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英语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Book3Unit2Developingideas教学设计docx、2022年桂林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活动方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桂林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赛课活动通知为加强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实践,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大面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结合我校执行广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决定举行2022年桂林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评选活动,选出优秀教师参加2022年桂林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活动。一、参与对象: 语数英各2名,理化生政史地各1名,体艺心信1名,共13人二、参加流程:1、报名:教研组长于6月15日把本组参加比赛教师名单报教务处。2、比赛日期和地点:6月28日全天及6月29日上午,录播教室。3、参赛选手在比赛前两天(6月26日前)将教学设计表(电子版)交教务处。4、设奖: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三、附表1、评课指标2、教学设计3、信息化2.0 能力点解读2022年桂林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评课指标2022年桂林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教学设计表2022年桂林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信息化2.0 能力点解读 蓝色为桂林中学选择的能力点评价指标权重指标描述分值优秀良好一般赋分教学设计10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体现学科素养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9-107-85-6教学过程10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9-107-85-610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9-107-85-610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9-107-85-610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9-107-85-610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9-107-85-6教学效果10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课堂气氛活跃有序。9-107-85-610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所学科目的知识。9-107-85-610能推动学生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有效发展。9-107-85-6技术能力点10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点共30个,每用到1 个能力点给1分。封顶10分。9-107-85-6整体评价总分课题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THE POWER of GOOD “The British Schindler”: the life of Nicholas Winton科目英语年级班级高一432班指导老师贺俊杰课时40 minutes上课地点录播教室资源教材、希沃白板能力点A1、B1、A2、A3、A7、B2、B3、A5、A6、B5、B6、B8、B9环节能力点名称一、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Nicholas Winton的生平和他为社会所做的贡献;2.按照时间线获取与梳理Nicholas Winton的生平,并概括出人物传记类文本的行文组织方式和关键要素,掌握常见阅读方法;3概括与总结人物品质和影响,为写人物简略传记做准备。思维品质目标通过思考和分析优秀人物的事迹,能够分析与判断他人的品质;并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中外优秀人物的高尚品格和善行的力量,关注世界和平和人类正义的话题,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初步意识; 培养自己坚持善行,对社会做贡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能力目标1.能够学会按照时间线阅读人物传记。2.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传记的关键要素。3.能够梳理Nicholas Winton的生平事迹,分析与判断人物品质。B1 A2 A3 B2 B3 A5 B5二、学情分析1.作为高中生,他们对电影Schindler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本节课堂导入部分,我利用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相关图式,便于阅读部分的开展。 2.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一些描述伟人性格特征与品质的词汇,因此本节课我会有意识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去激发学生并丰富他们的语言知识。A1 B1学法指导1.通过游戏测试动词过去分词的正确形式,回顾本单元语法,并指出学生在该环节容易犯的错误。2.阅读副标题判断文章体裁,通过查阅字典的形式丰富学生对于新体裁的理解。3.读后环节,通过小组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描述伟人品质的词汇。A5 A6四、教学评价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上,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融合的方式基本达成教学目的;在课堂后期学生创新活动环节结束后,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展示给予评价,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抽点个别学生进行多元评价。B9五、教学环境和资源(场地、课件、微课、学案、任务单等)五楼录播教室,必修三Unit 2 Developing ideas,导学案。B6 B8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能力点名称Revision(1 min)ComprehensionActivity(18 min)Application Activity(5 min)Innovation Activity (15 min)Homework(1min)Recall the lesson we have learnt in this unit. Activity 1 Lead-in.Watch a video.Activity 2 Read the subtitle.Ask Ss to tell which type of the passage it is by reading the subtitle.Activity 3 Skim for the structure. Ask Ss to read the biography quickly and fill in the table with the main ideas. Activity 4 Scan for the details. Ask Ss to follow the timeline to match the years with Winton's events.Activity 5 Talk about his qualities. Ask Ss to conclude what qualities Nicholas Winton has.Activity 6 Summarize the biography.Summarize Nicholas Winton’s biography and illustrate that he made a difference to the world.Activity 7 Creative work (Group work)Task 1 Brainstorm Do you know of any other Chinese who made a difference to the world/China?Task 2 Discussion 1.What are his qualities?2.How does he inspire you?Task 3 Understand the title.Homework:1.Summarize what a biography includes.2.Write a biography of the person you admire most. 通过游戏测试动词的过去分词的正确形式,回顾本单元语法,衔接单元内的教学内容。1.由电影导入话题人物,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2. 阅读副标题判断文章体裁,把握文章的文体特征为传记。3.通过分段概括出人物传记类文本的行文组织方式和关键要素.4.按照时间线梳理Nicholas Winton的生平,掌握常见阅读方法。5.深入思考Nicholas Winton的生平事迹,分析与判断他的品质。6.通过复述Nicholas Winton的传记,阐明他的善行对社会的贡献。7.了解中国优秀人物的高尚品格和伟大贡献,培养自己坚持善行,对社会做贡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讨论人物品质和影响,写出所选人物的简略传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以及对社会的贡献。1.总结传记的关键要素。2.结合课上讨论写一篇传记。作业:1.总结传记包含的内容;2.写一篇你最欣赏的人的传记。A7 A2、A3A5、A6B2 B3B5、B6、B9 序号维度选项查看详情1学情分析A1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情,从而1、从多个方面分析学情,包括学生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等2、精准确定教学的适切目标3、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4、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2B1 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从而1、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2、提高测验与练习活动的评价反馈效率3、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为教学策略调整和差异化学习支持提供依据4、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5、有助于通过积累形成测验与练习的资源库3教学设计 A2 数字教育资源获取与评价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与评价方法,从而1、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2、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媒体形式3、根据教学主题判断资源的适用性4、保证数字教育资源的科学性和时效性4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从而1、灵活组织、应用多种媒体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解释力2、采用可视化方式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3、有序推进课堂教学环节的展开4、丰富师生互动的方式5 A4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掌握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从而1、有序管理数字教育资源2、形成属性和特征丰富的数字资源库3、提高资源检索效率和利用效率4、依据教学目标有效整合多种信息资源6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1、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2、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3、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4、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7 B3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合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支持探究型学习活动,从而1、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2、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记录提供交流和协作的工具或平台3、为教师过程跟踪、行为分析与及时干预提供支持4、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工具开展学习的能力8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采取合适的信息技术聚焦某个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从而1、为复杂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情境和资源2、整合与拓展学生的经验3、加强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联系4、推进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5、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思维与能力9C2 创造真实学习情境利用技术创造真实学习情境,从而1、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环境进行有意义的关联和互动,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2、突破时空限制,整合多种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促进意义建构3、为学生经历和完成复杂的、挑战性的任务提供情境4、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促进学生自我导向的学习5、扩大学习交流范围和交流对象,帮助学生发展社会基本技能10学法指导A5 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从而1、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2、让学生感到切身相关,认同学习目标3、建立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的关联4、帮助建立学习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5、奠定良好的课堂学习基调11 A6 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教师借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与优化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课堂讲授活动,从而1、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形象化与直观化2、通过多种方式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3、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和关键问题4、为学生参与知识理解和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支持5、关注学生的不同需要6、引发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创造等思维活动12 A7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或工具开展课堂总结与提升活动,从而1、提升知识巩固的效果2、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整体理解与应用3、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4、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5、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掌握联系、归纳、对比等总结方法13 A8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师应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或资源支持写作表达、推理演算、调研分析等方法的教学,从而1、清晰、准确地进行方法示范和指导2、创设更为丰富、适切的方法体验、习得和迁移的情景3、有助于检验学生方法掌握的情况4、提高教师反馈与指导的效果14 A9 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1、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2、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3、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4、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5、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15 A10 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1、判断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有效地保护个人数据隐私2、养成电脑防毒、杀毒和信息备份的习惯3、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4、了解赌博、暴力、色情等网络产品对人的危害,提高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5、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游戏,恰当处理虚拟时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16 B4 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鼓励和帮助学生借助技术来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1、创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技术环境2、帮助学生掌握用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3、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应用知识4、持续跟踪与实时记录问题解决过程5、尝试将问题解决过程可视化6、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思考能力以及自主构建的能力17 B5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从而1、丰富学习小组产生方式2、提高小组成员学习活动的参与度3、保证小组成员平等地获得学习资源4、及时了解并有效推进小组学习进展5、促进小组成员及时交流与深度互动6、推动了集体智慧的沉淀和分享18B6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内外的讨论、辩论、成果展示等活动,从而1、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2、拓展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实时展示与分享过程性学习成果4、实现基于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互动5、推动过程性成果的沉淀与积累19 B7 家校交流与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家校交流与合作活动,从而1、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信息2、促进家校双方及时、深度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3、拓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提高家长的参与积极性4、帮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理念,对家长实施及时、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20 B8 公平管理技术资源保证学生有平等、充分接触和使用技术资源的机会,从而1、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条件和技术起点2、营造在技术支持的环境中公平学习的氛围3、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获得充分发展21 C3 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技术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1、拓展思维空间,从多个视角厘清和界定问题2、掌握问题分析的多元方法,提高问题分析的能力3、学会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4、及时交流和呈现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和结果5、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和创新能力22C4 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与表达采取合适的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创造性学习、表达与交流展示,从而1、鼓励和引导学生的主体观察和体验,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2、用多种方式捕捉生活的精彩瞬间3、优化成果的表现方式4、帮助学生以多种形式外化自己的思考5、创造多样化的学生表达与分享的机会6、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23 C5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和分析数据,针对问题/需求/兴趣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指导,从而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要2、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灵活调整指导方案3、增加自主学习机会,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充分的发展4、结合指导方案分析个别化指导结果,并提出改进计划24学业评价 A11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在教学中设计并应用评价量规,从而1、提升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精细化设计2、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习目标和评价要求3、适时引导学生调整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4、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反思5、支持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6、保持评价标准一致性、提升评价科学性7、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5A12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利用技术工具实时、全面采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从而1、从多种渠道收集学生学习行为,全面反映学习过程2、能够实时、有序记录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3、优化数据采集过程,丰富数据类型4、有助于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5、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26 A13 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借助信息技术工具用图像、图表等可视化形式直观地呈现学习相关数据,从而1、合理地解读数据发现问题并解释问题2、发掘数据间的潜在联系3、准确、多角度地分析与解读数据4、合理使用数据分析结果27B9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在信息化环境中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从而1、推动自评和互评活动有序开展2、扩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范围和深度,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3、持续跟踪和记录自评和互评的活动过程4、为学生创造自我反思与自我认知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5、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28 B10 档案袋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而1、丰富学习记录证据的形式,真实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2、提高学习记录和证据存储、检索与整合的效率3、让家长、同伴等相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4、为全面客观地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证据支持5、使评价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29C6 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掌握数据分析模型的应用和评价方法,从而1、根据教学情境判断数据评价模型的适用性2、丰富教学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方式3、合理、科学地解释教育教学现象和数据4、提升对数据的分析与解释能力30 C7 创建数据分析微模型发现或引入真实的教学问题,建立数据分析微模型,从而1、抽象表达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2、合理、科学地解释问题并分析原因3、提高数据分析效率4、有助于分析和发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5、为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5页。
这是一份高中英语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教学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道德困境,道德感,道德价值,道义上的责任,道德品质,教材原句,高考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英语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教学ppt课件,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