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解析版).docx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原卷版)第1页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原卷版)第2页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原卷版)第3页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解析版)第1页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解析版)第2页
    第10讲 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一、 \l "_Tc17851" 考点过关练 PAGEREF _Tc17851 \h 2
    TOC \ "1-2" \h \u \l "_Tc17851" 篇目1:《木兰诗》 PAGEREF _Tc17851 \h 2
    \l "_Tc9947" 篇目2:《登幽州台歌》 PAGEREF _Tc9947 \h 2
    \l "_Tc25140" 篇目3:《望岳》 PAGEREF _Tc25140 \h 3
    \l "_Tc32425" 篇目4:《登飞来峰》 PAGEREF _Tc32425 \h 3
    \l "_Tc15804" 篇目5:《游山西村》 PAGEREF _Tc15804 \h 4
    \l "_Tc860" 篇目6:《己亥杂诗(其五)》 PAGEREF _Tc860 \h 5
    \l "_Tc10595" 篇目7:《泊秦淮》 PAGEREF _Tc10595 \h 5
    二、 \l "_Tc17851" 真题实战练6
    三、 \l "_Tc17851" 重难创新练10
    篇目1:《木兰诗》
    1.阅读诗词,完成后面的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下列对诗句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旦辞爷娘去……”八个重复的句式,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出边塞军营生活的艰苦。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了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悲壮。
    D.有功却“不用尚书郎”只想“还故乡”,表明木兰眷恋亲人,对天子不屑一顾。
    (2)同样是写木兰从军前的准备工作,典故故事《木兰从军》中用“市鞍马”一笔带过,《木兰诗》中却东市、西市、南市、北市面面俱到,请你说说这种处理在本诗中的作用。
    篇目2:《登幽州台歌》
    2.阅读诗词,完成后面的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怆然:
    ②缘:
    (2)两首诗都写诗人登高望远,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作简要分析。
    篇目3:《望岳》
    3.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甲】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乙诗作于公元761年的成都草堂,诗人跃马出郊时所作。①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常侵犯,故驻军守之。②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甲诗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割”能否换成“分”?请简要说明理由。
    (2)两诗都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两诗抒发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篇目4:《登飞来峰》
    4.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篇目5:《游山西村》
    5.古诗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如果你要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你会在何种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目6:《己亥杂诗(其五)》
    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中画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篇目7:《泊秦淮》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诗歌第一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所构成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诗人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有着怎样的态度?
    9.(2023·甘肃武威·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题目。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以上这三首诗都是 (人名)的 讽喻诗。
    (2)纵观诗人的七绝,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分别讽喻了什么?
    (2023·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木兰诗(选段)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乙】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0.“不闻”“但闻”渲染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11.北朝民歌音韵和谐,语言明白如话,但艺术概括力极强。请结合【甲】【乙】两诗加点词语加以说明。
    (2022·贵州黔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选自《陈子昂集》)
    12.“前不见古人”的“古人”指谁?“后不见来者”的“来者”又指什么人?
    13.诗人为什么“怆然涕下”?从诗中找出理由。
    (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望蓟门①
    祖咏
    燕台一去②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④。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⑤,论功还欲请长缨⑥。
    【注释】①蓟门:唐朝屯兵之地。②燕台一去:一到燕地。③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④危旌:高扬的旗帜。⑤投笔吏: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⑥请长缨:缨,绳子。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常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
    14.请赏析【甲】诗三四句中的“钟”和“割”这两个字的妙处。
    15.两首诗都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请结合两诗的最后两句内容,说一说两位作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022·广西百色·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峰和塔的高度,古代八尺为寻,“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写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进一步渲染塔之高。
    C.第三句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来借代品德高尚的人。
    D.这首诗是登高抒怀之作,诗人登上飞来峰,触景生情,抒发豪情壮志。
    17.有人评价此诗有“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之妙,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下列对两首宋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紧扣“登”字,详细讲述登山经过:乙诗紧扣“题”字,简略描写登山所见。
    B.两诗内容均与“山”有关,甲诗重在突出山高耸之势,乙诗重在表现山变化之形。
    C.两诗所写角度一高一低,但都巧妙蕴含着“境界高低则见识不一样”的生活哲理。
    D.两诗感情基调略有差异,甲诗于清醒中含自得之喜,乙诗于清醒中寄寓孤独之忧。
    19.下列对两首宋诗艺术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侧重写景抒情,乙诗侧重咏物寓理。
    B.甲诗侧重咏物寓理,乙诗侧重写景抒情。
    C.甲乙两诗都侧重写景抒情。
    D.甲乙两诗都侧重咏物寓理。
    (2023·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首联描绘出怎样的情景?请简要概括。
    21.尾联一个“闲”字独有意味,请结合此联简要分析。
    (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
    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23.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2023·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一模)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4.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5.结合对本诗的理解,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23·河北沧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所作。
    B.首句中“白日斜”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
    C.第二句的意思是“扬鞭东去从此辞官奔赴天涯”。
    D.三、四句中诗人赋予落花人的性情,蕴含深刻哲理。
    2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①上祝明妃②。
    【注释】①拂云堆:地名,在今天的内蒙古,堆上有明妃祠。②明妃: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她自请和番,远嫁匈奴。
    28.两首诗都塑造了巾帼英雄木兰:《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和《题木兰庙》中“① ”分别表现出木兰奔赴沙场与战斗的飒爽身姿,“理云鬓”“帖花黄”“画眉”等则生动表现出了木兰的② 。
    29.有人认为,“两诗均写到木兰思归故乡,但人物志趣却见不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这个看法的理解。
    (2023·湖北·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各题。
    【甲】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①,石中火②,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③、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①隙中驹:“隙”指墙壁缝隙,“驹”指日影。这里形容时间飞逝。②石中火:击石发出的火星。③陶陶:欢乐的样子。
    3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甲诗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乙词开篇描绘出一幅月夜饮酒的图景,其情境与尘世的浮躁喧嚣判若两个世界,从中能看出苏轼对争名夺利的俗世的厌弃
    D.乙词不仅做到了写景、抒情和说理的完美融合,而且用字传神精妙,如“一溪云”中的“溪”,比“一朵云”“一团云”,都更有意境。
    31.乙词的首句“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有什么作用?
    32.甲诗“从今若许闲乘月”和乙词“几时归去,作个闲人”,两句中的“闲”字表达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2023·河南南阳·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3.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充满理趣,请结合资料卡简要阐明。
    34.“诗苑漫步”鉴赏活动中,大家对这首诗的情感提出了两种看法,你赞同哪种?请阐述理由。
    甲:喜悦与赞美;
    乙:失意与苦闷。
    (2023上·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5.某位同学非常喜欢这首诗,特意画了一幅本诗的思想情感曲线图。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帮其填空。
    36.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本诗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表现了面对困难时积极进取的态度,王安石的诗富有哲理,李白的诗充满激情。请结合你对这两个诗句的理解,分别作简要分析。

    相关试卷

    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0讲七下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09讲七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