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照括号内的提示赏析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学校举办“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一起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吧!
1.活动中,小语同学怀念小学挚友,写了一段随笔。其中有些字词小语拿不准,帮他判断。(共4分)
初秋,漫步新校园中,霎时被花坛中的花吸引。那丛丛簇簇的月季随风摇摆,像①______(亭亭 婷婷)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它们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的白如雪,有的黄似金,有的红胜火,绚烂夺目。看着看着,便想起你如花的笑脸。有的花全部盛开,毫不吝惜地展现它们的魅力,让我想起你在学校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有的花微微低头,好似在花叶的荫②______(避 蔽)下匿笑,让我想起你在课间玩闹时调皮的样子;还有的含苞待放,好像在默默贮蓄力量,让我想起你做事时精益求精的态度。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2分)
A.shà nì zhùB.chà ruò zhùC.shà ruò chùD.chà nì chù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或词?请工整书写。(2分)
2.活动中,小语想在下面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8分)
成长路上少不了朋友的陪伴,朋友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①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和朋友相处,要取长补短,“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朋友会相聚也会分离,离别时就深深地思念,李白曾写下“④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品尝到“夕阳西下,⑥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愁思》)的孤寂愁苦,但对人生要永远怀有期待,培养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⑦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的博大胸襟,获得自我成长。
3.同学们对查阅到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讨论,请你阅读并补全对话。(3分)
小语:我们都知道“朋友”这个词,那最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小文:我们可以拆分字形,追溯字源,解读字义。比如“朋友”的“朋”字进行拆分(见图1),我们可以解读为两串贝壳系挂在一起,引申为表示同类的意思。
小语:按照你的方法,我也可以把“友”字拆分(见图2),解读为(1)_________________,可以引申为(2)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图1) (图2)
4.互联网时代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同学们对于网上交友的利弊有不同的看法。班级准备就此展开辩论,如果你是反方,请写出观点和理由。(4分)
正方观点:网上交友利大于弊
理由:网上有能力的人很多,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网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可以深入交往,畅所欲言;网上信息量大,可以和网友共享很多资源。
反方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语想用一组排比句为活动作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
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3分)
友情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一轮明媚的暖阳,是彼此心头的缕缕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云;友情是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愿我们的友谊跨越时空,与成长相伴。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花园(节选)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③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④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只青裆子(一种鸟)永远眯着眼假寐。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儿,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再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⑤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⑥“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见。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⑦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瞎,难闻得很。沾上身了,不要用手指去扑,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⑧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和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呢,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⑨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选自《人间草木》,有改动)
6.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2分)
7.选文题为“花园”,但开头却写了整个家的情况,似与“花园”无关。这一部分可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照括号内的提示赏析语句。(4分)
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从动作描写或句式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汪曾祺的《花园》,虽然都有写童年生活的趣事,但两文的作者对这些回忆的态度却并不相同。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和《花园》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对生活往事的不同情感态度,并谈谈你对二者的看法。(6分)
【材料一】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盅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鲁迅《朝花夕拾·小序》)
【材料二】汪曾祺曾这样谈自己对散文的理解:“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此外,他还有一句名言:“生活,是很好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共12分)
【材料一】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对于老师、学生、家长都已经是非常熟悉的话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诸多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淑兰指出,“有教材、入课表、有老师、有评价是一门标准的课程应包括的四个方面,其中有一套好的教材非常重要。”但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不少学校在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时,会自编系列校本教材,而这些教材的内容多集中在《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古诗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仅局限在经典诗文或四书五经。还应包括国貌、国史、国风、国艺、国技,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等。
【材料二】传统文化教育要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书本教育,也是实践教育。学校应该选择适合引进学校、适合学生学习、能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展示,孩子更容易将知识转换为自己的能力,许多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当地博物馆、名人故居、名胜古迹,拜访当地民间艺人,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就在身边,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材料三】为了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某校在老师和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学习形式认可度调查表
10.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刘淑兰教授指出一门标准的课程包括四个方面:有教材、入课表、有老师、有评价。
B.学校应选择适合引进学校、适合学生学习、能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活动。
C.许多学校带学生走进当地名胜古迹,拜访当地民间艺人,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D.根据调查结果,应取缔传统文化“课堂讲授”形式,创新更多的实践活动学习形式。
11.阅读材料一,请简要概括当前校园传统文化教材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三,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田子为相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锰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棒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选自韩婴《韩诗外传》,有删改)
【注释】①镒(yì):古代重量单位,一镒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②馆:房舍建筑的通称,这里指家。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朗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时,同学们有不同的想法,你更赞同谁的说法呢?请说明理由。(2分)
★小语:朗读“待君久不至,已去”一句时,我会用稍显不悦的语气来读,把重音放在“久”上。
★小文:朗读“待君久不至,已去”一句时,我会用坚定的语气来读,把重音放在“已去”上。
我更赞同: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百善孝为先”。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7.下列诗句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 )(2分)
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18.本诗颈联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5分)
19.如果我们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回忆”。下面四个人物,你会拉哪几个人物进群?说明理由。(5分)
红孩儿阿长范爱农衍太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普通人,如清洁工、看门人和小商小贩等,他们看似平凡其实不平凡;又如朝夕相处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情同手足的朋友……他们没有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伟大的事业,看似微不足道,平凡普通,如一粒尘埃,但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世间的真善美,体会到一种不平凡的精神和力量。
请以“他(她),并不平凡”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成长是一次旅程,人总是在成长中不断变化。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事情促使你发生变化。请以“这一次,我真的成长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作文题目完整抄写在答题纸上;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或师生姓名。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1)A(2分)(2)①亭亭 ②蔽(每空1分,共2分)
2.①有朋自远方来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③其不善者而改之④我寄愁心与明月
⑤随君直到夜郎西⑥断肠人在天涯⑦星汉灿烂
⑧若出其里(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3.(1)示例:两只手牵在一起(1分)
(2)示例:互相合作,给予帮助或支持(2分,共3分)
4.反方观点:网上交友弊大于利
理由(示例):网络是虚幻的,网络世界谎言林立,想在谎言的世界中寻找真实的情感是很困难的;网络中陷阱密布,一些别有用心者会打着交友的旗号图谋不轨;网上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泛滥成灾,易使人误入歧途。(观点明确1分,理由言之有理3分,共4分)
5.示例:一阵柔柔的轻风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征途上平添惬意(每空1分,共3分)
6.(1)红色(2)碰臭芝麻(每空1分,共2分)
7.不可以删去。开头写家的情况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花园的回忆;家在“我”的记忆里颜色是深沉的,是黑色的,与花园给“我”的印象是红色的形成对比,突出花园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观点明确1分,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3分,共4分)
8.示例一:这句话运用“掏、扒、灌、扑”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捉蟋蟀时的过程和情态,富有情趣,表现了儿童时光的快乐。(动词分析2分,表达效果2分,共4分)
示例二:这句话运用短句,节奏短促,简洁明快,活泼有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捉蟋蟀时的过程和情态,富有情趣,表现了儿童时光的快乐。(句式特点2分,表达效果2分,共4分)
9.鲁迅对童年趣事的回忆,表现的是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儿童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如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听蟋蟀弹琴,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等等,都表明了这一点。汪曾祺对童年趣事的回忆,力求展现真实自然的生活,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展示自然界的生命美,如选文中拔巴根草、含巴根草的根、捉蟋蟀、逗弄土蜂等,都写得富有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愉悦平淡生活的向往之情。两文都是对童年趣事的回忆,表达的情感态度之所以不同,在于两位作者对生活的认识不同。《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以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待童年生活,回忆童年生活的快乐无忧;而汪曾祺则是真实地记录童年往事,他追求的是平淡、自然、家常的生活态度,因此在作品中也力求体现这一点。(意思对即可,两文情感态度分析各2分,看法2分,共6分)
10.D(3分)
11.①教材以校本课程为主,校本课程的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②教材内容多局限在经典诗文或四书五经。(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2.①课堂讲授是师生最不认可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学习形式;②老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各种学习形式的认可度不一致;③超过一半的学生(多数学生)喜欢以实地参观学习的形式来学习传统文化;④约三分之一的师生都认可以主题学科活动形式来学习传统文化;⑤只有少部分师生认可以课堂讲授、影像资料展播形式来学习传统文化。(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5分)
13.(1)到(2)人称代词,我(3)②(每空1分,共3分)
14.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意思对即可,2分)
15.示例一:小语根据后文提示,元方认为友人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到达,这是失信于人,所以,他回答友人的问话时稍显不悦,“久”重读有强调的意味,暗示友人应该早点来。
示例二:小文元方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他正在玩耍。他的答语旨在告诉友人父亲已经离开了,所以,“已去”重读是符合情景的。(言之成理即可,2分)
16.据甲文元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有礼有节的辩驳可知,“孝”体现在维护父母的尊严,不卑不亢,不让父母蒙羞;据乙文“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可知,为官不贪,忠于国家,也是对父母的孝顺。(意思对即可,甲、乙两文分析各2分,共4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7.C(2分)
18.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理趣。(结合诗句分析,意思对即可,2分)
19.我会拉阿长和范爱农两人入群。红孩儿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不能拉进群。衍太太也不会拉,因为她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书籍,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阿长是“我”的保姆,不辞辛劳为“我”买《山海经》,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范爱农热爱祖国,倔强耿直,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还是我的朋友,我会拉他们两人入群。(观点1分,结合人物事件具体分析4分,共5分)
20.(50分)略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
课堂讲授
影像资料展播
主题学科活动
实地参观学习
老师
18%
20%
35%
27%
学生
5%
8%
32%
55%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过中不至
词语推断法:自始至终
_________
(2)非吾所欲也
课内迁移法: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十二章)
_________
(3)王贤其母,说其义
查阅词典法:①陈述,解说;②同“悦”,喜欢、高兴;③劝说。
_________
(填序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按照括号内的提示赏析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