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时作业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 )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
    C.自然资源衰竭
    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2.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生物污染
    近些年来,生活在沃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4.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D.各国共同行动,禁止CO2的排放
    “地球工程”也叫“气候工程”,主要通过工程改造与技术配合的方式来调节全球的气温与气候。“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太空、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据此回答5~6题。
    5.“地球工程”旨在遏制的环境问题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湿地减少
    C.物种灭绝 D.大气污染
    6.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影响生物多样性
    B.增大自然灾害风险
    C.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
    D.增强地面上太阳辐射强度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2.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 (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镇化过度发展
    3.图中的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海平面上升 B.酸雨危害
    C.全球变暖 D.草原退化和荒漠化
    4.下图为反映某环境问题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及主要原因是( )
    A.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
    B.资源枯竭—掠夺性开采
    C.环境污染—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D.生物多样性减少—栖息地丧失
    一些干涸湖底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原来平坦的湖底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5~6题。
    5.当前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 D.过度农垦
    6.下列环境问题在分类中,与湖泊干涸类型相同的是( )
    A.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锐减、土壤盐碱化、臭氧层破坏
    C.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物种灭绝
    D.土壤盐碱化、全球变暖、放射性污染
    读漫画《危险》,回答7~8题。
    7.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9.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
    A.酸雨( ) B.森林锐减( )
    C.水土流失( ) D.水体污染( )
    (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最为严重,试简述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目前在欧洲表现最突出的是 ________,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4)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2.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2017年4月27日下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6年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全省设区市酸雨平均发生率为18.8%,达到近10年最低水平。据此完成3~4题。
    3.酸雨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分属于( )
    A.环境污染问题
    B.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C.生态破坏
    D.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4.近几年,江苏省环境质量总体不断变好,主要原因错误的是( )
    A.减少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加强监测和管理 D.环保意识提高
    [真实情境命题—生活情境]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活动,用户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费、网络挂号或者网络购票等,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面养一棵虚拟的树,树长大后,生态公益伙伴就会在某地种下一棵实体的树。图1为蚂蚁森林用户初始界面,图2为梭梭6号林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
    5.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C.土地荒漠化和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
    6.截至2019年6月,蚂蚁森林已经累计种植和维护真树1 314万棵,分别种植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甘肃武威等地,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 )
    A.保持水土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近年来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造成空气普遍浑浊。雾与霾的形成均与大气中的微粒(凝结核)和水汽相互作用有关,下图是雾、霾天气水汽、微粒关系图。读图完成7~9题。
    7.城市大气中的微粒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霾
    B.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雾
    C.大风、雨雪天气会加剧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
    D.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更易形成雾、霾天气
    8.下列关于霾在我国发生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南方多于北方 ②东部多于西部 ③城市多于农村 ④冬季多于秋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下列关于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可行的是 ( )
    A.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B.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大力推进城镇化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下图为某地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读图回答10~12题。
    10.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 B.围湖造田
    C.大量施肥 D.不合理灌溉
    11.该环境问题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
    A.土地沙化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降低 D.地下水位下降
    12.华北平原土壤中盐分向地表运动最强烈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于2016年5月23日至2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围绕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作主题发言。下图为“环境问题结构图”。
    (1)图中序号②代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序号③代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解决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B.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C.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D.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指狐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仅存在于马达加斯加岛。马达加斯加岛的土著居民认为指狐猴是“恶魔”将给人们带来厄运,因此当地迷信的居民对指狐猴进行大肆猎杀。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
    (1)指狐猴的濒临灭绝属于哪种环境问题?
    (2)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该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属于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2.答案:A
    解析:全球变暖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温升高,属于大气污染。
    3.答案:B
    解析:臭氧层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表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示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该是受南极的臭氧层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4.答案:C
    解析: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们使用冰箱、空调等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因此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5.答案:A
    解析:发射反光板、人工造云、人造“火山”等行为均是为了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人工制造巨型“树木”可以吸收温室气候,由此可知,“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6.答案:D
    解析:“地球工程”中多数工程可以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上太阳辐射强度。
    关键能力综合练
    1.答案:B
    解析:根据两个图对比,30年前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但是现在森林覆盖率极低,荒漠化面积大,所以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2.答案:A
    解析:对比两幅图可知,该地区森林面积大大减少,所以造成土地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砍伐森林引起的。
    3.答案:D
    解析:图中的人类活动为畜牧业生产,过度放牧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海平面上升、酸雨危害、全球变暖与工业生产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关。
    4.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树木、动物被高楼替代,反映出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受损,D正确。
    5.答案:A
    解析: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该地区湖泊的补给水源主要是河流。从人为原因分析,河流沿岸人们过度使用水资源,会使河流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严重时会导致湖泊干涸。
    6.答案:B
    解析:湖泊干涸和B项所列的三个环境问题均属生态破坏。
    7.答案:D
    解析:砍树人把树砍伐后,阻挡着上面沙子的树没了,沙来了,所以危险指的沙尘暴。
    8.答案:D
    解析:环境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不可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
    9.答案:(1)丙 甲 乙 丁
    (2)黄土高原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等。
    (3)丙 欧洲经济发达,能耗大,排放酸性气体(SO2)多,且降水丰富,多酸雨。
    (4)甲
    解析:第(1)题,甲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应是森林锐减;乙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处,应是水土流失;丙分布在降水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东南地区,应是酸雨;丁主要在江淮下游地区,应是水体污染。第(2)题,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最为严重,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造成植被破坏严重。第(3)题,欧洲工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酸性气体多,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第(4)题,森林破坏,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
    学科素养升级练
    1.答案:C
    解析:结合图示分析可知,随着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最大值所在位置北移;在中纬度,臭氧总量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增,而在高纬度递减明显。
    2.答案:B
    解析:臭氧层破坏使平流层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辐射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平流层气温降低,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3.答案:B
    解析:酸雨是大气中酸性气体随着大气降水降到地面的现象,属于大气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故选B。
    4.答案:A
    解析:近几年,江苏省环境质量总体不断变好,主要得益于加强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环保意识的提高、转变发展模式。人口规模与环境质量无必然关系。故选A。
    5.答案:C
    解析: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可缓解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C正确。
    6.答案:C
    解析:森林的作用主要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由于其分布区的不同,主要作用也不尽相同,内蒙古、甘肃一带土地荒漠化现象较为突出,在该地区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防风固沙,C正确。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空气中水汽含量越高,微粒越少,越易形成雾,A项错误;空气中微粒含量越高,水汽越少,越易形成霾,B项错误;大风、雨雪天气会减弱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C项错误;同等气象条件,城市规模大,汽车尾气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微粒会更多,更易形成雾、霾天气,D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造成能见度低的现象。南方空气湿润,霾少于北方,①错误。东部生产、生活排放的干尘粒多,霾多于西部,②正确。城市干尘粒多,霾多于农村,③正确。冬季燃煤产生的干尘粒多,另外,冬季温度低,植物生长慢,植物少,植物吸附的尘埃物质少,霾多于秋季,④正确。
    9.答案:D
    解析:机动车尾气是导致霾天气出现的原因之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D项正确;核能作为新能源对技术要求高,建核电站投资比较大,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A项错误;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知,我国目前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B项错误;大力推进城镇化不能减少空气中的尘埃物质,C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在农业生产的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蒸发强烈,地下水容易向地表或土壤层运动,形成土壤盐渍化,故选D。
    11.答案:C
    解析:土壤盐渍化使土体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板结变硬,养分有效性降低,土壤肥力降低。
    12.答案:A
    解析: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少,淋溶作用弱,容易导致盐分向地表或土壤层集聚,导致土壤盐渍化。A项正确。
    13.答案:(1)酸雨 全球变暖
    (2)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控制人口增长
    (3)经济 社会 生态
    (4)A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②代表的环境问题主要源自酸性气体的排放,因此应为酸雨。③代表的环境问题主要源自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应为全球变暖。第(2)题,图中显示,发达国家由于资源过度消耗造成化学物质大量利用和燃烧化石燃料,因此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因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对植被的严重破坏,因此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解决的根本措施为控制人口增长。第(3)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第(4)题,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既发展了经济,又减小了环境污染程度,故A正确。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会造成社会的倒退,B错误;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差,必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C错误;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增长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是错误的,D错误。
    14.答案:(1)生物多样性减少。
    (2)指狐猴生长环境破坏,人类高强度猎捕。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全球性环境问题
    知识点二
    具体环境问题
    知识点三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特点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P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生物物种数量锐减属于,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