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测试卷(二)(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试卷(二)(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语言表达,句子训练,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荒野(huān) 例如(lì) 清楚(chǔ) 挨打(ái)
B.打扮(bàn) 惩罚(fá) 背诵(bèi) 堤坝(bèi)
C.风笛(dí) 糊涂(hú) 圈画(quān) 洁白(jié)
D.敬爱(jìng) 放假(jià) 摔跤(suāi) 戒尺(jiè)
2.“管”字的第十笔是( )
A.竖B.横折C.横D.横折钩
3.下列不是告诫人们要讲道理的一项是( )
A.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C.劈柴看纹理,讲话凭道理。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五颜六色”的近义词是“色彩斑斓”。
B.“粉身碎骨”的反义词是“脱胎换骨”。
C.“居高临下”中“临”的意思是“到了”。
D.“排山倒海”形容山排列很整齐的样子,很壮观。
5.“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这段话所使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
A.神态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语言描写
6.“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的“浸”用得很好,下列关于“浸”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说明小兴安岭被雾淹没了。
B.说明小兴安岭空气被污染了。
C.说明小兴安岭雾很大看不清。
D.雾很大,很浓,整个小兴安岭都浸染在其中。
二、判断题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的打“×”。
(1)《夜书所见》一诗题目中的“书”是“书本”的意思。( )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是一个比喻句。( )
(3)“橘子、柿子你挤我碰,睁着要人们去摘呢!”这是一个比喻句。( )
(4)《金色的草地》中,草地早晨是绿色的,晚上就变成金色的了。( )
三、填空题
8.直接写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他们的脸和胳臂(bei bi)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
(2)女孩不假(jiǎ jià)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
(3)放假了,同学们都舍(shě shè)不得离开宿舍(shě shè)。( )
(4)同学之间出现矛盾,要先调(dià tiá)查清楚原因再调(dià tiá)节。( )
9.选字组词。
【厉 历 励】 ( )害 勉( ) 日( )
【吱 枝 支】 ( )配 树( ) 咯( )
【稍 俏 哨】 俊( ) 口( ) ( )微
10.选择合适的关联词,使句意更通顺。
不管……总是…… 不是……而是……
(1)信鸽有很强的方向辨别能力,( )飞到哪里,( )可以回到原处。
(2)蜜蜂靠的( )超常的记忆力,( )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1.把词语分类写下来。
慢腾腾 静悄悄 兴冲冲 空荡荡
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有:
描写环境的词语有:
像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很多,如:
12.佳句积累。
(1)仁者 ,有礼者 。
(2)两岸猿声啼不住, 。
(3) ,无理寸步难行。
(4) ,芙蓉向脸两边开。
四、语言表达
13.语文实践园。
刘东过生日时邀请了几个伙伴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可是李莹的父母不让李莹参加。事后,李莹发现以前要好的伙伴都躲着她,她感到很苦恼。如果你是李莹,你该怎么做呢?
五、句子训练
14.句子大变脸。
(1)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缩句)
(2)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3)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的掌声。(修改病句)
六、文言文阅读
15.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文中“光”指的是 。
(2)“庭”的意思是 ,“迸”的意思是 。
(3)“群儿戏于庭”停顿正确的是( )
A.群/儿戏于庭B.群儿/戏于庭C.群儿戏/于庭
七、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①秋天到了,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一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公园里,枫树阿姨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柳树和梧桐树婶婶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菊花姐姐正迎着秋风开放;地上的小草东一块,西一块,不像春天那样茂密,也不像夏天那样碧绿;旁边的池塘里,荷花妹妹早已消失了;来到公园里游玩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毛绒衣。
②果园里,果实累累。海棠果摇动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红艳艳的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大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
③田野里,小青菜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样子挺神气;花菜在暗绿色的叶丛中藏着淡玉色的鹅蛋脸;最有趣的要数大豆了,在豆荚里伸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张望;一望无边的稻穗像大海的波浪,时起时伏。
④啊!金色的秋天,我爱你!因为你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欢乐。
16.枫树 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柳树和梧桐树 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菊花 正迎着秋风开放。旁边的池塘里,荷花 早已消失了。
17.这篇短文写了天空、公园里、 和 四处的景物。
18.作者把 比作蓝玻璃,是为了突出 。作者把 比作胖娃娃,突出了它的 。
阅读天地。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yìng yìn) 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pū pù) 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yù yùn) 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líng léng) 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9.选文选自课文《 》。
20.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水泥道像铺上了 ,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 , 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八、书面表达
23.妙笔生花。
选择一处你喜欢的家乡美景介绍给大家。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语言要优美通顺,适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别人读了也会对这个地方感兴趣。题目自拟,书写要规范工整,不少于 300 字。
罗列——
欢乐——
增加——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荒野(huān)——huāng;
B.堤坝(bèi)——bà;
D.摔跤(suāi)——shuāi。
故选C。
2.A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的笔顺及笔画。
“管”的笔顺是:,第十笔是竖。
故选A。
3.D
【详解】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
A.“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出自《冀鲁春秋》,意思是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出自《包公案》,意思是只要有理,走到什么地方都能行得通,无理无论走到哪里都站不住脚。
C.“劈柴看纹理,讲话凭道理”出自民间谚语,意思是指劈木柴要顺着纹理,说话也得讲道理。指讲理才能解决问题。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出自《三国演义》,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以上ABC项中的俗语、谚语都是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讲道理。
故选D。
4.A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B.“粉身碎骨”是身躯粉碎的意思。反义词是“完好无损”。脱胎换骨: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故此项说法错误。
C.“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临”是面对的意思。故此项说法错误。
D.“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很大,声势雄壮。故此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句子选择《搭船的鸟》这篇课文,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后文有一句话“我正想着”表明是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指在句子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故选B。
6.D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
“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覆盖了整个森林,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浸”有浸泡、使渗透的意思。这里的“浸”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一字化静为动,将安静的山谷赋予了动态美,动静结合,使这种美感油然而生,跃然纸上。描绘了一幅浓雾笼罩着的森林的景象,写出了雾大的特点。D选项正确。
7.(1)×
(2)√
(3)×
(4)×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字词解释。
《夜书所见》是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的意思是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书”的意思是书写。
(2)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句子把叶子比作小扇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故说法正确。
(3)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睁着要人们去摘呢!”这句话说橘子、柿子你挤我碰,赋予橘子、柿子人的行为,属于拟人句。故题干说法错误。
(4)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
根据课文“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可以得知,草地早晨和傍晚都是绿色的。故题干说法错误。
8. bei jiǎ shě shè dià tiá
【详解】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
(1)臂:[bì]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力。[bei]胳~:胳膊。
胳臂:gē bei胳膊。
(2)假[jiǎ]1.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山。~话。~冒2.借用,利用:~借。不~思索(用不着想)。[jià]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日。~条。病~。
不假思索:bù jiǎ sī suǒ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假:凭借、依靠)。
(3)舍【shě】放弃,不要了:~己为人。~近求远。四~五入。施舍:~粥。~药。【shè】居住的房子:宿~。旅~。校~。居住,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弟。~侄。~亲。
舍不得:shě bu de很爱惜,不忍放弃或离开。
宿舍:sù shè机关、学校、工厂等供给本单位的人及其家属居住的房舍。
(4)调:dià访查了解。tiá使之和谐。故“调查”“调节”的“调”依次应读“dià”“tiá”。
9. 厉 励 历 支 枝 吱 俏 哨 稍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形近字的辨析。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
勉励:鼓励、劝告人努力。
日历: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
支配:调度;安排;对人或事物起主导和控制作用。
树枝:树木的枝条。
咯吱:形容竹木等器物受挤压发出的声音。
俊俏:相貌好看。
口哨:撮唇,中间留一小孔或将手指插在口内,使气流通过时所发出像吹哨子的声音。
稍微:稍稍,略微。
10. 不管 总是 不是 而是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关联词的掌握。
(1)句子之间具有条件关系,表示具有“飞到哪里”的条件,产生的结果是“可以回到原处。”可用“不管……总是……”。
(2)句子之间具有并列关系,表示否定“超常的记忆力”,肯定“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可用“不是……而是……”。
11. 慢腾腾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雾蒙蒙 懒洋洋
【详解】本题词语分类和词语仿写。
慢腾腾:形容动作很慢。
静悄悄:十分寂静。
兴冲冲:形容心情好,很高兴。
空荡荡:四周什么也没有。
“慢腾腾”“兴冲冲”是属于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词语,“静悄悄”“空荡荡”是属于描写环境的词语。
题干列出的词语都是ABB式词语,ABB式词语还有:笑哈哈、气冲冲、急冲冲、慢吞吞、怯生生、乐滋滋、乱哄哄、慢悠悠、孤零零。
12. 爱人 敬人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理走遍天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爱”“敬”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已”“重”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遍”“理”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裙”“裁”的正确写法。
13.我会用写信的方式给小伙伴解释清楚自己没去的原因,以求得他们的谅解,挽回和小伙伴的友谊。
【详解】本题考查了实践能力。
我们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误会。当遇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沟通,解释清楚原因,以消除误会和隔阂。说话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委婉。
本题中,因为父母的不同意,李莹没能参加刘东的生日。那么,在刘东生日过去以后,应该要有所表示,及时和伙伴们说明没有去的原因。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当面解释,也可以通过写信、留言等方式把话讲明白,还可以给刘东买一个小小的礼物,或亲手做一个小礼物,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14.(1)黑熊舔着脚掌。
(2)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什么用。
(3)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缩句时,应去掉修饰语“只好用舌头、自己又肥又厚的”,保留主干,即:黑熊舔着脚掌。
(2)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技巧: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根据以上方法,应将“有什么”改为“没什么”,删去“呢”,将问号改为句号。原句应改为: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什么用。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应把“激烈”改为“热烈”,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5.(1)司马光
(2) 庭院 涌出
(3)B
【详解】(1)本题考查字词翻译和朗读句子。
本段出自《司马光砸缸》。
“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为: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这句中的“光”指的是司马光。
(2)“群儿戏于庭”的意思为: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庭”的意思是庭院。“水迸”的意思为:水从中流出。句中的“迸”指流出、涌出。
(3)文言文断句规则:主谓之间停顿,动词与宾语要停顿等。
“群儿戏于庭”的意思为: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群儿”是主语,后面停顿。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缸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16. 阿姨 婶婶 姐姐 妹妹 17. 果园里 田野里 18. 天空 天蓝得透明 苹果 果子大
【解析】16.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枫树阿姨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柳树和梧桐树婶婶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菊花姐姐正迎着秋风开放;地上的小草东一块,西一块,不像春天那样茂密,也不像夏天那样碧绿;旁边的池塘里,荷花妹妹早已消失了”这几句话可以得知是:枫树阿姨、柳树和梧桐树婶婶、菊花姐姐、荷花妹妹。
17.本题考查对短文写作顺序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秋天到了,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一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和“公园里,枫树阿姨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这句话可以得知这一段写的是:天空和公园。
结合第②段中“果园里,果实累累。”这句话可以得知这一段写的是:果园。
结合第③段中“田野里,小青菜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样子挺神气”这句话可以得知这一段写的是:田野。
故这篇短文写了天空、公园里、果园里和田野里四处的景物。
18.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把天空比作蓝玻璃,可以得知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为了更生动形象的写出天空蓝的透明。
结合第②段中“红艳艳的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把苹果比作胖娃娃,可以得知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果子大。
19.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0.yìng pù yùn léng 21. 排列 愉快 增添 22. 一块彩色的地毯 金色的小巴掌 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解析】19.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可知写了水泥道,选文选自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0.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印着”的“印”读音yìn,用染料或油墨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
铺,pù/pū,商店;床铺;古代传递公文或信件的驿站(现在多用于地名)。/把东西展开或摊平。
“铺”形容把东西展开或摊平,读作pū;
熨,yùn/yù,用烙铁或熨斗烫平(衣物)。/[熨帖](用字、词)贴切;妥帖;心情平静舒畅;(事情)完全办妥;舒服。
熨帖,读音yù tiē,按压;按揉。
凌乱,读音líng luàn,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
21.本题考查近义词。
罗列:分布,陈列。结合第②段句子“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可知他们分布的并不规则,可以找到近义词是:排列,
欢乐:形容内心十分开心,高兴。结合第③段句子“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中可知他们高兴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找到近义词是:愉快;
增加:意思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结合第②自然段句子“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中可知这更加增加了水泥道的美丽,可以找到近义词是:增添。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可知水泥道像铺上了彩色的地毯。
根据第②自然段“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可知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根据第③自然段“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可知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3.例文:
家乡美景
我的家乡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太阳山。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让去过的人们留连忘返。
在鸟语花香的春天,一进太阳山门就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中间有一大花园,花园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黄的胜金。在绿色的衬托下,多姿多彩,显得更加美丽。小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嬉戏,尽情飞舞,惹人喜爱。
花园的前面是一片湖,湖水清澈明净。里面有鱼儿畅游,偶尔还会跳出水面,像在跟游人嬉戏。要是有游人乘坐汽艇观光,就打破了湖面的平静,后面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
湖岸有长长的大桥,可以在上面闲庭信步,与游伴漫步谈心,惬意极了!走过桥,拾级而上,就到了半山腰的凉亭,凉亭里面有个圆形的石桌和四个小石凳,游人可以在上面休息,下棋打牌。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不时传来鸟儿婉转的歌唱,动听极了!
山脚下有一座庙叫“常泰寺”,外观古朴雄伟,庄严肃穆。里面有很多佛像,这些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许多虔诚的香客到这里上香拜佛,祈求平安幸福。
太阳山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游客就成了画中人。
多么美丽的太阳山啊!我爱我们家乡的太阳山!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描写一处家乡的美景。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观察或叙述的顺序大体有:按空间顺序,按时间顺序,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根据自己的习作内容合理选择。写景的文章,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特点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注意我们调动各种感官进行细心观察。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如何将其写具体,写生动,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好方法就是展开丰富的想象,适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活灵活现。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美景是什么。
中间:具体描述家乡的美景。
结尾:抒发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冲刺模拟卷二(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能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写一写,我能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我会积累与运用,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测试卷(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修改病句,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卷(二)(试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