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41讲水与水溶液教学课时学案
展开1.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KW)及应用。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及pH,了解pH的定义、测定和有关计算。 3.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
1.水的电离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H3O++OH-,可简写为H2OH++OH-。
(2)25 ℃时,纯水中c(H+)=c(OH-)=1×10-7ml·L-1;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都相等。
2.水的离子积
3.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
酸性溶液中水的电离可能被促进也可能被抑制,若是酸溶液(电离出H+)则抑制水的电离,若是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则促进水的电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纯水的pH一定为7,呈中性。( )
(2)常温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水的离子积相等且均等于1×10-14。( )
(3)水中加入酸,H+与H2O电离出的OH-反应,促进水的电离。( )
(4)任何酸性盐溶液中,常温下c(H+)H2O均大于1×10-7 ml/L。( )
(5)25 ℃,pH=3的酸溶液与pH=11的碱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答案] (1)× (2)× (3)× (4)× (5)√
2.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T________25(填“>”或“<”)。
(2)b、c点分别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3)d点对应的溶液中c(OH-)=________,水电离出的c(OH-)H2O=________。
(4)从a点到d点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酸、中 (3)1×10-5 ml·L-1 1×10-5 ml·L-1或1×10-7 ml·L-1 (4)在加热条件下加入碱性物质
c(H+)H2O、c(OH-)H2O的有关计算
1.(1)25 ℃、0.01 ml/L的盐酸和NaHSO4溶液中c(H+)H2O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25 ℃,pH=10的氨水和Na2CO3溶液中c(OH-)H2O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KW=1×10-12时,pH=10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H2O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4)25 ℃,溶液中c(H+)H2O=1×10-10 ml·L-1的溶液的pH为________;溶液中c(H+)H2O=1×10-4 ml·L-1的溶液的pH为________。
(5)25 ℃,pH=4的溶液中,c(H+)H2O为________。
[答案] (1)1×10-12 ml/L 1×10-12 ml/L (2)1×10-10 ml/L 1×10-4 ml/L (3)1×10-10 ml/L 1×10-2 ml/L (4)4或10 4或10 (5)1×10-4 ml/L或1×10-10 ml/L
溶液中c(H+)H2O=c(OH-)H2O的计算方法
(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酸溶液中求c(OH-),即c(H+)H2O=c(OH-)H2O=c(OH-),碱溶液中求c(H+),即c(OH-)H2O=c(H+)H2O=c(H+)。
(2)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故c(H+)H2O等于显性离子的浓度。
(3)酸式盐溶液
酸式酸根以电离为主:c(H+)H2O=c(OH-)H2O=c(OH-)。
酸式酸根以水解为主:c(H+)H2O=c(OH-)H2O=c(OH-)。
水的电离曲线图像分析
2.(2022·厦门模拟)25 ℃时,水溶液中c(H+)与c(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b到c点可以加NaOH溶液
B.bd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都呈中性
C.d点对应溶液的温度高于25 ℃,pH<7
D.c点溶液不可能是盐溶液
D [c点溶液中c(OH-)>c(H+)呈碱性,可以是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D错误。]
正确理解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
(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相同,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改变温度。
中和反应过程中c(H+)H2O或c(OH-)H2O的变化
3.常温下,向20.00 mL 0.1 ml·L-1HA溶液中滴入0.1 ml·L-1 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lg c水(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Ka(HA)约为10-5 ml·L-1
B.M、P两点溶液对应的pH=7
C.b=20.00
D.M点后溶液中均存在c(Na+)>c(A-)
B [向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lg c水(H+)先减小至N点再变大,说明c水(H+)先增大,再减小。N点时c水(H+)最大,说明恰好完全反应。M点为HA与NaA的混合物,为中性,pH=7,N点时恰好完全反应,pH>7,P点为NaA与NaOH的混合溶液,呈碱性,pH>7,B错误。]
酸、碱反应中水的电离程度(α水)变化
(以氨水中滴加盐酸为例)
⇒eq \b\lc\{\rc\ (\a\vs4\al\c1( α水:ad>e,b点:盐酸不足,中性,c点:恰好反应,酸性,d点:盐酸过量,酸性))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1)酸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2)中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3)碱性溶液:c(H+)<c(OH-),常温下,pH>7。
2.溶液的pH
(1)定义式:pH=-lg_c(H+)。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常温下)
pH一般表示c(H+)≤1 ml·L-1的酸性溶液或c(OH-)≤1 ml·L-1的碱性溶液的酸碱度。
(3)测量方法
①pH试纸法
a.使用方法:把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央,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b.注意事项:ⅰ)pH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液中测pH。
ⅱ)用广泛pH试纸测出溶液的pH是1~14的整数,读数不会出现小数。
ⅲ)pH试纸不能湿润,若湿润相当于对待测溶液稀释,所测pH可能有误差。
②pH计法:又称酸度计测量法,可精密测量pH。
(4)基本计算
①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l·L-1,c(H+)=nc ml·L-1,pH=-lg c(H+)=-lg(nc)。
②强碱溶液(25 ℃):如B(OH)n,设浓度为c ml·L-1,c(H+)=eq \f(10-14,nc) ml·L-1,pH=-lg c(H+)=14+lg(nc)。
③弱酸弱碱溶液:可以根据电离度或电离常数计算。如0.1 ml/L HA(Ka=1×10-7 ml·L-1)溶液中:c(H+)=eq \r(1×10-8) ml·L-1=1×10-4 ml·L-1,pH=4。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碱性溶液的c(OH-)>1×10-7 ml·L-1,pH>7。( )
(2)100 ℃时,KW=1.0×10-12,0.01 ml·L-1盐酸的pH=2,0.01 ml·L-1的NaOH溶液的pH=10。( )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某酸溶液的pH,结果偏小。( )
(4)用pH试纸可以测量氯水的pH。( )
(5)用广泛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3.4。( )
[答案] (1)× (2)√ (3)× (4)× (5)×
2.(1)在t1 ℃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 ml·L-1,则c(OH-)为______。该温度下,测得某H2SO4溶液中c(SOeq \\al(2-,4))=5×10-6 ml·L-1,该溶液中c(OH-)=________ ml·L-1,pH=________。
(2)25 ℃,0.005 ml/L的Ba(OH)2溶液的pH=________,pH=13的Ba(OH)2溶液的c(OH-)=________ ml/L。
(3)t ℃,Kb(NH3·H2O)=1×10-5 ml·L-1,0.1 ml/L氨水的pOH=________。
[答案] (1)2.4×10-7 ml·L-1 5.76×10-9 5 (2)12 0.1 (3)3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1.(1)25 ℃,eq \f(KW,cH+)=10-12的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下同);
(2)25 ℃,c(OH-)=1×10-9 ml/L的溶液呈________性;
(3)t ℃,KW=1×10-12 ml2·L-2,pH=6的溶液呈________性。
[答案] (1)酸 (2)酸 (3)中
2.用“酸性”“碱性”“中性”或“不确定”填空。
(1)①相同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
②25 ℃时,相同浓度NH3·H2O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
(2)①25 ℃时,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
②25 ℃时,pH=2的H2SO4溶液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________。
(3)25 ℃,pH=2的HA溶液与pH=12的BOH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
(4)①25 ℃时,pH=3的HCl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
②25 ℃时,0.2 ml·L-1的氨水与0.1 m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________。
[答案] (1)①中性 ②酸性 (2)①酸性 ②碱性
(3)不确定 (4)①碱性 ②碱性
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判断
(1)等浓度等体积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的溶液性质——“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2)25 ℃时,pH之和等于14时,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等体积混合呈碱性;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呈酸性。即谁弱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3)酸、碱混合后生成的盐与剩余的酸或碱浓度相同时,可根据酸、碱的Ka或Kb确定酸碱性,若Ka或Kb>1×10-7(25 ℃时),由剩余的酸或碱决定。
(4)两强等体积相混时(25 ℃时)
①若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②若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
酸、碱混合液的pH计算
①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H+)混,再据此求pH。c(H+)混=eq \f(cH+1V1+cH+2V2,V1+V2)。
②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OH-)混,再据KW求出c(H+)混,最后求pH。
c(OH-)混=eq \f(cOH-1V1+cOH-2V2,V1+V2)。
③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最后求pH。
c(H+)混或c(OH-)混=eq \f(|cH+酸V酸-cOH-碱V碱|,V酸+V碱)。
[注意] 当n(H+)与n(OH-)相差100倍或更大时,在加、减计算中可以忽略较小者。
3.(1)常温下,将0.1 m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 m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为________。
(2)25 ℃时,pH=3的硝酸和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按照体积比为9∶1混合,混合液的pH为________。
(3)T ℃,纯水中pH=6。该温度下,pH=1的稀硫酸与0.15 ml·L-1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为________。
[解析] (1)c(H+)混=eq \f(0.06×2-0.1,2) ml·L-1=0.01 ml·L-1,pH=2。
(2)c(OH-)混=eq \f(0.01×1-0.001×9,10) ml·L-1=1×10-4 ml·L-1,c(H+)=1×10-10 ml·L-1,pH=10。
(3)c(OH-)混=eq \f(0.15×2-0.1,2) ml·L-1=0.1 ml·L-1,c(H+)=eq \f(1×10-12,0.1) ml·L-1=1×10-11 ml·L-1,pH=11。
[答案] (1)2 (2)10 (3)11
4.(1)25 ℃时,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25 ℃时,100 mL pH=a的稀硫酸与10 mL pH=b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的关系为________。
(3)25 ℃时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的稀盐酸Vb L混合,若所得溶液呈中性,且a+b=13,则eq \f(Va,Vb)=________。
[解析] (1)设氢氧化钡溶液体积为V1 L,硫酸氢钠溶液的体积为V2 L,依题意知,n(Ba2+)=n(SOeq \\al(2-,4)),由Ba(OH)2+NaHSO4===BaSO4↓+NaOH+H2O知,生成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n[Ba(OH)2]=0.5×10-2 V1 ml,eq \f(0.5×10-2V1 ml,V1+V2 L)=1×10-3 ml·L-1,则V1∶V2=1∶4。
(2)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等于NaOH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则100×10-3×10-a=10×10-3×10-14+b,a+b=15。
(3)10-14+aVa=10-bVb
eq \f(Va,Vb)=eq \f(10-b,10-14+a)=1014-a-b=10。
[答案] (1)1∶4 (2)a+b=15 (3)10
酸碱混合呈中性的定量关系
25 ℃,pH=a的强酸溶液与pH=b的强碱溶液,按V1∶V2的体积比混合,混合液呈中性。 V1、V2与a、b的定量关系为eq \f(V1,V2)=eq \f(10-14+b,10-a)=10-14+a+b。
pH与pOH的关系
5.某温度下,水中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pOH=-lg c(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温度高于25 ℃
B.在水中通入氨气,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
C.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
D.b点所处温度下,0.1 ml·L-1 KOH溶液的pH=13
D [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pOH=pH=6.5,则有c(H+)=c(OH-)=10-6.5 ml·L-1,KW=c(H+)·c(OH-)=10-6.5×10-6.5 ml2·L-2=1×10-13 ml2·L-2>KW(25 ℃),故b点温度高于25 ℃,A正确;在水中通入氨气,c(OH-)增大,抑制了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B正确;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均增大,则pH、pOH均减小,且二者相等,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C正确;b点对应的KW=1×10-13,0.1 ml·L-1 KOH溶液中c(H+)=1×10-12 ml·L-1,则溶液的pH=12,D错误。]
(1)25 ℃,任何溶液的pH+pOH=14
(2)t ℃,任何溶液的pH+pOH=-lg KW
酸碱中和滴定
1.实验原理
(1)概念: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以强酸与强碱反应为例)
①反应实质:H++OH-===H2O。
②定量关系:恰好中和时,n(H+)=n(OH-),即c(H+)V酸=c(OH-)V碱。
(3)滴定曲线(pH曲线)
以0.10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l·L-1盐酸为例
2.滴定管的分类及使用
(1)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含玻璃活塞)和碱式滴定管(由乳胶管、玻璃球组成的阀)。
(2)滴定管的构造和精确度
①构造:“0”刻度线在上方,尖嘴部分无刻度。
②精确度:读数可估读到0.01 mL。
(3)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1)终点为中性时,选择酚酞或甲基橙。
(2)终点为酸性时,选择甲基橙。
(3)终点为碱性时,选择酚酞。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碱性试剂,因为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造成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②碱式滴定管不能盛装酸性、氧化性和有机试剂,因为酸性、氧化性试剂腐蚀橡胶,有机试剂溶解橡胶。
③酸碱中和滴定一般不选择石蕊溶液做指示剂,其理由是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确定终点。
4.实验操作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检漏→洗涤→润洗→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洗涤→装液→加指示剂(锥形瓶不润洗)。
(2)滴定
(3)滴定终点判断的答题模板
操作(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现象(溶液由××色变为××色)―→时间(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数据处理
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实验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无效数据的取舍。
[示例] 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 eq \x\t(V)=eq \f(26.11 mL+26.09 mL,2)=26.10 mL,
c(NaOH)=eq \f(0.100 0 ml·L-1×26.10×10-3 L,25.00×10-3 L)=0.104 4 ml·L-1。
5.滴定误差分析
依据原理c(标准)·V(标准)=c(待测)·V(待测),得c(待测)=eq \f(c标准·V标准,V待测),因为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
(1)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导致V(标准)偏大,c(待测)偏大。
(2)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导致V(标准)偏大,c(待测)偏大。
(3)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的待测溶液溅出,导致V(标准)偏小,c(待测)偏小。
(4)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V(标准)偏小,c(待测)偏小。
(5)量取待测液时,锥形瓶中有少量水,导致V(标准)无影响,c(待测)无影响。
量筒与滴定管读数误差分析
⇒eq \b\lc\{\rc\ (\a\vs4\al\c1(俯视,视线偏高,读数偏大,仰视,视线偏低,读数偏小))
⇒eq \b\lc\{\rc\ (\a\vs4\al\c1(俯视,视线偏高,读数偏小,仰视,视线偏低,读数偏大))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酸碱中和滴定终点一定为中性。( )
(2)量取18.00 mL双氧水或KMnO4溶液应选用碱式滴定管。( )
(3)25 mL的滴定管,若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处于10.00 mL,则滴定管内液体体积为15 mL。( )
(4)标准NaOH溶液测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可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5)滴定管和锥形瓶在滴定前都应该用待装溶液润洗。( )
(6)锥形瓶洗净后必须干燥无水。( )
[答案] (1)× (2)× (3)× (4)× (5)× (6)×
2.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因加入半滴盐酸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________为止。
(2)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 mL,终点读数为________ mL,所用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 mL。
(3)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所测NaOH溶液浓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2)0.00 26.10 26.10 (3)偏大
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题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的指示剂和仪器( )
[答案] CD
2.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度(g/100 mL)。
已知:c(NaOH)=0.100 0 ml/L
Ⅰ.实验步骤:
(1)量取10.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 mL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 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___作指示剂。
(3)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数据记录:
Ⅲ.数据处理: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15.95+15.00+15.05+14.95)×eq \f(1,4) mL=15.24 mL。
(4)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白醋的总酸度为多少g/100 mL?写出计算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误差分析:
(5)下列说法中测定结果偏小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②滴定过程摇动锥形瓶时溶液溅出
③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④锥形瓶不干燥,有少量水
⑤配制0.100 0 ml·L-1 NaOH溶液时,称量的NaOH固体中有Na2O
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读数
[答案] (1)容量瓶 (2)酚酞溶液 (3)当滴加最后半滴NaOH溶液后,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4)第一组数据与后三组数据相差较大,属于异常值,应舍去
eq \x\t(V)=(15.00 mL+15.05 mL+14.95 mL)×eq \f(1,3)=15.00 mL,n(CH3COOH)=15.00×10-3 L×0.100 0 ml·L-1=1.500×10-3 ml,则100 mL该白醋中CH3COOH的质量为eq \f(1.500×10-3×60,10×\f(20,100))×100 g=4.5 g,总酸度为4.5 g/100 mL
(5)①②⑤⑥
1.(2020·浙江7月选考,T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10-7 ml·L-1的盐酸中c(H+)=2.0×10-7 ml·L-1
B.将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 ℃,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C.常温下,NaCN溶液呈碱性,说明HCN是弱电解质
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
A [2.0×10-7 ml·L-1的盐酸中H2O也电离出H+,故c(H+)>2.0×10-7 ml·L-1,A错误。]
2.(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改编)(1)某小组研究25 ℃下HAc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时假设稀释HAc溶液或改变Ac-浓度,HAc电离会发生移动,通过实验发现:随着eq \f(nNaAc,nHAc)的增加,c(H+)的值逐渐接近HAc的Ka。
查阅资料获悉:一定条件下,按eq \f(nNaAc,nHAc)=1配制的溶液中,c(H+)的值等于HAc的Ka。
对比数据发现,实验中pH=4.65与资料数据Ka=10-4.76存在一定差异;推测可能由物质浓度准确程度不够引起,故先准确测定HAc溶液的浓度再验证。
①移取20.00 mL HAc溶液,加入2滴酚酞溶液,用0.10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22.08 mL,则该HAc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l·L-1。画出上述过程的滴定曲线示意图并标注V(NaOH)=11.04 mL的点和滴定终点。
②用上述HAc溶液和0.100 0 ml·L-1 NaOH溶液,配制等物质的量的HAc与NaAc混合溶液,测定pH,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
(2)小组进一步提出:如果只有浓度均约为0.1 ml·L-1的HAc和NaOH溶液,如何准确测定HAc的Ka?小组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中Ⅱ的内容。
[实验总结] 得到的结果与资料数据相符,方案可行。
[解析] (1)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HAc+NaOH===NaAc+H2O,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滴定至终点时,n(HAc)=n(NaOH),因此22.08 mL×0.1 ml/L=20.00 mL×c(HAc),解得c(HAc)=0.110 4 ml/L。②滴定过程中,当V(NaOH)=11.04 mL时,n(NaAc)=n(HAc),溶液的pH=4.76,当V(NaOH)=22.08 mL时,达到滴定终点,溶液中溶质为NaAc溶液,Ac-发生水解,溶液呈弱碱性,当NaOH溶液过量较多时,c(NaOH)无限接近0.1 ml/L,溶液pH接近13。(2)向20.00 mL的HAc溶液中加入V1 mL NaOH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滴定终点的溶液中溶质为NaAc,当eq \f(nNaAc,nHAc)=1时,溶液中c(H+)的值等于HAc的Ka,因此可再向溶液中加入20.00 mL HAc溶液,使溶液中n(NaAc)=n(HAc)。
[答案] (1)0.110 4
(2)向滴定后的混合液中加入20 mL HAc溶液
3.(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T15节选)Na2CO3产品中NaHCO3含量测定
①称取产品2.500 g,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
②移取25.00 mL上述溶液于锥形瓶,加入2滴指示剂M,用0.100 0 m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变至近无色(第一滴定终点),消耗盐酸V1 mL;
③在上述锥形瓶中再加入2滴指示剂N,继续用0.100 0 m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第二滴定终点),又消耗盐酸V2 mL;
④平行测定三次,V1平均值为22.45,V2平均值为23.51。
(1)指示剂N为________,描述第二滴定终点前后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第一滴定终点时,某同学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 (1)本题中测定碳酸氢钠含量采用了双指示剂滴定法,第一滴定过程以酚酞为指示剂,Na2CO3转化为NaHCO3,第二滴定过程以甲基橙为指示剂,NaHCO3转化为NaCl、CO2和H2O,所以第二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由(1)的分析过程可知,25.00 mL待测液中所含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100 0 ml·L-1×(V2-V1)×10-3 L,则2.500 g产品中所含NaHCO3的质量为84 g·ml-1×eq \f(250 mL,25.00 mL)×0.100 0 ml·L-1×(23.51-22.45)×10-3 L≈0.089 g,则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eq \f(0.089 g,2.500 g)×100%=3.56%。(3)第一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导致测得的V1偏小,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结果偏大。
[答案] (1)甲基橙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3.56% (3)偏大
人体内的液体由水及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有机化合物一起构成,统称体液。保持体液容量、分布和组成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细胞正常代谢、维持各种器官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
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H2CO3H++HCOeq \\al(-,3),以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
请回答:
(1)当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上述平衡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维持了体液pH的相对稳定。
(2)若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时,体液pH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下同)。
(3)进行呼吸活动时,吸入CO2进入体液后,pH________。
[答案] (1)左 (2)变大 (3)变小
课时分层作业(四十一) 水与水溶液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2OH++OH- ΔH>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B.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 ml·L-1,KW不变
[答案] 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 ℃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 ℃时NaCl溶液的KW
B.常温下,pH均为5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4
C.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25 ℃,水电离出的c(H+)H2O=1×10-10 ml·L-1的溶液的pH一定为10
B [温度越高,KW越大,A错;pH=6.8的溶液不一定为酸性,C错;c(H+)H2O=1×10-10 ml·L-1的溶液pH可能为4或10,D错。]
3.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T ℃时,NH3+NH3NHeq \\al(+,4)+NHeq \\al(-,2),NHeq \\al(+,4)的平衡浓度为1×10-15 m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
B.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
C.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减小
D.降温,可使液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c(NHeq \\al(+,4))
4.水的电离常数如图两条曲线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c(H+)·c(OH-)=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温度T1>T2
B.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B>C>A=D=E
C.曲线a、b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C [曲线a、b中的A、B点呈中性,代表纯水电离,C错误。]
5.25 ℃时,向20.00 mL 0.1 ml·L-1二元弱酸H2X溶液中滴入0.1 ml·L-1 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OH-)的负对数[-lg c水(O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溶液中:c(Na+)>c(HX-)>c(X2-)
B.水的电离程度:P>N>Q>M
C.N、Q两点溶液pH均等于7
D.溶液中eq \f(cX2-,cHX-):M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为( )
A.1 B.4
C.5 D.6
B [据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12 ml2·L-2,而不是1×10-14 ml2·L-2。通过①可知,此NaOH溶液中c(OH-)=10-4 ml·L-1。 由②可知,加入20 mL盐酸后溶液的pH=6, 此时恰好完全中和。 则c(H+)=eq \f(0.02 L×10-4 ml·L-1,0.02 L)=1×10-4 ml·L-1,则c=4。]
7.25 ℃时,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溶液均匀混合后,溶液的pH=7,已知b=6a,Va
C.a一定小于2 D.a一定等于2
C [由b=6a>7得:a>eq \f(7,6);由混合后溶液的pH=7得:n(H+)=n(OH-),即:Va×10-a=Vb×10b-14,得:eq \f(Va,Vb)=10a+b-14;由于Va
A.用25 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0 mL
B.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有NaOH杂质,则结果偏低
C.用c1 m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V2 mL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至滴定终点用去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V1 mL,则H2C2O4溶液的浓度为eq \f(0.4c1V1,V2) ml·L-1
D.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A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H2C2O4溶液,由化学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可知,n(KMnO4)∶n(H2C2O4)=2∶5,则H2C2O4溶液的浓度为eq \f(5c1V1,2V2) ml·L-1,故C错误;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使测得的盐酸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测定浓度偏高,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9.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0.01 ml·L-1 CH3COOH溶液;
②0.01 ml·L-1 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
⑤0.01 ml·L-1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⑥0.01 ml·L-1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1)⑤、⑥溶液分别呈________性、________性。
(2)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
(3)若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填“>”“<”或“=”)。
(4)将六份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溶液的pH:①____②,③________④,⑤________⑥(填“>”“<”或“=”)。
(5)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溶液可能呈__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解析] (1)⑤中氨水过量较多,呈碱性,⑥中恰好生成NaCl,呈中性。(2)酸和碱都会抑制水的电离,故只有⑥(NaCl溶液)对H2O的电离无抑制作用。②③④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相同。
(3)因pH=12的氨水中c(NH3·H2O)>0.01 ml·L-1,故②③混合,欲使pH=7,则消耗溶液体积②>③。
(4)稀释相同的倍数后,溶液的pH:①>②;③>④;⑤>⑥。
(5)由电荷守恒知:c(Na+)+c(H+)=c(CH3COO-)+c(OH-),仅知道c(CH3COO-)>c(H+),溶液酸碱性均有可能存在,故选ABC。
[答案] (1)碱 中 (2)⑥ ②③④ (3)> (4)> > > (5)ABC
10.(1)将pH=1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溶液,pH都升高了1,则加入的水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2)T ℃时,纯水中c(H+)=1×10-6 ml·L-1。T ℃,100 mL pH=a的稀硫酸与10 mL pH=b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的关系为________。
[解析] (1)设每份盐酸的体积为V,加水pH变为2,则eq \f(10-1 V,V+V水)=10-2,V水=9V;加NaOH溶液后pH=2,则eq \f(10-1V-10-1VNaOH,V+VNaOH)=10-2,VNaOH=eq \f(9,11)V。
则V水∶VNaOH=9V∶eq \f(9,11)V=11∶1。
(2)KW=1×10-6×1×10-6 ml2·L-2=1×10-12 ml2·L-2,100×10-a=10×10-12+b,即102-a=10-11+b,则a+b=13。
[答案] (1)11∶1 (2)a+b=13
11.过碳酸钠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aNa2CO3·bH2O2,过碳酸钠溶于水分解成Na2CO3和H2O2。
测定某样品中过碳酸钠化学式的实验步骤如下(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
步骤Ⅰ:称取样品0.800 0 g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滴加甲基橙作指示剂,用0.200 0 ml·L-1 H2S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硫酸25.00 mL。
步骤Ⅱ:另称取样品0.800 0 g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加稀H2SO4酸化,用0.100 0 m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Oeq \\al(-,4)被还原为Mn2+),消耗KMnO4溶液30.00 mL。
(1)步骤Ⅰ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若样品溶于水酸化后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滴定,则过碳酸钠化学式中a∶b的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通过计算确定该过碳酸钠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步骤Ⅰ中,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甲基橙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步骤Ⅱ中,样品溶于水过碳酸钠分解成Na2CO3和H2O2,酸化后放置一段时间过氧化氢会分解,过氧化氢的含量减少,再用KMnO4溶液进行滴定时,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减少,导致测得的H2O2的量减少,即b偏小,则过碳酸钠化学式中a∶b的测定结果将偏大。
[答案] (1)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偏大
(3)步骤Ⅰ中:Na2CO3+H2SO4===Na2SO4+CO2↑+H2O
n(Na2CO3)=n(H2SO4)=0.200 0 ml·L-1×25.00×10-3 L=5.000×10-3 ml
步骤Ⅱ中:2MnOeq \\al(-,4)+5H2O2+6H+===2Mn2++5O2↑+8H2O
n(H2O2)=eq \f(5,2)n(KMnO4)=eq \f(5,2)×0.100 0 ml·L-1×30.00×10-3 L=7.500×10-3 ml
a∶b=n(Na2CO3)∶n(H2O2)=5.000×10-3∶7.500×10-3=2∶3
该过碳酸钠的化学式为2Na2CO3·3H2O2体系变化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W
水的电离程度
c(OH-)
c(H+)
外加
酸碱
酸
逆
不变
减小
减小
增大
碱
逆
不变
减小
增大
减小
外加可水解的盐
Na2CO3
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
NH4Cl
正
不变
增大
减小
增大
温度
升温
正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降温
逆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其他:如加入Na
正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
滴定
次数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l·L-1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消耗)
15.95
15.00
15.05
14.95
Ⅰ
移取20.00 mL HAc溶液,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V1 mL
Ⅱ
______________,测得溶液的pH为4.76
序号
NaOH溶液体积/mL
盐酸体积/mL
溶液pH
①
20.00
0.00
8
②
20.00
20.00
6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46讲水溶液中陌生图像分点突破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46讲水溶液中陌生图像分点突破课时学案,共23页。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第24讲原子结构教学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第24讲原子结构教学课时学案,共21页。
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第24讲原子结构教学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5章第24讲原子结构教学课时学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