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 传神与意境教学设计
展开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江西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画欣赏是中学美术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进行的美术作品感受、品味,欣赏的教学活动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掌握欣赏方法,提高欣赏水平,重点欣赏以人物、山水、花鸟为题材的中国画,体会画中的传神与写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初步掌握国画的欣赏方法,提高中学生对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欣赏认识传统中国画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中国画精髓“传神写照”贯穿反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分析评价及“传神写照”的体现。、
教具准备:古典乐曲《琵琶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感受中国画的水墨神韵,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1、问:这部动画片是由什么画制作的,除了中国画你还知道哪些画种?你知道中国画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讨论)教师总结:这副动画片是由水墨画制作的,中国画是用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绘制的。
2、教师组织学生学习中国画相关知识:中国画: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其表现手法、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征。
中国画从表现形式或(技法)上分工笔和写意。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工整细致的画法,着重线条美。写意画:用简练的笔法描绘物象,纵笔挥洒,墨彩飞扬。写意画重视心灵感受,笔随意走。写意分大写意和小写意。从表现内容上分为:山水、花鸟、人物。(放映课件):
二、欣赏传统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画种,是古人传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精髓。下面请同学们把本课的内容看一遍。
1、课件播放各个朝代的名家画作品。
2、看完这些画后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新的疑问?(这些画都很精彩,是过去各个朝代的代表作,那么你在欣赏过程中是否发现这些画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介绍:艺术表现人类生活和精神,各个民族对艺术有不同的追求,追求传神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中国画尤为突出。传神要求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仅满足于外在形象的逼真,更重视对其神态与精神的揭示。
<一>在人物画中,传神不仅要求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且更要求表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泼墨仙人图》中国画写意人物南宋梁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梁楷:南宋画家祖上为东平(今属山东人)南度后流域杭州工画人物佛道鬼神兼善山水、花鸟。
(此画画法简练,聊聊数笔刻画了一位生动传神的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
赏析:寥寥数笔,表现一位仙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那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既顽皮可爱又高深莫测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的形象活灵活现。
<二>在山水画中,传神是通过意境表现出来的。所谓意境即赋予山川环境以不同的氛围与境界,传达的是画家的心境和愿望,是人与自然的合一。
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溪山行旅图》和《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中国画山水画北宋范宽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构图严谨、崇山雄厚、巨石突兀、林木繁茂、显示出一种全景山水的磅礴气势,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赏这幅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磅礴,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瀑布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全幅作品体势错综,在山路上出现一只商旅队伍,路边一湾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飞瀑,是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也点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题。(真实的画出了北方山川的壮美,使人身临其境。)
《溪山行旅图》中国画写意山水元朝倪瓒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教师引导:中国古代画家善于运用空白的艺术方法,称之为“以白当黑”。用笔简洁舒朗,形象孤傲可谓山水无情人有情,传达出清幽荒寂的意境,寄托着画家的情思。画面疏树五六株,水面空洞,山峦平远,描绘风雨之后“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的湖边景色。
《千里江山图》宋代 王希孟 绢本 北京博物院藏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做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像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图》也可尽收眼底。简要介绍
《墨梅图》中国画写意花鸟元朝王冕北京故宫博物院
赏析:这幅画传达的是神和志情趣盎然。赞美梅花的高风亮节,画家借梅花抒发自己的情怀,借梅自喻,(画入其人,人入其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情操。
<三>在花鸟兽画中,追求传神,是要把花木鸟兽的勃勃生机表现出来,使作品独具某种情趣。
《芙蓉锦鸡图》分析花鸟画的传神与意境
中国画工笔花鸟画北宋赵佶绢本设色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一个由静到动的瞬间,造型生动、令人叫绝画面上只有芙蓉花的一角、疏疏的两只娴静的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枝头,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来体现传神与意境。
播放课件组织学生看听《韩熙载夜宴图》
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1、此画的表现形式及内容??2、画的是什么?画中的主人公是哪位?是怎样的表情?他在画中出现几次?3、画家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传神与意境?4、哪个画面给你感触最深?
教师介绍:这幅画的历史背景,画中主人公是韩熙载,强颜欢笑,苦中作乐的无奈表情。你当时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的矛盾心情。他在画中出现4次,画中韩熙载是中书侍郎,南唐状元郎粲,官员:陈致壅,朱铣,李家明。艺技:李姬、王屋山,弱兰,舒雅。顾闳中抓住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姿态、表情,刻画出人物的细微变化,传达传神的境界。
全图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
第一段听琵琶演奏(听乐)描绘韩熙载在宴会进行中与宾客们听歌女弹琵琶的情景,生动的表现了韩熙载和他的宾客们全神贯注、侧耳倾听的神态。画家紧紧抓住了听的主题,运用多样统一的艺术法则,在众多人物的描绘中既注意到每一个听众不同的动作和情绪的动作都处理的较为成功,无论是穿红袍的状元朗粲、坐在床上的韩熙载,还是鞠身侧望的李家明,眼睛都集中在演奏者身上。尽管人群中仍有两个人没有直视演奏者,但从他们的手势和神态表情很容易看出他们的注意力并没有分散,也和别人别人一样背着悠扬的音乐所吸引,在构图上,画家把琵琶手摆在较空旷的左下角,其他人则多集中在右边,从而在形式上使大小轻重得到平衡。这样不仅使画面构图更富疏密变化,同时也使得主体人物占突出,整体上得到了变化与统一的完美效果。
第二段集体观舞(观舞)描绘韩熙载亲自为舞女观舞击鼓。
第三段间歇(休息)描绘宴会进行中的休息场面。
第四段独自赏乐(赏乐)是描绘韩熙载坐听管乐的场面。
第五段依依惜别(送别)是描绘韩熙载的众宾客与歌女们的情景。
四、课后拓展练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幅传统中国画作品,试从构图、笔墨、题材、审美等方面分析它们的艺术特色。
五、板书设计传神与意境——欣赏
一、中国画概况
二、欣赏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欣赏第2课 传神与意境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上册欣赏第2课 传神与意境教案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学习领域,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授,欣赏摄影和绘画作品,教师示范,学生课堂练习,学生作品互评,自我评价,课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传统纹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赣美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传统纹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说明,设计思路,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写在课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