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70302/0-17021355502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70302/1-17021355575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70302/1-17021355575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70302/1-17021355575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展开(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测试范围:人教版八上:1.1——6.4(上册全部)。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A.甲做速度大小为10m/s的匀速运动B.经过2秒,两车相距约10米
C.出发后甲车始终在乙车后面D.通过60米路程,两车相差2秒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用“B 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3.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C.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煤油 D.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4.庆祝新中国成立 73 周年,泰州市政府 10 月 1 日晚在天德湖畔燃放烟火,上演了一场声与光的盛宴,引来无数市民围观。下列关于这场盛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远观的群众先看到光,再听到烟火的爆炸声 B.声音不是振动形成的,是爆炸形成的
C.远观的群众先听到声音,再看到烟火发出的光 D.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声音的传播不需要物质
5.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C.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
6.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1∶2
C.同种物质的m与V的比值是一定的,与m和V无关 D.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7.小王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王都要比小李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小王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0m,小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王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
A.小王先到达终点B.小李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往一个烧杯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55kg,把正方体甲浸没在烧杯中,并把溢出的水擦干后,测得正方体甲、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7.85kg。把甲取出后,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为1.55kg(不考虑取出甲后,甲沾水的情况),另有一个实心正方体乙,其边长为0.2m,质量为6kg(ρ水=1×103kg/m3),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方体乙的密度ρ乙=0.8×103kg/m3
B.正方体甲的密度ρ甲=5.3×103kg/m3
C.若沿实心正方体乙的上表面向内部挖去一个底面积为0.01m2,高为h=0.12m的长方如图所示,并在挖去部分中倒满水,则乙变化后的总质量与甲的质量之比为1:2
D.正方体甲的体积为1×10﹣3m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9.小明利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四次测量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其中记录错误数据为 _____cm,由测量结果可知。该刻度尺分度值为 _____cm,测量结果应记为 _____cm。
10.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哨音主要是由______振动发出的,通过______传入人耳;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______(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
第10题图 第12题图 第15题图
1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模糊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在第5格处,测沸水的读数为95格处。用此温度计测得某杯液体的温度时读数在23格处。则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__℃;如果温度是50℃,读数应该在第______格处。
1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折射角为 _____度,界面CD的左侧为 _____(填“玻璃”或“空气”)。如果增大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 _____(填“靠拢”或“远离”)法线。
13.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这个像再被目镜放大一次,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14.把一个铁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中时,杯中溢出16g煤油,该铁球的体积为______cm3;若将该铁球擦干后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g。(铁球全部浸没在液体中,已知ρ煤油=0.8g/cm3,ρ水=1.0g/cm3)
15.如图甲、乙两图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先后观察到的后方车辆运动情景,a、b、c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则小明所乘汽车的速度比汽车a的速度_________,以b车为参照物,a车是向_________运动的。以c车为参照物,小明的车是_________。
16.如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_____透镜(填“靠近”或“远离”)。
17.甲、乙两种金属密度之比为4∶1,可以将它们按照不同比例均匀混合成不同型号的合金。用Ⅰ型合金来制造某航空零件,能在零件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比仅用金属甲时质量减少40%,则Ⅰ型合金是按照甲、乙体积比为______均匀混合而成。Ⅱ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质量之比3∶2均匀混合而成,Ⅲ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2∶5均匀混合而成。则Ⅱ型合金和III型合金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8.小明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选填“大”或“小”);
(2)BC段的路程为 ______cm,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m/s;小车在AC段做 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9.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焦距: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cm;
(2)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_____;
(3)在图乙中若将一副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往左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像又会变清晰。则所用的眼镜为 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实验结束后,小明对上述实验装置做了改进,用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如图丙所示,其好处是 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小陆同学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烧杯和针筒等测量酸奶的密度。
(1)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______g。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5mL针筒,用针筒抽取V1=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8.5g;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kg/m3;
(2)同组的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面也充满了酸奶,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值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为了减小针筒尖端对测量的影响,他设计了另外一种测量方法: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3,记下______,则酸奶密度表达式ρ酸奶=______。(表达式用题中已知物理量及测得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1.(6分)一辆汽车以40m/s的速度正对山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求:
(1)汽车在距山崖多远处鸣笛?
(2)汽车离山崖多远处听到回声?
22.(9分)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0.9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问
(1)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离测速仪多远?
(2)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3.(12分)有人测得黄河水的平均密度为1.2×103kg/m3,已知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泥沙的密度为2.0×103kg/m3,且黄河水中只含有泥沙杂质并均匀混合,水和泥沙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
(1)1m3黄河水的质量。
(2)一杯黄河水体积为V,完全沉淀后,泥沙的体积是?
(3)1m3的黄河水所含的水的质量。
期中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中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文件包含期中测试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人教版docx、期中测试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三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三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人教版docx、第三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二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二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人教版docx、第二次阶段性测试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名校单元双测AB卷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