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训练题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4异同比较类
展开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4异同比较类,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材料一 贾生年二十余……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当更秦之法,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贾生征见,拜为梁怀王太傅。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宜当改正朔,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文帝思贾生之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乃分齐为六国。
——摘编自[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1)概括两则史料记载内容的异同。
(2)简要分析两则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记载不同的原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公元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主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
3.(2023·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凡尔赛宫:标志与象征
材料一 凡尔赛位于巴黎西南郊。17世纪60年代,为远离暴乱频发的巴黎,路易十四在此兴建凡尔赛宫,王室成员和贵族在其中极尽奢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三级会议在此召开,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1789年10月,路易十六在巴黎民众的压力下返回首都,凡尔赛宫作为法国政治中心的历史就此终结。
在王室离开以后,围绕凡尔赛宫的命运曾产生过争论,部分民众要求摧毁其中的宫殿和花园,以示对专制统治的打击,但最终被议会以“凡尔赛宫是祖国的财产”为由制止。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以来长达十年的混乱状态。拿破仑提过对凡尔赛宫的规划:(我)将使其成为我们取得的胜利和我们民族的荣耀的永恒丰碑,雄踞于欧洲首都的大门前,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观。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下令恢复凡尔赛宫的最初用途——王室的居所,招致巨大阻力,同时复辟王朝无力对凡尔赛宫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使这一计划搁置下来。
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法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国王路易·菲利普在1833年颁布法令,将凡尔赛宫改造为一座具有公共属性的“历史博物馆”,用来记录能够体现法国光辉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荆文翰《从破坏到保护:法国大
革命以来国家遗产政策研究(1789—1848)》
材料二 从1870年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三次兵戎相见。普法战争后,威廉一世选在凡尔赛宫登基,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议和条约也被选在凡尔赛宫签订,埋下了德国20年后挑起更大战争的祸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在冷战的威胁下,终于出现和解的契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简析法国大革命以来人们对凡尔赛宫的不同态度。
(2)结合材料二中法德关系的史实,对凡尔赛宫遗产价值进行解读。
题型(4) 异同、比较类
1.参考答案 (1)相同点:贾谊得到汉文帝喜爱;升迁迅速;被东阳侯等人陷害;曾为梁怀王太傅。不同点:贾谊遭别人陷害后汉文帝对贾谊态度的转变。《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仅仅是叙述,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汉书·贾谊传》一个“思”字表达了贾谊在汉文帝心中的地位;汉文帝是否接受了贾谊的削藩建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汉文帝未接受削藩的建议,《汉书·贾谊传》中记载汉文帝有了削藩的行动。
(2)原因:作者不同,他们参考的史料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作者所处时代不同。
2.参考答案 (1)共同之处:注重多方搜集史料和比较鉴别;如实记述历史,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探究历史的来龙去脉,为后世提供借鉴;注重史书的文辞修饰,有很高的文学性。
(2)《历史》产生的背景:之前希腊把神话当成历史,缺乏真正的历史记载;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在希波战争中获胜;希腊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历史、地理、民族等人文因素的关注和重视增加。
《史记》产生的背景:政治上,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经济上,经过汉初的努力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思想上,汉武帝尊崇儒术,重视文化教化,重视修史的传统;民族关系上,凿通西域,北击匈奴;对外开通丝绸之路;司马迁个人的抱负、经历等。
(3)要素:体例、史料、史观、史识、史法。
3.参考答案 (1)部分民众要求摧毁凡尔赛的宫殿和花园。凡尔赛宫是王权的象征,摧毁其以示对专制的打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民众的民主意识提高。
国王路易十八主张恢复其为王室的居所。专制王朝复辟,以此彰显王权。
拿破仑和路易·菲利普主张将凡尔赛宫改造为历史博物馆。通过凡尔赛宫体现法国历史,构建民族认同;展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凡尔赛宫是法德对抗的标志与象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德在争夺欧洲霸权与殖民地问题上矛盾尖锐,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导致法德之间长期仇视和战争,给欧洲带来深重的灾难。凡尔赛宫成为人们敬畏历史、向往和平的记忆之场。保护凡尔赛宫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缅怀历史、珍惜和平,警示人们唯有合作才能共享繁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9开放探究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千米铁路线筑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8启示认识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非选择题十大热考题型7评价评述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获得了批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