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练习 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练习 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1页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同步练习 仁爱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民居的建筑风格与环境密切相关。如房屋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的建筑形式多分布在( )
    A.温暖多雨雪的地区B.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C.寒冷干燥的地区D.高温多雨的地区
    2.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窗小墙厚,这主要是 ( )
    A.减少房外风沙吹到房里B.减少房内温度变化
    C.防止雨水进屋 D.为了防寒
    3.读“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块状,气候因素B.团块状,地形因素
    C.条带状,气候因素D.条带状,河流因素
    4.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有( )
    A.东南亚双层木楼、竹楼——气候湿热
    B.黄土高原窑洞——全年严寒
    C.西亚房屋墙厚、窗小——炎热干燥
    D.我国南方多砖墙斜顶房——降水较少
    读下列聚落的民居特点,完成5-6题。
    5.图中民居与所在地区连线错误的是
    A.西亚地区--①B.北极地区--②C.热带沙漠--③D.黄土高原--④
    6.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寒冷③土壤肥沃④沙漠地区 ⑤水源充足 ⑥自然资源丰富 ⑦交通便利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⑥⑦C.②④⑤⑥⑦D.①③⑤⑥⑦
    7.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
    A.干旱少雨的沙漠B.崎岖的山地
    C.温和湿润的平原D.茂密的丛林
    8.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2年“十一”假期期间,土楼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下列关于环境对于图中聚落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帐篷样式的聚落有利于避暑
    B.乙图中土楼这种特殊聚落的形成,文化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C.丙图中的房屋墙体很厚,为了保温
    D.丁图中的四合院,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
    9.我国没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是( )
    A.山西平遥古城B.安徽皖南古村落C.陕西窑洞D.云南丽江古城
    10.聚落可以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河流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下图中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聚落的主要形式有____和( )。
    A.农村:城市B.农村:都市C.乡村:城市D.乡村:都市
    二、判断题
    12.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
    13.各民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不同,一般来说,主要与自然条件有关。 (判断对错)
    14.农村的统称叫聚落. (判断对错)
    15.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等类型,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
    16.一般城市绿地面积比乡村大,乡村路网比城市密集.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17. 和 ,统称聚落。聚落的形成与 密切相关。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 状。
    18. 和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一般来说,城市的出现 乡村。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 平原,距今约6 000年。
    19.聚落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和 ;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 等。
    20.住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是由建筑的功能决定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例如:①黄土高原的典型民居为窑洞;②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③竹楼是傣族的典型民居。
    21.保护世界遗产对人类认识和传承自身历史文化、保护自然环境有重要意义。
    四、解答题
    22.读下面的材料,思考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疆地区聚落多分布在绿洲上,广大沙漠地区人烟稀少。
    材料二:我国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原来荒草丛生,自从开采了石油之后,就迅速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城市。
    材料三:深圳原来是个小渔村,因紧邻香港,受政策扶持得以迅速发展为窗口城市。
    材料四:山区中的城市一般呈条带状分布而且规模较小。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一般受地形、气候、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材料一说明了 对聚落的影响;材料二说明了 对聚落的影响;材料三说明了 对聚落的影响;材料四说明了 对聚落的影响。
    (2、)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 聚落。
    23.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
    2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均存 在差异。根据右侧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高原,该高原区为世界上_______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导致此现象形成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
    (2)B图所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南方、北方)地区,这种民居反映当地的主要气候特点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D
    4.AC
    5.C 6.D
    7.C
    8.B
    9.C
    10.D
    11.C
    12.正确
    13.正确
    14.×
    15.正确
    16.×
    17. 乡村 城市 环境 团块
    18. 城市 乡村 晚于 美索不达米亚
    19. 城市 乡村 平遥古城(或云南丽江、皖南古村落)
    20. 黄土高原的窑洞 蒙古族的蒙古包 傣族的竹楼
    21.正确
    22. 气候 资源 地理位置 地形 没有
    23.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
    24.(1)黄土;水土流失;乱砍滥伐
    (2)南方;多雨

    相关试卷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