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1.下列对于运动基本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顺丰速运“无人机快递”完成一次快件投递回到出发点,此运动过程的路程为零
B. 微信支付交易记录中有一单的转账时间为“20201001 19:49:34”,这里的时间指时刻
C. “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线运行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这里的时速指平均速率
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硬币可以看做质点
2.下列对于运动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可能很小
3.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1,a车从后面追上b车
B. 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4.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 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5.量纲分析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例如,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表达式可写为F=Gm1m2r2,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你可能不知道G的具体单位,但是你可以结合单位换算(量纲分析)对其做出推断。则根据你的推断,下列关于G的具体单位,表述正确的是
( )
A. N⋅m/kgB. N⋅m2/kg2C. N⋅kg2/m2D. N⋅m2⋅kg2
6.某商场为了节能安装了智能化电动扶梯。在无人乘梯时,扶梯缓慢运转;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如图所示,一顾客乘该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顾客始终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 顾客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
C. 顾客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平衡状态
D. 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先指向右上方,再竖直向上
7.将一个物体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上升到34h高度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A. 12v0B. 13v0C. 14v0D. 15v0
8.引体向上是中学生正常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如图所示为某运动员在单杠上处于静止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每个手臂的拉力都等于人体重力的一半
B. 两手臂拉单杠的力的合力方向向上
C. 运动员两手臂间的距离越大,手与单杠间的摩擦力就越小
D. 运动员两手之间的距离再小些,平衡时运动员手臂的拉力会变小
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3kg、m2=2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
C.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D. 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12m/s2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的物块叠放在一个轻弹簧上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t=0时刻,给A物块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得两物块以0.8g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分离前合外力大小与时间的平方t2成线性关系
B. 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C. 在t= m2k时刻A、B分离
D. 分离时B的速度大小为45 mkg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每次小车必须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同一位置释放
B.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砝码及砝码盘的牵引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C.实验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图乙为上述实验中打下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各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迹)。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在打出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明同学平衡好了摩擦力后,以沙和沙桶的重力为F,在小车质量M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往桶里加沙,沙的质量最终达到14M,测出小车加速度a,作出a-F的图像。下列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
(4)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该套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在小车上放不同数量的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μ乙,由图可知,μ甲_______μ乙(选填“>”、“<”或“=”)。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2.一辆汽车以10m/s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在2s末的速度.
(2)汽车在6秒内的位移.
(3)汽车在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
13.如图所示,质量m=40kg的木箱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48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斜向下推力F推木箱,使木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撤去F。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sin37∘=0.6,cs37∘=0.8,求:
(1)推木箱时地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2)5s末木箱的速度大小;
(3)撤去推力后木箱还能运动多远。
14.如图所示,两个半圆柱A、B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三者半径均为R。C的质量为2m,A、B的质量都为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左的力拉A,使A缓慢移动,直至C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未拉A时,C受到B作用力的大小;
(2)未拉A时,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
(3)水平面与半圆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15.一传送带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段是水平的,长度LAB=4m,BC段是倾斜的,长度LBC=5m,倾角为θ=37∘,AB和BC由B点通过一段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传送带以v=4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s37∘=0.8。现将一个工件(可看作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点,求:
(1)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2)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高度;
(3)工件从静止开始运动了23s时距离A点多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路程是轨迹的长度,顺丰速运“无人机快递”完成一次快件投递回到出发点,此运动过程的路程不为零,故A错误;
B、微信支付交易记录中发现有一单的转账时间为“20201001 19:49:34”,这对应一个瞬间,故这里的时间是时刻,故B正确;
C、“复兴号”列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线运行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这里的时速指瞬时速率,故C错误;
D、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不可以看做质点,否则没有正反面,故D错误。
故选:B。
位移是从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明确时间和时刻的主要区别;知道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会区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中没有影响或影响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成质点处理.
本题考查位移、路程、时间和时刻、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概念,要注意明确相近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
2.【答案】C
【解析】A.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ΔvΔt ,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 Δv 很大,若所用时间 Δt 也很大,则它的加速度不一定很大,A错误;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是零,例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论速度大与小,其加速度都是零,B错误;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是零,其加速度不一定是零,例如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到达最高点时,其速度是零,可加速度不是零,C正确;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可能很小,例如火箭启动时,加速度很大,可速度很小,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在时刻t1,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开始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可知b从后面追上a,故A错误;
B.在时刻t2,a图线的斜率为正值,说明a车沿正方向运动,b图线切线的斜率为负值,b车沿负方向运动,可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
C.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故C正确;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图线的斜率不是一直大于a图线的斜率,所以b车的速率不是一直比a车大,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D
【解析】解: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x△t,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故A正确;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故选:AD。
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
在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常常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即控制变量法;
质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
在研究曲线运动或者加速运动时,常常采用微元法,将曲线运动变成直线运动,或将变化的速度变成不变的速度.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力学单位制,知道物理公式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得出万有引力常量的表达式,从而得出其单位即可判断。
【解答】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Gm1m2r2可得:G=Fr2m1m2,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可得G的单位为N⋅m2/kg2,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扶梯做加速运动,顾客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后做匀速运动时,顾客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A错误;
B.顾客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与顾客相对扶梯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扶梯加速上升时,顾客相对扶梯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所以顾客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错误;
C.扶梯先加速上升时,顾客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因此顾客先处于超重状态,扶梯后做匀速运动,顾客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
D.顾客受到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向右上方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时扶梯对顾客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先指向右上方,扶梯后做匀速运动,作用力再竖直向上,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物体以大小为 v0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 v2-v02=2gh ,可得
g=-v022h
则物体上升到 34h 高度时的速度为
v1= v02+2gh1= v02-2×v022h×34h=12v0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力的分解问题。
人受到三个力,重力和两个拉力。将重力按照力的效果分解,运用“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的结论,即可以判断。
【解答】
A.当两个手臂平行时,拉力都等于人体重力的一半,故A错误;
B.两手臂拉单杠的力都斜向下,故合力向下,等于重力,故B错误;
C.对人手受力分析,受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如图(设两个胳膊夹角为θ)
结合平衡条件,有:x方向:Fsinθ2=f;y方向:Fcsθ2=N=12mg,解得:f=12mg·tanθ2,故两手臂间的距离越大,角θ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故C错误;
D.将人所受的重力按照效果进行分解,由于大小方向确定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小,分力越小,即运动员两手臂间的距离越小,夹角越小,平衡时运动员手臂的拉力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D
【解析】AB.选 m1 、 m2 和弹簧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对整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F2=m1+m2a
解得
a=30-203+2m/s2=2m/s2
对m2受力分析,设弹簧弹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2=m2a
解得
F=F2+m2a=20N+2×2N=24N
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AB错误;
C.在突然撤去 F2 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则m1受力不变,加速度大小不变,仍为2m/s2,C错误;
D.在突然撤去 F2 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则m2受弹力仍为24N,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2 的加速度大小为
a '=Fm1=242m/s2=12m/s2
D正确。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两物块分离前加速度相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知加速度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B分离前合外力大小不变,A错误;
B.分离时A、B间的弹力是零,由于B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其受合力向上,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错误;
C.由题意可知,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则有
kx1=2mg
x1=2mgk
对B分离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kx2-mg=ma
解得
x2=9mg5k
则有弹簧的形变量
Δx=x1-x2=mg5k
又有
Δx=12at2
解得
t= m2k
C正确;
D.由速度时间公式,可得分离时B的速度大小为
vB=at=45 m2kg
D错误。
故选C。
11.【答案】 D 0.53 1.4 C >
【解析】(1)[1]A.按照实验操作规范可知,每次应该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但不必要从同一位置释放,故A错误;
B.平衡摩擦力时不带槽码及槽码盘,但要接上纸带,故B错误;
C.为使轻绳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故在实验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C正确;
D.整个过程,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故D正确。
故选D。
(2)[2]根据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则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
v3=x242T=13.80-3.200.2×0.01m/s=0.53m/s
[3]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a=x34-x122T2=13.80-7.80-3.202×0.12×10-2m/s2=1.4m/s2
(3)[4]由于没有平衡摩擦力,则 a-F 图线不过原点;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只有在 M≫m 时, F≈mg , a-F 图线才接近直线,一旦不满足 M≫m ,描出的点的横坐标就会向右偏离较多,造成图线向右弯曲.
故选C。
(4)[5]当没有平衡摩擦力时有
F-f=ma
整理有
a=1mF-μg
即 a-F 图像的斜率为 1m ,纵轴截距大小为 μg ,由图线可知
μ甲>μ乙
12.【答案】解:已知V0=10m/s,a=-2m/s2
(1)由Vt=V0+at得
2S末的速度:V=V0+at=(10-2×2)m/s=6m/s
(2)设汽车经过t0s停止,则t0=Vt-V0a=0-10-2s=5s
而t=6s>5s,此时汽车已停止
所以6s内的位移:x=Vt2-V022a=0-1022x(-2)m=25m
(3)前4s内汽车的位移:x1=V0t1+12at12=(10×4-12×2×42)m=24m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x=x总-x1=25m-24m=1m
平均速度V=△x△t=1m1s=1m/s.
答:(1)汽车在2s末的速度为6m/s.
(2)汽车在6秒内的位移为25m.
(3)汽车在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2s末的速度,以及速度减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根据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位移.根据位移公式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注意该问题属于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13.【答案】(1)688N;(2) 5m/s ;(3) 2.5m
【解析】(1)对木箱,竖直方向平衡,由平衡条件,则有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
FN=mg+Fsinθ
解得
FN=688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箱对地面压力大小为688N。
(2)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Fcsθ-μFN=ma
由速度时间公式可得
v=at
联立解得5s末木箱的速度大小
v=5m/s
(3)撤去拉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
-μmg=ma'
解得
a'=-5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由速度位移公式,可得撤去推力后木箱还能运动的距离
x=-v22a'=-52-2×5m=2.5m
14.【答案】(1) F=2 33mg ;(2) N=2mg ;(3) μmin= 32
【解析】(1)对圆柱C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θ=30°,C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得
2Fcs30∘=2mg
解得
F=2 33mg
(2)把A、B、C作为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地面对A、B的支持力相等,设为N,则有
2N=4mg
解得
N=2mg
(3)C恰好降落到地面时,B受C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对C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α=60°,由平衡条件,则有
2Fmcs60∘=2mg
解得
Fm=2mg
对B受力分析,则有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F'm=Fm
在水平方向由平衡条件解得
Ff'=F'mcs30∘= 3mg
在竖直方向
N'=mg+F'msin30∘=2mg
则水平面与半圆柱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
μmin=Ff'N'= 32
15.【答案】(1)1.4s;(2)2.4m;(3)2.4m
【解析】(1)工件刚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1
解得
a1=μg=5m/s2
经 t1 时间工件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解得
t1=va1=0.8s
工件前进的位移为
x1=12a1t12=1.6m
此后工件将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至B点,用时
t2=LAB-x1v=0.6s
所以工件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
t=t1+t2=1.4s
(2)在倾斜传送带上工件的加速度为 a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csθ-mgsinθ=ma2
解得
a2=-2m/s2
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0-v2=2a2hmsinθ
解得
hm=2.4m
(3)工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的时间为
t3=2hmvsinθ=2s
此后由于工件在传送带的倾斜段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在传送带的水平段运动时的加速度也相同,故工件将在传送带上做往复运动,其周期为T,则
T=2t1+2t3=5.6s
工件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返回传送带的水平部分,且速度变到零所需时间
t0=2t1+t2+2t3=6.2s
而
23s=t0+3T
这说明经过23s后工件恰好运动到传送带的水平部分,且速度是零,故工件在A点右侧,到A点的距离
x=LAB-x1=2.4m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