.战乱频繁人口显著减少
    B.里甲制度难以发挥作用
    C.编户逃避赋役脱离户籍
    D.摊丁入亩导致人口激增
    12.清朝前期,由科举功名之士和退休官员为主构成的士绅是特殊的社会阶层。从弥息争讼到襄赞公共设施,从教化百姓到组织当地防务,士绅在家乡本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表明清代( )
    A.士绅成为官府与百姓联结的纽带
    B.地方基层行政组织日趋完善
    C.政府对知识分子的羁縻成效显著
    D.权力下移成为时代的新潮流
    13.西周的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春秋后期,开始出现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人口管理制度的变化( )
    A.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导致了宗法分封制瓦解
    D.加重了民众负担
    14.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相互监督;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行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各地区实现了地方基层组织自治
    B.基层组织承担社会治理和征收赋税的职能
    C.政府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
    D.基层组织的相关管理人员由皇帝直接任命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前代相比,宋朝继承了传统的家国同构逻辑,即国家对社会成员具有天然的道义责任,社会救助体制取得了重要发展成果。在灾荒救助中,颁布了勘灾定损的“报灾检灾法”、动员民间自救的“劝分法”、救助流民的“灾伤流移法”。对于灾荒期间捐献钱谷赈济贫乏的富户,国家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荣誉官职奖励。朝廷下诏建立直接隶属于中央的仓种,如常平仓、义仓等。在两宋之际的战乱中,常平仓和义仓损失惨重,南宋兴起了地方仓储建设高潮,但无偿赈给较为少见,主要用于赈籴和赈贷,所以地方性仓种中,以平籴仓、平粜仓命名的最多,它们对乡村的灾荒救助起到了积极作用。——摘编自张文《宋朝社会救助体制的形成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灾荒救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实施灾荒救助的原因。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基础夯实练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日益完善的户籍制度在郡县制普遍实施的背后反映了各级官吏的执行力,也展现出强大的国家意志。因而汉朝的户口统计基本可信,但后世分裂时期则存在更多隐匿现象,可信度不高”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该学者强调户籍制度反映了官吏的执行能力,而汉代作为大一统王朝户籍统计基本可信,而后世分裂时期多可信度不高,这表明户籍的管理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国家统一、国家治理能力强会使得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效果显著,反之战乱时期则可信度低,故选A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具有地域性、等级性、继承性等特点,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是封建等级秩序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排除B项;郡县制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材料内容重点强调的是户籍制度实施的背后,国家治理能力的作用,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故“郡县制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与土地和赋税政策有关,而户籍制度是国家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的依据,且材料仅涉及到户籍制度可信度的依据,而没有明确对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情况,故“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渐趋松弛”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公元1034~1061年拥有土地的主户持续增长,而失去土地的客户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客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可知唐宋以来逐渐以土地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所以主户的增长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C项;唐宋以来土地和资产逐渐成为征税的主要标准,所以主户的比重上升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A项;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容易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有利于土地兼并和租佃经济的发展,而表格信息中失去土地的客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排除B项;表格信息中,占有土地的主户比重逐渐上升,说明拥有土地的人数逐渐增多,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从题干中唐朝对“坊郭户”未单独设立户籍,到宋代设立城市居民的单独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坊郭主户按等承担赋税,说明宋代时城市居民较之唐代大量增加,出于管理与征税需要进行户籍管理的调整,因而是宋代城市工商业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元代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户口一经划定,世代相承,不得随意变动,每种户都对国家承担特定的义务,赋役负担和待遇各不相同,故选B项;汉代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排除A项;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排除C项;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朝,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秦汉政府以亭为核心对基层社会进行治理,如在西汉长安有16个街亭,东汉洛阳的亭合计36个,这有利于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选D项;亭的负责人多由退役的士兵担任,或者是当地有名望的人担任,并不是通过选官制度选拔的,排除A项;亭只是基层组织而已,绝非“权力中心”,排除B项;“提高了文书行政的效率”的是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达系统,而汉代的“亭”主要是治安机构,作用是“禁捕盗贼,维持社会治安”,排除C项。
    6.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为了御倭”“每乡立约长,择一乡有才谋者充之”“声势逼近,约长率百姓近城者入城,近山者入山”“宁弃沟壑,必无以粮资敌。宁窜山谷,无以民资敌也”等信息可得,为了御倭,乡约组织有序调动民众抵御倭寇,从而体现了乡约组织具有的防御职能,故选D项;题干强调的是乡约组织领导民众积极防御,且由“每乡立约长,择一乡有才谋者充之”可知,约长为有才谋者,但并未提到如何产生,排除A项;乡约组织属于基层社会行政单位,并非是基层的军事单位,题干中因为倭寇之患,才使得乡约组织具有了军事防御的职能,排除B项;题干中的乡约组织是为了抵御倭患而设置的,所以只能体现其防御职能,并不能据此得出形成完善的治理体系,排除C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可知明朝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充分的照顾和物质保证,故选B项;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无法体现统治阶层对被统治阶层的尊重,排除C项;在阶级社会里贫富差距始终比较严重,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可知,义仓的主要功能在于确保粮食的供应,所以在荒年救助百姓,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故选D项;义仓是政府在使用行政手段救助弱势群体,排除A项;义仓只是政府所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排除B项;义仓只是政府关注民生众多方式中的一种,而且义仓在社会救济和优抚中属于常用手段,排除C项。
    9.答案:A
    解析:“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族群”可得出范仲淹在实行宗族内部进行救助,故①正确;“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这些救助属于日常救助,故②正确;“范(仲淹)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可以看出是指他个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故③错误;“范(仲淹)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说明了宋代的范仲淹的事迹,无法说明民间慈善从他开始,在此之间,这种情况早已有之,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能力提升练
    10.答案:B
    解析:“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体现了政府对流动人口控制的放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B项;“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A项;“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是政府控制放松的表现,排除C项;“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没有涉及等级制度,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到嘉靖年间,户数和口数都锐减,但明朝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社会相对稳定,没有出现战争导致人口持续下降的情况,因此是人民为了逃脱赋役征派脱离了户籍,出现了隐瞒人口的现象,使得户籍人数和口数都下降,故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到嘉靖年间明朝并未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战乱频繁导致人口减少的说法不成立,排除A项;里甲制度是明朝前期的地方基层社会行政组织,对户数和人口数的增减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是人口减少而非人口增加,且摊丁入亩是清朝的赋税制度,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从弥息争讼到襄赞公共设施,从教化百姓到组织当地防务,士绅在家乡本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表明士绅发挥了处理社会矛盾和协调社会秩序的作用,作为民间组织在帮助政府工作的开展,表明士绅成为了政府和百姓联结的纽带,故选A项;士绅不属于地方行政组织,是民间自发的组织,排除B项;士绅群体是自发形成的,自觉的在民间行使相关的职能,并非政府干预和操控而形成,不能说是羁縻政策,排除C项;士绅并不享有国家行政赋予的任何权利,不能说是权力下移,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由材料“名籍制度主要登记的是宫廷卫兵和军队士卒的个人身份资料”“以家庭为基本登记单位、包括广土众民的户籍制度”可知户籍制度相较名籍制度,更进一步加强了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收取赋税和征派兵役,适应了诸侯争霸的需要,故选A项;户籍制度是社会管理的途径,并未激化矛盾,排除B项;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宗法分封制的瓦解,排除C项;户籍制度本身并不会加重民众的负担,而是在户籍制度上的税收、徭役等政策加重民众负担,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什伍组织……相互监督”“士民公举……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责令专司查报”可知,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清朝的保甲制都体现了政府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故选C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的特点,与各地区实现了地方基层组织自治无关,排除A项;征收赋税的职能与“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不符,排除B项;管理人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与“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不符,排除D项。
    15.答案:(1)措施:颁布较为系统的灾荒救助法规;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构建了全国性的仓储备荒体系;设置以有偿赈济为主的地方性仓种等。
    (2)原因: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家国同构使国家具有救助的道义和责任;自然灾害频发;民族战争的破坏;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土地兼并严重等。
    解析:第(1)问,由材料“在灾荒救助中,颁布了勘灾定损的报灾检灾法、动员民间自救的劝分法、救助流民的灾伤流移法”得出颁布较为系统的灾荒救助法规;由材料“对于灾荒期间捐献钱谷赈济贫乏的富户,国家根据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荣誉官职奖励”得出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由材料“朝廷下诏建立直接隶属于中央的仓种”得出构建了全国性的仓储备荒体系;由材料“地方性仓种中,以平籴仓、平粜仓命名的最多,它们对乡村的灾荒救助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出设置以有偿赈济为主的地方性仓种等。第(2)问,结合封建统治者赈灾的根本目的得出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由材料“宋朝继承了传统的家国同构逻辑,即国家对社会成员具有天然的道义责任,社会救助体制取得了重要发展成果”得出家国同构使国家具有救助的道义和责任;由材料“在灾荒救助中,颁布了勘灾定损的报灾检灾法”得出自然灾害频发;由材料“在两宋之际的战乱中”得出民族战争的破坏;由材料“动员民间自救的劝分法、救助流民的灾伤流移法”得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由材料“国家对社会成员具有天然的道义责任”得出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结合两宋时期理学的发展得出理学强调社会责任感;结合宋代不抑兼并的举措得出土地兼并严重。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时间
    主户(户)
    客户(户)
    客户占总数的比例(%)
    景祐元年(1034年)
    6067583
    4228982
    41.07
    庆历二年(1042年)
    6671392
    3764626
    36.07
    皇祐五年(1053年)
    6937380
    3855325
    35.72
    嘉祐六年(1061年)
    7259581
    3881531
    34.84
    知识点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知识点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训练,共6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十七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