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诗词曲鉴赏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68844/0-17020881295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诗词曲鉴赏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68844/0-1702088129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8诗词曲鉴赏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068844/0-17020881296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各地区)
专题08诗词曲鉴赏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诗词曲鉴赏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这两首诗都是 写的,阅读古诗词,完成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 (朝代)诗人 (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 、 等,内心是 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 、 等,内心是 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 ;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 。
(2022·浙江温州·六年级校考期中)品读苏轼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5.请将乙词中划线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6.甲乙两词分别是苏轼豪放和婉约风格的代表作,试分析两词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7.(2021·浙江丽水·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古诗词,完成习题。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借江南的黄莺、 、 等景物描绘江南春景的明丽;诗句 、 则写出江南的烟雨之色。江南春有莺啼之声,还有 之色,有近处风中的 ,还有远处迷蒙的 ,诗中“有声有色”“有远有近”的景物,皆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2021·浙江嘉兴·六年级统考期末)古诗阅读。
江畔①独步寻花②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③,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④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⑤啼。
【注释】①江畔:江边。②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③蹊:小路。④留连:舍不得离开。⑤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8.请你帮李亮把这首诗工整美观地书写下来,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9.借助注释,我知道“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是 。
“留连戏蝶时时舞”一句中“留连”写出了 。
10.这首诗前两句通过“花满蹊”“ ”“ ”等词描绘了春花明丽繁多的画面,后两句“时时”与“ ”相对,叠字的运用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情趣。“自在”不仅是娇莺的客观姿态,也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2021·浙江·六年级校考期末)阅读。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1.文中的“远方“和“大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 ,画线句子中, 、 (填两个词)表现了诗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12.写写你对“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话的理解。
(2021·浙江·六年级统考期末)请默写《石灰吟》,并完成相关题目。
13.请默写《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
。
,
。
14.结合“资料袋”,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石灰吗?为什么?
(2020·浙江·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答题。
《春日五首》其一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①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_______晓枝。
[注]①霁:雨过天晴。
15.下列诗句中,与“一夕轻雷落万丝”所描绘的雨的情态最相近的句是( )
A.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6.为诗句空缺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憩B.卧
(2020·浙江·六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文文在读书会上为来宾们朗诵的一首外国诗,请你帮他按要求完成任务。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
[美]埃米莉·迪金森
没有任何快艇像一本书
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地方
也没有任何jùn① 马
能像一页欢跃的诗篇
最贫穷的人也可如此kuà yuè② 旅行
而不必被迫为通行纳税
这运载③ (A.zài B.zǎi)人类灵魂的马车
是多么节俭朴素
17.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8.为画线句子设计朗读重音,并说明理由。
(2020·浙江·六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湖州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19.本诗的作者是 朝的 。
20.从诗中,你可以读到湖州的特点是 、 。(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21.有人说,诗中的“行遍”和“只合”连用表意巧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22.清代诗人李煊的《湖州陪太守南园宴》中“怪道当年苏学士,杭州不住住湖州”,其中的“苏学士”就是宋代诗人 。他在湖州任上,因 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2020·浙江·六年级期末)古诗词阅读。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②绕东城。
此地一③为别,孤蓬④万里征⑤。
【注释】
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②白水:清澈的水。③一:助词,加强语气。④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⑤征:远行。
23.填空。
这首诗的第一句对仗工整,青山对 ;北郭对 ,写出了诗情画意的环境。
24.诗中“孤蓬”指的是什么?( )
A.独自飞行的鸟B.一种叫“飞蓬”的植物
C.远行的朋友D.诗人自己
25.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言志B.送别C.咏物D.边塞
26.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下面哪一种?( )
A.与友人的惜别之情B.对乡村风光的赞美
C.对出征友人的担心D.对塞外战争的憎恶
27.“横”和“绕”这两个字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
(2020·浙江·六年级期末)阅读短文,根据要求答题。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胡虏(lǔ):秦汉时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朝天阙(què):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28.这首词的词牌名: ,作者 ,是南宋抗金名将。
29.词中“等闲”的意思是 ,与《七律·长征》中“ , 。”一句中的“等闲”意思一致。
30.读完整首词,我们能感受到岳飞 的思想情感。
31.我发现这首词中“ ”,“ ”与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在句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020·浙江温州·小升初真题)阅读理解。
是谁的脸被卡出了深深的印记?
穿上战袍的他们,奋战在一线,
那最亮的星是白衣天使的眼,
璀璨而闪亮。
是谁的身影深夜仍旧屹立社区岗亭?
手握体温枪,
逢车必查,逢人必检,
志愿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
他们被通知提早复工,
在自己的岗位上,
发挥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是谁将大街消毒了一遍又一遍?
日常的工作已消耗大量体力,
如今的工作又平添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但他们依然无悔地做着城市的美容师。
是谁在这特殊时刻仍然选择接单?
疫情之下,他们顶着危险,
毅然选择跨上摩托,
为那些不方便在外用餐的人们送来温暖。
是谁主动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站出来?
又是谁奔走在大街小巷燃烧着自己的力量?
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
他们在苦难来临时总是一往无前!
32.下面这句诗的朗读怎样停顿比较合适?( )
A.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
B.是|谁在流水线上|将布料缝纫后不停|安放?
33.诗歌最后一小节应该用( )的语气朗读。
A.急促B.激昂C.悲伤D.低沉
34.诗歌写道:“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那诗歌中写到哪些人?请予以补充。
你想对“星光熠熠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写一两句话。
35.下列对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叙述,能引起读者关注和共鸣。
B.诗歌情感充沛,表达了对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工作人员的崇高敬意。
C.诗歌的语言特别写意,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D.诗歌从视觉这一角度给我们描绘了战疫人员的工作情景,仿佛一切都历历在目。
36.都说题目像一条红线,串联起散落在诗歌中的珍珠,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给这首诗歌取个题目。
(2020·浙江宁波·六年级期末)阅读与理解。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起因。“具”的意思是 (1) 。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第二句由近及远写的是“故人庄”的自然之景。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2) 。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词更有味道了。“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和乐趣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 (3) ,聊 (4) ,聊 (5) 。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注释]过:拜访。具:准备。 场圃:农家的小院。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37.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1) (2)
38.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3)聊 (4)聊 (5)聊
(2020·浙江宁波·六年级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39.“好作寒江钓雪图”中“好”读为“hà”,意思是 。
40.诗的前两句营造了 的环境,从“ ”“ ”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渔家的艰辛。
4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唐代 孟浩然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 烟雾 小洲 伤感 绿树 青山 喜悦 4.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归隐田园,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宿建德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过故人庄》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对偶句的特点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野旷”与“江清”相对,“天”与“月”相对,“低”与“近”相对,“树”与“人”相对,可知这句诗是对偶句。这两句诗描写旷野、远空、近树、江水、明月等景物,宛如一幅优美淡雅的水墨画。旷野、远空、近树,十分荒凉寂寞,只有明月相伴。诗人借景抒情,用幽静而悲凉的环境氛围来烘托自己孤寂的情怀。
《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绿树”与“青山”相对,“村”与“郭”相对;“边合”与“外斜”相对,可知这句诗是对偶句。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3.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
《宿建德江》中,《宿建德江》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写了寒江、小舟、孤月、独客、老树、旷野,看到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作者内心是伤感的。
《过故人庄》中,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看到”,在联系全诗,就可以找到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这就是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看到这些作者内心是喜悦的。
4.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此句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一一涌上诗人的心头。可以看出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还来就菊花”的意思是: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诗人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可以看出作者归隐田园,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5.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杏树上已经长出了小小的青涩的果实。有燕子轻捷地掠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6.甲词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保卫边境平安,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思想。乙词通过对残红褪尽的暮春风光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年华流逝的惋惜、身世浮沉的悲叹和无可奈何。
【解析】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可知,句中的景物有“花、杏、燕子、绿水、人家”,抓住特点来描述,只要语句通顺,想象合理即可。
如:花儿残红褪色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中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6.本题考查对词的情感的赏析。
“情”的内涵是丰富的,答到惜春迟暮之情,感怀身世之情,思乡之情,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即可。
《江城子·密州出猎》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蝶恋花》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7. 山城 酒旗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绿映红 酒旗 楼台 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详解】考查诗句的鉴赏。
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即如烟般的蒙蒙细雨。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8.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9.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作者对美景的流连忘返。 10. 千朵万朵 压枝低 恰恰 内心愉悦、自在
【分析】8.本题主要考查对汉字的书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知道要写什么,然后写出正确的语句,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蹊。舞、啼”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9.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出自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译文:
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留连戏蝶时时舞”意思是: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留连:徘徊不忍离去;一再挽留。
所以结合诗文来看写出了作者对景色的迷恋和流连忘返。
10.考查对诗文的理解。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意思是: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其中“花满蹊”、“千朵万朵”写出了花的繁多;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是: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其中“时时”与“恰恰”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从而整首诗表现了作者的愉悦心情。
11. 追求目标 干脆 索性 12.无论路有多长,但只要我们肯用双脚坚持去走,那么就一定能走完此路,所以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无论山有多高,但只要我们垦区攀登,那么就一定能翻过此山。
【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词语的理解。
“如果远方呼唤我”“如果大山召唤我”中的“远方“和“大山”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前进目标。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这节诗中“双脚磨破”“双手划烂”写出了奋斗过程中遇到的折磨和曲折,但在接连的下句中用“干脆”和“索性”二词表现了诗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没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之路再长,追求者的脚步都能将它丈量;困难之山再高,奋进者的双脚都能将它攀登。这句话表现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因此可以理解为:无论路有多长,但只要我们肯用双脚坚持去走,那么就一定能走完此路,所以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无论山有多高,但只要我们垦区攀登,那么就一定能翻过此山。
13.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4.作者不仅仅是在赞石灰,而是以石灰作比喻,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解析】1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石灰吟》的全诗内容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15.C 16.B
【解析】15.考查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
“一夕轻雷落万丝”意思是: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
A.“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意思是:轰鸣的雷声如从千重山巅跌落下来,倾注的暴雨像从万座高峰倾泻而出。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意思是: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思是: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意思是:乌云上涌,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所以相对C是相近的。
16.考查学生对于诗词的积累与识记。本诗出自于秦观的《春日五首·其一》,原文为: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所以选B。
17.骏 跨越 zài 18.重音:任何、遥远。重点朗读的部分突出了快艇的速度之快和力量之强。
【解析】17.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8.本题考查的是给诗歌划分重音,结合诗句的特点和内容进行理解。划出一句话中的重音部分,要强调出整句话中的重要部分即可。
19. 元 戴表元 20. 依山傍水 清丽宜居 21.“行遍”说明湖州在清丽江南中的突出地位,“只合”表明湖州宜居的独特性;两词连用,将湖州清丽宜居的特点在词义对比中突显出来。 22. 苏轼 乌台诗案
【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在本题中,本诗的作者是元代的戴表元。
20.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诗句内容“水傍太湖分港流”和“行遍江南清丽地”可以得出湖州的特点是依山傍水,清丽宜居。
2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行遍”的意思是走遍了其他的地方,仍然觉得湖州的地位突出,“只合”说明湖州宜居的独特性。结合整句诗的含义以及两个词语的特点,连用在一起,将湖州清丽宜居的特点在词义对比中突显出来。
2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平时对相关文学常识的积累。在本题中,“苏学士”就是宋代诗人苏轼。他在湖州任上,因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23. 白水 东城 24.C 25.B 26.A 27.不能。因为“横”“绕”二字写山画水,和“青山”“白水”,“北郭”“东城”相对应,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
【解析】23.本题考查对对仗的理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首联“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整,别开生面;“青”“白”相见,色彩明丽;“横”“绕”二字写山画水,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2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孤蓬万里征。”是说友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飞向未知的远方。“孤蓬”指的是远行的朋友。
25.本题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诗中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26.本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的赏析能力。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同时,诗人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27.本题考查词序的调换。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调换的。
“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工整,别开生面;“青”“白”相见,色彩明丽;“横”“绕”二字写山画水,静动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28. 满江红 岳飞 29. 浪费青春年华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30.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 31.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分析】28.考查作家作品。作者是南宋名将岳飞。 “满江红”词牌名,“写怀”是题目。
29.考查词语理解。 莫等闲的意思不要荒废时间。等闲指的是浪费时间。《七律·长征》全文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0.考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现了岳飞那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表达了岳飞那忧国报国强烈而急切的爱国之情。
31.考查诗句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对“八千”,“尘与土”对“云和月”,这也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32.A 33.B 34.志愿者 清洁工 外卖员
白衣天使:多少个白昼,你们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多少个夜晚,你们蹲守在新冠患者的病房外。你们的坚持带给了病人摆脱病魔的勇气,感谢你们的倾情付出。 35.C 36.时代的星光
【分析】3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给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是谁”是一个词组,“将布料缝纫后”是一个词组。
33.本题考查了对朗读语气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每个时代都有星光熠熠的人,他们在苦难来临时总是一往无前!”可知,这首诗赞扬了在疫情时,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
34.本题考查了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志愿者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但他们依然无悔地做着城市的美容师”“为那些不方便在外用餐的人们送来温暖”可以知道是志愿者、保洁员、外卖员。
本题另外一问是开放性题目。对这些“星光熠熠的人”说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志愿者:多少个深夜,你们的身影屹立在检测的第一线,多少辆归家的车,多少个回家的人,在你们认真地检测中,安全归家。你们的坚持,带给人们对抗病魔的勇气,感谢你们的无私付出。
35.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C选项中,“诗歌的语言特别写意,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3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拟题能力。首先要了解标题的作用。常见作用为: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揭示主旨、交代主要人物、比喻义或象征义、设置悬念。
可以取名:时代的星光。
37. 备办、准备 美丽的山村风光 38. 湖边垂钓 邻里趣事 重阳赏菊
【分析】3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诗文内容的理解。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具:准备。
文章前两句写出了好友备办、准备“邀我至田家”的样子。
3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出了在朋友家做客做了什么。题干中需要学生结合想象写出除了聊“桑麻之事”还会聊什么。如:
重阳赏菊、湖边垂钓、田园趣事等。
39.喜欢 40. 凄冷 呵 提 41.表达了诗人对渔家深切的同情和对画家不问民间疾苦,好作《寒江钓雪图》的行为的不满。
【解析】39.好是个多音字,读hà时意思是喜爱。读hǎ时意思是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
40.诗的前两句白描了两幅画,一幅是雪月江上风波图,一幅是浪尖捕捞图。在一个雪霁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计的渔夫撑着小船颠荡在浪尖上。江上北风凛冽,船板上涂满了清冷月光。遥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闪着模糊的寒光。在阴冷的背景映衬下,凸显出打渔人家的辛苦。一个“呵”字,一个“提”字,生动逼真,人物神态毕现。呵一呵冻僵的手,试图让体温来驱走些弥漫的寒气,再拿起结满冰霜的竹篙来撑船,一股凉意直透心底,手还是麻木的,渔夫艰难的撑着篙,费力的撒着网,生活的小舟随波逐流飘荡着。
41.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诗歌的对比的表现手法方面分析作者情感。本题要结合诗的后两句来理解,后两句直陈对诗人画家好为“渔家乐”流弊的不满。深斋重阁中的许多封建士大夫不去真正体察民苦,“不识”大自然的险风恶浪,却想当然的描摹出一幅幅风花雪月图,借以派遣仕途失意惆怅和苦闷。 要想如实描绘出渔家的苦乐,没有深入民间的勇气,是不行的。既表达了作者对文人画家只表现自己的闲情雅趣,不反映渔民真实悲苦生活的不满,又流露出作者对渔民悲苦生活的深切同情。资料袋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很仰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为人,书房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还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等诗句,表现出他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品德修养指向了祖国历史上的英烈人物。
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便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7+诗词曲鉴赏--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湖南地区专版),共12页。
这是一份专题10诗词曲鉴赏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共19页。
这是一份专题09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浙江地区专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精神永远为我们所铭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