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担心 (dān dan) 沾湿 (zhān zhàn)
(2)发怒 (nù lù) 差点儿 (chā chà)
(3)我压 (yā yà)根儿不知道你的压 (yā yà)力这么大。
(4)凯凯新买了一个弹 (tán dàn)弓,弹 (tán dàn)力特别好。
2.(8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小zhī zhū 舒舒服服地趴在一朵pià liàng 的花上,正zhǔn bèi shuì jià ,没想到暴风雨突然来了,它只好跌跌撞撞地跑了。
3.(4分)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冷”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温度低,跟“热”相对;B.寂静,不热闹;C.不热情,不温和;D.突然,意料以外的。
(1)那只豹子走着走着,冷不防回转身来。
(2)她的冷言冷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愉快。
(3)今天天气真冷。
(4)这家店铺冷冷清清的,没有什么生意。
4.(2分)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清净)
B.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晴朗)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杂乱)
D.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五颜六色)
5.(2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___地解决。”填到横线上的成语最合适的是( )
A.四平八稳B.千方百计C.七嘴八舌D.百战百胜
6.(2分)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项是( )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7.(2分)“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经想出一个好办法”的俗语是( )
A.人心齐,泰山移。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8.(4分)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朗读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1)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2)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3)唉,这是怎么回事呢?
(4)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二、语言表达。(4分)
9.(4分)口语交际。
在以“童话”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中,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讲述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你一定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介绍给同学们吧!(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三、阅读理解。(42分)
10.(24分)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选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哪些?请你在文中圈起来。这么多颜色,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我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
(2)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选文中画出来。
(3)选文写了许多秋天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银杏叶黄了
(4)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你挤我碰”把果子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果子的色彩多。
②“频频点头”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形象地写出了花儿在秋雨中的样子。
(5)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你能再写一个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吗?
(6)选文写出了作者对秋天的雨的 之情。
11.(18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ㅤㅤ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房子里设有楼梯和滑梯两条路,上楼的时候从楼梯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滑下来。
ㅤㅤ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大伙儿都说好。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小猴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
ㅤㅤ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ㅤㅤ又是一个春天来了。小驴儿又遇到了燕子,又对它说:“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燕子一声不响地飞走了。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跺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下面最适合做短文题目的是
A.小驴儿
B.小驴儿的理想
C.爱生气的小驴儿
(2)根据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下来。
①指不发出一点声音,静悄悄的,很安静。
②形容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3)画线句子描写的是小驴儿的 和 ,其中表示动作的词有 、 、 。
(4)想象一下,你觉得小驴儿的理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5)读了这篇文章,我得到的启示是
A.只说不干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B.不要只说空话大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四、表达交流。(22分)
12.(22分)习作。
ㅤㅤ在下列几组事物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并写下来。
ㅤㅤ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迹工整,350字左右。
①铅笔,橡皮,卷笔刀;
②眼睛,耳朵,鼻子;
③树林,虫子,小鸟;
④小鸟,荷叶,蝴蝶。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32分)
1.(8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担心 dān (dān dan) 沾湿 zhān (zhān zhàn)
(2)发怒 nù (nù lù) 差点儿 chà (chā chà)
(3)我压 yà (yā yà)根儿不知道你的压 yā (yā yà)力这么大。
(4)凯凯新买了一个弹 dàn (tán dàn)弓,弹 tán (tán dàn)力特别好。
【分析】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和多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解答】(1)担:读“dān”时,指用肩挑;担负;承担。读“dàn”时,指担子;重量单位。一百斤等于一担;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沾:读“zhān”,指浸湿;浸润;分享;分得;因接触而附着;接触;染上。故读音依次为:dān、zhān。
(2)怒:读“nù”,指愤怒;形容气势很盛。差:读“chā”时,意思是不同,不同之点。读“chà”时,意思是不相合;有错误;不好;不合标准;欠缺;短少。故读音依次为:nù、chà。
(3)压:读“yā”时,意思是从上往下施加重力;用强力制服;竭力抑制;胜过;超过;逼近;迫近;搁置不动;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也作“押”);压力。读“yà”时,意思是[压根儿]副词。从来;根本(多用于否定)。故读音依次为:yà、yā。
(4)弹:读“tán”时,意思是利用一物的弹性把另一物发射出去;被其他手指压住的手指用力伸开;拨弄或敲打乐器;抨击;检举;有弹性。读“dàn”时,意思是弹弓。用弹力发射弹丸的弓;弹丸。弹弓所用的铁丸或泥丸;枪弹、炸弹之类的总称。故读音依次为:dàn、tán。
故答案为:
(1)dān zhān;
(2)nù chà;
(3)yà yā;
(4)dàn tán。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要注重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2.(8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小zhī zhū 蜘蛛 舒舒服服地趴在一朵pià liàng 漂亮 的花上,正zhǔn bèi 准备 shuì jià 睡觉 ,没想到暴风雨突然来了,它只好跌跌撞撞地跑了。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蜘蛛 漂亮 准备 睡觉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3.(4分)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冷”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温度低,跟“热”相对;B.寂静,不热闹;C.不热情,不温和;D.突然,意料以外的。
(1)那只豹子走着走着,冷不防回转身来。 D
(2)她的冷言冷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愉快。 C
(3)今天天气真冷。 A
(4)这家店铺冷冷清清的,没有什么生意。 B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的现象。
【解答】(1)冷不防:出乎意料地。故“冷”指突然,意料以外的。
(2)冷言冷语:指说讽刺讥笑的话。故“冷”指不热情,不温和。
(3)冷:温度低,跟“热”相对。
(4)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冷落、凄凉、寂寞。故“冷”指寂静,不热闹。
故答案为:
(1)D;
(2)C;
(3)A;
(4)B;
【点评】一字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4.(2分)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带着清凉和温柔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清净)
B.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晴朗)
C.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杂乱)
D.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五颜六色)
【分析】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因此,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
【解答】B、C、D正确。
A.有误。清凉:寒凉;凉快,清静,不烦扰,宫殿名。清净:没有外界事物打扰。由词义可知不是近义词。
故选A。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2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___地解决。”填到横线上的成语最合适的是( )
A.四平八稳B.千方百计C.七嘴八舌D.百战百胜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解答】A.四平八稳:说话做事稳当。现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进取精神。
B.千方百计: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C.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其说不一;也形容饶舌,多嘴。
D.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根据语义应填“千方百计”。
故选:B。
【点评】做题时要从词义、词性、词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选择。
6.(2分)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一项是( )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分析】考查了诗歌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解答】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不是描写秋天景色的。
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已经凋谢殆尽,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凋谢枯萎菊花还傲寒斗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故选:A。
【点评】翻译古诗必须了解古代诗人的社会生活背景、写诗歌时的心情、古诗的具体内容,如果出现古代用语,必须查阅其意,用语言将古诗的大概意思写出来。
7.(2分)“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经想出一个好办法”的俗语是( )
A.人心齐,泰山移。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析】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回答这类知识,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经想出一个好办法”的俗语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故选:C。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8.(4分)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朗读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1)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D
(2)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A
(3)唉,这是怎么回事呢? B
(4)这时候,火柴又灭了。 C
【分析】考查朗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解答】(1)这是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的感受,我们可以从“多么舒服啊”这句感叹体会到小女孩的惊喜、兴奋。故选A。
(2)从“哪怕”“一根小小”体会到小女孩对火柴的渴望,故选A。
(3)这是一个疑问句,朗读时应该用疑惑的语气。故选B。
(4)从“灭”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小女孩失望。故选C。
故答案为:
(1)D;
(2)A;
(3)B;
(4)C。
【点评】小学阶段常考的是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和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后去把握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二、语言表达。(4分)
9.(4分)口语交际。
在以“童话”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中,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讲述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你一定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介绍给同学们吧!(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最喜欢读安徒生爷爷的童话,他的童话有很多故事情节有着矛盾冲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可是她一根火柴也没有卖掉,她也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会打她。她蜷缩在墙角,用手中的火柴取暖。在火光中她看到了烤鹅、圣诞树、疼爱她的奶奶等。最后小女孩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
【分析】考查了推荐介绍、学习交流。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本题可要抓住景点的特点进行介绍,说明推荐的理由,注意语句通顺,有条理。
【解答】在以“童话”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中,首先介绍自己最喜欢读的童话是什么?然后介绍故事的内容。
故答案为:
我最喜欢读安徒生爷爷的童话,他的童话有很多故事情节有着矛盾冲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可是她一根火柴也没有卖掉,她也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会打她。她蜷缩在墙角,用手中的火柴取暖。在火光中她看到了烤鹅、圣诞树、疼爱她的奶奶等。最后小女孩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
【点评】推荐介绍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三、阅读理解。(42分)
10.(24分)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选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哪些?请你在文中圈起来。这么多颜色,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 五彩缤纷 。我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
(2)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选文中画出来。
(3)选文写了许多秋天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写。
银杏叶黄了 枫树红了 田野金了
(4)对下列词语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你挤我碰”把果子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果子的色彩多。 ×
②“频频点头”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形象地写出了花儿在秋雨中的样子。 √
(5)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你能再写一个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吗?
白白的棉花像柔软的地毯。
(6)选文写出了作者对秋天的雨的 喜爱 之情。
【分析】语段选自课文《秋天的雨》,本语段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解答】(1)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结合语段内容可知,表示颜色的词语有:黄黄、红色、红红、金黄、橙红、紫红、淡黄、雪白,文中的“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故可以用“五彩缤纷”来形容秋天的颜色。
(2)考查语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大体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通过阅读语段可知,本段主要讲述了秋天的雨给秋天的景物都染上了各种颜色,所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就是本段的总述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示例和“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可概括为:枫树红了;田野金了;果树橙红了。
(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①“你挤我碰”把果子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果子的多,不是颜色多,故错误;
②“频频点头”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形象地写出了花儿在秋雨中的样子。正确。
(4)考查比喻。结合“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可知,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可仿写比喻句为:白白的棉花像柔软的地毯。
(5)考查作者情感。本语段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故答案为:
(1)黄黄、红色、红红、金黄、橙红、紫红、淡黄、雪白 五彩缤纷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枫树红了 田野金了;
(4)①×;
②√。
(5)比喻 白白的棉花像柔软的地毯;
(6)喜爱。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1.(18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驴儿的理想
ㅤㅤ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房子里设有楼梯和滑梯两条路,上楼的时候从楼梯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滑下来。
ㅤㅤ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大伙儿都说好。燕子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小猴说:“小驴儿,你快盖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
ㅤㅤ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ㅤㅤ又是一个春天来了。小驴儿又遇到了燕子,又对它说:“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燕子一声不响地飞走了。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跺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1)下面最适合做短文题目的是 B
A.小驴儿
B.小驴儿的理想
C.爱生气的小驴儿
(2)根据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写下来。
①指不发出一点声音,静悄悄的,很安静。 一声不响
②形容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心直口快
(3)画线句子描写的是小驴儿的 动作 和 语言 ,其中表示动作的词有 仰 、 剁 、 喊 。
(4)想象一下,你觉得小驴儿的理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小驴儿只会说大话,从不脚踏实地地去做。
(5)读了这篇文章,我得到的启示是 B
A.只说不干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B.不要只说空话大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分析】本文主要写小了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可是许多年过去了,小驴儿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解答】(1)考查给文章加标题。这篇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头小驴儿梦想着盖一所十分大的房子。可许多年过去了,他并没有做它想象中的房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光说不做,否则理想不会实现,终将一事无成。因此以“小驴儿的理想”为题目比较合适。故选B。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文中意思是“指不发出一点声音,静悄悄的,很安静”的词语是“一声不响”。文中意思“形容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的词语是“心直口快”。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文中画线句子“过了老半天,它居然仰起头,跺着脚,发怒地喊:‘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描写的是小驴儿的动作和语言,其中表示动作的词有“仰”“剁”“喊”。
(4)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内容可知,小驴儿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它只说不做,没有实际行动。
(5)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本文主要写小了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可是许多年过去了,小驴儿什么也没有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小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只说空话,光说不做。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故选B。
故答案为:
(1)B;
(2)①一声不响 ②心直口快;
(3)动作 语言 仰 剁 喊;
(4)不能,因为小驴儿只会说大话,从不脚踏实地地去做。
(5)B。
【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常见题型,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完成时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及所表达的主题后,再结合后面的问题分析解答。
四、表达交流。(22分)
12.(22分)习作。
ㅤㅤ在下列几组事物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并写下来。
ㅤㅤ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迹工整,350字左右。
①铅笔,橡皮,卷笔刀;
②眼睛,耳朵,鼻子;
③树林,虫子,小鸟;
④小鸟,荷叶,蝴蝶。
【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童话作文,要求从题目中所给事物任选一组进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首先审题,确定写作内容,然后结合所选择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想象编故事。想想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结果怎样?写童话故事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写童话作文或想象作文应和写记叙文一样,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句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答】范文:
铅笔、橡皮、卷笔刀的故事
一天晚上,文具盒里的铅笔和橡皮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它们都说自己对主人的贡献最大。铅笔首先发话了:“我的作用最大了,小主人天天拿我写字,字写的又干净又整洁,老师才会表扬小主人的字写得好。”橡皮听了也不甘示弱的说:“你老爱写错字,如果不是我把错别字擦干净,小主人才不会被老师表扬。”就在铅笔和橡皮吵的不可交开的时候,卷笔刀说话了:“你们的作用都一样大,但是要谦虚。”可铅笔和橡皮不听卷笔刀的话,还是继续争吵。
不一会儿,小主人回来了,他拿起笔,“刷刷刷”的写起字来,铅笔骄傲地看了橡皮一眼,说:“怎么样?现在事实证明,我的作用大吧!”一不小心,小主人把字写错了。就拿起橡皮“沙沙沙”地擦掉了错字。橡皮满不在乎地膘了铅笔一眼说:“还是我的作用大吧!”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小主人已经上四年级了,常用钢笔写字,写错了就用修正带或修正液来修改,很少用铅笔和橡皮了。这时,卷笔刀走过来,说:“现在你们知道了吧,其实,谁作用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铅笔和橡皮听了,惭愧地底下了头。
【点评】根据题目要求,小作者进行了合理的想像,写了铅笔、橡皮、卷笔刀的故事,故事虽浅显,但是说明了深刻的道理,句子通顺,想象合理,是一篇不错的想象作文。
A.渴望
B.疑惑
C.失望
D.兴奋
A.渴望
B.疑惑
C.失望
D.兴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感悟,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整书写,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语言表达,阅读理解,表达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