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反应热的计算同步练习题,4g,并放出113,2B.0,0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一种以太阳能热源分解水的历程如图所示:
已知:过程I:
过程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FeO作催化剂
B.该过程说明,常温下FeO易溶于水
C.
D.2ml液态水所具有的能量高于2ml氢气和1ml氧气的能量
2.已知:CH3OH(g)+3/2O2(g)=CO2(g)+2H2O(g) △H1=-akJ·ml-1
CH4(g)+2O2(g)=CO2(g)+2H2O(g) △H2=-bkJ·ml-1
CH4(g)+2O2(g)=CO2(g)+2H2O(1) △H3=-ckJ·ml-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2H2(g)+O2(g)= 2H2O(g) ΔH=-483.6kJ·ml-1,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l-1
C.已知298K时,向密闭容器中加入0.1mlN2和0.3ml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10QkJ•ml-1
D.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7.已知:(1)C(s)+O2(g)=CO2(g) △H1
(2)CH3COOH(l)+2O2(g)=2CO2(g)+2H2O(l) △H2
(3)2H2(g)+O2(g)=2H2O(l) △H3
(4)2CO2(g)+4H2(g)=CH3COOH(l)+2H2O(l) △H4
(5)2C(s)+2H2(g)+O2(g)=CH3COOH(l) △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2>0B.△H5=2△H1+△H3−△H2
C.△H3>0,△H5<0D.△H4=△H2−2△H3
8.已知键的键能是,键的键能是键的键能是,则的为
A.-93 kJ/mlB.-208 kJ/mlC.+93 kJ/mlD.+208 kJ/ml
9.物质E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E→J,ΔH=-ΔH6
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
C.G→J,|ΔH|=|ΔH1+ΔH2+ΔH6|
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10.已知25℃和101kPa时,1 ml共价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如下表:
则形成1 ml N≡N放出的能量为
A.945.6 kJB.965.4 kJC.869 kJD.649 kJ
1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12.下列事实的描述或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Na2S2O3溶液与稀H2SO4混合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S2O + 2H+ = S ↓+ SO2 ↑ + H2O
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2O2(g) = CO2(g) + 2H2O(g) =-890.3kJ/ml
C.稀溶液中,H+(aq) + OH-(aq) = H2O( l) =-57.3kJ/ml,则稀H2SO4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ml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反应CaCO3(s) = CaO(s) + CO2(g)在低温时不自发,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13.依据图示关系,等于
A.+0.5B.-0.5C.+24.78D.-24.78
14.已知反应:
①CH4(g)+2O2(g)=CO2(g)+2H2O(l) kJ·ml–1
②CH4(g)+2O2(g)=CO2(g)+2H2O(g) kJ·ml–1
(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m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表中
B.a>b
C.CH4和O2的能量之和高于CO2和H2O的能量之和
D.甲烷燃烧热bkJ·ml-1
15.已知的燃烧热为,的燃烧热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等质量的和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D.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二、填空题
16.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且产氢率高,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已知:①
②
甲烷和水蒸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在α-Fe(Ⅲ)铁原子簇表面,以N2和H2为原料合成氨的反应机理如下:
①
②
③
④
总反应:。
则△H4=__________(用含△H1、△H2、△H3、△H的式子表示)。
18.摩擦火柴,火柴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Sb2S3(s)+11KClO3(s)=3Sb2O5(s)+11KCl(s)+ 9SO2(g) △H=-5560kJ/ml。只有将产物和火柴杆加热到600K以上,火柴才能点燃。现有一根火柴,火柴头上含有3.0×10-6ml Sb2S3和1.1×10-5 ml KClO3。假设火柴杆的体积为0.01cm3,密度为0.5g/cm3,比热容为1.75J·g-1·K-1,其余物质的摩尔热容如表所示:
假设环境温度为300K。请计算:
(1)火柴头中的Sb2S3和KClO3充分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2)火柴能否点燃?通过计算说明。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NO和CO,已知:
I 2CO(g)+O2(g) = 2CO2(g) ΔH 1= -566.0kJ•ml-1
II 2NO(g) = N2(g)+O2(g) ΔH 2= -180.8kJ•ml-1;
则将汽车尾气处理成无毒无害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298K时断裂1mlN≡N键吸收942 kJ热量,生成1mlN-N放出167 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由气态N2生成1 ml气态N4的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Ⅰ. “硫碘循环”法是分解水制备氢气的研究热点,涉及下列三个反应:
反应①:SO2(g)+I2(aq)+2H2O(l)=2HI(aq)+H2SO4(aq) ΔH1
反应②:HI(aq)= H2(g)+I2(aq) ΔH2
反应③:2H2SO4(aq)=2SO2(g)+O2(g)+2H2O(l)
(1)反应:SO2(g)+2H2O(l)=H2SO4(aq)+H2(g)的ΔH=_______(用ΔH1、ΔH2表示)。
I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图:
①用量筒量取100mL0.50m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100mL0.55ml·L-1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和盐酸溶液一并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混合液最高温度。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3)实验中改用80mL0.50ml·L-1盐酸跟80mL0.55ml·L-1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用NaOH溶液和醋酸(CH3COOH)代替上述试剂,所测中和热的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倒入NaOH和盐酸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多次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5)现将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与1L1.0m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Δ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共价键
H-H
N-H
吸收的能量/(kJ·ml)
436
391
热化学方程式
kJ·ml
选项
热化学方程式
结论
A
B
P(s,白磷)比P(s,红磷)稳定
C
的燃烧热()为
D
将和混合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化学键
C=O
O=O
C—H
O—H
键能/(kJ·ml–1)
798
x
413
463
物质
Sb2O5
KCl
SO2
摩尔热容/J/(K·ml)
120
50
4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A.FeO作中间产物,故A错误;
B.图示表示在太阳能的作用下FeO和水反应,不能说明常温下FeO易溶于水,故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可得反应-(Ⅰ+2Ⅱ)可得,故,故C正确;
D.由C项可知,2ml液态水所具有的能量低于2ml氢气和1ml氧气的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A.从气态水到液态水,还要继续放热,c>b,因为反应放热,所以△H2>△H3,A错误;
B.燃烧热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为液态时最稳定,所以甲烷的燃烧热为ckJ·ml-l,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2,得热化学方程式:,C正确;
D.设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分别为n和2n,则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分别为:na和2nb,na+2nb=Q,,当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无法计算,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A.分子形成2mlH吸收436kJ的能量,A项错误;
B.HI为气态,反应 ,B项错误;
C.图中没有提供断裂H—I所需的能量,无法计算乙过程的能量变化,C项正确;
D.分子的能量比I原子低,所以分子的化学性质比I原子差,D项错误;
故选C。
4.A
解析:5.4克水的物质的量为0.3ml说明有0.3ml氢气燃烧,放出285×0.3=85.5kJ,则一氧化碳放出的热量为113.5-85.5=28.0kJ,则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0.2ml。
故选A。
5.D
【分析】由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为放热反应。
解析:A.加热是反应条件,与反应吸放热没有必然联系,故A错误;
B.吸热反应可看成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被生成物所“储存”,故B错误;
C.灼热的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错误;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6.A
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石墨能量小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正确;
B.燃烧热中产物为稳定的产物,应该是液态水,不是气态水,所以不能得出氢气的燃烧热,B错误;
C.密闭容器中加入0.1mlN2和0.3ml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kJ,由于是可逆反应所以不知道实际消耗的反应物的量,故热化学方程式中不为-10QkJ/ml,C错误;
D.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均小于0,由于反应①是碳的完全燃烧,反应②是碳的不完全燃烧,所以①放出的热量多于②,故,D错误;
故选A。
7.B
解析:A.C(s)+O2(g)=CO2(g)是放热反应即△H1<0,CH3COOH(l)+2O2(g)=2CO2(g)+2H2O(l)是放热反应即△H2<0,故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反应(5)等于反应(1)的二倍加上反应(3),减去反应(2)即△H5=2△H1+△H3−△H2,故B正确;
C.2H2(g)+O2(g)=2H2O(l)是放热反应即△H3<0,反应(5)不清楚反应是否放热,故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反应(4)等于反应(3)的二倍减去反应(2)即△H4=2△H3 −△H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A
解析:由A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可知,该反应的;
故选A。
9.B
解析:A.由图示可知,J→E过程ΔH=ΔH6,则E→J过程ΔH=-ΔH6,A正确;
B.由图示可知,从E开始,以E结束,整个过程的始态与终态都是E,则能量没有变化,即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B错误;
C.J→G的ΔH=ΔH1+ΔH2+ΔH6,则G→J的ΔH=-(ΔH1+ΔH2+ΔH6),|ΔH|=|ΔH1+ΔH2+ΔH6|,C正确;
D.E→H的ΔH=ΔH1+ΔH2+ΔH3,H→E的ΔH=-(ΔH1+ΔH2+ΔH3)= ΔH4+ΔH5+ΔH6,则|ΔH1+ΔH2+ΔH3|=|ΔH4+ΔH5+ΔH6|,D正确;
答案选B。
10.A
解析:根据 kJ·ml,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形成1 ml N≡N放出的能量为(-92.4 kJ·ml)+6×391 kJ·ml-3×436 kJ·ml=945.6 kJ·ml,
故选A。
11.A
解析:A.生成CO2放出的热量更多,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则,A正确;
B.P(s,白磷)生成P(s,红磷)放热,说明P(s,红磷)的能量比较低,能量比较低的体系比较稳定,故P(s,红磷)比P(s,白磷)稳定,B错误;
C.燃烧热指1ml物质与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时放出的热量。题给热反应方程式不是H2在氧气中燃烧,C错误;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和混合并充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A.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单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
B.燃烧热是指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即,选项B错误;
C.稀溶液与稀溶液反应时有沉淀生成,放出热量,所以该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的总热量高于57.3kJ,选项C正确;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高温自发,则根据,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3.D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12.14-12.64=-24.78;
故选D。
14.A
解析:A .CH4(g)+2O2(g)=CO2(g)+2H2O(g) kJ·ml–1,因为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解得,A正确;
B.,,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多,对应小,所以a600K,故能被点燃。
解析:(1)火柴头上含有3.0×10-6ml Sb2S3和1.1×10-5 ml KClO3,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两者恰好反应,则放出热量为;
(2)根据反应生成Sb2O5、KCl、SO2物质的量分别为3.0×10-6ml、11.0×10-6ml、9.0×10-6ml;假设放出热量能使温度升高TK,根据题干数据可知,0.01cm3×0.5g/cm3×1.75J·g-1·K-1×T+3.0×10-6ml×120 J/(K·ml)×T+11.0×10-6ml×50 J/(K·ml)×T +9.0×10-6ml×40 J/(K·ml)×T=5.56J,T=554.9K,则554.9K+300K>600K,故能被点燃。
19. 2NO(g)+2CO(g) = N2(g)+2CO2(g) ΔH= -746.8kJ•ml-1 2N2(g) = N4(g) ΔH = + 882kJ•ml-1
解析:(1)由盖斯定律有:反应I+反应II得将汽车尾气处理成无毒无害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CO(g) = N2(g)+2CO2(g) ΔH= -746.8kJ•ml-1,故答案为:2NO(g)+2CO(g) = N2(g)+2CO2(g) ΔH= -746.8kJ•ml-1;
(2)气态N2生成气态N4的化学方程式为:2N2(g) = N4(g),由图示可知1 mlN4中含有6ml,由,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0.(1)ΔH1+2ΔH2
(2)环形玻璃搅拌棒
(3) 不相等 偏小
(4)C
(5)△H1=△H2<ΔH3
【分析】测定中和热时,要确保热量不散失、一定量的盐酸反应完全,在测定酸、碱溶液的起始温度后、需在保温装置中反应,一次性迅速把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量取最高温度,同时考虑到弱酸弱碱在电离时要吸热,要用稀的强酸和强碱,以此解题。
解析:(1)反应①:SO2(g)+I2(aq)+2H2O(l)=2HI(aq)+H2SO4(aq) ΔH1
反应②:HI(aq)= H2(g)+I2(aq) ΔH2
由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得:SO2(g)+2H2O(l)=H2SO4(aq)+H2(g) ΔH=ΔH1+2ΔH2;
(2)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80mL 0.50ml/L盐酸跟80mL 0.55m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减少,所放出的热量减少,即不相等;醋酸是弱酸,弱酸电离的时候会吸热,则所测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
(4)为了防止酸碱混合时,有热量的流失,倒入NaOH和盐酸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一次迅速倒入,故答案为:C;
(5)只有一水合氨为弱碱,电离吸热,导致中和反应中放出热量减少,强碱与盐酸反应的中和热相同,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H1=△H2<△H3,故答案为:△H1=△H2<△H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综合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课堂检测,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