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卷二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卷二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卷二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卷二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卷二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单元素养卷二乡村和城镇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共12页。
    单元素养卷(二)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早期形成城市的有利条件有(  )①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②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④有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建高级居住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3.图中布局不合理的设施有(  )A.工业区、批发市场B.批发市场、普通公路C.高速公路、工业区D.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读图“某特大城市的某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4.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B.居住区C.工业区D.行政区5.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  )①城市中心区 ②高校密集区 ③交通干道旁 ④城市边缘地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6.该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7.能大致表示PQ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eq \o(\s\up7(),\s\do5(A))eq \o(\s\up7(),\s\do5(B))eq \o(\s\up7(),\s\do5(C))eq \o(\s\up7(),\s\do5(D))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86~2001年,出现不同景观类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错的格局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农村景观均一性增强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工业布局趋向集聚9.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逆城镇化的出现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C.城镇化的快速发展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的一段街道,因回族聚居而闻名。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清真寺,是中国式古代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相结合的产物。据此完成10~11题。10.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因素B.经济因素C.行政因素D.生态环境因素11.牛街礼拜寺与传统清真寺建筑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出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  )A.人口密度B.地域文化C.消费水平D.交通条件12.下图是“我国部分民居邮票图”,形成下面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气候C.土壤D.植被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13~14题。13.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历史C.文化D.经济14.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市中心,但这里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B.政治C.历史D.环境如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15~16题。15.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16.1961~2006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处于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逆城镇化阶段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镇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比较图,完成17~18题。17.图中表示中国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18.下列关于中、日两国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适应B.中国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C.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读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路径及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图,完成19~20题。19.关于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间,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B.1975~2005年间,城镇化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C.1985~1995年间,城镇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D.1995~2005年间,城镇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20.我国城镇化属于图中的(  )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传统民居是人们长期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结果。读不同地区的特色民居景观图,完成21~22题。21.日本某地合掌屋采用当地木材建造,屋顶坡角达60°,状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从总体建筑风格和形式可以推测合掌屋所处环境的特征是(  )A.炎热多雨B.大风干燥C.严寒多雪D.温和多雨22.我国云南传统民居吊脚楼架空建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防寒保暖B.通风防潮C.遮风挡雨D.登高望远2017年7月10日,马云杭州无人超市火热开业,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购物体验。它的背后则是集自主感知及学习系统、目标跟踪及分析系统和意图识别及交易系统于一身的IOT(物联网)技术方案。据此回答23~25题。23.无人超市相对传统超市的优势是(  )①提高超市商品质量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降低商品物流成本 ④改善用户购物体验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24.无人生活超市最适宜布局在(  )A.农村B.工业区C.商业区D.住宅区25.下列产业部门受无人超市冲击较大的有(  )①零售实体店 ②商业地产 ③运输公司 ④劳务市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人多地少。材料二 香港城市用地结构示意图。(1)据图概括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形式形成的区位条件。(6分)(2)香港岛的高级居住区向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方向发展,请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3)从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区位角度,评价香港工业区位置。(4分)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趋势图。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4分)(3)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镇化发展。(6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 如图表示某市1980~2009年城镇化的过程。材料二 该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专家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1)根据材料一说出该市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表现。(4分)(2)根据材料二,写出你所了解的“城市病”的表现,并针对“城市病”表现提出整改的合理建议。(7分)29.下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中A为________区,图中B为________区,图中C为________区。(3分)(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________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1分)(3)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城市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________。影响地租高低的重要因素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3分) 单元素养卷(二)1.答案:D解析:注意关键词“早期”,故排除高速公路选项。2.答案:B解析:乙位于河流上游,且临河分布、周边无工业区,具有环境优美的特点,适宜建高级居住区。3.答案:C解析:图中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会干扰市内交通,布局不合理;部分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上游,也不合理,我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工业区应布局在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图中布局不合理。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特点。根据图像可知,该功能区在12点和21点左右人数达到最高,故应该为商业区,故A选项正确;住宅区应该在24点后人数达到最高,故B选项错误;工业区应该在上午和下午人数达到最高,故C选项错误;行政区应该在上午和下午人数达到最高,故D选项错误。5.答案:A解析:商业区主要是接近消费人群,因此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区或交通干道旁。6.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住宅区在城市中所占面积在40%~60%,住宅区是最广泛的城市用地,据图可知,②图例在城市所占比重最大,应为住宅区,故选B。7.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心交通线交汇处,地租最高,通常布局商业区;城市中心向外围,靠近交通线的地方因交通便利,地租也会较高。综上所述,C选项地租变化符合PQ间的地租变化,故选C。8.答案:A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形状指标越大,景观越不均一。由图可知,1986~2001年,三种建设用地形状指标都发生变化且均大于1,反映出不同景观类型间相互竞争、相互交错的格局;农村平均形状指标缓慢上升且大于1,反映农村景观均一性下降;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则反映城镇景观均一性增强;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其景观均一性减弱,工业布局趋于分散。9.答案:C解析: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从1.63上升为1.78,反映出城镇景观分布更加不均匀,这可能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造成的。10.答案:A解析:在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如果某个民族、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它的影响或势力范围可能逐步扩展,便会形成民族聚居区。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属于这一类种族聚居区,民族因素属于社会因素。故选A。11.答案:B解析: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形成不同特色的建筑景观,属于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12.答案:B解析:傣族竹楼相传是傣族祖先根据凤凰降落在傣乡的姿态演化而建造。竹楼分上、下两层,适应湿热的气候特征。江苏气候温和湿润、水域丰富,城镇及乡村民居大都利用地形,自由灵活地散列在流水萦环的隙地上,临河依水而建或跨溪而筑。13.答案:C解析:伦敦大本钟和北京故宫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14.答案:C解析:北京的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为其政治中心。所以故宫虽然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1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读图,该地区的城镇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后加速增长,但乡村人口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明显下降,所以城镇人口的比重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长最快,D正确。故选D。1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镇化相关知识。从图中乡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曲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变化特点即可判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A、B错误。图示1961~2006年期间,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乡村,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反映城镇化加速发展,C正确。该国还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还未处于逆城镇化阶段,D错误。故选C。1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城镇化的特征及差异。因日本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90%,故①为日本的城镇化率变化曲线,④为日本的工业化率变化曲线。中国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其起步较早的应为工业化,故②为中国的工业化率变化曲线,③为中国的城镇化率变化曲线,D正确。故选D。1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城镇化的特征及差异。中国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工业化起步较早,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中国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A分析错误,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分析正确,C不符合题意。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日本,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分析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1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由左图可知,1965~1975年间,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都下降,A错误。1975~2005年间,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B错误。曲线斜率显示,1985~1995年间,我国城镇化水平标准值增加速度慢于人均GDP标准值,所以城镇化速度慢于经济发展,C错误。1995~2005年间,我国城镇化水平标准值增加速度快于人均GDP标准值,城镇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2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从左图可看出我国城镇化水平标准值和人均GDP标准值都是负值,结合右图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标准值属于低级协调型。在第三象限,属于Ⅲ型,C正确。故选C。21.答案:C解析:冬季日本部分地区多暴雪,屋顶坡度大,能减轻积雪的压力。故选C项。22.答案:B解析:云南为高温湿润的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房屋架空建造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故选B项。23答案:D解析:无人售货并不能提高商品质量,故①项错误;无人超市没有雇员,因此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故②项正确;无人售货也不会降低物流成本,故③项错误;无人售货,消费者更加便捷,可以改善用户购物体验,故④项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24.答案:D解析:无人生活超市主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因此最适宜布局在人口密集的住宅区。故选D。25.答案:D解析: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购物体验,改善了用户购物体验,方便了用户购物,冲击了零售实体店,①正确;不需要服务员与收银员,降低了超市劳动力成本,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影响劳务市场,④正确。故选D。26.答案:(1)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的同心圆模式。中心城区位于海港沿岸,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发较早;地租较高,有利于形成中心商务区。(2)香港经济比较发达,高收入人群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郊野公园附近、半山区和山顶环境优美;从中心城区到这些低山丘陵的交通不断完善;私家车高度普及。(3)香港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区,能有效减少对市区的污染。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香港城市土地利用是以港口为中心向外分布的,且中心城区所在位置的地形、交通等条件非常优越。第(2)题,主要从生活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高级居住区的布局位置。第(3)题,分析工业区位置时,应主要从地价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27.答案:(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2)城镇化的推进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十分明显;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3)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曲线斜率可看出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而促使其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北京市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主要从事务工和经商活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第(3)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所承受的经济、社会、环境压力加大,可通过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另外需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维持社会稳定等。28.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2)“城市病”的表现:劳动力过剩,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质量恶化,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合理建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经济适用房,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将重污染工业外迁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解析:第(1)题,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表现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及比重、功能分区等角度去回答。第(2)题,“城市病”主要表现在住房、交通、就医和环境质量等方面。合理建议可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29.答案:(1)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2)经济(3)租金的高低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解析:第(1)题,A离市中心最近,租金最高,为商业区,最外围租金最低,成本低,适合布局工业区,中间为住宅区。第(2)题,城市功能分区的实质是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竞争,导致了同类经济活动聚集,而不同经济活动相分类的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第(3)题,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要看各种经济活动付租能力强弱和付租意愿强弱,地价最高的地区,往往被经济效益最高的经济活动拥有。交通便捷和距离市中心近的地方,消费人口多,租金高。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