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测试范围:1-4章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满分7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晋代束皙在《隋书·天文志》中曾写道,“仰游云以观,日月常动而云不移”.以“游云”为__________时,太阳和月亮是运动的;“日月”与“游云”之间是相对__________的.
2.如图所示,古诗词“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的声音是由于蝴蝶翅膀振动的__________低,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人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辨别黄莺啼声的.
3.有些学生在班级内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不知是谁突然说了一句“班主任来了”,顿时鸦雀无声.这属于在__________处减弱了噪声.
4.某学习小组的五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分别为18.50cm、18.51cm、18.40cm、18.49cm;他们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其中错误数据是__________,这本物理书的宽度应是__________cm.
5.如果你不懂古董的鉴别知识,千万别涉足古董.卖家说是东周的或是西周的,最有可能是上周刚生产的假古董.鉴定的老专家一般用用如图所示的透镜观察观察古董的细节,他用的是__________透镜.如果该透镜焦距为10cm,古董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cm.
6.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是我们眼见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比如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因为诗人看到的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_____所成的像,这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正常脉搏每秒钟约70次B.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是5s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40m/s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cm
8.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9.演奏者通过敲击如图大小均不同的碗,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不同的碗,响度肯定不一样B.用不同力度敲击同一个碗,音调是不一样的
C.若碗的材质不同,则敲击时音色将不同D.敲击时美妙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的
10.下图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性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 )
A.“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
12.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B.0~4min内,甲车通过的路程长
C.0~2min内,乙车行驶的速度较大D.第3min时,甲、乙两车相距500m
13.(双选题)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片的作用是确定终点的位置,使时间测量更精确
B.小车到达终点后才停止计时,测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偏大
C.测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可以让小车从中点处松手滑到底端
D.想使测得的平均速度加大,增大该斜面的倾角会达到目的
14.(双选题)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上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该系统功能与人眼相似,能为战斗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系统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最外层窗口和传感器之间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关于该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系统在光电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周围景物通过该系统成像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
D.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山东聊城某小学一教师拍视频反映玻璃反光看不清黑板,如图甲所示,要求学校装窗帘,结果该教师被要求下架视频并道歉.若反光问题简化为如图乙所示,A点表示同学的眼睛,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16.唐代储光羲的《钓鱼湾》诗中有“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溺水事故.用A、分别表示池底和看到的“池底”,请在图中画出人眼B看到的池底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共19分)
1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A,重复做多次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
(2)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18.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变成___________的振动,便于观察.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推理法”)
(3)如图丙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一定时,逐渐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声音的响度变___________(填“大”或“小”);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拨动钢尺时,可能听不到,此时钢尺发出的是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正常声波”).
(4)如图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塑料片振动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小明首先调整了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选填“同一直线”或“同一高度”).
(2)当把蜡烛放到图中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刚好成一个清晰的像.请画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这个像是倒立放大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请根据物距与像距大小关系,推断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5cmB.10cmC.15cmD.20cm
(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①小明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调整光屏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小芳不移动光屏,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也变清晰了,则该眼镜片是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5)重新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把凸透镜换成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也能看到一个正立的蜡烛的像,这个像位于标尺___________cm处正上方,把光屏移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一般来说,男生的100米短跑标准是在12-13秒左右,而女生则为13-14秒左右.如图是进行百米赛跑开始时发令枪响起的情景,根据以下情景回答:
(1)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时,终点计时员以___________(选填“看到烟雾”或“听到响声”)为准开始计时;发令枪后那块“黑圆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选填“反射声音”“减弱噪声”或“显示白烟”);终点计时员听到起点的枪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过来的.
(2)若终点计时员是以听到起点的枪声为准开始计时,他记录运动员的成绩为13.41s,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应该是多少?
(3)小伟在百米赛跑时,50米处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16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米/秒,则整个长跑过程中它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21.一辆长为10m的汽车在以90km/h的速度在一条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隧道口,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随后汽车保持速度不变,从车头进入到完全离开隧道用了20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
(2)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
(3)隧道长度为多少?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NHSY)参考答案
八年级物理(HK)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参照物;运动.
2.频率;音色.
3.响度大;声源.
4.1mm;18.40cm;18.50.
解: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理书得宽度为:
.
5.凸;小于.
6.乙;折射;不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解:A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可知反射角为60°,可得入射角也为60°,在法线上侧画出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如图所示:
16.解:由题知,A、分别表示池底和看到的“池底”(A的像),连接眼睛点、池底的像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为入射光线,连接、眼睛点可得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7分,第19题8分,共19分)
17.(1)确定物像的位置;(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不变;(4)②.
18.(1)振动;乒乓球;(2)真空不能传声;推理法;(3)大;次声波;(4)高.
19.(1)同一高度;(2)见解答图;实.
(3)B;(4)①左;②近视;(5)65;没有.
解:(3)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即-----①
像距,,即-------②,、
综合①②得,故B符合题意.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解:(1)看到烟雾;显示白烟;空气;……………………3分
(2)声音传播100m所需时间:
,
运动员的运动时间:
;……………………3分
(3)小伟总路程为100m,16秒跑到终点,
所以.………………2分
答:略.
21.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
.……………………2分
(2)
由得汽车行驶的路程:
;……………………3分
(3)汽车穿过隧道的路程:
,
隧道的长度:
.……………………4分
答: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01s的不同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对下列自然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