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课堂检测
展开1. 下图是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 )
2. 下列呼吸器官中又属于消化道的是( )
3. 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
4. 在缺水的旱季,非洲肺鱼深藏在泥洞中进行夏眠。在夏眠时,肺鱼不吃不动,通过类似于肺功能的鳔来完成微弱的呼吸,直到雨季来临才破洞而出。肺鱼在夏眠过程中( )
5.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
6. 人在下列哪种情况,无氧呼吸的量会增加?( )
7. 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的相对含量随密封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氧气、二氧化碳、酒精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8. 跳绳是一项易于开展又具有良好健身效果的运动,如图曲线A表示某人跳绳前后的实际耗氧量,折线B是根据其运动量的大小计算出的理论耗氧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9. 如果用右图表示各概念间之间的关系,则表中各概念与右图相符的一组是
二、填空题
10. 2019年11月24日,湖州龙之梦太湖图影国际马拉松赛正式鸣枪起跑。马拉松是一场考验运动员体力和意志的比赛。
(1)赛跑运动员的呼吸和脉搏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__和营养物质。
(2)某运动员跑完全程马拉松,体重减轻。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这是人体同化作用______异化作用的结果(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1. 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下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或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
(3)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B中的甲植物比A中的乙植物长得更高,能否得出“遮光30%后,植物会长得更高”的结论? (选填“能”、“否” ),为什么呢?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12. 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均衡膳食有益健康。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牛奶 B.土豆
C.鸡蛋 D.蔬菜
(2)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__。
(3)葡萄糖(C6H12O6)的氧化分解为人体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提供所需能量,其反应可表示为:__________。
(4)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问题,科学家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根据上图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发生变化②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③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三、综合题
13. 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_______作用。
(2)比赛中小胡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双腿酸胀的原因是_______。
14. 黄酒酿造过程可以概括为选料→发酵→压榨→勾兑→澄清→煎酒等步骤。在发酵过程中要用到酒药,即利用酒药中的酵母菌将糖类物质分解为酒精。某酒药中微生物的菌落数(单位:个/克)24小时内随温度及含氧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此酒药中含量排前2位的微生物依次为___________。
(2)寻找发酵过程为化学变化的证据,应该如何操作___________。
(3)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最适宜此酵母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 A.向试管方向移动
B.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
C.先移向试管后远离试管
D.保持不动
A.咽
B.喉
C.肺
D.鼻
A.需要酶的参与
B.分解有机物
C.释放能量
D.有机物彻底氧化
A.不需要氧气
B.新陈代谢完全停止
C.不能适应旱季环境
D.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减少
A.只有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主要是有氧呼吸
A.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初期
B.在1万米的长跑比赛中
C.从高原地区进入平原初期
D.深度睡眠时
A.P、R、Q
B.P、Q、R
C.Q、P、R
D.Q、R、P
A.通过对曲线图分析,跳绳过程中人体能量的供应来自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运动后一段时间内,曲线A高于曲线B,表明肌肉疲劳的恢复过程需要消耗氧气
C.跳绳时汗液分泌增加,此时人体散热量基本等于产热量
D.跳绳过程中,人体消耗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人和绳子的机械能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
发酵
无氧呼吸
B
遗传物质
DNA
染色体
基因
C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肝脏
D
动物行为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鸟筑巢
A.A
B.B
C.C
D.D
菌名
10℃
氧气充足
10℃
氧气不足
20℃
氧气充足
20℃
氧气不足
细菌
6.68
3.56
8.8
8.7
根霉
1.287
0.28
5.89
3.45
酵母菌
5.06
4.6
9.87
15.7
毛霉
1.387
1.1
5.98
2.12
其他杂菌
3.48
2.3
4.01
2.57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优秀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优秀巩固练习,共4页。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优秀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优秀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共5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34能量的获得讲义解析版docx、34能量的获得讲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