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高效精优教案(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获奖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活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青春期带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2.认识独立思考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认识批判性思维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认识青春之美需要劳动创造去实现。
能力目标
1.正确把握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认识社会实践是创造青春之美的源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思想上和精神上完善自己,培养创造青春之美的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并正确把握青春期带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2.认识社会实践是创造青春之美的源泉。
难点
正确把握学会独立思考和培养批判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音频。
学生准备:制作个性化个人名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播放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音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发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那他为什么把少年和国强联系在一起呢?
设计意图:上一个课时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矛盾心理,本课时与学生探讨的是怎样才能使青春期的自己更好地成长。开篇提出“少年强则国强”的问题,能够唤起学生的成长责任意识。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畅想青春
处理方式:(1)阅读教材第8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
(2)参照教材第8页“运用你的经验”的范例,在空白框内写出自己对青春的畅想。
(3)展示部分同学对青春的畅想。
设计意图:本活动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对青春的畅想热情,又隐含着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的考验,更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一个契机。
活动二:学会独立思考
问题思考:
(1)青春成长除了带给我们生理发育外,还有什么?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哪种意识在不断发展和增强?
(3)怎样独立思考?
处理方式:(1)阅读教材第9页的正文内容,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
(2)阅读并研讨教材第9页“探究与分享”的问题。
(提示:上面三种观点不是真正的独立,下面一种观点是真正独立的表现。)
(3)阅读并研讨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的问题。
(提示:小刚对“酷”的理解就是标新立异、追求另类。他的说法没有体现真正的独立思考,而是把独立思考片面地理解为一味地追求独特。)
问题提示:
(1)青春成长除了带给我们生理发育外,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2)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发展和增强。
(3)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活动三:培养批判精神
问题思考:
(1)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关系?
(2)批判性思维有哪些表现?
(3)批判性思维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
(4)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处理方式:(1)研读教材第10~11页的正文内容,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四个问题。
(2)阅读并研讨教材第11页“探究与分享”的问题。
(提示:君君的看法有否认其他班级特色的倾向,是一种全盘否定式的批评思维;琳琳的想法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总之,反映班级特色不是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或者追求另类。)
问题提示:
(1)在我们的成长中,与独立思考相伴随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2)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4)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活动四:开发创造潜力
内容1:展示课前做好的个性化个人名片。
内容2:展示资料和交流问题。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年龄?
内容3: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源泉是什
么?(提示:创造离不开实践。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
设计意图:用劳动创造出美好的青春是本课时的落脚点,也是实现青春美好的基点。通过展示学生课前做好的个性化个人名片,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年龄,帮助学生感受青春无限的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
因为拥有青春,我们每一天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新的挑战。因为拥有青春,我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追寻。因为拥有青春,我们不怕失败,相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为此,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时在处理独立思维和批评精神的相关问题时,采取了研读教材正文、探讨教材辅助课文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带着明确的问题去学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处理开发创造潜力的问题时,灵活采取情景引导加课外拓展的方式展开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相信自身拥有无限创造潜能。
不足之处
本课时相关活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少衔接过渡性的语言,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略显分散,需要对课时结构再进行有机整合。
再教设计
为了方便处理教材中“开发创造潜力”的问题,课前应让学生多搜集一些处于青春期的人物开发创造潜能的事例,比如一些年轻科学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事例,一些中学生作出有影响力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包含了一个将要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即“狭义相对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优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优秀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拓展空间,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情绪的管理精品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研读教材,拓展空间,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