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1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2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3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4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5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6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7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4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专项模块素养培优,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太平洋,思维流程第3题,第4题,典图解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角度一板块运动与地貌(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世界局部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张裂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角度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022·浙江6月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图中甲处(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1.掌握地质构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2.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方法与技巧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
    3.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探规律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辨析提升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
    已知: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
    命题角度1深渊轴部与板块运动(2023·浙江百校联考二模)深渊专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 000米的区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下图为局部海域水深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深渊轴部的地质构造为(  )A.海沟B.海岭C.褶皱D.断层2.该深渊南、北坡可能分别位于(  )A.大洋板块、大洋板块B.大洋板块、大陆板块C.大陆板块、大洋板块D.大陆板块、大陆板块
    解析 第1题,根据对深渊的描述“海洋中最深的地方”,调动所学知识可知,该种地貌地处海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的消亡边界,为海沟。海沟地貌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看,属于断层。所以D正确,A、B、C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海沟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消亡边界,A、D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深渊轴部以北水深较浅,以南水深较深,因此南部为大洋板块,北部为大陆板块,所以B正确。
    命题角度2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地貌(2023·湖南九校联盟高三联考)地层的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在空间上的相互接触关系或者叠置状态。沉积岩石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指的是新老地层平行并且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该地没有发生构造运动。假整合接触指的是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该地发生过整体的地壳升降运动,有过沉积间断或者地面的侵蚀,但是没有发生过褶皱运动。不整合接触指的是新老地层不平行并且不连续,表明地层形成期间发生过褶皱运动、地面侵蚀和再沉积的过程。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①②两断层线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断层线左侧岩层相对下沉B.②断层线左侧岩层相对下沉C.②断层线右侧岩层相对下沉D.①②断层线两侧岩层无相对运动4.③处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B.假整合C.不整合D.侵入
    5.该区域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断裂升降作用早于岩浆侵入作用B.二叠纪沉积作用早于水平挤压作用C.水平挤压晚于岩浆侵入D.白垩纪沉积作用早于侏罗纪沉积作用
    解析 第3题,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主要为向斜。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平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中P层在①②断层中间的部分(灰色部分)较两侧岩层(黑色部分)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的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B正确,A、C、D错误。
    第5题,如图所示,该地区先后经历了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侵入—断层—沉积作用(J、K),所以断裂升降作用晚于岩浆侵入作用,A错误;二叠纪沉积作用早于水平挤压作用,B正确;
    第4题,如图所示,③处上下岩层时代顺序不连续,说明岩层的沉积不连续,并且该面不是平行的,说明岩层经历了侵蚀作用,为一个侵蚀面,不整合,C正确,A、B、D错误。
    水平挤压早于岩浆侵入,C错误;白垩纪沉积作用晚于侏罗纪沉积作用,D错误。
    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23·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莲花盆需要(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 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 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A.曲折的河道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D.丰富的泥沙
    1.外力作用分布的两大规律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区,除此之外,在河流流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
    流水侵蚀严重,进而造成水土流失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2.常见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描述(1)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上游搬运来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地带,因河道变宽、地形平坦、流速减慢,加上海水(或湖水)顶托作用,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2)冲积扇①形成:河流冲出山口时,地势变缓,河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所挟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而成。②冲积扇的结构特点a.从扇顶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逐渐减小;土壤逐渐肥沃。
    b.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埋藏越来越浅,常有泉水出没,水资源丰富;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c.水系呈分散状,水流不稳,河道较浅;农业发达,人口、农业主要在边缘地区分布。
    (3)沙洲——河流中的岛屿①形成:流水的沉积作用;河口处的沙洲还受海水的顶托作用。②消失:沙洲与泥沙沉积的河岸相连,沙洲消失。(4)冲积平原——中下游地区(包括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主要是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如华北平原。
    3.风沙地貌形成条件分析(1)物质条件——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堆积;河流将沙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堆积。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沿海地区的沙滩或沙丘。
    (2)动力条件——大风①当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②地形特征:平坦的地形,如广阔的平原,没有阻挡,风力大;峡谷或河谷走向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大;面积广大的湖泊或海域,下垫面摩擦力小,风力大。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
    下图示意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
    已知: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
    命题角度1线形沙丘与风力作用(2023·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中植被线形沙丘是该沙漠的主要沙丘形态。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其形成过程经历四个阶段:a灌丛沙丘—b风影灌丛沙丘—c垄状沙链—d植被线形沙丘。下图示意植被线形沙丘形成演化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1~3题。
    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区域线形沙丘走向不同,主要反映各区域(  )A.植被类型不同B.盛行风向不同C.降水量不同D.沙源不同2.植被线形沙丘形成过程中,其沙源主要(  )A.来自上风向B.来自两侧C.先源于上风向,后源于两侧D.先源于两侧,后源于上风向
    3.形成植被线形沙丘的双向风,当两侧风力不等时(  )A.强风的一侧坡面较陡B.强风的一侧坡面较短C.脊线偏向于强风一侧D.脊线偏向于弱风一侧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所以沙丘走向与合成风方向有关,B正确;植被类型、降水量、沙源不影响沙丘走向,主要影响沙丘固定程度和规模大小,A、C、D错误。第2题,由图可知,图a、b中显示出沙源来源于合成风上风向,图c、d中显示出沙源来自两侧,故A、B、D错误,C正确。第3题,当两侧风力不等时,强风的一侧沙粒爬升较多,表现为坡度减缓,坡面较长,A、B错误;由于强风风力较大,导致合成风方向会向弱风一侧倾斜,因此脊线偏向于弱风一侧,C错误,D正确。
    命题角度2河谷阶地与流水作用(2023·江苏盐城一模)千河是渭河北侧最大的支流,河谷谷底有宽阔平坦的河漫滩,两岸不对称发育了六级阶地(T1—T6),读千河河谷阶地剖面图,完成4~5题。
    4.两岸河流阶地不对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A.间歇性抬升B.间歇性沉降C.南北沉积差异D.南北抬升差异5.该河流(  )A.最初发育在砂砾岩中B.早期阶地形成时河道较宽广C.南侧黄土沉积时间短D.北侧T4阶地下无红黏土堆积
    解析 第4题,据图可知,河流北岸有两处明显断层,断层两侧岩层存在升降差异,所以两岸河流阶地不对称发育的主要原因是南北抬升差异,D正确;间歇性抬升不会导致河流阶地的不对称发育,A错误;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原因是间歇性抬升,而不是间歇性沉降,B错误;据图可知,河流南北两岸阶地上的沉积物存在差异,但这是两岸河流阶地不对称发育所导致的,并不是两岸河流阶地不对称发育的原因,C错误。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洪积物应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图中多处冲洪积物都位于红黏土之上,说明河流最初发育在红黏土之上;海拔越高的阶地,形成越早,根据冲洪积物的分布宽度可知,早期阶地形成时河道较宽广;南侧的黄土层较北侧薄,但影响沉积厚度的因素很多,与沉积物来源、外力作用强弱都有关系,不能确定是由沉积时间短造成的;读图可知,图中多处红黏土都位于冲洪积物之下,根据这个规律,北侧T4阶地的冲洪积物之下也应有红黏土分布。故选B。
    考点三 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2·湖南卷)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图2),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A.水流汇集快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D.地质条件复杂2.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A.a处B.b处C.c处D.d处
    3.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下图为西柏坡区位图。
    已知:据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
    命题角度1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2023·山东青岛一模)积雪分布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多年不同坡向的积雪日数及积雪面积占比。据此完成1~2题。
    1.与南坡相比,北坡多年平均积雪日数偏多,是因为北坡(  )A.大风天气少B.裸地面积广C.降雪强度小D.太阳辐射弱2.西北坡多年平均积雪面积占比较小,其原因可能是(  )A.气温低B.坡度小C.风力大D.积雪日数少
    解析 第1题,北坡更容易受北部冷空气影响,大风天气多,A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积雪分布主要受气温、降水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与植被覆盖等地面因素关联不大,B错误;降雪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雪量,对多年平均积雪日数的影响弱,C错误;整体而言,该区域北坡、西北坡和东北坡等坡向的多年积雪日数更多,主要原因在于偏北坡属于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地温和气温较低,积雪日数更多,D正确。第2题,气温低更容易形成积雪,说明气温低不是其多年积雪面积小的原因,A错误;坡度小,积雪面积更广,B错误;风力大会有风力侵蚀,影响多年平均积雪的面积,C正确;西北坡积雪日数较多,有利于积雪的保留,D错误。
    命题角度2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3·四川德阳一诊)河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村落布局常依山就势,呈现出带状、团状和阶梯状等空间形态。下图为当地某山谷示意图,图中甲山坡为传统村落分布区。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图中山谷民居坡向选择的主要原因是(  )A.防潮与取水B.防寒与取水C.采光与防寒D.采光与防洪4.该地多数民居采用合院式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强光照射B.抵御冬季严寒C.避免洪水威胁D.减轻地质灾害5.推测Ⅰ、Ⅱ、Ⅲ区域内村落的空间形态分别为(  )A.团状、带状、阶梯状B.带状、阶梯状、团状C.团状、阶梯状、带状D.阶梯状、团状、带状
    解析 第3题,由于该地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可判断该地在我国西北地区,民居坡向朝南,位于阳坡,可接受更多光照,同时北部山地可减小冬季北风的影响,起到防寒作用,C正确;坡向选择对于取水、防洪的影响相对较小,A、B、D错误。第4题,合院式布局,可形成房间包围的院落,可抵御冬季严寒,B正确;该处民居主屋主要朝南,利于采光,A错误;避免洪水威胁可向高处迁移,C错误;合院式布局不能减轻地质灾害,D错误。第5题,由图可知,Ⅰ区域土地平整,坡度缓,面积大;Ⅱ区域形成深切沟壑;Ⅲ区域谷宽沟深,坡度较缓。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分布相对分散,面积较大,可呈团状布局;坡度最大的地方,土地面积狭小,聚落分布呈阶梯状;谷宽沟深、坡度较缓的地方,聚落分布主要沿河谷分布,呈条带状布局,C正确,A、B、D错误。
    微专题7 地质过程的推演
    (2023·河北部分学校高三纵向评价)抛物线沙丘是一种平面形态呈“V”形或“U”形的典型固定、半固定沙丘,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因平面图形像抛物线,故得名抛物线沙丘。植被的分布可控制抛物线形沙丘侵蚀和沉积,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图示意新疆艾比湖流域某研究区抛物线沙丘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观测和对研究区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和沙丘上植被特征的分析,初步可以断定研究区抛物线沙丘起源于风蚀洼地。据此完成1~3题。
    1.风蚀洼地阶段风蚀洼地与弧形沙梁的相互关系是(  )A.风蚀洼地为弧形沙梁提供了全部沙源B.弧形沙梁减弱了吹蚀风蚀洼地的风力C.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进行分选D.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沿相同方向生长2.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植被(  )A.减弱了风沙的沉积作用B.增加了风力的侵蚀作用C.转变了风沙运动的方向D.改变了风沙流空间分布
    3.野外要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可以依据(  )①沙粒物质组成 ②沙丘长宽之比 ③沙脊形态特征 ④沙丘植被类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1题,由题意可知,抛物线沙丘的形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故而可以判断风蚀洼地位于抛物线沙丘的上风向,为其提供了部分沙源,A错误;洼地主要顺风向向前延伸,所以图中弧形沙梁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作用于风蚀洼地的风力影响较小,B错误;风蚀洼地中的植被增加了地表粗糙程度,使风速有所降低,较粗沙粒会发生沉降,故而风蚀洼地对弧形沙梁的沙粒具有分选性,C正确;初期阶段弧形沙梁主要沿两翼方向发展,洼地主要顺风向向前延伸,风蚀洼地和弧形沙梁发育方向不同,D错误。第2题,由题意可知,抛物线沙丘从半环形阶段到初级抛物线阶段的形态变化,主要是两臂的延长,这是由于植被对两臂部分的固定,增强了风沙的沉积作用,使得两臂部分风力侵蚀作用减弱,A、B错误;洼地主要顺风向向前延伸,风沙运动的方向并未发生转变,C错误;中间迎风坡部分由于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侵蚀作用强,故而向前推进,所以是由于植被分布特点改变了风沙流的空间分布,D正确。
    第3题,由图可知,图中四个阶段沙丘的长宽比和沙脊的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可以通过沙丘长宽比和沙脊形态来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②③正确;抛物线沙丘的沙粒物质组成都是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带来的,组成性质相似,不能用来判断抛物线沙丘发育的阶段,①错误;沙丘植被类型没有发生变化,④错误。故选C。
    4.(2023·广东大湾区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浙江省雁荡山是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地貌发育典型。早期火山喷发激烈,锥体顶部失去地下岩浆支撑,崩塌形成破火山;后期火山多次喷发形成厚达500米的流纹岩层。科考发现该流纹岩层含有晶型完好的斑晶矿物,有类似沉积岩的水平层理。流纹岩层分布区沟谷众多,沟谷两侧多发育狭长、陡峭、宽阔如屏的崖嶂地貌。图1示意早期破火山的形成过程,图2示意雁荡山流纹岩地貌形成模式。
    (1)描述雁荡山早期破火山的主要地形地貌特征。(2)岩浆喷发有“强烈爆发”和“宁静溢流”两种截然不同的喷发方式,推测雁荡山流纹岩层形成期间岩浆喷发的方式,并说明理由。(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雁荡山崖嶂地貌发育的过程。
    答案 (1)呈环形,凹陷洼地;多环形和放射状断裂,断裂岩层面积广,地形破碎。(2)方式:宁静溢流。理由:流纹岩具有水平层理,是由岩浆缓慢堆积形成,说明岩浆喷发缓慢;流纹岩中斑晶矿物晶型完好,未被破坏,说明未经历爆发式喷发。(3)流纹岩层多断裂、垂直节理,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大量沟谷;沟谷两侧岩壁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作用,高差增加,山体变小、变薄,形成崖嶂。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及图中信息可知,早期火山喷发激烈,锥体顶部失去地下岩浆支撑,崩塌形成破火山,从图中可以看出,呈现明显的环形凹陷,并有环形和放射状断裂,且断裂岩层面积较为宽广,地形相对破碎。第(2)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流纹岩属于岩浆岩,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流纹岩是由岩浆缓慢堆积而成,因此说明岩浆喷发缓慢,而科考发现该流纹岩层含有晶型完好的斑晶矿物,未被破坏,说明未经历爆发式喷发。因此可说明其喷发属于“宁静溢流”。第(3)题,根据材料可得,雁荡山崖嶂地貌后期受火山喷发作用形成较厚的流纹岩层,在地质作用下,流纹岩多断裂,垂直节理发育,在外力作用,特别是流水侵蚀下,形成大量沟谷,沟谷中的岩壁持续受到流水侵蚀,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崩塌,相对高差不断增加,崩塌之后山体会逐渐变小、变薄,最终形成崖嶂。
    河流的冲淤过程此消彼长,塑造了多样的河流地貌。明确河流的冲淤特点及影响对深入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至关重要。1.冲淤原理(1)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2)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下降。(3)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往往是“你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以冲刷(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淤积(堆积)为主。
    2.冲淤影响(1)对河床、河口地带的影响
    (2)主要的河流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
    (3)流水堆积地貌①形成条件
    ②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存在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和形态也存在差异。③地貌表现:三角洲(河口)、冲积扇(山口处)、沙洲(宽阔河床中)、河漫滩(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床中)、沙坝(河流入海口处受海水顶托而成)。
    (2023·广东广州一模)新桥水道是长江口崇明岛南侧河道中的深水沟槽,其冲淤变化受入海径流、涨潮流等因素影响。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以及2003年长江三峡大坝蓄水发电都对新桥水道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图反映1984—2020年新桥水道年平均冲淤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1984—1992年,新桥水道以(  )A.冲淤平衡B.淤积为主C.先冲后淤D.冲刷为主2.1998年,引起新桥水道冲淤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涨潮流动力增强,冲刷增强B.长江输沙量减小,淤积减少C.长江径流量增多,冲刷增强D.水利工程建成后,淤积增多3.2003—2020年,新桥水道整体(  )①变浅 ②变宽 ③向海移动 ④向上游移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解析 第1题,读1984—2020年年均冲淤量变化曲线可知,新桥水道在1984—1990年年均冲淤量为正值,表示以淤积为主;1990—1992年年均冲淤量为负值,表示以冲刷为主。1984—1992年新桥水道淤积大于冲刷,先淤积后冲刷,以淤积为主,B正确,A、C、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长江径流量增多,冲刷增强,输沙量增加,B错误,C正确;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于2003年,D错误;长江径流量增多,涨潮流动力的影响相对减弱,A错误。第3题,读1984—2020年年均冲淤量变化曲线可知,2003—2020年年均冲淤量主要为正值,新桥水道整体以淤积为主,随着水道淤积加重,水道会变浅、向海移动,①③对,④错;当水道以冲刷为主时,水道才会变深、变宽,②错。综上分析可知,D正确,A、B、C错误。
    1998年福建某河流干流上S水库落成,至今依然是距离入海口最近的水库。为研究水库对河床的影响,水文部门在库区下游设立了两个监测点,监测点Ⅰ距离库区2千米,监测点Ⅱ靠近入海口。1998—2021年河床变化倾向如下图所示,两个监测点泥沙平均粒径均有所增大。据此完成4~6题。
    4.代表2021年监测点Ⅰ河床状态的是(  )A.①B.②C.③D.④5.监测结果表明S水库能够(  )A.减少下游方向的径流量B.减小下游方向径流的季节变化C.减少上游方向的水土流失D.拦截上游方向输送的泥沙6.图示期间监测点Ⅱ河床受到的主要作用是(  )①河流侵蚀 ②河流沉积 ③海浪侵蚀 ④海浪沉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监测点Ⅰ距离库区2千米,监测点Ⅱ靠近入海口。监测点Ⅱ靠近入海口,河床应该更低,③④应该表示监测点Ⅱ的情况,C、D错误。监测点Ⅰ距离库区2千米,河床应该更高,①②应该表示监测点Ⅰ的情况。1998—2021年两个监测点泥沙平均粒径均有所增大,①泥沙粒径大于②,因此①应该代表2021年监测点Ⅰ的河床状态,A正确,B错误。第5题,1998年福建某河流干流上S水库落成,根据图中河床监测结果信息可知,水库建成后,下游河床高度下降,泥沙平均粒径增大。水库建设对下游年径流总量大小影响较小,丰水期储水,减少下游方向径流量,枯水期放水,增加下游方向径流量,A错误。水库建设可以减小下游方向径流的季节变化,但是与图中的河床监测结果关系不大,B错误。水库建设对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影响小,C错误。根据监测结果,水库拦截上游方向输送的泥沙,使下游河床高度下降,D正确。
    第6题,图示期间,水库建成后,洪峰到来时水流的速度大大降低,冲刷河床能力和以前相比大大降低,因此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而从图中泥沙平均粒径增大,河床降低可知,海水侵蚀作用增强,粒径较小的泥沙被海水侵蚀带走,因此图示期间监测点Ⅱ河床受到的主要作用是河流沉积和海浪侵蚀,②③正确。故选C。
    黄河下游孟津至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段,长约284千米,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下图示意黄河全下游及游荡段累计冲淤量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据此完成7~9题。
    7.该游荡段滩岸的土体特点是(  )A.黏粒含量小、抗蚀能力强B.黏粒含量大、抗蚀能力强C.黏粒含量小、抗蚀能力弱D.黏粒含量大、抗蚀能力弱8.推断1986—1999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B.植被C.含沙量D.人类活动9.1999—2016年,该游荡段断面形态趋向(  )A.宽深B.窄深C.宽浅D.窄浅
    解析 第7题,结合材料分析,该游荡段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说明滩岸的土体黏粒含量小,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第8题,读图分析,1986年龙羊峡水库开始运行,1986—1999年累计冲淤量呈上升趋势,说明黄河下游淤积量大于冲刷量,主要原因是龙羊峡水库运行后,控制了汛期下游的水量,使黄河冲刷侵蚀能力减弱,汛期过后泥沙大量淤积,从而导致淤积量大于冲刷量;图文信息不能反映出降水量和植被的变化情况;黄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龙羊峡水库位于上游,对黄河下游的含沙量影响不大。第9题,读图分析,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运行,1999—2016年累计冲淤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调水调沙使黄河下游冲刷量增大,该游荡段断面形态趋向窄深,河道趋于稳定。
    10.(2023·湖北武汉2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恢复效率是指河流某河段的河床泥沙冲淤量(冲淤量=淤积量-侵蚀量)与来沙量之比,用来表示河流中悬移质泥沙在流动过程中恢复的程度。荆江段河床泥沙组成中粗沙含量大、细沙含量小。2003年三峡水库运行后,其下游长江荆江段来沙量发生明显变化,处于严重的不饱和输沙状态,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调度产生影响。图1、图2分别示意1994—2018年荆江段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的变化和恢复效率。
    (1)指出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段三个水文站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的变化特点。(2)简述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荆江段粗沙、细沙恢复效率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3)仅考虑三峡水库运行对河床的影响,未来调度一次相同强度的洪水时,可以提高三峡水库的安全下泄流量,试说明理由。
    答案 (1)三个水文站悬移质泥沙的中值粒径变化差异大;随时间推移,三个水文站悬移质泥沙的中值粒径均变大;变大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监利水文站、沙市水文站、枝城水文站。(2)差异:细沙恢复效率趋近于零,粗沙恢复效率为负值且绝对值较大。原因:三峡水库运行后,下泄水流的含沙量大幅下降,各粒径悬移质泥沙均处于不饱和输沙状态;(为恢复输沙平衡状态,)流水对河床冲刷显著,在往下游流动过程中悬移质泥沙含量逐渐升高;由于河床中细沙含量较低,冲刷过程中河床不能为水流提供充足的细沙补给(使得细沙恢复效率趋近于零);河床中粗沙含量较高,冲刷过程中河床能为水流提供充足的粗沙补给(使得粗沙恢复效率为负值且绝对值较大)。(3)三峡水库运行后,其下游悬移质泥沙恢复效率为负值,说明其下游河段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相同水位条件下河道蓄洪量增加,蓄洪能力增强,可安全下泄流量变大。
    解析 第(1)题,根据图1可知,在三峡水库运行后,三个水文站悬移质泥沙的中值粒径变化差异大。从粒径大小看,三个水文站悬移质泥沙的中值粒径均变大;不同水文站粒径变大的程度不同,变大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监利水文站、沙市水文站、枝城水文站。第(2)题,根据图2中的折线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荆江段粗沙恢复效率为负值且绝对值较大,细沙恢复效率趋近于零。原因主要是三峡水库运行后,拦截大量泥沙,下泄水流的含沙量大幅下降,各粒径悬移质泥沙均处于不饱和输沙状态;泥沙减少,河流侵蚀作用增强,对河床冲刷显著,在往下游流动过程中悬移质泥沙含量逐渐升高;根据材料“荆江段河床泥沙组成中粗沙含量大、细沙含量小”可知,流水对河床冲刷过程中,河床提供的细沙较少,使得细沙恢复效率趋近于零;冲刷过程中河床能为水流提供充足的粗沙补给,使得粗沙恢复效率为负值且绝对值较大。
    相关课件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10环境与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10环境与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专项模块素养培优,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思维流程第3题,第4题,养分循环,辨析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8产业区位与产业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8产业区位与产业发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专项模块素养培优,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3发展分析法,辨析提升,典图解读,因地制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7人口与聚落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编专题突破专题7人口与聚落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专题总览,高频考点能力突破,目录索引,专项模块素养培优,考点一人口,思维流程,思维流程第3题,第4题,3影响,辨析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