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3/0-17022916098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3/0-1702291609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3/0-17022916099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共15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选择题1.在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容量瓶、量筒、烧杯、温度计、玻璃搅拌器B.最好使用2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反应前酸与碱的初始温度C.实验中用到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浓度相等,确保完全反应D.测定中和热实验时,使用玻璃搅拌器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2.已知:与反应生成1 mol正盐时反应的;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则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等于A. B.C. D.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物质或能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D.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4.下列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B.化学反应中一定伴有能量变化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分别会放出能量和吸收能量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放热反应5.北京奥运会“祥云”奥运火炬所用环保型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和丙烷。已知:。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正丁烷的燃烧热为B.相同质量的丙烷和正丁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少产生的热量也多C.常温下,的燃烧热为D.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已知: , ,则B.已知: ,则HCl和反应生成1mol(l)时放出热量大于57.3kJC.已知:正丁烷(g)异丁烷(g) ΔH<0,则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D.可以通过测定C(石墨,s)和CO(g)的燃烧热间接计算C(石墨,s)的反应热7.已知石墨和金刚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因为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能量高,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断开1mol石墨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大于断开1mol金刚石中的共价键吸收的能量8.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碳酰肼类化合物是一种优良的含能材料,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组分。其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则为A. B. C. D.9.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的能量,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要吸收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10.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等质量的甲烷分别在足量的纯氧气中、空气中燃烧,设前者放出的热量为Q1,后者放出的热量为Q2,则Q1和Q2相对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判断11.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能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6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g)=4N(g)的过程中释放1158kJ能量C.1molN4转化为时要放出734kJ能量D.N4和N2互为同位素,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12.相同条件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 kJ⋅mol② kJ⋅mol③ kJ⋅mol则,,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若2C(s)+O2(g)=2CO(g) ΔH=-221.0 kJ/mol,则碳的燃烧热ΔH为-110.5 kJ/mol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已知:Ⅰ. H2(g)+Cl2(g)=2HCl(g) ΔH=-a kJ/mol Ⅱ.,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14.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ΔΗ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ΔΗ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aq)+SO (aq)+2Na+(aq)+2OH-(aq)=Na2SO4(aq)+2H2O(l) ΔΗ=-57.3 kJ/molB.KOH(aq)+H2SO4(aq)= K2SO4(aq)+H2O(l) ΔΗ=-57.3 kJ/molC.C8H18(l)+O2(g)=8CO2(g)+9H2O(g) ΔΗ=-5518 kJ/mol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Η=-5518 kJ/mol15.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A.H2(g)+F2(g)=2HF(g) ΔH=-270kJ⋅mol-1,则相同条件下,2molHF(g)的能量大于1molH2(g)和1molF2(g)的能量之和B.若H+(aq)+OH_(aq)=H2O(l) ΔH=-57.3kJ/mol,则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 ΔH=-57.3kJ/molC.I2(g)+H2(g)=2HI(g) ΔH=-9.48kJ⋅mol-1,H2和I2蒸气反应生成2molHI气体放出热量9.48kJD.若S(s)+O2(g)=SO2(g) ΔH1;2SO2(g)+O2(g)⇌2SO3(g) ΔH2,硫的燃烧热为ΔH1+ΔH2二、填空题16.根据信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1)1mol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393.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12g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7.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执”)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②全部氧化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已知:则与反应放出热量时,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3)已知,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_______。18.(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O(l)=H2(g)+O2(g) ΔH=+285.8 kJ/mol②H2(g)+O2(g)=H2O(g) ΔH=-241.8 kJ/mol③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④C(s)+O2(g)=CO(g) ΔH=-110.5 kJ/mol⑤C(s)+O2(g)=CO2(g) ΔH=-393.5 kJ/mol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H____0(填“>”或“ΔH2,A正确;B.一水合氨为弱碱,反应过程中会不断电离,电离吸热,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B错误;C.焓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所以正丁烷的能量高于异丁烷,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C正确;D.表示石墨、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s)+O2(g)=CO2(g) ΔH1、②CO(g)+O2(g)=CO2(g) ΔH2,①-②即可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7.D解析:A.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由于金刚石和石墨能量不等,则这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故A错误;B.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由石墨制备金刚石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由图可知,石墨的能量较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错误;D.由图可知,石墨的能量较低,则断裂1mol石墨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比断裂1mol金刚石中的化学键吸收能量多,故D正确;故选D。8.D解析:由图中能量变化可知:,则,答案选D。9.D解析:A. 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说明反应物X、Y的能量总和比生成物M、N的能量总和低,但不能确定具体物质能量的高低,故A错误;B. 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是否需加热无关,故B错误;C. 断裂反应物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化学键会释放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说明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高,故C错误;D. 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则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故D正确;答案选D。10.A解析: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甲烷的反应热是一个定值,将等质量的甲烷分别在足量的纯氧气中、空气中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状态相同),两者放出的热量相同,只是放热的速率不同,因此Q1=Q2,故A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11.C解析:A.N4中只含有N元素一种元素,因此该物质属于单质,选项A错误;B.断裂化学键互吸收能量,则N4(g)=4N(g)的过程中会吸收能量6 mol×193 kJ/mol=1158 kJ,选项B错误;C.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的差,N4(g)=2N2(g)中反应热△H=6×193 kJ/mol-2×946 kJ/mol= -734 kJ/mol,故1 mol N4转化为N2时会放出734 kJ能量,选项C正确;D.N4和N2是N元素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由于N4、N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答案选C。12.A解析:燃烧反应放出热量,三个热化学方程式均表示反应放热,,①与②相比较,的物质的量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则②反应放出的热量比①多,即;①和③相比较,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由于气体变成液体放热,则①反应放出的热量比③放出的热量多,即,故有,A正确;故选A。13.A解析:A.根据图像信息可知,水分解过程是吸热反应,使用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右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A正确;B.燃烧热是1mol物质生成稳定的产物(如CO2)放出的热量,B错误;C.加热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如金属的燃烧多数需要加热,C错误;D.根据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热,可得:b+c-2x=-2a,得x= ,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D错误;故本题选A。14.B【分析】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反应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解析:A.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是2mol水,不符合中和热的定义,A错误;B.符合中和热的定义,B正确;C.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是1mol可燃物的燃烧,不符合燃烧热的定义,D错误;故选B。15.C解析: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即2molHF(g)的能量小于1molH2(g)和1molF2(g)的能量之和,A错误;B.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中还有硫酸钡沉淀生成,也会有热效应,B错误;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根据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和I2蒸气反应生成2molHI气体放出热量9.48kJ,C正确;D.硫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SO2,所以ΔH1即硫的燃烧热,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二、填空题16.(1)C(s)+O2(g)=CO2(g) ΔH=-393.6kJ·mol-1(2)C(s)+H2O(g)=CO(g)+H2(g) ΔH=+131kJ·mol-1解析:(1)1mol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393.6kJ的热量,焓变小于零,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ΔH=-393.6kJ·mol-1。(2)12gC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kJ的热量,焓变大于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 ΔH=+131kJ·mol-1。17.(1) 放热 (2)2(3)365解析:(1)①由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第一步反应,是放热反应;②由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第一步反应为:(aq)+O2(g)=(aq)+2H+(aq)+H2O(1)△H=-273 kJ·mol-1,第二步反应为:(aq)+O2(g)=(aq)△H=-73kJ/mol,则1mol(aq)全部氧化成(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给热化学方程式编号:I.,II.,根据盖斯定律,II+I×得Na2O2(s)+ CO(g)=Na2CO3(s) ΔH=(-226 kJ·mol-1)+(-566 kJ·mol-1)×=-509 kJ·mol-1,则当反应放出509kJ热量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2mol。(3)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即436kJ·mol-1+192kJ·mol-1-2a kJ·mol-1=-102kJ·mol-1,解得a=365。18. 放出 < ① 393.5 kJ/mol 2ΔH2-ΔH1解析:(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热量,焓变=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所以ΔH;(3)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说明白磷能量高,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因△H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