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ppt课件
展开1. 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 掌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 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4. 能够通过实例分析、评估和预测生态系统稳定性。
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 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906年以前,位于北美的凯巴森林松杉葱郁,一片生机。这片森林中大约生活着四千只黑尾鹿,而与黑尾鹿相伴的,是以之为食的狼等肉食动物。
1,请写出相关食物链。
2,雨水丰沛、温度适宜,植物生长繁茂的一年,黑尾鹿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多?为什么。
食物链使生物间相互制约,数量动态变化。
一、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______、______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________的状态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906年前的凯巴森林是什么状态?2、1925年后 为什么鹿的数量不断减少??3、凯巴森林系统在30多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变化的?
动植物的种类较多,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数量都比较稳定,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由于没有天敌,鹿的数量剧增,但由于食物有限,致使一些鹿被饿死。。
森林原有的稳定状态被破坏。原因是人类不正确的干预
凯巴森林中部分空气成分在一天中的变化
生物与非生物物质之间是否相对稳定?
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与生物有关吗?
在生物的各种生理作用的调控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水平动态变化,体现了生物与 之间相对稳定。
生物与能量之间是否相对稳定?
能量金字塔体现了生物体的 与能量的关系。
你能总结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吗?
生物体数量相对稳定,能量也相对稳定。
食物链限制着生物数量的变化,也限制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讨论:(1)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
捕食与被食的关系。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2)当草原鼠类数量发生变化时,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生物与 、 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P81)
生态系统能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当生态系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时,食物链使生物之间相互制约,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动态变化,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下行为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吗?
这些干扰程度较小,通过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
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A.天然落叶林 B.天然常绿林C.人工纯种林 D.人工混交林
2.玉米螟在田里大量繁殖,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原因可能是( )A.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清除了田间的杂草C.大量捕杀了田鼠D.大量捕杀了黄鼬
北师大版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考与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小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备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想一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外来物种入侵,屎克郎,火山喷发,环境污染,土壤沙化,过度采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