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页
    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页
    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六)——化学反应与能量,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值: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准一维导体铊青铜的熔盐具有电荷密度波(CDW)传输的特性,其常用电解法来制备。该熔盐制备
    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D.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2
    .
    图像法是研究化学反应焓变的一种常用方法。已知化学反应 A (g)+B (g)
    2AB(g)的能量变化曲
    2
    2
    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 2 ml AB(g)时吸收 b kJ 的能量
    B.该反应热 ΔH=+(a-b) kJ·m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 1 ml A—A 键和 1 ml B—B 键时放出 a kJ 的能量
    3
    .已知下列几个热化学方程式:

    C(石墨,s)+O2(g)
    CO2(g)ꢀΔH1
    1
    2

    H2O(l)
    H (g)+ O (g)ꢀΔH
    2
    2
    2


    CH CH OH(l)+3O (g)
    2CO (g)+3H O(l)ꢀΔH
    3
    2
    2
    2
    2
    3
    C(石墨,s)+CO2(g)
    2CO(g)ꢀΔH4
    1
    2

    2C(石墨,s)+ O (g)+3H (g)
    CH CH OH(l)ꢀΔH
    5
    2
    2
    3
    2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ΔH >ΔH ,ΔH 0,ΔH >0 且 ΔH >ΔH
    2
    4
    2
    4
    4
    .(2020 山东模拟)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精炼铜时 a 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 CuSO4 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 Cu+2Fe3+
    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5
    .肼(N H )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 Cu 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 1。已知 200 ℃时:
    2
    4
    反应Ⅰ:3N H (g)
    N (g)+4NH (g)ꢀΔH =-32.9 kJ·ml-1
    2
    4
    2
    3
    1
    反应Ⅱ:N H (g)+H (g)
    2NH (g)ꢀΔH =-41.8 kJ·ml-1
    2
    4
    2
    3
    2
    图 1 图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 1 所示过程①是放热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C.断开 3 ml N H (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 1 ml N (g)和 4 ml NH (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
    2
    4
    2
    3
    能量
    D.200 ℃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H (g)
    N (g)+2H (g) ΔH=+50.7 kJ·ml-1
    2
    4
    2
    2
    6
    .(2020 辽宁大连模拟)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 CuSO4 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
    入 0.1 ml Cu (OH) CO 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
    2
    2
    3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0.4 mlꢀꢀB.0.5 ml
    C.0.6 mlꢀꢀD.0.8 ml
    7
    .(2020 湖北武汉调研)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拟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的实验探究,设计的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 极的电极反应:Pb-2e-
    Pb2+
    B.铅蓄电池工作时 SO2 向 Y 极移动
    -
    4
    C.电解池中发生的反应仅有 2Al+6H2O
    2Al(OH) +3H ↑
    3
    2
    D.每消耗 103.5 g Pb,理论上电解池阴极上有 0.5 ml H2 生成
    .(2020 浙江宁波北仑中学模拟)R 为第ⅠA 族金属,RCl 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
    ( )
    A.ΔH +ΔH +ΔH +ΔH +ΔH =ΔH
    6
    1
    2
    3
    4
    5
    B.一定条件下 ΔH5=a kJ·ml-1,则 Cl—Cl 键的键能是 a kJ·ml-1
    C.相同条件下,Na 的 ΔH6 比 Li 的小
    D.相同条件下,Na 的(ΔH +ΔH )比 K 的大
    2
    4
    9
    .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水溶液锂电池为电动汽车发展扫除了障碍,装置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固体薄膜只
    允许 Li+通过。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 xLi+Li Mn O
    LiMn 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1
    -x
    2
    4
    2
    4
    A.放电时,Li+穿过固体薄膜进入水溶液电解质中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Li Mn O +xLi++xe-
    LiMn2O4
    1
    -x
    2
    4
    C.充电时,电极 b 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D.该电池的缺点是存在副反应 2Li+2H2O
    2LiOH+H2↑
    1
    0.
    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 1 ml Cl-、ClO-푥(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
    A.这些离子中结合 H+能力最强的是 A
    B.A、B、C、D、E 五种微粒中 A 最稳定
    C.C→B+D 的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B→A+D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ClO-(aq)
    ClO3- (aq)+2Cl-(aq)ꢀΔH=116 kJ·ml-1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
    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1.(2020 山东济南二中线上检测)Li-SOCl2 电池是迄今具有最高能量比的电池。该电池的电极材料
    分别为锂和碳,离子导体是 LiAlCl -SOCl (熔点-110 ℃、沸点 78.8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4
    2
    4
    Li+2SOCl2
    4LiCl+S+SO 。已知 SOCl 遇水易水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
    A.该电池不能在寒冷地区正常工作
    B.SOCl2 分子的空间结构是平面三角形
    C.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2SOCl2+4e-
    4Cl-+S+SO2
    D.该电池组装时,必须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
    2.(2020 山东聊城二模)重铬酸钾是工业合成的常用氧化剂和催化剂,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电池,能利用
    K Cr O 实现对含苯酚(或醛类)废水的有效处理,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中间室内 NaCl 溶液的浓度
    1
    2
    2
    7
    减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电极为负极,电子从 a 电极经过中间室到达 b 电极
    B.M 为阳离子交换膜,电解过程中中间室内的 n(NaCl)减小
    C.处理含苯甲醛废水时,a 电极反应为 C H CHO-32e-+13H O
    7CO2+32H+
    6
    5
    2
    D.当 b 电极消耗等物质的量的 K Cr O 时,a 电极消耗的 C H OH 或 C H CH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
    2
    2
    7
    6
    5
    6
    5
    7
    1
    3.(2020 山东聊城一模)工业上可利用反应 CH3OH
    CO+2H 来制取高纯度的 CO 和 H 。我国
    2
    2
    科研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在钯基催化剂表面甲醇制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把吸附在钯
    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甲醇(CH3OH)脱氢反应的第一步历程,有两种可能方式:
    方式Ⅰ:CH3OH*
    方式Ⅱ:CH3OH*
    CH O*+H*ꢀE =+103.1 kJ·ml-1
    3
    a
    CH +OH*ꢀ
    *
    E =+249.3 kJ·ml-1
    b
    3

    A.CH3OH*
    CO*+2H2(g)的 ΔH>0
    B.①②都为 O—H 的断裂过程
    C.由活化能 E 值推测,甲醇裂解过程主要历经的方式应为Ⅱ
    D.放热最多阶段的化学方程式为 CHO*+3H*
    CO*+4H*
    1
    4.用一种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处理废水中的 NH4+,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阳极室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B.当电路中通过 1 ml 电子时,阴极有 0.5 ml 的气体生成
    C.电解时中间室(NH ) SO 溶液浓度增大
    4
    2
    4
    D.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NH ) PO
    4
    4
    3
    1
    5.
    (2020 广东肇庆统一检测)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如淀粉)和废气 NO 的化学
    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电子流动方向为 N→Y→X→M
    C.M 电极反应可能为(C H O ) +7nH O-24ne-
    6nCO2↑+24nH+
    6
    10 5 n
    2
    D.当 M 电极微生物将废水中 16.2 g 淀粉转化掉时,N 电极产生 134.4 L N2(标准状况下)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
    6.(12 分)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1)已知:Fe O (s)+3C(s) 2Fe(s)+3CO(g)ꢀΔH1=a kJ·ml-1
    2
    3
    1
    2
    CO(g)+ O (g)
    CO (g)ꢀꢀΔH =b kJ·ml-1
    2
    2
    2
    4
    Fe(s)+3O2(g)
    2Fe O (s)ꢀΔH =c kJ·ml-1
    2
    3
    3
    则表示碳燃烧热的 ΔH= kJ·ml-1。
    (2)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火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H ) N—NH ],氧化剂是液态四氧
    3
    2
    2
    化二氮[N O ]。两者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同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已知室温下,1 g 燃
    2
    4

    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为 42.5 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
    (3)依据原电池构成原理,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填序
    号)。你选择的理由是 。
    A.C(s)+CO2(g)
    B.NaOH(aq)+HCl(aq)
    C.2CO(g)+O2(g) 2CO2(g)
    D.2H2O(l) 2H (g)+O (g)
    (4)若以熔融 K CO 与 CO 作为反应的环境,依据所选反应设计成一个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的负极
    2CO(g)
    NaCl(aq)+H2O(l)
    2
    2
    2
    3
    2
    反应: 。
    (5)
    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电解装置,利用铁的化合物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通
    电电解,然后通入 H S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CN) ]3-+2CO2 +H S
    -
    2[Fe(CN)6]4-+2HCO-
    2
    6
    3
    2
    3
    +
    S





    ,








    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 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12 分)解答下列问题。
    (1)2017 年中科院某研究团队通过设计一种新型 Na-Fe O /HZSM-5 多功能复合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用
    ;
    1
    3
    4
    CO 直接加氢制取辛烷值汽油,该研究成果被称为“CO 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2
    2
    1
    2
    已知:H (g)+ O (g)
    H O(l)ꢀΔH =-a kJ·ml-1
    2
    2
    2
    1
    C H (l)+ 5O2(g)
    2
    2
    8CO (g)+9H O(l)ꢀΔH =-b kJ·ml-1
    8
    18
    2
    2
    2
    试写出 25 ℃、101 kPa 条件下,CO 与 H 反应生成汽油(以 C H 表示)的热化学方程
    2
    2
    8
    18
    式: 。
    (2)直接排放含 SO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工业上常用催化还原法和碱吸收法处理 SO 气
    2
    2
    体。1 ml CH4 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 1 ml S(g)燃烧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在催化剂作用下,CH 可以还原 SO 生成单质 S(g)、H O(g)和 CO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4
    2
    2
    2
    式: 。
    (3)合成氨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合成氨工业中 I O 常用于定量测定 CO 的含量。已知
    2
    5
    2
    I (s)+5O (g)
    2I O (s)ꢀΔH=-76 kJ·ml-1;2CO(g)+O (g)
    2CO2(g)ꢀΔH=-566 kJ·ml-1。则该测
    2
    2
    2
    5
    2
    定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规律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汽车排气管内的催化转化器可实现尾气无毒处理。
    已知:N (g)+O (g)
    2NO(g)ꢀΔH=+180.5 kJ·ml-1
    2
    2
    2
    C(s)+O2(g)
    2CO(g)ꢀΔH=-221.0 kJ·ml-1
    CO2(g)
    C(s)+O2(g)ꢀΔH=+393.5 kJ·ml-1
    N (g)+2CO (g)的 ΔH= kJ·ml-1。
    则反应 2NO(g)+2CO(g)
    2
    2
    (5)氮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
    体。
    已知:CO(g)+NO2(g)
    CO(g)+2NO(g)
    NO(g)+CO2(g)ꢀΔH=-a kJ·ml-1(a>0)
    N (g)+2CO (g)ꢀΔH=-b kJ·ml-1(b>0)
    2
    2
    2
    若用 CO 还原 NO 至 N ,当消耗标准状况下 3.36 L CO 时,放出的热量为 kJ(用含有 a 和 b 的
    2
    2
    代数式表示)。
    1
    8.(12 分)纳米级 Cu O 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 Cu O 的三种方法:
    2
    2
    方法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

    CuO
    方法

    电解法:2Cu+H2O
    Cu O+H ↑
    2
    2
    方法 用肼(N H )还原新制
    2
    4

    Cu(OH)2
    (1)工业上常用方法Ⅱ和方法Ⅲ制取 Cu2O 而很少用方法Ⅰ,其原因


    1
    2
    (2)已知:①2Cu(s)+ O (g)
    Cu2O(s)ꢀΔH=-a kJ·ml-1
    2

    1
    2


    C(s)+ O (g)
    CO(g)ꢀΔH=-b kJ·ml-1
    CuO(s)ꢀΔH=-c kJ·ml-1
    2
    1
    Cu(s)+ O (g)
    2
    2
    则方法Ⅰ发生的反应:2CuO(s)+C(s)
    Cu2O(s)+CO(g)ꢀΔH= kJ·ml-1。
    (3)方法Ⅱ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质溶液中 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级 Cu2O,装置如图所示,则阳极
    上的电极反应
    为 。
    (4)方法Ⅲ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 H )还原新制 Cu(OH) 来制备纳米级 Cu O,同时放出 N 。该制法
    2
    4
    2
    2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9.(2020 江西南昌模拟)(12 分)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
    的。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 CO2 可制取甲醇,有关化学反应如下:



    CO (g)+3H (g)
    CH OH(g)+H O(g)ꢀΔH =-178 kJ·ml-1
    2
    2
    3
    2
    1
    2CO(g)+O2(g)
    2H (g)+O (g)
    2CO (g)ꢀΔH =-566 kJ·ml-1
    2
    2
    2H O(g)ꢀΔH =-483.6 kJ·ml-1
    2
    2
    2
    3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C— C— H— C— H—



    C
    H
    H
    O
    O
    键能
    3
    48 413 436 358 463
    (kJ·ml-1)
    由此计算断开 1 ml C O 需要吸收 kJ 的能量;CO(g)+2H2(g)
    kJ·ml-1。
    CH3OH(g)ꢀΔH=
    (2)甲烷燃料电池(简称 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
    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DMFC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入 a 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 (填“正”或

    负”)极,其电极反应为 。
    (3)如图是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实现铁上镀铜,则 b 处通入的是
    (填“CH ”或“O ”)。电解前,U 形管的铜电极、铁电极的质量相等,电解 2 min 后,取出铜电极、铁电极,
    4
    2

    洗净、烘干、称量,质量差为 1.28 g,在通电过程中,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 ml,消耗标准
    状况下 CH4 mL。
    2
    0.(2020 河北承德质检)(12 分)如图装置所示,C、D、E、F、X、Y 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
    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 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
    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1)B 极是电源的 ,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颜色 ,丁中 X 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
    浅,Y 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在
    电场作用下向 Y 极移动。
    (2)若甲、乙装置中的 C、D、E、F 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 H 应该是 (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
    溶液。当乙中溶液的 pH 是 13 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 500 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
    为 ,甲中溶液的 p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将 C 电极换为铁,其他装置都不变,则甲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
    单元质检卷(六)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2
    .B 电解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 项正确。
    .B 依据图像分析,1 ml A (g)和 1 ml B (g)反应生成 2 ml AB(g),吸收(a-b) kJ 的能
    2
    2
    量,A 项错误;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则该反应的 ΔH=+(a-b) kJ·ml-1,B 项
    正确;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项错误;断裂化学键时要吸收能
    量,D 项错误。
    3
    .C 反应①放热,焓变小于 0,反应②吸热,焓变大于 0,ΔH 0,A 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
    过程①是断裂 H—O,过程②断裂的是 C—H,B 项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
    反应速率,方式Ⅰ的活化能低,说明甲醇裂解过程主要经历方式为Ⅰ,C 项错误;由图可知
    CHO*和 3H*转化为 CO*和 4H*这一步放出热量最多,反应的方程式为 CHO*+3H*
    CO*+4H*,D 项正确。
    1
    4.CD 根据装置图可知,Fe 为阳极,阳极上 Fe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Fe2+,所以阳极
    室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A 项正确;阴极上 H+放电生成 H2,电极反应式为 2H++2e-
    H2↑,因此当电路中通过 1 ml 电子时,阴极有 0.5 ml 的气体生成,B 项正确;电解时,中间
    室溶液中 NH+向阴极室移动,SO2 向阳极室移动 中间室(NH4)2SO
    溶液浓度下降,C 项错
    4
    -
    ,
    4
    4
    误;电解时,溶液中 NH+向阴极室移动,阴极室 H+放电生成 H ,所以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
    4
    2
    室中溶质可能有 H PO 、(NH ) PO 、NH H PO 、(NH ) HPO 等,D 项错误。
    3
    4
    4 3
    4
    4
    2
    4
    4 2
    4

    1
    5.C 由题给信息可知,该装置为原电池,由题图可得,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NO 发生还
    原反应生成 N2。因为原电池中,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
    应,则 N 为正极,M 为负极,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负极区移到正极区,即由左向右移
    动,A 项错误。电子从负极(M 极)流出,经外电路到 X,经 Y 流入正极(N 极),B 项错误。有
    机物淀粉在负极(M 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结合图示,电极反应为(C H O ) +7nH O-
    6
    10 5 n
    2
    2
    4ne- 6nCO ↑+24nH+,C 项正确。16.2 g 淀粉(0.1 ml C H O )反应,转移 2.4 ml 电子,
    10
    2
    6
    5
    因为正极(N 极)反应式为 2NO+4H++4e- N +2H O,则 N 电极产生 0.6 ml N ,在标准状
    2
    2
    2
    况下的体积为 13.44 L,D 项错误。
    6.答案 (1)2

    +
    6

    +

    1
    6
    (2)C H N (l)+2N O (l) 2CO (g)+3N (g)+4H O(l)
    2
    8
    2
    2
    4
    2
    2
    2
    ΔH=-2 550 kJ·ml-1
    (3)Cꢀ该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释放能量
    (4)CO-2e-+C 2- 2CO2
    O
    3
    (5)[Fe(CN)6]4--e- [Fe(CN)6]3-ꢀ变大
    解析 (1)将题中所给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

    × 2 + ② × 6 + ③
    可得反应方程式 C(s)+O2(g) CO2(g),即碳的燃烧热 ΔH=
    6
    2

    +
    6

    +

    kJ·ml-1。
    6
    (2)1 g(CH ) N-NH 完全燃烧释放出 42.5 kJ 的能量,则 1 ml (CH ) N-NH 释放的热
    3
    2
    2
    3 2
    2
    量为:
    1
    ml×60 g·ml-1×42.5 kJ=2 550 kJ,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 H N (l)+2N O (l) 2CO (g)+3N (g)+4H O(l)ꢀΔH=-2 550 kJ·ml-1。
    2
    8
    2
    2
    4
    2
    2
    2
    (3)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A 项中反应是吸热反应,
    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 A 项错误;B 项中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项错
    误;C 项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项正确;D 项中反应是非自发进行的氧
    化还原反应,故 D 项错误。
    (4)在以熔融 K CO 与 CO 作为反应的环境时,传递的离子为碳酸根离子,负极是一
    2
    3
    2
    氧化碳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电极反应为 CO-2e-+CO2
    -
    2CO2。
    3
    (5)根据题意分析,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阳极电极反应为[Fe(CN)6]4--e-
    [
    Fe(CN) ]3-。阴极区 H+得电子生成 H ,则阴极区溶液的 pH 变大。
    6
    2
    1
    7.答案 (1)8CO (g)+25H (g) C H (l)+16H O(l)
    18
    2
    2
    8
    2
    Δ
    H
    =
    -
    (
    2
    5
    a
    -
    b
    )
    k
    J
    ·
    m
    l
    -
    1
    (2)CH (g)+2SO (g) 2S(g)+CO (g)+2H O(g)ꢀΔH=+352 kJ·ml-1
    4
    2
    2
    2
    (3)5CO(g)+I O (s) 5CO (g)+I (s)ꢀΔH=-1 377 kJ·ml-1
    2
    5
    2
    2
    (4)-746.5
    (5)0
    .3푎 + 0.15푏
    6푎 + 3푏

    4
    80



    (
    1
    )





















    ,






    ,


    ×
    2
    5
    -


    8
    CO (g)+25H (g) C H (l)+16H O(l)ꢀΔH=25ΔH -ΔH =-(25a-b) kJ·ml-1。
    18
    2
    2
    8
    2
    1
    2
    (2)根据图像可知:①CH (g)+2O (g) CO (g)+2H O(g)ꢀΔH=E -E =126 kJ·ml-1-
    4
    2
    2
    2
    a1 a2
    9
    28 kJ·ml-1=-802 kJ·ml-1,②S(g)+O2(g) SO2(g)ꢀΔH=-577 kJ·m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
    ②×2 得 CH (g)+2SO (g) CO (g)+2S(g)+2H O(g)ꢀΔH=+352 kJ·ml-1。
    4
    2
    2
    2
    1
    5
    (3)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②× 可得
    2
    2
    5
    CO(g)+I O (s) 5CO (g)+I (s)ꢀΔH=-1 377 kJ·ml-1。
    2
    5
    2
    2
    (4)将题目中所给的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

    ×2)得 2NO(g)+2CO(g) N (g)+2CO (g)的 ΔH=-746.5 kJ·ml-1。
    2
    2
    (5)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得
    4
    CO(g)+2NO2(g) N (g)+4CO (g)ꢀΔH=-(2a+b) kJ·ml-1,标准状况下 3.36 L CO 的物质
    2
    2
    的量是 0.15 ml,放出的热量为0
    .3푎 + 0.15푏
    kJ。
    4
    1
    8.答案 (1)反应不易控制,易还原产生 Cuꢀ(2)2c-a-b
    (3)2Cu-2e-+2OH- Cu O+H O
    2
    2
    (4)4Cu(OH) +N H
    2Cu O+N ↑+6H O
    2
    2
    4
    2
    2
    2
    解析 (1)在高温下,碳有可能把氧化铜还原生成铜,即不易控制反应条件。
    (2)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2×③得 2CuO(s)+C(s) Cu2O(s)+CO(g)ꢀΔH=2c-a-b
    kJ·ml-1。
    (3)阳极上发生的是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即 2Cu-2e-+2OH- Cu O+H O。
    2
    2
    1
    9.答案 (1)750ꢀ-219.2
    (2)负ꢀCH +2H O-8e- CO2+8H+
    4
    2
    (3)O2ꢀ0.02ꢀ56


    (
    1
    )






    Δ
    H
    =







    -







    ,
    C
    O
    (
    g
    )
    +
    3
    H
    (
    g
    )
    2
    2
    CH OH(g)+H O(g)ꢀΔH =2×E(C O)+3×436 kJ·ml-1-(3×413 kJ·ml-1+358 kJ·ml-1+463
    3
    2
    1
    kJ·ml-1+463 kJ·ml-1×2)=-178 kJ·ml-1,解得 E(C O)=750 kJ·ml-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
    1
    2
    1
    2
    1
    2
    1
    2
    ×
    ②- ×③可得,CO(g)+2H (g) CH OH(g)ꢀΔH=-178 kJ·ml-1+ ×(-566 kJ·ml-1)- ×(-
    2
    3
    4
    83.6 kJ·ml-1)=-219.2 kJ·ml-1。
    (2)电池为甲烷的燃料电池,由图可知电子由通入 a 气体的电极流出,则通入 a 气体的
    电极为负极,甲烷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CO ,电极反应为 CH +2H O-8e-
    2
    4
    2
    CO2+8H+。
    (3)电镀时镀层金属为阳极,则 b 处为正极,应该通入 O2;铜电极、铁电极质量差为
    .28 g,则溶解的 Cu 为 0.64 g,通过电子 0.02 ml,则消耗标准状况下 CH4 的体积为
    1
    0
    .02ml
    ×
    22.4 L·ml-1=0.056 L=56 mL。
    8
    2
    0.答案 (1)负极 逐渐变浅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2)1∶2∶2∶2
    (3)镀件ꢀAgNO3(合理即可)ꢀ5.4 gꢀ变小
    (4)Fe+Cu2+ Cu+Fe2+
    解析 (1)F 极附近呈红色,说明 F 是阴极,E 是阳极,D 是阴极,C 是阳极,则 A 为电源正极,B
    为电源负极。甲中因 Cu2+放电导致 c(Cu2+)变小,则溶液颜色变浅。丁中 Y 极附近颜色
    变深,说明 Fe(OH) 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即 Fe(OH) 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3
    3
    (2)C、D、E、F 的电极产物分别为 O 、Cu、Cl 、H ,由于电路中通过的电量相等,
    2
    2
    2
    所以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2∶2∶2。
    (3)给铜件镀银,根据电解原理可知,银是阳极,铜是阴极。电镀液是可溶性银盐。乙
    中溶液 pH=13,生成 n(NaOH)=0.1 ml·L-1×0.5 L=0.05 ml,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 0.05 ml,所以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 0.05 ml×108 g· ml-1=5.4 g。甲装置中由
    于电解产生 H+,导致酸性增强,pH 变小。
    (4)当活泼金属为阳极时,金属先于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而溶解,故甲中发生总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 Fe+Cu2+ Fe2++Cu。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6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6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十)——有机化学基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十)——有机化学基础,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化学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