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十二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展开(2023·湖北统考模拟)有序度表示子系统在整体系统发展中的协调水平(数值越大表示协调能力越强)。各子系统有序度高,能促使整体系统健康稳定发展。下图示意黄河流域2010—2019年淡水、能源、粮食子系统有序度演变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2010—2019年该流域能源有序度的变化,说明( A )
①能源生产结构改善 ②能源消费结构多样 ③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④能源调出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未来黄河流域健康稳定发展的首要约束要素是( D )
A.土地 B.能源
C.粮食 D.淡水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流域能源有序度上升。能源生产结构改善和消费结构的多样化,能促进该区域整体系统健康稳定发展,①②正确;根据能源有序度的变化,不能判断能源消耗总量和调出量的变化,③④错误,选A。第2题,图中显示最后阶段淡水有序度数值最低,说明未来黄河流域健康稳定发展的首要约束要素是淡水,D正确。
(2023·辽宁沈阳模拟)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有利于( A )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水热资源高效利用
C.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D.降低旱涝灾害风险
4.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出发,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首先应采取的对策是( B )
A.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
B.提高粮食生产集中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
C.完善交通运输建设以提高粮食运输效率
D.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
【解析】 第3题,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逐渐集中在半湿润区,产生规模效益,从而为粮食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A正确;北方地区水热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不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B错误;南方人口多,粮食需求大,粮食需要南运,会加重交通运输的压力,C错误;旱涝灾害受气象因素影响,与粮食生产集中度关系不大,D错误。第4题,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了半湿润的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为了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需要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B正确;加大热带和亚热带粮食种植的扶持力度、完善交通运输建设以提高粮食运输效率、提升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和机械化水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但不是针对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而采取的对策,A、C、D错误。
(2023·重庆沙坝模拟)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目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的市场供应。近年来,中国逐渐加大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近年来,中国逐渐加大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稀土资源开采加工污染严重
B.稀土资源关系国家安全
C.稀土资源埋藏深,开采成本高
D.稀土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6.长期掠夺式开采、粗放式利用,对稀土产区的生态产生严重危害,下列产区和稀土开发出现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D )
A.白云鄂博土地石漠化、土地盐碱化
B.山东微山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
C.四川凉山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D.南方七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解析】 第5题,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其关系国家安全,B正确,稀土矿自身特点,如非可再生、埋藏深度不是中国加大管控的原因,C、D错误,加大了对稀土出口的管控不是因为其开采加工污染严重,仅考虑污染问题,可以加大技术投入,A错误。第6题,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白云鄂博位于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漠化,A错误;山东微山位于山地丘陵,不合理采矿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B错误;四川凉山位于横断山区,不合理采矿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错误;南方七省多为山地丘陵等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不合理采矿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D正确。
(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生境质量指生态系统为个体和种群持续生存提供适宜条件的能力,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水平。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表为黄河流域2000—2018年各质量等级生境所占比例。据此完成7~8题。
7.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生境质量( C )
A.较低等级变化最小
B.低等级所占比例持续增加
C.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D.各等级所占比例波动较大
8.影响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人类活动 B.气候变化
C.自然灾害 D.太阳活动
【解析】 第7题,据表可知,黄河流域生境质量低等级2000—2005年所占比例没有变化,2005—2018年所占比例呈增加趋势,B错误;较高等级所占比例2000—2018年所占比例没有变化,变化最小,A错误;低等级所占比例2000—2005年所占比例没有变化,中等等级所占比例呈先增后减趋势,较高等级所占比例没有变化,D错误;高等级整体呈增加趋势且所占比例较大,说明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生境质量两极分化较为明显,C正确。第8题,分析可知,生境质量指生态系统为个体和种群持续生存提供适宜条件的能力,而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太阳活动的影响较小,B、C、D错误;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境质量会改善,破坏严重,生境质量将下降,因此影响2000—2018年黄河流域生境质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A正确。
(2023·浙江绍兴模拟)南沙群岛永暑岛是永暑礁西南礁盘上的人工岛,是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区人民政府驻地,岛上建有机场、港口。下图为永暑礁及周边区域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9.永暑岛属于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中的( B )
A.海域上空空间 B.海面水体空间
C.海底空间 D.海岸空间
10.岛上机场、港口修建对维护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重要意义是( A )
A.加强地域联系,提高国土掌控能力
B.增加国土面积,彰显国家海洋主权
C.扩建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D.开发海上风能,保障岛上电力供给
【解析】 第9题,据材料“南沙群岛永暑岛是永暑礁西南礁盘上的人工岛”,是填海造陆形成的,永暑岛属于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中的海面水体空间,B正确。第10题,岛上机场、港口修建都属于交通运输方式,可以加强地域联系,提高国土掌控能力,A正确;岛上修建机场、港口,没有扩大陆地面积,也没有增加国土面积,B错误;扩建基础设施,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不能改善居民生活,C错误;岛上机场、港口修建都属于交通运输方式,不是开发的海上风能,D错误。
(2023·内蒙古通辽模拟)2022年1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全面建成。该项目由齐鲁石化从排放源中分离并提纯二氧化碳,胜利油田把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利于难以驱动的原油开采,剩余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永久封存地下。据此完成11~13题。
11.我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全面建成,可促进齐鲁石化和胜利油田( B )
A.生产能耗降低 B.产业一体化发展
C.生产流程简化 D.产品多样化经营
12.胜利油田利用二氧化碳注入油田地层驱油可( A )
A.提高石油开采率 B.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
C.提高石油的品质 D.减少采油产生的污染
13.我国将加大力度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能够( C )
①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降低能源消费价格 ④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11题,该项目由齐鲁石化捕集提供二氧化碳,并将其运送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封存,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一体化应用,实现石油增产和碳减排双赢,B正确;该项目增加了对二氧化碳的处理利用,增加了生产能耗,A错误;石油开采生产流程比原来复杂,C错误;该项目只是提高了石油的开采率,不涉及对石油的加工,产品以原油为主,D错误。第12题,将二氧化碳注入油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利于难以驱动的原油开采,从而提高石油开采率,A正确;将二氧化碳捕集,再注入地层,不仅需要技术支持,也增加了开采石油的程序,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成本,B错误;该方案只是起到了增加石油流动性的作用,对石油品质并无改变,也没有减少采油产生的污染,C、D错误。第13题,该方案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④正确;该方案将二氧化碳注入地层,增加了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开采难以驱动的原油,较大幅度提高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率,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①正确;石油为常规能源,增加石油的开采对能源多元化发展不利,②错误;石油为常规能源,需求大,该项目的实施对能源消费价格影响不大,③错误。①④正确,选C。
(2023·湖南长沙模拟)绿色发展情景是指采用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双碳”为最终目的设定的能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技术突破情景是指在绿色发展情景设定基础上,能源技术得到重要突破时的可能情景。下图示意绿色发展情景和技术突破情景下我国各省区碳达峰时间。读图,完成14~16题。
14.我国各省级行政区( A )
A.北京市和上海市将率先实现碳达峰
B.技术突破情景早于绿色发展情景碳达峰
C.贵州、宁夏和新疆更适合技术突破路径
D.在绿色发展情景下将集中于2027年达峰
15.有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D )
①提高城镇化水平 ②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加大环保技术投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碳排放达到峰值后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C )
A.环保意识增强 B.森林面积增加
C.科技水平进步 D.经济发展趋缓
【解析】 第14题,结合图片可知,北京市和上海市无论是在绿色发展情景还是在技术突破情景都是最先实现碳达峰,A正确;结合图片可知,贵州、宁夏和新疆是绿色发展情景达峰早于技术突破情景,B错误;贵州、宁夏和新疆技术突破时间较晚,因此不适合技术突破路径,C错误;结合图片可知,在绿色发展情景下将集中于2029年达峰,D错误。故选A。第15题,提高城镇化会增加碳排放量,不利于实现碳排放,①错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也有可能会增加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排放,②错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从而减少碳排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③正确;加大环保技术投入有助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碳排放的实现,④正确。③④正确,选D。第16题,结合所学可知,科技水平提高可以改进经济的发展方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的峰值,C正确;环保意识增强对于碳排放的降低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A与题意不符;森林面积增加不会影响碳排放的数量,B错误;经济发展未来不会趋缓,且材料并未体现,D错误。
二、综合题(共2大题)
17. (2023·江苏扬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2年以来,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已成为控制黄河物质向海输送的最重要工程措施之一,显著影响黄河河口地貌的演化。图1为“黄河三角洲区域图”,图2为“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二 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严重,天然植被多为盐地碱蓬、桂柳等盐生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盐分。1992年,为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自然保护区正积极创建我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推测2015—2017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2)简析天然植被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发育的作用。
(3)简述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建设对生态安全的意义。
【解析】 第(1)题,读图2可知,2015—2017年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较小,调水调沙中断,入海泥沙减少(水库泥沙淤积,清水下泄);海水侵蚀加强,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少,三角洲逐渐萎缩。第(2)题,区域内天然植被多为盐地碱蓬、桂柳等盐生植物,可以吸收部分盐分并排出体外,降低土壤盐度;植被根系可以增加下渗,涵养水源抑制土壤中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湿度;植被根系可以增加下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水侵蚀作用,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第(3)题,本小题主要从黄河三角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优先发展策略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角度进行分析。黄河口主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小、土壤沙化和盐碱化等。故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建设可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提升黄河生态功能;国家公园可成为迁徙鸟类的庇护所,有利于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利于改良土壤,保护土地资源;利于开展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形成、演化、发展规律的研究,成为生态研究、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答案】 (1)三角洲逐渐萎缩。调水调沙中断,入海泥沙减少(水库泥沙淤积,清水下泄);海水侵蚀加强,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少。
(2)盐生植物吸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盐度;植被能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湿度;植被生长,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植被能阻滞径流,减少流水侵蚀,保持水土。
(3)提升黄河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改良土壤,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研究、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18. (2023·山西朔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倒淌箐村地处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区,有亚洲象活动的踪迹,常住人口150人,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仅为276.5吨(单是北京某电厂一年碳排放就达400万吨)。倒淌箐村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2021年在跨国企业昆明分公司支持下建立“消碳庄园”。“消碳庄园”引导村民搭建光伏板发电,种植200亩坚果、芒果等经济作物,安装100个木质蜂箱养蜂,为县里的蜂产品公司提供优质蜂蜜。“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发挥了积极作用,蜜蜂常成群在森林中活动。下图示意倒淌箐村的位置。
(1)倒淌箐村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与昆明相比,分析该公司在倒淌箐村建设“消碳庄园”面临的困难。
(3)简述“消碳庄园”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
(4)从养蜂产业的角度,为“消碳庄园”提高“消碳”效果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 第(1)题,碳排放较低,却面临紧迫的“消碳”任务说明除去正常排放还有一些产业间接产生大量碳排放或者破坏自然界固碳能力。结合材料“长期以来以种植天然橡胶为生”倒消箐村规模小,以农业为主,碳排放量低;但是单一的橡胶种植规模大,其群落结构简单,固碳能力较弱,对雨林的破坏强,使得当地雨林固碳能力下降,间接影响整体的消碳任务。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与昆明进行对比分析。倒消箐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该公司联系成本更高,运输成本也较高;倒消箐村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初期建设投资更大,潜在成本高;倒消箐村村民技术水平低,公司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对农户进行指导。第(3)题,安装蜂箱对缓解人象矛盾的作用要从产业带来的经济影响以及生态作用进行分析。养蜂提高了村民收入,降低了他们对农作物种植的依赖,使得农户对于土地的需求减少;同时养蜂使村庄获得充足资金,能及时补偿野象侵袭造成的损失,减少了村民对于野象活动的厌烦;生态角度上,蜂群能形成屏障,抵御野象侵袭,减少人象接触。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注意题干要求从养蜂产业的角度分析。材料选择上,改用更环保的蜂箱材料,使用更耐久的木材,减少资源的破坏和浪费;通过技术提升,减少蜜源植物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跟随国家科技发展,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行蜂蜜外运,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农业上,利用蜜蜂辅助农作物授粉,改善作物长势,提高农作物固碳效果,综合提升消碳效果。
【答案】 (1)倒淌箐村规模小,以农业为主,碳排放量低;橡胶种植(结构简单,固碳能力较弱)规模大,对雨林的破坏强,导致雨林固碳能力下降。
(2)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该公司联系成本更高;基础设施薄弱,初期建设投资更大;技术水平低,对农户的指导投入大。
(3)养蜂提高了村民收入,降低了他们对农作物种植的依赖;养蜂使村庄获得充足资金,能及时补偿野象侵袭造成的损失;蜂群能形成屏障,抵御野象侵袭。
(4)改用更环保的蜂箱材料(使用更耐久的木材);减少蜜源植物农药和杀虫剂的使用;使用新能源汽车进行蜂蜜外运(或蜜蜂转场);利用蜜蜂辅助农作物授粉,改善作物长势,提高农作物固碳效果。年降雨量(mm)
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年
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
<200
2.9
+0.9
200~400
2.8
+0.8
400~800
45.9
+8.9
≥800
48.4
-10.6
等级
生境质量
指数
各质量等级生境在不同年份所占的比例(%)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8年
低
0.0~0.2
2.31
2.31
2.56
3.02
较低
0.2~0.4
27.05
27.05
26.51
26.31
中等
0.4~0.6
8.96
8.96
9.11
8.93
较高
0.6~0.8
0.00
0.00
0.00
0.00
高
0.8~1.0
61.68
61.68
61.82
61.74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十一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十一资源环境产业与区域发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八产业区位因素: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集训八产业区位因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