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及反思
展开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通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了解朗读节奏划分技巧,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担忧与劝诫。
教学重点:
1.理解词句读出节奏划分技巧。
2.读出情感,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担忧与劝诫。
教学难点:
读好节奏,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担忧与劝诫。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看看诸葛亮都从哪些方面对儿子进行了谆谆教诲。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名家范读,正字音
夫(fú) 淡泊(dàn bó) 淫(yín)慢 遂(suì) 庐(lú)
2.读懂词句,划节奏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节奏划分有技巧
关注字词
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则,表因果关系,就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与,动词,随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注意句式,关注句群。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松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结合背景,读出情感。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句子包含情感,揣摩诵读语气。
诸葛亮的《诚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这一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八月病逝于北伐征程中的五丈原。北伐前他放心不下朝廷,写下了呕心沥血的《出师表》;北伐中他放心不下儿子,写下言辞谆谆的《诚子书》。他征伐武功县时给兄长诸葛瑾《与兄瑾言子瞻书》中提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一生南征北战、铁面无私的丞相也是铁骨柔肠、舐犊情深,短短几句话,生动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聪慧可爱”的殷殷之喜和因儿子“早成”恐其成不了“重器”的隐隐之忧。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语重心长、谆谆教诲)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诚挚劝诫)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严肃、郑重)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告诫、警示)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重心长、担忧憾恨、慈怜有加)
结束语。
诸葛亮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以慈父的口吻教给儿子,字字珠玑,
掷地有声,是谆谆告诫之语,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就让我们在这期盼声中结束这节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2. 探究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2. 探究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挖掘文章内涵。
2. 探究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诵读了《诫子书》,感受了诸葛亮的拳拳爱子之心,我们是不是每日也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父母的劝诫?2021年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从国家层面来指导家庭教育,可家长对我们的劝诫起到作用了吗?诸葛亮开篇就对儿子提出了要求,诸葛瞻官至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并兼任军师将军,让我们继续探究诸葛亮从哪些方面劝诫儿子,如何劝诫的。
二、挖掘文章内涵
1.诫什么。
诸葛亮一要纠正儿子的不能静心,二要纠正儿子的不能俭行,也就是儿子早成的内外表现。他要儿子像君子那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研静:诸葛亮写信的目的是要规正儿子“早成”言行,那么
“静”的对象就不应该是外在的环境,而应当是人的内心,所以静以修身中省略了宾语,应该是静心以修身。
本课中与“静”有关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险躁则不能治性
(2)研俭:“俭”《说文解字》中“俭,约也。”所以,“俭”的本义是“约束,不放纵”可以是钱财上的约束,也可以是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约束,如“君子以俭德避难”,约束的就是“德”。
与“俭”行有关的句子: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2.怎么诫。
(1)诸葛亮不仅仅从“静心”与“俭行”两方面对儿子晓之以理,还给孩子讲了现在不“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结果。说理中充满忧戚,动之以情,表现了一位父亲在油将燃尽时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2)从评述“君子”做法的角度对儿子提出要求,增强了说理的针对性。
君子是什么样的人谈起。“君,尊也,从尹,从口。”是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即“君主”,其本义是指诸侯国之君。“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本指“国君之子”。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先秦诸子》中说:“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君子自然成为国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为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君子就是德才兼备的人。
诸葛亮从“君子”是“这样做的”的角度给儿子提出要求,既增强了说服力,也给儿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这样推测,儿子的“早成”表现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学成了,已经是君子了,那么为父就告诉你君子是怎样“行”(行事)的。
三、探究现实意义
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谈谈你学完本文的认识和收获。
示例一:关于“静”,“静”是高质量学习的前提,内心不平静,我们就做不到严谨治学;陶冶性情,也需要“静”,只有在“静”的时候,才能摒除杂念,审视自己的内心,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示例二:关于“俭”,我看到学校经常会出现攀比现象,比穿的衣服是不是名牌,吃的是不是进口零食,穿的鞋子是不是限量款,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热衷于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产生虚荣、自私等心理,不利于我们培养优秀品质。所以,我们要注重勤俭节约,培养节俭的品德。
示例三:关于“志”,我明白了立志很重要。志当存高远,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如果不立志,在学校就会不用心学习,成绩落后,不能考上大学;进人社会后,也会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示例四:关于“学”,我明白了只有勤学才可以增长才于。拥有才能,才可以在社会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
示例五:“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让我想到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等到回顾一生时才发现自己浪费了时光。
示例六:立志和学习。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没有目标,缺乏学习动力。
示例七:学习和成才。成才与勤奋读书密不可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四、结束语:
诸葛亮是儒家文化的践行者,《诚子书》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也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他劝勉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立志。他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字字句句都是真心话,不仅劝诫他的子孙,我们读来也大有可学习之处。
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目标定向,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小组讨论,合作互学,激情展示,课堂总结,巩固练习,消除障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情况,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一·朗读家风名篇,活动二·录制家风视频,学生分享,活动三·制作家风石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