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题
展开1. 有一种在古籍中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3. 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10:9,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是( )
4. 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样产生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明猜想气泡是盐酸与铁反应生产的。为了验证小明的猜想,应选择以下实验中哪几个实验进行验证( )
5. 已知钠、钾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将一定质量的钠、钾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纯水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 下列各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7. 某废液中只含有Fe(NO3)2、Cu(NO3)2、Ba(NO3)2三种溶质。为了回收金属、保护环境,小科设计了如图方案(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8. 向装有过量锌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 AgNO3 和 Cu(NO3)2 的混合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填一种)
(5)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______________。
10. 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则“”表示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11. 小金要探究、X、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若乙试管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2)若甲试管中无现象,则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取不溶物于试管丁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试管丁中一定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2. 现提供如下实验药品:铜丝、铁丝、FeSO4洛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可以提供所需的任何实验仪器,请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案,比较铁、铜与银的化学活动性,________(可以文字叙述,可以简图表示,也可以图文结合)
13.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用铁碳合金制作的校徽中单质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他们将几枚旧校徽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四组同学各取6.0克粉末样品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对烧杯中剩余固体进行称量。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在1、2、3组中,编号为 组的同学测得的剩余固体质量的数据不合理,第4组中剩余固体质量m的值等于
(2)该校徽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如果旧校徽已生锈,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产生的氢气质量将比实验得到的氢气质量要大.你认为要准确地测得样品中单质铁的含量,前面实验中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应该改成称量
A.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B.反应完全后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
C.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和反应完全后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 A.鋈属于化合物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不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热能生成单质铜
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B.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
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
D.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
A.甲、乙中都是锌过量
B.甲、乙中都是酸过量
C.甲中锌过量、乙中酸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锌过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曲线a表示钾与水反应的图象,曲线b表示钠与水反应的图象
B.参加反应的钠的质量小于钾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相等
D.反应后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图一: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图二: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C.图三: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度,溶液中溶质质量
D.图四: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A.向固体a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实验现象为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浅绿色
B.溶液B中含有的盐是Ba(NO3)2和NaNO3
C.X可能是Na2SO4
D.若回收到6.4g固体a,则加入的铁屑质量为5.6g
A.t1时,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B.t3和t5时,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
C.若向溶液中插入铝丝,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时间t的取值范围是:t2
组别编号
样品质量/g
加入稀硫酸体积/mL
剩余固体质量/g
1
6.0
40.0
0.4
2
6.0
45.0
0.4
3
6.0
50.0
0.6
4
6.0
60.0
m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置换反应,金属的分类及性质,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与盐的反应,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品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品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