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反应热 随堂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449/0-17022884501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反应热 随堂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449/0-1702288450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反应热 随堂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449/0-17022884502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第一节 反应热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节 反应热课时训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l·L-1盐酸和1L1ml·L-1氨水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
B.1L1ml·L-1高氯酸溶液和1L1ml·L-1N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
C.含0.5mlH2SO4的浓硫酸和1L1ml·L-1N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
D.1L0.5ml·L-1稀硫酸和1L0.5ml·L-1Ba(OH)2溶液反应放出热量为57.3kJ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B.酒精燃烧
C.Ba(OH)2·8H2O(s)与氯化铵(s)混合D.SO2催化氧化制取SO3
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的燃烧热为283 kJ·ml-1,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l-1,由1 ml CO和3 m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2952 kJB.2953 kJC.3953 kJD.3954 kJ
4.已知0.1 ml硫黄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9.6 kJ,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S+O2=SO2 ΔH=-296 kJ·ml-1
B.S(s)+O2(g)=SO2(g) ΔH=-29.6kJ·ml-1
C.S(s)+O2(g)=SO2(g) ΔH=-296kJ·ml-1
D.S(s)+O2(g)=SO2(g) ΔH=+296kJ·ml-1
5.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ΔH=-221kJ•m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kJ•m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l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ΔH=57.3kJ/m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l水,放出57.3kJ热量
6.已知CH3CH2CH=CH2(沸点:4℃)、(CH3)2C=CH2(沸点:-6.9℃)的燃烧热(ΔH)依次为-2719.1 kJ·ml-1、-2705.3 kJ·ml-1。下列叙述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H2CH=CH2比(CH3)2C=CH2稳定
B.CH3CH2CH=CH2(g)+6O2(g)=4CO2(g)+4H2O(g) ΔH=-2719.1 kJ·ml-1
C.CH3CH2CH=CH2(g)+4O2(g)=4CO(g)+4H2O(1) ΔH=-2719.1 kJ·ml-1
D.(CH3)2C=CH2(g)+6O2(g)=4CO2(g)+4H2O(1) ΔH=-2705.3 kJ·ml-1
7.下列措施,能使煤炭燃烧更充分,提高热能利用率的是( )
A.多加煤以使炉火更旺
B.把煤炭做成大煤球
C.把煤中掺和一些黄泥做成蜂窝煤
D.把煤粉碎,在煤粉燃烧器中燃烧
8.已知断裂1ml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如下表:
则由和反应生成需要_______的热量。
A.吸收B.放出
C.吸收D.放出
9.把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反应一开始就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
C.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铁粉的总能量
D.铁粉和硫粉的总键能高于硫化亚铁的总键能
10.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3MnO2(s)+4Al(s)=2Al2O3(s)+3Mn(s)
B.Fe(s)+2HCl(aq)=FeCl2(aq)+H2(g)
C.C(s)+CO2(g)=2CO(g)
D.2Na2O2(s)+2H2O(l)=4NaOH(aq)+O2(g)
11.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符合图的是
A.CH4燃烧B.食物腐败变质
C.NaOH 溶液滴定 HCl 溶液D.Ba(OH)2·8H2O与 NH4Cl 反应制冷
12.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时放出48.4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H=-96.8kJ•ml-1
B.2C8H18(l)+25O2(g)=16CO2(g)+18H2O(g) △H=+11035.2kJ•ml-1
C.C8H18(l)+O2(g)=8CO2(g)+9H2O(g) △H=-5517.6kJ•ml-1
D.C8H18(l)+O2(g)=8CO2(g)+9H2O(l) △H=-5517.6kJ•ml-1
13.25℃、101kPa时,1 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 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CH3OH(l)+O2(g)=CO2(g)+2H2O(l) △H=-725.8 kJ·m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1.6kJ·m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 △H=-45.36 kJ·ml-1
D.CH3OH(l)+O2(g)=CO2(g)+2H2O(g) △H=-725.8 kJ·ml-1
14.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用甲装置测量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反应热
B.用乙装置验证:KCl浓度增大,导致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
C.用丙装置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
D.用丁装置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
B.化学反应必伴随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一定是热能
D.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6.如图为等量和反应生成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B.过程I断开化学键,放出热量
C.、、HCl中均只存在共价键
D.HCl具有的能量低于和具有的能量
17.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g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放出92.3kJ的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g)+Cl2(g)=2HCl(g) △H=+184.6kJ·ml-1
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l-1
C.已知OH-(aq)+H+(aq)=H2O(l) △H=-57.3kJ·ml-1,则98%的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
D.相同条件下,2m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大于1m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18.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B.已知的,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已知,,则
19.25℃、时,甲醇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同时放出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20.2021 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实现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B.生活垃圾不随意丢弃,分类回收处理再利用
C.使用高效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D.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丢弃
21.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可以减小该反应的焓变
C.该历程中,苯与Br2的催化反应可生成溴苯、邻二溴苯
D.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主反应为取代反应,是因为从中间产物生成溴苯的反应速率较快
22.在一定条件下,S8(s)和O2(g)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SO2(g)和SO3(g)(已知:2SO2+O22SO3),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如图简单表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1ml产物的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8的燃烧热△H=-a kJ·ml-1
B.1 ml SO2和过量 O2反应可释放出 b kJ 的热量
C.已知1个S8分子中有8个S-S,S=O的键能为d kJ·ml-1,O=O的键能为e kJ·ml-1,则S8分子中S-S的键能为(2d-a-e)kJ·ml-1
D.若使用V2O5作催化剂,当SO2(g)转化生成1ml SO3(g)时,释放的热量小于b kJ
23.已知:C2H2(g)+5/2 O2(g) = 2CO2(g)+H2O(g) ΔH=-1256 kJ/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C2H2)的燃烧热为1256kJ/ml
B.若该反应转移10NA电子时,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C.乙炔燃烧生成2 ml液态水时,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D.若该反应形成4 ml碳氧共用电子对时,则放出的热量为628kJ
24.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储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放热反应在发生时都不需要加热
25.科研人员利用Cu/ZnO作催化剂,在光照条件下实现了和合成,该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Ⅰ中在Cu表面断裂成H原子,在ZnO表面上形成了
B.过程Ⅱ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且有生成
C.过程Ⅳ中有C—H键形成,会吸收能量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填空题
26.热化学方程式既表示化学反应的 变化,也表示化学反应的 变化,如表示在条件下, 。
27.某同学用40 mL 0.50 ml/L盐酸和40 mL 0.55 ml/L NaOH溶液反应,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大、小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2)若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测得的ΔH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该同学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假设0.50 ml/L盐酸和0.55 ml/LNaOH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生成1 ml水时的反应热ΔH = 。
28.磷元素有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红磷(结构复杂用“P”表示)和白磷(P4)是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充分燃烧之后的产物都是五氧化二磷。25 ℃,101 kPa下,31 g白磷完全转化为红磷,放出11 kJ的热量,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转化为白磷属于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的是 (填“白磷”或“红磷”,下同)。
(3)31 g白磷与31 g红磷的能量较高的是 ,二者更稳定的是 。
共价键
能量/kJ
436
946
463
391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参考答案:
1.B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表达式中表示的反应热为中和热。中和热指25℃和101kPa下稀强酸与稀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l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详解】A.1L1ml·L-1盐酸和1L1ml·L-1氨水反应能生成1 ml 液态水,但一水合氨是弱碱,其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反应放出的总能量小于57.3 kJ,A错误;
B.1L1ml·L-1高氯酸溶液和1L1ml·L-1NaOH溶液反应恰好生成1 ml 液态水,放出57.3 kJ热量,B正确;
C.含的浓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1 ml 液态水,但浓硫酸稀释过程是放热过程,反应放出的总能量大于57.3 kJ,C错误;
D.稀硫酸和溶液反应在生成1ml水的同时,还生成0.5 ml BaSO4。生成BaSO4的过程是放热过程,反应放出的总能量大于57.3 kJ,D错误;
答案为B。
2.C
【详解】A.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燃烧为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B不符合题意;
C.Ba(OH)2·8H2O(s)与氯化铵(s)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故C符合题意;
D.SO2催化氧化生成SO3为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CO的燃烧热为283 kJ·ml-1,则1ml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ml×283 kJ·ml-1=283kJ;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l-1,则3 ml 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ml×890 kJ·ml-1=2670kJ,释放的热量为283kJ+2670kJ=2953 kJ;答案选B。
【点睛】
4.C
【详解】0.1ml硫黄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9.6kJ,则1ml硫磺完全燃烧放出296kJ的热量,焓变ΔH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