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5/0-17022916195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5/0-17022916196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74645/0-17022916196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共16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 ΔH=-2834.9 kJ/mol,4Al(s)+2O3(g)=2Al2O3(s) ΔH=-3119.1 kJ/mol,则由O3转化为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已知CO(g)的摩尔燃烧焓:ΔH=-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 ΔH=+566.0 kJ·mol-1C.取50mL 0.55mol/L NaOH(aq)和50mL 0.50mol/L HCl(aq)进行反应热测定实验,用温度计测定HCl(aq)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NaOH(aq)的温度,会使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偏小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 mol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C.将煤转化为和后燃烧与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一样多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后再燃烧,从提高煤燃烧利用率看是得不偿失3.北京冬奥会秉承“绿色办奥”的理念,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火炬燃料的燃烧包含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燃烧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火炬使用氢能燃料,碳排放量为零D.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s,石墨)=C(s,金刚石)kJ/mol,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甲烷的燃烧热为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kJ/molC.,,,;则小于D.同温同压下,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5.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O2(g) ΔH =—242 kJ/molB.2H2(g)+O2(g)=2H2O(l) ΔH=-484 kJ/molC.H2(g)+O2(g)=H2O(g) ΔH=-242 kJ/molD.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6.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则白磷比红磷稳定B.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则的燃烧热为C.;,则D.在、催化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7.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MgCl2<MgF2B.Mg(s)+X2(g)=MgX2(s) ΔH>0C.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到无水MgCl2D.该温度下MgI2(s)+Br2(g)=MgBr(s)+I2(g) ΔH=+160kJ•mol-18.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 B.与反应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中燃烧9.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 D.10.盖斯定律认为能量总是守恒的,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①H2O(g)=H2O(l) ΔH1=-Q1kJ·mol-1②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kJ·mol-1若使23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A.Q1+Q2+Q3 B.1.5Q1-0.5Q2+0.5Q3C.0.5Q1-1.5Q2+0.5Q3 D.0.5(Q1+Q2+Q3)11.和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是B.通常情况下,和混合能直接生成C.和的总焓小于的总焓D.理论上和反应生成放出的能量为12.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B.2H2(g)+ O2(g) = 2H2O(1) △H=+571.6 kJ/molC.2H2(g)+O2(g) = 2H2O(g) △H= -571.6 kJ/molD.H2(g)+ O2(g) = H2O(1) △H=-285.8kJ/mol二、非选择题13.某化学反应中,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可用图_______(填“A”或“B”)表示。14.(3)CO燃烧放热,则CO(g)+O2(g)===CO2(g)ΔH3ΔH1。请根据下面所给出的5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④的反应热_______。①NH3(g)+HCl(g)===NH4Cl(s)ΔH1=-176kJ·mol-1②NH3(g)+H2O(l)===NH3·H2O(aq)ΔH2=-35.1kJ·mol-1③HCl(g)+H2O(l)===HCl(aq)ΔH3=-72.3kJ·mol-1④NH4Cl(s)+H2O(l)===NH4Cl(aq)ΔH4=?⑤NH3·H2O(aq)+HCl(aq)===NH4Cl(aq)+H2O(l)ΔH5=-52.3kJ·mol-115.请写出298 K、101 kPa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C与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和1 mol H2,吸热131.5 k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CO(g)还原1 mol Fe2O3(s),放热24.8 kJ: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①N2(g)+2O2(g) = 2 NO2(g);△H=+67.7 kJ·mol-1,②N2H4(g)+O2(g) = N2(g)+2H2O (g);△H=-534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16.完成下列各题(1)一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 。若已知CO、、的燃烧热分别为、、,则 ______。(2)燃料的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其常用单位为。已知下列物质的燃烧热(25℃、101Kpa):据上表数据计算:①试写出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的热值为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③上表所列燃料的热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中和热是反应热的一种。①取溶液和盐酸溶液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温度差平均值。若近似认为溶液和盐酸溶液的密度都是,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则生成时的反应热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②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的反应热。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含10g NaOH的稀碱溶液完全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17.(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O2(g)=H2O(l)的ΔH=_______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_______kJ/mol。(2)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 ΔH=+67.7 kJ/mol;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ol;则N2H4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18.低碳经济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理念,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利用是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结合下列有关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1)用催化加氢可以制取乙烯:。若该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又知: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实验测得上述反应的,则表中的x=_______。注:乙烯结构如图:(2)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气态)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个电子转移时,放出的热量。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①科学家提出由制取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已知“重整系统”发生的反应中,则的化学式为_______。“热分解系统”中每分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②工业上用和反应合成二甲醚。已知: , ,则 _______。19.测定50mL 0.50mol·L-1盐酸和50mL 0.5mol·L-1 NaOH溶液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2)实验时玻璃搅拌器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填标号)。a.上下 b.左右 c.顺时针 d.逆时针(3)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g·°C)。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则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1)的ΔH=_______kJ·mol-1(保留1位小数)。若计算结果与理论数据(57.3kJ·mol-1)相比较,有误差,则可能导致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填标号)。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筒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盐酸的起始温度后直接去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20.已知在稀溶液里,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现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中未画出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2)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次(3)实验时,将0.55 mol·L-1的NaOH溶液加入到0.50 mol·L-1的盐酸中,两神溶液的体积均 为50mL,溶液的密度均为lg·cm-3,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实验的起始温度为t1℃,终止温度为t2℃。测得温度变化数据如表:①试计算上述实验测出的中和热H1 = 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②某小组同学为探究强酸与弱碱的稀溶液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又多做了一组实验④,用0.55 mol·L-1的稀氨水代替NaOH溶液,测得温度的变化如表中所列,试计算反应的H2=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③ 写出HCl+ NH3•H2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燃料CO(辛烷)燃烧热/285.8283.0890.35518化学键键能/803436x414464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C终止温度t2/°C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序号反应物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1/℃中和热①HCl+NaOH14.818.3∆H1②HCl + NaOH15.119.7H1③HCl+NaOH15.218.5H1④HCl +NH3·H2O15.018.1H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A.4Al(s)+3O2(g)=2Al2O3(s) ΔH=-2834.9 kJ/mol①,4Al(s)+2O3(g)=2Al2O3(s) ΔH=-3119.1 kJ/mol②,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②-①可得2O3(g)= 3O2(g) ΔH=-284.2 kJ/mol,则由O3转化为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B.已知CO(g)的摩尔燃烧焓:ΔH=-283.0 kJ·mol-1,则,所以2CO2(g)=2CO(g)+O2(g) ΔH=+ kJ·mol-1=+566.0 kJ·mol-1,B正确;C.测定中和热时,用温度计测定HCl(aq)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NaOH(aq)的温度,会使起始温度偏高,最终温度差为偏小,所以放出的热量偏小,会使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偏大,C错误;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5 mol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 kJ,但反应达不到100%,所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ΔH<-38.6 kJ/mol,D错误;故选B。2.D解析:A.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与反应路径无关,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所以,故A正确;B.反应①是碳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反应②是用碳还原水蒸气,属于吸热反应, ;反应③是CO、H2的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正确;C.根据盖斯定律,将煤转化为氢气和一氧化碳后燃烧和煤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故C正确;D.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后再燃烧,提高了煤燃烧利用率,故D错误;故选D。3.D解析:A.燃料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正确;B.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正确;C.火炬使用氢能燃料,产物为水,碳排放量为零,C正确;D.燃烧需要加热,是通过加热达到反应的着火点,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故选D。4.C解析:A.C(s,石墨)=C(s,金刚石) =+1.9kJ/mol,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低,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项错误;B.燃烧热是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水是气态的不是稳定状态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项错误;C.S在中燃烧产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由于气态S含有的能量比等质量的固体S多,反应物含有的能量越多,反应物放出的热量越多,故,C项正确;D.反应热的大小只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同温同压下,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相同,D项错误;答案选C。5.C【分析】由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可知,反应的反应热ΔH=-484 kJ/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ΔH=-484 kJ/mol或H2(g)+O2(g)=H2O(g)ΔH=-242 kJ/mol。解析:A.由分析可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为放热反应,水蒸气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g)=H2(g)+O2(g)ΔH=+ 242 kJ/mol,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反应热ΔH=-484 kJ/mol,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g)ΔH=-242 kJ/mol,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反应热ΔH=-484 kJ/mol,故D错误;故选C。6.C解析:A.,红磷的能量小于白磷,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白磷稳定性小于红磷,故A错误;B.1mol燃烧生成气态和液态水,才能表示的燃烧热,故B错误;C.吸热,等量的和完全燃烧,放热多,由于放热为负,所以,故C正确;D.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题目信息无法确定转化的的量,故其焓变无法确定,故D错误;选C。7.A解析: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可知,MgF2的能量低于MgCl2,则热稳定性:MgCl2<MgF2,故A正确;B.Mg(s)和X2(g)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MgX2(s)所具有的能量,则Mg(s)+X2(g)=MgX2(s) ΔH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