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练习题,6kJ,8 Ag2O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均为物理变化
B.通过电解原理只能实现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C.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转移到阴极的电子数一定等于2
D.为了防止钢铁锈蚀,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锌块一同浸入海水中
2.甲、乙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铁的电化学防腐原理,相同时间后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①:甲同学分别向Ⅰ、Ⅱ中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Ⅰ中产生蓝色沉淀,Ⅱ中无沉淀。
实验②:乙同学分别取Ⅰ、Ⅱ中Fe电极附近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Ⅰ、Ⅱ中均无沉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是牺牲阳极保护法,正极反应式为
B.Ⅱ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Fe电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由实验①中Ⅰ、Ⅱ现象的差异,推测K3[Fe(CN)6]在Ⅰ中氧化性强于Ⅱ
D.由实验可知,两种保护法均能保护,且Ⅱ保护得更好
3.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B.华为5G手机麒麟9000芯片(HUAWEIKirin)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是因为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净化水
D.《周易参同契》:“胡粉[2PbCO3·Pb(OH)2]投火中,色坏还为铅(Pb)。”其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5.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铜锌合金(黄铜)不易被腐蚀
B.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黑
C.附有铜制配件的铁制品其接触处易生锈
D.生铁比纯铁更容易生锈
6.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AB.BC.CD.D
7.举世瞩目的三星堆在2021年3月再次被挖掘。此次挖掘出了五百多件重要的文物,包括大量的黄金制品、丝绸制品,还有大米、象牙、青铜器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器上的铜锈是因为铜发生了析氢腐蚀
B.科学家利用出土木炭中的来测定三星堆遗址的年代
C.祭祀坑内发现了丝绸朽化后的残留物,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象牙中含有羟基磷灰石,不溶于浓硝酸
8.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电解NaCl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钠
9.下列关于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附近溶液升高
B.通过电解溶液可以实现镁的再生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保护法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做阴极,精铜作阳极
10.中学化学教材中,常借助于图象这一表现手段清晰地突出实验装置的要点、形象地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下列有关化学图象表现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图2所示装置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C.图3表示电镀
D.用图4装置表示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11.下列实际应用,解释错误的是
A.工业采用高压合成NH3——勒夏特列原理
B.石膏降低Na2CO3盐碱地的碱性——离子互换反应的规律
C.在船身上装锌块来避免船体遭受腐蚀——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接触室中装有热交换器——防止催化剂中毒
12.类比是预测物质性质与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比结果合理的是
A.是非极性分子,则也是非极性分子
B.是分子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C.溶液蒸干得到固体,溶液蒸干也得到固体
D.铁碳合金插入食盐水发生吸氧腐蚀,则铜碳合金插入食盐水也会发生吸氧腐蚀
13.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②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③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④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一个放热且熵增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以防止其生锈,此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l-1,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15.糕点礼盒中经常放入食品脱氧剂。一种常见固体脱氧剂的组成为铁粉、炭粉、氯化钠等,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脱氧剂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加快脱氧过程,效果更好
B.脱氧剂大面积由黑色转变为红棕色,说明已经失效
C.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标准状况下氧气224mL
D.降低温度冷藏,也可以延长糕点保质期
二、填空题
16.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图表示一个电解也,其中a为电解质溶液,、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X的电极名称是_________填写“阳极”或“阴极”。
(2)若、都是惰性电极。是饱和食盐水,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一段时间后,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都是惰性电极,是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下,则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上析出金属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该装置电解精炼粗铜,电解液选用溶液,则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用电镀方法在铁表面镀一层金属银,应该选择的的方案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17.已知:2H2+O22H2O。
(1)该反应1g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121.6kJ,其中断裂1mlH-H键吸收436kJ,断裂1mlO=O键吸收496kJ,那么形成1mlH-O键放出热量___________。
(2)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图为原电池装置示意图:
①若A、B均为铂片,电解质为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从A、B两极通入H2和O2,该电池即为燃料电池,写出通入氢气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如把H2改为甲烷,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该甲烷燃料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③已知N2H4(g)-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若导线中转移电子2ml,则标况下,正极消耗的O2为_______L
18.(1)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C左右时供电,电池示意如图所示:
①____极(填a或b)为电池的正极,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向为_______(填a→b或b→a)
②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X为电源,Y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KMnO4溶液,通电后Y中央的紫红色斑向d端扩散。
①Y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滤纸上c点附近会变________色。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Z产生280 mL的气体(标准状况下),此时溶液的体积为500 mL,假设溶液中还有AgNO3存在,则Z中溶液的pH是________,需加入________g的________可使溶液复原。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制备Fe(OH)3胶体
向5 mL NaOH溶液中滴加2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
溶液变红褐色;说明有Fe(OH)3胶体生成
B
验证铁的电化学腐蚀
在一 块除去铁锈的铁片上面滴1滴含有酚酞的食盐水,静置2~3 min
溶液边缘 出现红色;说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C
探究SO2的还原性
将SO2通入适量品红溶液中
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
比较C与Cl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pH试纸测定1ml/L的Na2CO3和NaClO溶液的pH
前者的试纸颜色比后者深; 说明非金属性Cl>C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B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用明矾处理污水
明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
冷链运输和冷藏储存抗病毒疫苗
蛋白质受热可变性
方案
溶液
银
石墨
银
铁
铁
银
铁
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金属导电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为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通过电解原理课实现不仅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可实现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Zn作阳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可发生反应,故B错误;
C.因为不知道粗铜中的其它金属是什么及含量,所以无法确定转移到阴极的电子数,故C错误;
D.为了防止钢铁锈蚀,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Zn一同浸入海水中,Zn作负极,Fe作正极被保护,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D
解析:A.由图可知,Fe电极是正极,Zn电极是负极,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由于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故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则正极的反应为:2H++2e-═H2↑,A错误;
B.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中要保护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即Fe电极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B错误;
C.由于Ⅰ中Fe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接触,会有少量的Fe直接与酸反应生成Fe2+,与K3[Fe(CN)6]在Ⅰ、Ⅱ中的氧化性无关,C错误;
D.对比Ⅰ、Ⅱ现象的差异可知,两种保护法均能保护Fe,且电解法保护的更好,即Ⅱ保护得更好,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解析:A.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让锌作负极,失电子, 保护正极桥体钢铁不被腐蚀,此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A错误;
B.芯片(HUAWEIKirin)主要成分是晶体硅,而不是二氧化硅,B错误;
C.K2FeO4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是因为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以杀菌消毒,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净化水,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净化,C正确;
D.《周易参同契》:“胡粉[2PbCO3·Pb(OH)2]投火中,色坏还为铅(Pb)。”其中Pb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该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C。
4.B
解析:A.向5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滴氯化铁饱和溶液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无法制得氢氧化铁胶体,故A错误;
B.在一块除去铁锈的铁片上面滴1滴含有酚酞的食盐水,静置2~3 min,溶液边缘出现红色说明水分子作用下空气中的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生成氢氧根离子,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故B正确;
C.将二氧化硫通入适量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则用pH试纸无法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且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无法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A.铜锌合金中,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铜为正极,Cu被保护,不易被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有关,A错误;
B.银质物品长期放置表面变黑是因为金属银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B正确;
C.铁制品附有铜制配件时,在接触处形成原电池,其中铁为负极,易生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C错误;
D.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失电子加速腐蚀,纯铁和电解质溶液发生化学腐蚀,所以生铁比纯铁更容易生锈,与电化学腐蚀有关,D错误;
故答案选B。
6.C
解析:A.潮湿环境中铁锅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餐后将洗净的铁锅擦干,可以防止铁锅生锈,A正确;
B.用厨余垃圾制肥料,是因为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腐败后可被农作物吸收利用,B正确;
C.明矾溶于水后可以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杂质,从而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
D.疫苗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受热易变性,为避免蛋白质变性,冷链运输和冷藏储存抗病毒疫苗,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B
解析:A.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不会发生析氢腐蚀,生成铜锈应为吸氧腐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错误;
B.利用碳年代测定法可推算出文物的年代,B正确;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
D.由羟基磷灰石的化学式可知其属于碱式盐,能与酸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A.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形成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故A正确;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锌、铁、海水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故B正确;
C.碳酸氢钠可以中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氢钠无毒、无害,故C正确;
D.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得不到钠,电解熔融氯化钠生成钠,故D错误;
答案选D。
9.C
解析: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附近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水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故阴极附近溶液升高,A错误;
B.通过电解熔融生成镁单质,可以实现镁的再生,B错误;
C.锌比铁活泼,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保护法,C正确;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精铜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A.图1中锌比铁活泼,锌失电子,被氧化,从而保护了铁不被腐蚀,故表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A正确;
B.由于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图2所示装置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B正确;
C.电镀时待镀物品(镀件)应该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故图3表示电镀的正、负极接反了,C错误;
D.用图4装置表示精炼铜,则a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应接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D正确;
故答案为:C。
11.D
解析:A.加压有利于合成氨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提高NH3的平衡产率,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
B.盐碱地含较多Na2CO3,水解显碱性:,加入石膏,发生反应Na2CO3+CaSO4=Na2SO4+CaCO3(离子互换反应规律),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土壤碱性降低,B不符合题意;
C.锌比铁活泼,形成原电池后,锌作负极被腐蚀,铁作正极被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不符合题意;
D.接触室中安装热交换器,可以利用这部分热量预热进入接触室的混合气体,而不是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12.D
解析:A.O2为直线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臭氧为V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A错误;
B.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共价晶体,B错误;
C.FeCl3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氯化氢加热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则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氢氧化铁固体,C错误;
D.铜碳合金插入食盐水会形成原电池,铜作负极被腐蚀,故也会发生吸氧腐蚀,D正确;
故答案选D。
13.C
解析:①Cu比Ag活泼,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更易受腐蚀,会加快青铜器的腐蚀,错误;②将其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不易被腐蚀,正确;③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会加快青铜器的腐蚀,错误;④覆盖防渗的高分子膜也可以隔绝潮湿空气,可以防止发生电化学腐蚀,正确,综上所述可知,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4.B
解析:A.当△H0时,△G=△H-T•△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练习题,4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