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2.(2分)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3.(2分)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
    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4.(2分)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冷却剂
    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D.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5.(2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做功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
    B.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随着汽油的燃烧,汽油的热值会减小
    6.(2分)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B.
    C.D.
    7.(2分)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玻璃棒、橡胶棒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D.陶瓷碗、盐水
    8.(2分)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则(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9.(2分)“践行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常德市城区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电动公共汽车为市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方便。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电路开关)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公共汽车都无法行驶。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B.
    C.D.
    10.(2分)如图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的四个电路图,其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A.B.
    C.D.
    11.(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A.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B.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差
    C.通过灯L1的电流
    D.通过灯L2的电流
    12.(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
    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
    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
    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
    13.(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则( )
    A.L1两端电压为2.2V
    B.电源与 L1两端电压之和为3.8V
    C.电压表测 L1两端电压
    D.L2两端电压为2.2V
    14.(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两盏小灯泡规格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两端电压相等
    B.L1、L2的亮度一定相同
    C.a、b、c三处的电流一样大
    D.若L2灯丝烧断了,L1仍能发光
    15.(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动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重测试仪电路由于缺少开关,始终处于通路
    B.体重显示表是用电压表改装成的
    C.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大
    D.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16.(2分)如图为电路元件A和B的I﹣U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阻B是定值电阻
    B.如若将它们串联,接在某电源上,当电路电流0.15A时,电源电压是7V
    C.电阻A的阻值为20Ω
    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4.0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35A
    17.(2分)下列几组电阻并联后,等效阻值最小的一组是( )
    A.30Ω和15ΩB.20Ω和25ΩC.10Ω和35ΩD.5Ω和40Ω
    18.(2分)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A2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A1不变,A2不变B.A1不变,A2变小
    C.A1变大,A2不变D.A1变大,A2变小
    (多选)19.(3分)在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此时小灯泡L1的电阻为7.5Ω,则关于该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是6.3V
    B.电压表V的示数是1.3V
    C.此时小灯泡L2的电阻小于7.5Ω
    D.电流表的两个量程(0~0.6A;0~3A)中应选0~0.6A
    20.(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4.5V,定值电阻R0为10Ω,滑动变阻器R规格为“20Ω,2A”,电路正常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最大值为0.6A
    B.电压表示数范围为1V~3V
    C.滑片P向右移,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5Ω~20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1.(2分)金秋时节,小明到四方山生态公园赏花,空气中飘来阵阵花香。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讲这是 现象,这说明花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
    22.(3分)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图 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因为 。
    23.(2分)一台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了 次功,在做功冲程中汽油机实现了内能转化为 能。
    24.(2分)用一个带电体去吸引轻小纸屑,纸屑会飞向带电体,被吸的纸屑有些很快又被弹开 、 ,如图所示是闪电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此时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大地流向云层”、“云层流向大地”或“无法确定”)。
    25.(2分)如图所示,要使两灯泡串联,应闭合开关 。若S1、S闭合,S2断开,则 灯泡有电流通过。(选填“L1”、“L2”或“L1和L2”)
    26.(3分)某一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上,通过电流为0.2A,则导体的电阻是 Ω;若接在9V的电源上,通过电流是 A;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导体的电阻是 Ω。
    27.(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灯泡的亮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8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28.(2分)根据电路图甲连接好实物图乙。
    29.(4分)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 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
    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 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30.(8分)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此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根据你的分析 。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通过L1的电流为I1=1.6A,她又测出了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2和I,两次电流表指针均如图丙所示,则I2= A,I= A。
    (4)她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
    (5)根据测量结果,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31.(5分)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那么串联的各部分电路如何分配电源电压呢?小明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电压表、电压为3V的电源、开关及导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处于 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
    (2)如图甲所示,小明将阻值为10Ω和5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AB和CD两位置,闭合开关,则AB间电压为 V.比较两电阻阻值和所分电压值可得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所分电压 ;
    (3)为了进一步探究电压的分配规律,小明更换电阻完成了上表中2、3两次实验,观察到每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B间和CD间的电压之比与其对应电阻阻值之比相等 (选填:“可信”或“不可信”),你的理由是: 。
    四、计算题(32题11分,33题12分,共23分)
    32.(11分)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接受太阳能2.4×107J,水箱内装质量为50kg温度为30℃的水。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
    (1)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干木柴才能放出这些热量?(干木柴的热值q=1.2×107J/kg)
    (2)如果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可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
    33.(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1的示数为0.2A。求:
    (1)R1两端的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R2的阻值。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富民一中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8为单选题,每题2分,19、20为多选题,全选对得3分,少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42分)
    1.(2分)下列诗词中,体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香
    B.“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烟
    C.“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絮
    D.“沙迷双眸人不见,尘覆万柳鸟无鸣”——沙
    【答案】A
    【分析】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是看得见的运动。
    【解答】解:A.花的香气是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B.“烟”的实质是固体小颗粒悬浮在空中,故B不合题意;
    C.“絮”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故C不合题意;
    D.“沙”是宏观物体的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2分)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答案】A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解: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属于通过做功增加物体内能的;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C、用热水袋对取暖时,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D、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物体的内能减小。
    故选:A。
    3.(2分)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
    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答案】D
    【分析】(1)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根据热量的描述进行判断;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属于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属于能量的转移;
    (4)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解答】解:A、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A错误;
    B、热量不是状态量,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C错误;
    D、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4.(2分)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冷却剂
    C.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D.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答案】B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温度高低、吸放热多少都没有关系;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强弱的一个物理量。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解:A、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故A错误;
    B、水的比热容较大大,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故B正确;
    C、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种类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故D错误。
    故选:B。
    5.(2分)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做功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冲程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
    B.该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随着汽油的燃烧,汽油的热值会减小
    【答案】C
    【分析】(1)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2)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可根据气阀和活塞的状态判断是哪个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3)热值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解答】解:
    A、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一次;
    BC、根据图示可知,火花塞点火,气缸容积增大,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正确;
    D、热值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因此当汽油不断减少时,故D错误。
    故选:C。
    6.(2分)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B.
    C.D.
    【答案】A
    【分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过程。
    【解答】解:A、下压活塞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电风扇工作时消耗了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暖器工作时,故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对活塞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分)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玻璃棒、橡胶棒B.铅笔芯、硬币
    C.金属勺、塑料尺D.陶瓷碗、盐水
    【答案】A
    【分析】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解答】解:
    A、玻璃棒,都是绝缘体。
    B、铅笔芯,都是导体。
    C、金属勺是由金属制作的;塑料尺不容易导电,故C错误。
    D、陶瓷碗不容易导电;盐水容易导电,故D错误。
    故选:A。
    8.(2分)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则(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答案】B
    【分析】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若两小球相斥,则表明其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解答】解:
    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乙都带正电,因为吸引的情况有两种可能,也可能一个带电;故丙可能带负电。
    综上所述,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B。
    9.(2分)“践行低碳环保,倡导绿色出行”,常德市城区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电动公共汽车为市民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方便。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电路开关)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公共汽车都无法行驶。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A.B.
    C.D.
    【答案】B
    【分析】只有当两个门都关上时,电动机才能工作,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电动机,所以两个开关为串联,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题知,电动机要由前,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机都不能工作,所以前,符合要求的电路只有B图。
    故选:B。
    10.(2分)如图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的四个电路图,其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D
    【分析】(1)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一般有两个量程,三个接线柱;
    (2)电流表使用时要串联在电路中,并且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解答】解:
    A、电流表在干路上测的是干路的电流;
    B、电流表与L2串联,测的是L2的电流,故B错误;
    C、电流表尽管与L2串联,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D、电流表与L1串联,测的是L1的电流,并且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
    故选:D。
    11.(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A.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B.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差
    C.通过灯L1的电流
    D.通过灯L2的电流
    【答案】D
    【分析】如图所示的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路径的特点判断两灯泡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开关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开始分支2、电流表,另一路经过灯泡L1,然后两路汇合共同流向负极,因此两灯并联连接6的电流。
    故选:D。
    12.(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
    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
    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
    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
    【答案】C
    【分析】(1)根据开关的状态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从而判断灯泡是否发光;
    (2)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判断A1、A2示数关系。
    【解答】解:A、只闭合S1时,电流表A1与L4连入电路,为L1基本电路,因此L1发光,L6不发光,故A错误;
    B、只闭合S2时,由于干路上的S1断开,则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状态,L6、L2不发光,故B错误;
    CD、闭合S1、S4时,电流分别流入L1、L2,则L4、L2并联,A1在干路上,A7在L2支路上,则A1测干路电流,A7测L2支路的电流,故C正确;
    故选:C。
    13.(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则( )
    A.L1两端电压为2.2V
    B.电源与 L1两端电压之和为3.8V
    C.电压表测 L1两端电压
    D.L2两端电压为2.2V
    【答案】A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灯串联,V测电灯L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灯L1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灯串联2两端的电压;即L2两端的电压是8.8V;电源的电压U=6V8两端的电压U1=3.2V;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灯L1两端的电压:U1=U﹣U2=6V﹣3.5V=2.2V;
    电源与 L3两端电压之和为6V+2.3V=8.2V;综上所述A正确。
    故选:A。
    14.(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两盏小灯泡规格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L2两端电压相等
    B.L1、L2的亮度一定相同
    C.a、b、c三处的电流一样大
    D.若L2灯丝烧断了,L1仍能发光
    【答案】C
    【分析】A.两盏小灯泡规格不同,电阻不同,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即可;
    B.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根据题意分析两灯的实际功率大小;
    C.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D.串联电路的特点之一: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路有一处断路则整个电路就没有电流。
    【解答】解:A.电路中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根据欧姆定律I=,L1、L2两端电压一定不相等,故A错误;
    B.由于两灯泡串联在同一电路中,实际电功率不一定相同6、L2的亮度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b、c三处的电流一样大;
    D.由于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相互影响2灯丝烧断,L4不能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15.(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动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重测试仪电路由于缺少开关,始终处于通路
    B.体重显示表是用电压表改装成的
    C.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大
    D.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答案】D
    【分析】(1)当自动体重测试仪不工作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断路;
    (2)根据电表的正确使用,即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判断体重显示表的类型;
    (3)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根据P=UI可知电路消耗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A、当自动体重测试仪不工作时,电路断路;
    B、由电路图可知,所以体重显示表是用电流表改装成的;
    CD、体重测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电路总电阻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D正确。
    故选:D。
    16.(2分)如图为电路元件A和B的I﹣U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阻B是定值电阻
    B.如若将它们串联,接在某电源上,当电路电流0.15A时,电源电压是7V
    C.电阻A的阻值为20Ω
    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4.0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35A
    【答案】A
    【分析】(1)分析图象可知,元件A的图象是一条正比例函数图象,说明通过元件A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即元件A的电阻是一定的,因此可以在图象A上找一点,根据对应的电流与电压,利用公式R=求出元件A的电阻;分析图象可知,元件B的图象是一条曲线,说明通过B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也就是说B的电阻是出于变化中的。
    (2)两元件串联时,通过两个元件的电流相等,电源电压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可以从图象上分别找到电流为0.15A时对应的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则两个电压之和即为总电压。
    两元件并联时,元件两端的电压相等,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每个元件中的电流之和,可以从图象上分别找到电压为4.0V时每个元件对应的电流,则两个电流之和即为总电流。
    【解答】解:(1)因为元件B的I﹣U图象是曲线,说明其电阻是变化的;
    由A的I﹣U图象可知,当电压为2.0V时,
    所以元件A的阻值为:RA===20Ω;
    (2)串联时,各处电流相等,由图可知:UA=3V,UB=4V,
    所以电源电压为:U=UA+UB=2V+4V=7V,故B正确;
    (3)并联时,各支路电压相等,由图可知:IA=7.2A,IB=0.15A,
    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总=IA+IB=2.2A+0.15A=8.35A,故D正确。
    故选:A。
    17.(2分)下列几组电阻并联后,等效阻值最小的一组是( )
    A.30Ω和15ΩB.20Ω和25ΩC.10Ω和35ΩD.5Ω和40Ω
    【答案】D
    【分析】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我们不难看出四个选项中R1+R2都等于45Ω,所以可以根据R总=,只比较分子的大小即可。
    【解答】解:因为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即=+;
    则R总=;
    由A、B、C、D四个选项可知:四个选项中R1+R2都等于45Ω;
    故R4•R2越小的,则总电阻就越小;
    A中R1•R5=30Ω×15Ω=450Ω2;
    B中R1•R7=20Ω×25Ω=500Ω2;
    C中R1•R2=10Ω×35Ω=350Ω2;
    D中R1•R4=5Ω×40Ω=200Ω2;
    通过比较可知D选项的两个电阻的R6•R2积最小,所以并联后阻值最小。
    故选:D。
    18.(2分)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1、A2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A1不变,A2不变B.A1不变,A2变小
    C.A1变大,A2不变D.A1变大,A2变小
    【答案】C
    【分析】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两用电器互不影响;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之和。
    【解答】解: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使电路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当开关断开时1一盏灯,电流表A1和A7测量的是通过L1的电流;当开关闭合时,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8示数不变,干路电流增大1和测量的是干路的电流,示数变大2的示数不变,A3的示数变大。
    故选:C。
    (多选)19.(3分)在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3.8V,此时小灯泡L1的电阻为7.5Ω,则关于该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是6.3V
    B.电压表V的示数是1.3V
    C.此时小灯泡L2的电阻小于7.5Ω
    D.电流表的两个量程(0~0.6A;0~3A)中应选0~0.6A
    【答案】AD
    【分析】(1)由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出电源电压。
    (2)已知此时小灯泡L1的电阻为7.5Ω,可求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此可求得此时小灯泡L2的电阻;
    (3)根据求得的电路中的电流可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解答】解:
    AB、由图可知,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8测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测电源电压;
    因为电源电压等于两灯泡两端电压之和,
    所以电源电压:U=U1+U2=2.5V+2.8V=6.6V;故A正确;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C、已知此时小灯泡L1的电阻R1=2.5Ω,则流经小灯泡L1的电流I6===A,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5=I2=A,则此时小灯泡L2的电阻R2===11.8Ω>7.5Ω;
    D、由C可知,则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应选2~0.6A。
    故选:AD。
    20.(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4.5V,定值电阻R0为10Ω,滑动变阻器R规格为“20Ω,2A”,电路正常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最大值为0.6A
    B.电压表示数范围为1V~3V
    C.滑片P向右移,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5Ω~20Ω
    【答案】D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电压表的示数的示数最大时,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电流表的量程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相比较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得出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最小,电路安全,据此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然后得出电压表示数范围;
    (2)根据欧姆定律结合R0的阻值判断滑片P向右移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CD.当电压表的示数U6=3V时,电路中的电流I==,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8.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3A,故A错误;
    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总===15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小=R总﹣R8=15Ω﹣10Ω=5Ω,
    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为20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5Ω~20Ω;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4.15A,
    所以,电压表的最小示数U0′=I′R0=7.15A×10Ω=1.5V,
    所以,电压表示数范围为2.5V~3V;
    B.由R=可知5的阻值,
    所以,滑片P向右移,故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1.(2分)金秋时节,小明到四方山生态公园赏花,空气中飘来阵阵花香。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讲这是 扩散 现象,这说明花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无规则 运动。
    【答案】扩散;无规则。
    【分析】不同物质的分子在彼此接触时,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解答】解:在公园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
    22.(3分)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水蒸气的 内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图 丙 中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与这一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因为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
    【答案】内;丙;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根据气门的打开和关闭情况,结合活塞的运动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3)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解: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水蒸气对塞子做功;
    图乙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是压缩冲程;
    图丙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是做功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与甲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
    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升高的温度相同时,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故答案为:内;丙;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升高的温度相同时,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23.(2分)一台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了 20 次功,在做功冲程中汽油机实现了内能转化为 机械 能。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2周,对外做功一次;
    (2)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40r/s,即该飞轮每秒钟转40r。
    因为飞轮转2r,对外做功1次,对外做功20次;
    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
    故答案为:20;机械。
    24.(2分)用一个带电体去吸引轻小纸屑,纸屑会飞向带电体,被吸的纸屑有些很快又被弹开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如图所示是闪电电流通过避雷针的示意图,此时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 云层流向大地 (选填“大地流向云层”、“云层流向大地”或“无法确定”)。
    【答案】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云层流向大地。
    【分析】(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可以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解:用一个带电体去吸引轻小纸屑,轻小的纸屑不带电,被吸的纸屑有些很快又被弹开,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如图,云层带正电,根据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故答案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5.(2分)如图所示,要使两灯泡串联,应闭合开关 S 。若S1、S闭合,S2断开,则 L2 灯泡有电流通过。(选填“L1”、“L2”或“L1和L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如果电路中某一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相连,即导线与用电器并联,这种情况叫用电器短路,又称“局部短路”,导致的后果是被短路的用电器没有电流通过而不能工作。
    【解答】解:
    要使两灯串联,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两灯是串联的;
    若S1、S闭合,S2断开,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7、灯泡L2流回电源负极;由于S1闭合对灯L5短路,所以2发光。
    故答案为:S;L2。
    26.(3分)某一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上,通过电流为0.2A,则导体的电阻是 15 Ω;若接在9V的电源上,通过电流是 0.6 A;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导体的电阻是 15 Ω。
    【答案】15;0.6;15。
    【分析】(1)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阻值;
    (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阻碍电流的性质,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电阻的阻值不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阻的电流。
    【解答】解:由I=可得==15Ω;
    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电阻的阻值仍为15Ω不变,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9V时,通过的电流:I′==。
    故答案为:15;6.6。
    27.(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灯泡的亮度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由图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分析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2)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分析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解答】解:
    (1)由图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可知;
    (2)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灯的电流不变。
    故答案为:变小;不变。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8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
    28.(2分)根据电路图甲连接好实物图乙。
    【答案】
    【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可采用“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的流向,先串电路元件最多的电路,再将相应并联的部分接入电路即可。
    【解答】解:由电路图知,灯与电铃并联,S1在干路上(控制所有用电器),S2控制电铃;根据电流流向法2、电铃、S2,回到负极,然后把灯泡并联在电铃和开关S2支路的两端即可,如图所示:
    29.(4分)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 液柱高度 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 方案二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甲的吸热能力强 ;
    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 甲 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由表中数据分析回答;根据Q=cmΔt分析。
    【解答】解:(1)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
    (2)分析表中信息,质量相同,故小明采用的是方案二;
    分析表中数据知,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甲吸收的热量;
    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因甲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甲,甲吸热多。
    故答案为:(1)液柱高度;(2)方案二;甲。
    30.(8分)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此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根据你的分析 电流表没有调零 。
    (2)小薇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L1或电流表断路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通过L1的电流为I1=1.6A,她又测出了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2和I,两次电流表指针均如图丙所示,则I2= 0.4 A,I= 2 A。
    (4)她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
    (5)根据测量结果,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I=I1+I2 (写出关系式即可)。
    【答案】(1)断开;电流表没有调零;(2)L1或电流表断路;(3)0.4;2;(4)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得出普遍性的规律;(5)I=I1+I2。
    【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电流表使用前要调零;
    (2)小微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则干路和L2支路为通路,根据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分析;
    (3)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确定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据此求解;
    (4)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5)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答】解:(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原因可能是电流表没有调零;
    (2)小微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2光,则干路和L7支路为通路,但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1或电流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5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2和I,两次电流表示数均如图乙中所示,测灯L2的电流时,电流表选用小量程,I7=0.4A,测干路电流时电流表选用大量程,电流I=7A,I=I1+I2=7.6A+0.5A=2A;
    (4)她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5)根据测量结果可知,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I=I1+I2。
    故答案为:(1)断开;电流表没有调零1或电流表断路;(3)0.6;2;得出普遍性的规律1+I3。
    31.(5分)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那么串联的各部分电路如何分配电源电压呢?小明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电压表、电压为3V的电源、开关及导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
    (2)如图甲所示,小明将阻值为10Ω和5Ω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AB和CD两位置,闭合开关,则AB间电压为 2 V.比较两电阻阻值和所分电压值可得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中,电阻值越大,其所分电压 越大 ;
    (3)为了进一步探究电压的分配规律,小明更换电阻完成了上表中2、3两次实验,观察到每次实验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分析实验数据发现AB间和CD间的电压之比与其对应电阻阻值之比相等 不可信 (选填:“可信”或“不可信”),你的理由是: 实验中选用的AB间电阻阻值始终是CD间电阻阻值的两倍,使得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断开;
    (2)电压表读数时应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求出CD间的电压;结合图甲中的信息可得出结论;
    (3)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应改变实验对应条件多次测量。
    【解答】解:(1)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2)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是8.1V,则AB间电压为2V,
    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CD=U﹣UAB=3V﹣2V=3V,则UAB>UCD,
    由图甲可知AB间的电阻(10Ω)大于BC间的电阻(5Ω),
    所以,串联电路中,其所分电压越大;
    (3)实验过程中,三次实验的电阻比都是2:2(AB间电阻阻值始终是CD间电阻阻值的两倍),实验中每次实验的电阻比不同,所以这次实验得到的结论不可信。
    故答案为:(1)断开;(2)2;(3)不可信,使得实验结论存在偶然性。
    四、计算题(32题11分,33题12分,共23分)
    32.(11分)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接受太阳能2.4×107J,水箱内装质量为50kg温度为30℃的水。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
    (1)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干木柴才能放出这些热量?(干木柴的热值q=1.2×107J/kg)
    (2)如果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可使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已知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的热量,由题知Q吸=Q放,利用Q放=mq计算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干木柴;
    (2)知道水吸收的效率和受太阳热辐射的能量可求水吸收的热量,又知道水的比热容,根据Q吸=cmΔt求出水温升高的值。
    【解答】解:
    (1)干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受=2.4×104J,
    由Q放=mq得,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干木柴得质量:
    m干木材===2kg;
    (2)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受η=3.4×107J×42%=3.008×107J,
    由Q吸=cmΔt可得,水温升高的值:Δt==;
    则水的末温为48℃+30℃=78℃。
    答:(1)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2kg干木柴放出的热量;
    (2)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78℃。
    33.(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1的示数为0.2A。求:
    (1)R1两端的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3)R2的阻值。
    【答案】(1)R1两端的电压为4V;
    (2)通过R2的电流为0.4A;
    (3)R2的阻值为10Ω;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两端的电压;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2的电流;
    (3)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2的阻值。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2测R1支路的电流。
    (1)由I=可得,R1两端的电压:
    U7=I1R1=8.2A×20Ω=4V;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7的电流:
    I2=I﹣I1=5.6A﹣0.7A=0.4A,
    (3)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8的阻值:
    R2====10Ω;
    答:(1)R5两端的电压为4V;
    (2)通过R2的电流为2.4A;
    (3)R2的阻值为10Ω;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液体吸热情况“多”或“少”

    10
    30
    40
    6


    10
    30
    40
    3

    实验次数
    AB间电阻/Ω
    CD间电阻/Ω
    1
    10
    5
    2
    20
    10
    3
    30
    15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
    液体末温t2/℃
    加热时间t/min
    液体吸热情况“多”或“少”

    10
    30
    40
    6


    10
    30
    40
    3

    实验次数
    AB间电阻/Ω
    CD间电阻/Ω
    1
    10
    5
    2
    20
    10
    3
    30
    15

    相关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数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9,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宁县中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09,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宁县中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