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6外力作用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展开1.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更典型的原因有( )
①南方地区气候更加温暖湿润 ②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埋藏较深 ③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更丰富
④北方地区石灰岩成分不易溶蚀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图示地区西侧发育喀斯特地貌,而东侧未发育的原因是( )
A.东西两侧水热条件差异大
B.西侧石灰岩成分易溶蚀
C.东侧被人类保护未受溶蚀
D.岩浆岩阻隔水分的迁移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其形成与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区域气候等关系较大。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地下水资源更丰富,更有利于流水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溶蚀,所以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更为典型,①③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石灰岩的中部存在岩浆岩,岩浆岩阻隔了地下水的东西迁移,从而导致该区域西侧发育了喀斯特地貌,而东侧未发育;该区域气候类型相同,水热条件差异不大;东西两侧均为石灰岩,岩石抗流水溶蚀的能力差异不大;东侧有人工采石场,并未被人类保护。
(2023·安徽蚌埠模拟)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风向作用下形成的风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地区新月形沙丘发育过程四个阶段的等高线(单位:米)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新月形沙丘发育阶段依次为(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4.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A.偏北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东风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新月形沙丘是一种风积地貌,其发育过程中风沙堆积体不断变大、变高,由图可知,④规模最小,①规模最大、高度最高。第4题,根据图①可看出,坡度较陡的地方处在偏南方,而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缓,因此该地的主导风向为偏北风。
(2023·北京西城二模)下图为金沙江某段河谷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 )
①河流 ②火山活动 ③滑坡 ④冰川作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6.该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 )
A.下切—崩塌—沉积—侧蚀
B.沉积—崩塌—下切—沉积
C.下切—沉积—侧蚀—下切
D.沉积—侧蚀—沉积—下切
答案:5.B 6.C
解析:第5题,河流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坡积物和堰塞湖沉积物多来自滑坡,①③正确;图中未显示有火山活动,也无冰碛物。第6题,结合图中图例信息可知,先是河流下切,河谷加深,此时有少量河流沉积物;之后滑坡形成堰塞体,进而形成堰塞湖,逐渐有堰塞湖沉积,加之有边坡滑坡和崩塌,有一定的坡积物沉积;之后河流侧蚀加剧,河谷加宽;最后区域地壳抬升,河流进一步下切,形成河流阶地。所以该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下切—沉积—侧蚀—下切。
(2023·天津和平一模)江西赣州通天岩风景区因“丹霞地貌独特,石窟文化深厚”著称,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在石窟所在的岩壁上发现有鹅卵石样的砾石镶嵌其中,也可以看到一排排砾石大小的小洞穴。据此完成7~8题。
7.岩壁上一排排砾石大小的小洞穴是( )
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C.为雕刻石窟而留下的
D.风化后砾石脱落而成
8.形成图中丹霞地貌的物质是( )
A.火山爆发时形成的红色玄武岩
B.岩浆侵入时形成的红色花岗岩
C.河流沉积物,地壳抬升后出露
D.风力沉积物,地壳抬升后出露
答案:7.D 8.C
解析:第7题,岩壁上流水不易向内侵蚀,A项错误;江西赣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弱,B项错误;洞穴不是人工雕凿的,C项错误;该地沉积物中有砾石,岩壁受到外力侵蚀后,砾石周围松动,逐渐脱落,形成一排排砾石大小的小洞穴,D项正确。第8题,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在流水作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断被侵蚀、搬运、磨蚀、风化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江西赣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地区,因此不是风力沉积物,而应该是河流沉积物,然后再经过地壳抬升后出露。
贵州梵净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被称为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下图示意梵净山主峰之一“红云金顶”,整座山体呈柱状,在石柱上端又自然裂开为两个峰顶,直刺云天。据此完成第9题。
9.“红云金顶”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
A.岩浆喷发—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变质作用—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D.沉积作用—地壳运动—风化、侵蚀—变质作用—岩层断裂
答案:A
解析:“红云金顶”属于变质岩。岩浆喷发后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经历地壳抬升后形成山峰,后发生岩层断裂形成两个峰顶,突出后的岩石受到风化、侵蚀作用,从而形成现在的“红云金顶”。
(2023·四川宜宾模拟)横断山区是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必经之地,其中三江并流区发育有三级夷平面,是横断山区抬升过程中,由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起伏平缓的陆地平面。下图为三江并流区夷平面横剖面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每一级夷平面主要由( )
A.地壳运动形成
B.火山喷发形成
C.风化作用形成
D.侵蚀、沉积作用形成
11.最早形成的是( )
A.高原面夷平面
B.高原盆地夷平面
C.高原谷地夷平面
D.高原深切河谷区
12.通过该区的川藏铁路最适宜布局在( )
①高原面夷平面 ②高原盆地夷平面 ③高原谷地夷平面 ④高原深切河谷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10.D 11.A 12.B
解析:第10题,夷平面指在各种夷平作用下形成的陆地平面,即削高填洼逐渐变为的平面,所以该地的每一级夷平面主要由侵蚀、沉积(夷平)作用形成。第11题,地面经过长期侵蚀、沉积(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在这之后,地壳抬升,准平原受切割破坏,残留在山顶或山坡上的准平原被称为夷平面,所以最早形成的应该是位置最高的高原面夷平面。第12题,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多处于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地形崎岖,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山间谷地和盆地,为了照顾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多经过其间的居民点。
13.(2023·天津部分区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图1 山东省局部地区地形图
图2 河流袭夺示意图
在图1中,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河。
(1)读图2,从水蚀作用角度,描述图1中的水系演变过程。
旋峰峪附近的河谷宽浅,径流量小,却充填着大量的沙石和沙土。
(2)从外力作用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3)发生袭夺后,恶沟河的径流量及地貌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1)恶沟河源头较陡,河流侵蚀作用较强,不断进行溯源侵蚀,切断了原来的分水岭,进而袭夺了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使其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河。
(2)发生袭夺后,旋峰峪附近的河段径流量减小,搬运能力减弱,大量的沙石和沙土在此沉积。
(3)恶沟河的径流量加大,侵蚀能力加强,河谷会不断变宽、变深。
解析:第(1)题,坡度越陡,流水侵蚀越强烈。恶沟河流域坡度陡,侵蚀强烈,溯源侵蚀快,而袭夺前被袭夺的河流地势高,恶沟河地势低,因此,袭夺后被袭夺的河流流入恶沟河。第(2)题,发生袭夺后,被袭夺的河流下游径流量变小,也就是旋峰峪附近的河段径流量减小,搬运能力减弱,河流挟带的大量沙石和沙土在此沉积。第(3)题,发生袭夺后,河流流程变长、流域面积变大,因此恶沟河的径流量加大,侵蚀能力加强,河谷会不断变宽、变深。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省界,浙赣运河修通后,将会,祁连山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小老树”反映了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4中国地理概况: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4中国地理概况,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整体呈现变干趋势的地区为,正习高速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1流域内部协作: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1流域内部协作,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初人们修筑淤地坝的主要目的是,据图推测骨干坝的功能有,图中甲所示含义正确的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