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学案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第2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基础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第2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基础学案,共26页。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①物质的量及单位的描述
如:1 ml Fe、1 ml O2、1 ml Na+。
②n=eq \f(N,NA)的变形式:N=n·NA或NA=eq \f(N,n)。
③物质的量只能用于衡量微观粒子,即在x ml后面一定加上微粒的化学式或者名称;物质的量是物理量,而摩尔是其单位;在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换算公式中一定指向的是同一种粒子,在应用时最好用下标表示出对应粒子的化学式,如N(H2O)=n(H2O)·NA。
2.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l(或g·ml-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n=eq \f(m,M)。
①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具有不同的单位。如H2O的摩尔质量为18 g·ml-1,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 ml H2O的质量为18 g。
②在物质的量、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换算公式或其应用变形(n=eq \f(m,M)、m=M·n)中,三个物理量都应该指向同一物质的微粒,最好在写公式时加上所指向微粒的化学式,如:m(H2O)=M(H2O)·n(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的量就是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数目。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③18 g H2O中含氢原子数为2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④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故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⑤3.2 g 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l,则A气体可能为O2。
[答案] ③⑤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5 ℃时,1 L pH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1NA
B.1.8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NA
C.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32 g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A [A.1 L pH为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的浓度为0.01 ml/L,物质的量为0.01 ml/L×1 L=0.01 ml,OH-的数目为0.01NA,A正确;B.1.8 g重水(D2O)的物质的量为0.09 ml,所含质子数为0.9NA,B错误;C.足量的浓盐酸与8.7 g MnO2(0.1 ml)反应,+4价Mn转化生成M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C错误;D.甲醇的结构简式为CH3OH,32 g (1ml)甲醇的分子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D错误。]
2.顺铂[化学名称为顺二氯二氨合铂(Ⅱ),化学式为Pteq \b\lc\(\rc\)(\a\vs4\al\c1(NH3))2Cl2]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的结构如图所示。
一片顺铂药片所含顺铂的质量为3×10-4g,请计算:
(1)一片顺铂药片中顺铂的物质的量:________。
(2)一片顺铂药片中顺铂所含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和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顺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0,其摩尔质量为300 g/ml,根据n=eq \f(m,M)=eq \f(3×10-4g,300 g/ml)=1×10-6 ml;(2)n(N)=1×10-6 ml×2=2×10-6ml;N=nNA=2×10-6×6.02×1023=1.204×1018。
[答案] (1)1×10-6 ml (2)2×10-6 ml、1.204×1018
3.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0.3 m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_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含0.4 m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eq \\al(2-,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3)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________。
[解析] (1) 一个氨气分子含有10个质子,一个水分子含有10个质子,所以0.3 ml NH3分子中所含质子为3 ml,对应的水为0.3 ml,则水分子个数为1.806×1023; (2) 含0.4 ml Al3+的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0.2 ml,含有的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6 ml;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0.04 ml C的质量为16+20-31.76=4.24 g,C的摩尔质量为4.24 g/0.04 ml=106 g·ml-1;(4)根据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分析,反应生成4.4 g R,则生成3.6 g M,根据质量守恒分析,Y 的质量为4.4+3.6-1.6=6.4 g,则Y和M的质量比为6.4∶3.6=16∶9。
[答案] (1)1.806×1023 (2)0.6 ml (3)106 g·ml-1 (4)16∶9
计算物质粒子数目的思维模型
注意:每个公式中的物理量都对应着相同的粒子。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为L/ml(或L·ml-1)和m3/ml(或m3·ml-1)。定义式为Vm=eq \f(V,n)。
(2)特例: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0_℃、压强为101_kPa,此情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_L/ml。
(3)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与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为n=eq \f(V,Vm)、V=nVm或者Vm=eq \f(V,n)。
使用22.4 L/ml应注意:
①一般来说,只要在试题中使用22.4 L/ml换算时,一定要寻找到题中有“标准状况”“物质状态为气体”时才能使用;
②从概念判断上说,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l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即T1=T2,p1=p2,V1=V2,则n1=n2或N1=N2,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既适用单一气体也适用混合气体。
[拓展] 阿伏加德罗定律实质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解读,理想气体方程的公式为pV=nRT(p是气体压强、V是气体体积、n是气体物质的量、T是温度、R是气体常数),由状态方程可以得到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所有表达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1 ml H2与1 ml O2的体积一定相同
②在标准状况下,0.5 ml SO2和0.5 ml SO3的体积均为11.2 L
③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等质量的N2和CO中原子数相同
④在标准状况下,1 m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 L
⑤在常温常压下,46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目约为3×6.02×1023
[答案] ③⑤
气体摩尔体积的有关计算
1.NH4N3(叠氮化铵)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N2和H2,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若得到NH4N3的分解产物(简称a)28 g,则下列关于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中两种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比为1∶1
B.a中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14∶1
C.a的密度为1.25 g·L-1
D.a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5 g·ml-1
C [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两种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比为1∶1,A正确;B.eq \f(mN2,mH2)=eq \f(nN2·MN2,nH2·MH2)=eq \f(1,1)×eq \f(28,2)=eq \f(14,1),两种气体的质量比为14∶1,B正确;C.a气体的质量确定,但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所以密度不确定,C错误;D.分解产物质量为28 g,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n总=2×eq \f(28 g,\b\lc\(\rc\)(\a\vs4\al\c1(2+28)) g·ml-1)=eq \f(28,15)ml,eq \x\t(M)=eq \f(m总,n总)=15 g·ml-1,D正确。]
2.(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标准状况下,某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1.92 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3)在相同条件下,将CO2和CO按1∶2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Cl2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eq \x\t(M)=eq \f(m,\f(b,NA)) g·ml-1=eq \f(mNA,b) g·ml-1,
V=eq \f(n,\f(mNA,b))×22.4 L=eq \f(22.4nb,mNA) L。
(2)M=eq \f(1.92 g,\f(0.672 L,22.4 L·ml-1))=64 g·ml-1。
(3)eq \x\t(M)r=eq \f(44+28×2,3)≈33.3。
(4)ρ=eq \f(M,Vm)=eq \f(71 g·ml-1,22.4 L·ml-1)≈3.17 g·L-1。
[答案] (1)eq \f(mNA,b) g·ml-1 eq \f(22.4nb,mNA) L (2)64 (3)33.3 (4)3.17 g·L-1
求气体摩尔质量(M)的常用方法
(1)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g·ml-1)。
(2)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eq \b\lc\(\rc\)(\a\vs4\al\c1(D=\f(ρ1,ρ2))):eq \f(M1,M2)=D。
(3)根据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量(n):M=eq \f(m,n)。
(4)根据一定质量(m)的物质中粒子数目(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M=eq \f(NA·m,N)。
(5)对于混合气体,求其平均摩尔质量,上述计算式仍然成立;还可以用下式计算:eq \x\t(M)=M1×a%+M2×b%+M3×c%+……,其中a%、b%、c%指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3.常温时在刚性容器内部有一个不漏气,且可滑动的活塞将容器分成左右两室。左室充入1 ml N2,右室充入H2与O2的混合气体,活塞恰好停留在离左端四分之一处,然后引燃氢、氧混合气体,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来温度,活塞恰好停在中间,忽略水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右室充入H2与O2共3 ml
B.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来温度,左室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
C.反应完毕后,右室剩余气体中含有NA个原子
D.反应前,H2与O2的体积比是4∶5或7∶2
C [A.温度、压强相等时,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左室充入1 ml N2,右室充入H2与O2的混合气体为3 ml,A正确;B.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原来温度,左室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二倍,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B正确;C.反应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活塞恰好停在中间,说明反应后氮气和右室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右室剩余1 ml气体,含有2NA个原子,C错误;D.由C项知,右室剩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l,2H2+O2eq \(=====,\s\up9(点燃))2H2O。假设氢气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知,氢气物质的量为eq \f(3 ml-1 ml,3)×2=eq \f(4,3) ml,则氧气物质的量为3 ml-eq \f(4,3) ml=eq \f(5,3) m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氢气和氧气体积之比=eq \f(4,3) ml∶eq \f(5,3) ml=4∶5;假设氧气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知,氧气的物质的量为eq \f(3 ml-1 ml,3)=eq \f(2,3) m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 ml-eq \f(2,3) ml=eq \f(7,3) m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eq \f(7,3) ml∶eq \f(2,3) ml=7∶2;反应前H2与O2的体积比为4∶5或7∶2,D正确。]
4.在同温同压下,a g SO2与a g NH3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SO2与NH3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体积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17∶64 51∶256 64∶17 17∶6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判断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
抓“两看”,突破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不是“气体”[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苯、HF、NO2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 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为0.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2)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sp3杂化的碳原子数为0.5NA。( )
(3)常温下,含NA个Cl2分子的气体体积约为22.4 L。( )
(4)标准状况下,2.24 L C6H1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1.2NA。( )
[答案] (1)× (2)√ (3)× (4)×
设置一些无关的条件干扰
排“干扰”,突破陷阱
(1)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物质所处状况无关。
(2)物质的量或质量确定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与气体体积有关的物理量(如ρ、Vm等)与温度、压强有关。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常温常压下,1 ml 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2)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
(3)常温常压下,78 g Na2O2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
[答案] (1)√ (2)√ (3)×
涉及物质组成、结构、共价键的干扰
牢记“结构特点”,突破陷阱
(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厘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构建解答混合物的模型,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3)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SiO2中Si—O键的数目为4,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等。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常温常压下,1 ml 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C—O σ键的数目为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2)30 g甲醛中所含π键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
(4)56 g丁烯中所含sp2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
[答案] (1)× (2)√ (3)√ (4)√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
注意“三看”,突破陷阱
(1)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3的H2SO3溶液中c(H+)=
10-3 ml·L-1,与电解质组成无关;0.05 ml·L-1的Ba(OH)2溶液中c(OH-)=0.1 ml·L-1,与电解质组成有关。
(2)求溶液中所含H、O原子数时,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O原子数目。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L 0.5 m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的个数小于0.5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2)1 L 0.5 ml·L-1的Na2CO3溶液中,COeq \\al(2-,3)的个数为0.5NA。( )
(3)0.1 ml·L-1的NH4Cl溶液中,NHeq \\al(+,4)的个数为0.1NA。( )
(4)1 L 1 ml·L-1的稀H2SO4中,氧原子数目为4NA。( )
[答案] (1)√ (2)× (3)× (4)×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抓“反应”,突破陷阱
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问题分析,要做到“四注意”:
一要注意电子转移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二要注意正确寻找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特别是歧化反应,如Cl2与H2O或NaOH发生歧化反应时,消耗1 ml Cl2转移1 ml电子;
三要注意元素化合价在不同反应中的变化不同:(1)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性(或还原性)不同,还原剂(或氧化剂)失去(得到)电子数不同。如铁在盐酸中被氧化成Fe2+,在Cl2、HNO3等中被氧化成Fe3+,铁在浓硫酸中常温下发生钝化,不再继续反应;(2)同一反应物因浓度不同而转移电子数不同,如HNO3在浓度高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在浓度低时(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3)同一物质因用量的不同而转移电子数不同。铁在足量硝酸中得到产物是Fe3+,足量铁在少量硝酸中得到产物是Fe2+;
四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先后规律,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Cl2先氧化I-,再氧化Fe2+。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2)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总数目不小于3NA。( )
(3)1 m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
(4)0.3 ml N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
(5)56 g Fe投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中,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
[答案] (1)× (2)√ (3)× (4)√ (5)×
忽视“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
熟悉常见的可逆反应和隐含反应
(1)涉及的可逆反应
①2NO2N2O4、②N2与H2化合、③SO2与O2化合、④Cl2与H2O反应、⑤SO2与H2O化合、⑥H2与I2化合、⑦Cl2与PCl3反应、⑧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等。
(2)与浓度有关的隐含反应
①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反应停止。
②Cu与浓硫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
③Cu与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
④Zn与浓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得到SO2和H2的混合气体。
6.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 ml H2和0.1 m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2)50 mL 12 m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3)60 g乙酸在浓H2SO4作用下与足量乙醇共热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子数为NA。( )
(4)常温下,密闭容器中2 ml NO与1 m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
[答案] (1)√ (2)× (3)× (4)×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完全溶于水形成氯水时,转移电子数小于NA
B.1 L 0.1 ml/L 醋酸中含醋酸分子数为0.1NA
C.5.6 g铁粉在0.1 ml 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0.5NA
A [A.标准状况下,22.4 L Cl2的物质的量为1 ml,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Cl2+H2OHCl+HClO,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1 ml Cl2的同时转移1 ml电子,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1 ml Cl2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A正确;B.1 L 0.1 ml/L 醋酸中含醋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l,由于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要部分电离,分子数小于0.1NA,B错误;C.铁与氯气的反应为2Fe+3Cl2===2FeCl3~6e-,5.6 g铁粉物质的量为0.1 ml,根据方程式可知氯气少量,即0.1 ml 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C错误;D.标准状况下, HF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错误。]
2.(2021·全国甲卷,T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3 ml的NO2与H2O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C.32 g环状S8()分子中含有的S—S键数为1NA
D.1 L pH=4的0.1 ml·L-1 K2Cr2O7溶液中Cr2Oeq \\al(2-,7)离子数为0.1NA
C [重水的摩尔质量是20 g·ml-1,1 ml重水中含有10 ml 质子,所以18 g重水中含有的质子数为eq \f(18,20)×10×NA=9NA,A错误;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则3 ml NO2与H2O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错误;1 ml S8分子中含有8 ml S—S键,32 g S8分子中含有的S—S键数为eq \f(32 g,32 g·ml-1×8)×8×NA ml-1=1NA,C正确;由于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eq \\al(2-,7)+H2O2CrOeq \\al(2-,4)+2H+,1 L pH=4的0.1 ml·L-1 K2Cr2O7溶液中Cr2Oeq \\al(2-,7)数小于0.1NA,D错误。]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
B.1 ml乙醇分子的C—H键数目为6NA
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充分燃烧后产生的气态产物分子数为5NA
D.两种气体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l,完全燃烧得0.16 ml CO2,说明该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D [A.1 ml羟基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A,故A错误;B.1 ml乙醇分子的C—H键数目为5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C错误;D.设混合烃为CxHy,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 ml,完全燃烧得0.16 ml CO2,由原子守恒可知烃中C的平均组成为C1.6,碳原子数小于1.6的烃只有甲烷,所以一定有甲烷,故D正确。]
4.LiFePO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a)所示。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电池充放电时,LiFePO4脱出或嵌入Li+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Li1-xFePO4晶胞中Li+个数为1-x
B.1 ml LiFePO4晶胞完全转化为Li1-xFePO4晶胞,转移电子数为0.187 5NA
C.1 ml Li1-xFePO4晶胞中+3价离子个数为0.75NA
D.当FePO4转化为Li1-xFePO4时,每转移(1-x)ml电子,嵌入4(1-x)ml Li+
C [分析晶胞图:由(a)图可知,LiFePO4晶胞中小球表示锂离子,位于顶点、面心和棱上的锂离子个数为8×eq \f(1,8)+4×eq \f(1,2)+4×eq \f(1,4)=4,则晶胞中含有4个LiFePO4;由(b)图可知,与LiFePO4晶胞相比,Li1-xFePO4晶胞缺失1个面心和1个棱上锂离子,晶胞中锂离子的个数为8×eq \f(1,8)+3×eq \f(1,2)+3×eq \f(1,4)=3.25,则1-x=eq \f(3.25,4),解得x=0.187 5,Li1-xFePO4为Li0.8125FePO4,设Li0.8125FePO4中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数目分别为a和b,由铁原子个数守恒可得:a+b=1,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0.812 5+2a+3b+5=8,解得a=0.812 5、b=0.187 5。A.由分析可知,每个Li1-xFePO4晶胞中含有4(1-x)个锂离子,A错误;B.由分析可知,Li0.812 5FePO4中铁离子数目为0.187 5,则1 ml LiFePO4晶胞完全转化为Li1-xFePO4晶胞失去电子的数目为1 ml×0.187 5×4×NA ml-1=0.75NA,B错误;C.由分析可知,Li0.812 5FePO4中亚铁离子数目为0.812 5,铁离子数目为0.187 5,则1 ml Li1-x FePO4晶胞中铁离子的数目为1 ml×0.187 5×4×NA ml-1=0.75NA,C正确;D.由分析可知,FePO4转化为Li1-xFePO4时,得到(1-x)个电子,消耗(1-x)个锂离子,则1 ml FePO4转化为Li1-xFePO4时,得到(1-x)ml电子,嵌入(1-x)ml锂离子,D错误。]
1.(2022·全国甲卷,T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A
B.2.0 L 1.0 m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A
C.0.20 ml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4NA
D.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0NA
C [A项,不是标准状况,28 L H2不是1.25 ml,含有的质子数目不是2.5NA,错误;B项,Al3+水解,溶液中Al3+的数目小于2.0NA,错误;D项,n(Cu)=0.1 ml,n(e-)=0.2 ml,即N(e-)=0.20NA,错误。]
2.(2022·辽宁选择性考试,T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H+数目为NA
D.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数目为0.01NA
A [乙烯分子的结构式为CHHCHH,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σ键,28 g C2H4的物质的量为1 ml,所以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5NA,B错误;HCl是共价化合物,HCl分子中不存在H+,故C错误;没有给出Na2CO3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pH=12的Na2CO3溶液中OH-的数目,故D错误。]
3.(2022·广东选择性考试,T9)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碳循环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都属于烃类
C.1 ml CO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
D.22.4 L CO2被还原生成1 ml CO
A [A.淀粉是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得到葡萄糖,故A正确;B.葡萄糖与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含有O元素,不是烃类,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C.一个CO分子含有14个电子,则1 ml CO中含有14×6.02×1023=8.428×1024个电子,故C错误;D.未指明气体处于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4.(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T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Heq \\al( 18,2 )O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0.1 ml·L-1 HCl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1NA
C.2 ml NO与1 m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D.11.2 L CH4和22.4 L Cl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NA
D [A.18 g Heq \\al(18,2 )O的物质的量为eq \f(18 g,20 g·ml-1)=0.9 ml,1个Heq \\al( 18,2 )O含0+(18-8)=10个中子,则18 g Heq \\al( 18,2 )O含有的中子数为9NA,A错误;B.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B错误;C.存在2NO+O2===2NO2,2NO2N2O4,因此2 ml NO与1 m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2NA,C错误;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则反应后的分子数为eq \f(11.2 L+22.4 L,22.4 L·ml-1)×NA ml-1=1.5NA,D正确。]
5.(2021·福建选择性考试,T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 C2H4所含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B.12 g NaHSO4晶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
C.0.1 ml CH4与足量Cl2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0.1NA
D.电解熔融MgCl2制2.4 g M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1NA
B [没有标明气体的存在状态,1.12 L C2H4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0.05 ml,A错误;硫酸氢钠晶体中存在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硫酸氢钠的摩尔质量为120 g/ml,所以12 g硫酸氢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l,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B正确;甲烷与足量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因此0.1 ml CH4与足量Cl2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小于0.1NA,C错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生成金属镁,镁由+2价降低到0价,因此1 ml氯化镁完全电解生成金属镁,转移2 ml电子,电解熔融MgCl2制2.4 g Mg(物质的量为0.1 ml),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0.2NA,D错误。]
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芯片的核心物质;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通信容量高,而且它还不受电磁的干扰。
我国制造的芯片 单晶硅 二氧化硅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8 g单晶硅中含Si—Si键数目为________NA(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2)60 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Si—O键数目为______NA。
[解析] (1)单晶硅中,每个Si平均形成2个Si—Si键。(2)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平均形成4个Si—O键。
[答案] (1)2 (2)4
课时分层作业(二)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1.铍、铝化学性质相似,常温常压下,m g铍、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体积分别为V1 L和V2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q \f(V1, V2)=eq \f(2,3)
B.m=eq \f(V1,22.4)×9=eq \f(V2,22.4)×18
C.铍、铝消耗硫酸物质的量相等
D.若相同条件下用NaOH代替硫酸,则产生气体体积不变
D [n(Be)=eq \f(m,9)ml;n(Al)=eq \f(m,27) ml
Be + H2SO4===BeSO4+H2↑
1 1 1
eq \f(m,9) n(H2SO4) n(H2)
计算可知:n(H2)=eq \f(m,9)ml,V(H2)=eq \f(m,9)Vm=V1 L;n(H2SO4)=eq \f(m,9) ml
同理:
2Al + 3H2SO4===Al2eq \b\lc\(\rc\)(\a\vs4\al\c1(SO4))3+3H2↑
2 3 3
eq \f(m,27) n(H2SO4) n(H2)
计算可知:n(H2)=eq \f(m,18)ml,V(H2)=eq \f(m,18)Vm =V2 L;n(H2SO4)=eq \f(m,18) ml。A.由上述计算可知eq \f(V1,V2)=eq \f(m,9)×eq \f(18,m)=eq \f(2,1),A错误;B.由题意可知未在标准状况下,Vm未知,不可用22.4 L/ml进行计算,B错误;C.由上述计算可知,铍、铝消耗硫酸物质的量分别为n(H2SO4)=eq \f(m,9)ml;n(H2SO4)=eq \f(m,18)ml,C错误;D.由2Al+2H2O+2NaOH===2NaAlO2+3H2↑;Be+2NaOH===Na2BeO2+H2↑,由上述方程可知,铍、铝与硫酸或氢氧化钠反应,都是铍、铝失去电子变为Be2+和Al3+;都是H+得到电子变为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铍与硫酸或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故产生氢气的体积不变,V(H2)=eq \f(m,9)Vm =V1 L;铝与硫酸或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故产生氢气的体积不变,V(H2)=eq \f(m,18)Vm =V2 L,D正确。]
2.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 m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NA
B [A项,Fe(OH)3胶体粒子是很多Fe(OH)3粒子的集合体,错误;C项,92.0 g(1 ml)甘油含有羟基数为3.0NA,错误;D项,CH4与Cl2反应生成的产物有CH2Cl2、CHCl3、CCl4等,错误。]
3.将一定质量的甲醇(CH3OH)和氧气(O2)置于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冷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m>n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无法判断X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D.生成物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m g+12.8 g=10.8 g+8.8 g+n g,整理可得m-n=6.8,故m>n,故A正确;B.氢元素燃烧产物为水,碳元素燃烧可以生成CO2、CO,n(H2O)=eq \f(10.8 g,18 g/ml)=0.6 ml,根据氢原子守恒:n(CH3OH)=eq \f(1,2)n(H2O)=eq \f(1,2)×0.6 ml=0.3 ml,n(O2)=eq \f(12.8 g,32 g/ml)=0.4 ml,n(CO2)=eq \f(8.8 g,44 g/ml)=0.2 m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 g X中n(C)=n(CH3OH)-n(CO2)=0.3 ml-0.2 ml=0.1 ml、n(O)=n(CH3OH)+2n(O2)-n(H2O)-2n(CO2)=0.3 ml+2×0.4 ml-0.6 ml-2×0.2 ml=0.1 ml,故X的化学式为CO,则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B正确;C.根据B中分析可知,X的化学式为CO,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氧元素,故C错误;D.由化学式CH3OH,结合碳原子、氢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故D正确。]
4.(2020·浙江7月选考,T1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MnOeq \\al(-,4)+5HCHO+12H+===4Mn2++5CO2↑+11H2O,1 ml [4MnOeq \\al(-,4)+5HCH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A
B.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阳极应有32 g Cu转化为Cu2+
C.常温下,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为10-5NA
D.1 L浓度为0.100 ml·L-1的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数为0.100NA
A [MnOeq \\al(-,4)中Mn元素化合价为+7价,MnOeq \\al(-,4)~Mn2+转移5个电子,4 ml MnOeq \\al(-,4)完全转化为Mn2+转移20 ml电子,A项正确;粗铜中含有Zn、Fe、Ag等杂质,电解时比铜活泼的金属先放电,Cu可能没有反应,B项错误;不知道溶液的体积,H+数无法求出,C项错误;碳酸根离子水解,阴离子数大于0.100NA,D项错误。]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 g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B.25 ℃时,Ksp(BaSO4)=1×10-10,则BaSO4饱和溶液中Ba2+数目为1×
10-5NA
C.1 L 1 ml·L-1 CH3COONH4溶液中CH3COO-与NHeq \\al(+,4)数目均为NA
D.含0.5 ml晶胞(如图)的Cu2O晶体中Cu+的数目为2NA
D [A项,n(—OH)=eq \f(17 g,17 g/ml)=1 ml,1 m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错误;B项,依据n=cV可知,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钡离子数目,错误;C项,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均会水解,因此溶液中CH3COO-与NHeq \\al(+,4)的数目均小于NA,错误;D项,该晶胞中O2-个数=8×eq \f(1,8)+1=2、Cu+个数为4,含0.5 ml晶胞的Cu2O晶体中Cu+的数目为2NA,正确。]
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状况下,2 ml NH3与________ g CO2的体积相等。
(2)33.3 g某金属氯化物MCl2中含有0.6 ml Cl-,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3)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其体积之比为________。
(4)________g NH3中的H原子数目与0.6 ml H2O中的H原子数目相同。
(5)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 g 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6)在ROeq \\al(n-,3)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________。
[解析] (1)标准状况下,2 ml NH3与2 ml CO2的体积相等,则CO2质量为2 ml×44 g/ml=88 g。(2)氯化物MCl2中含有0.6 ml Cl-,则含有M2+的物质的量为0.3 ml,则氯化物的摩尔质量M=eq \f(33.3 g,0.3 ml)=111 g/ml。(3)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eq \f(m,28 g/ml)∶eq \f(m,44 g/ml)=11∶7,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在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和CO2的体积比为11∶7。(4)0.6 ml H2O中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2 ml,则NH3的物质的量为0.4 ml,质量为0.4 ml×17 g/ml=6.8 g。(5)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则X原子的质子数是A-N;它与1H原子组成HmX分子的摩尔质量是(m+A)g/ml,HmX分子中含质子数是(A-N+m);a g HmX的物质的量是eq \f(a,A+m)ml,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eq \f(a,A+m)(A-N+m)ml。(6)阴离子是原子获得电子形成的。在ROeq \\al(n-,3)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则R原子核外电子数是x-n-8×3=x-n-24,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A-(x-n-32)=A-x+n+24。
[答案] (1)88 (2)111 g/ml (3)11∶7
(4)6.8 (5)eq \f(a,A+m)(A-N+m)ml
(6)A-x+n+24
7.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FeO、Fe2O3。
(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写出由C(炭粉)与Fe2O3在高温下反应制备α铁触媒的化学方程式(另一种产物可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理论上应向480 g Fe2O3粉末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_______,生成实验条件下CO2的体积为________(假设此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 L·ml-1)。
[解析] (1)设FeO、Fe2O3物质的量分别为x ml、y ml,根据铁、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得:(x+2y)∶(x+3y)=4∶5,x∶y=2∶1,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x∶2y=1∶1。(2)根据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可推知,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eq \f(3×56,72+160)×100%≈72%。(3)由题给信息知,C(炭粉)会将一部分Fe2O3还原成FeO,同时C(炭粉)被氧化成CO2。(4)由于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反应后的混合物中,FeO、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原料480 g Fe2O3的物质的量为3 ml,Fe2O3~2FeO,原料中必须有eq \f(1,3)的Fe2O3参加反应,即1 ml Fe2O3参加反应,理论上要有0.5 ml C反应,即6 g C,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0.5 ml,在该条件下体积为12 L。
[答案] (1)1∶1 (2)72%
(3)2Fe2O3+Ceq \(=====,\s\up9(高温))4FeO+CO2↑ (4)6 g 12 L相同条件
结论
语言叙述
同温同压
eq \f(V1,V2)=eq \f(n1,n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eq \f(ρ1,ρ2)=eq \f(M1,M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同温同容
eq \f(p1,p2)=eq \f(n1,n2)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物质
CH3OH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g
m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8.8
n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课时学案,共25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2章 第6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含解析),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讲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