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科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085531/0-17026134303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科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085531/0-17026134304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科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5085531/0-17026134304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科学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科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判断题,实验探究题,连线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潜望镜是根据光的 原理制成的,两块镜片都是 镜。
2.(3分)根据岩石的成因,岩石可以分为 岩、 岩、 岩。
3.(4分)将小孔成像模拟实验的实验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序,
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小心的在铝箔纸上中心钻一个小孔,
用透明纸盖住纸盒的另一面,
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
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移动纸盒,直到能在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
4.(1分)用 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填"三棱镜"或"放大镜")
5.(2分)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的光。
6.(2分)风和水的力量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 作用形成了戈壁,河水的 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7.(4分)读图题。
根据图片把相应的地形名称填入横线里。
8.(2分)火山喷发是岩浆在地球内部 的作用下遇到薄弱的地壳喷出地表,火山喷发时常伴有 的发生。
9.(5分)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请将图上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高原
10.(1分)改变地形的力除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还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如图所示的蘑菇石是在 力作用下形成的。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1.(2分)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
B.火山和地震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
C.火山和地震能快速地改变地形
12.(2分)下列现象和光的反射无关的是( )。
A.水中“折断”的筷子B.太阳灶
C.哈哈镜D.医生戴的额镜
13.(2分)接上题:生活中,以下( )现象也和潜望镜的原理相同。
A.夜晚在灯下读书写字
B.用镜子看自己的后脑勺
C.水中的筷子变弯
14.(2分)以下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是( )
A.堰塞湖
B.长白山天池
C.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15.(2分)潜望镜可在车内隐蔽处观察车外情况,下列潜望镜内镜片安装正确的是( ).
A.B.C.
16.(2分)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鹅卵石的河床,那么就可以判断这里可能是河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
17.(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B.C.
18.(2分)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B.一包蜡烛C.萤火虫
19.(2分)下面关于色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变成七色光
B.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C.通过三棱镜时,各种色光的偏转角相同
20.(2分)如图激光笔发出的光经两块平面镜将阴影处的磁贴照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光是直线传播的﹑
B.光可以多次反射
C.阴影处的磁贴不会反光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21.(2分)皮影戏、手影游戏都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 )
22.(2分)日食和月食有时会出现在同一天。( )
23.(2分)火山爆发只出现在陆地上,不会发生在海里。( )
24.(2分)雨过天晴,空气中微小的水滴使我们可以看到彩虹,这和三棱镜的道理是一样的。( )
25.(2分)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
26.(2分)镜子中的影像与实物是左右相反的。( )
27.(2分)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
28.(2分)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 )
29.(2分)浙江没有高原地形。( )
30.(2分)手电筒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在遇上白色的物体时会被反射向新的方向传播。( )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31.(10分)土壤侵蚀
某校科学实验小组想探究“雨水如何侵蚀土地”。先研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他们准备喷水壶。准备三个塑料盒分别铺上石子,倒入土壤,根据不同条件设置成甲、乙、丙三组。
(1)(2分)下列选项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
(2)(4分)在这个实验中,喷水壶洒水模拟 ,其中一个土堆上有草代表 。
(3)(2分)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归纳出结论:
(4)(2分)结合研究结果,你能提出防止土壤被侵蚀的办法吗?
五、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32.(10分)将地形及其特点与对应地区用线连起来。
高原 地貌宽广平坦,海拔较低 四川地区
山地 四周地势高,中间低平 西藏地区
平原 面积广大,海拔高 长江三角洲
丘陵 起伏很大,坡度陡峻 浙西地区
盆地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 吉林长白山
六、简答题(共3题;共14分)
33..(4分)彩虹为什么总在雨过天晴时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34..(5分)如果物体不是光源,你怎样做能看见它呢?
35.(5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成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反射;平面
【解析】【分析】 潜望镜是利用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景象通过平面镜的两次反射、成像,从而从下边看到了上面的景象。
2.【答案】岩浆;变质;沉积
【解析】【解答】根据岩石的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分析】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指的是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的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3.【答案】2;3;1;4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因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像与光源形状相同。
4.【答案】三棱镜
【解析】【分析】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光先是由空气进入玻璃,然后再由玻璃进入空气,经过了两次折射,不同颜色的光的折射能力不同,从而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不是单色光。
5.【答案】球体;太阳
【解析】【分析】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6.【答案】侵蚀;沉积
【解析】【分析】考查风和水对地形的影响,风的侵蚀形成了戈壁,河水的沉积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7.【答案】平原;山地;高原;峡谷
【解析】【解答】平原是近于平坦或地势起伏平缓的开阔陆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峡谷两边高,中间低洼。
【分析】本题考的是地球上不同的地貌。
8.【答案】压力;地震
【解析】【解答】火山喷发就是岩浆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遇到包若的地壳而喷发出来的,长伴有地震的发生。
【分析】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 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
9.【答案】①;②;③;④;⑤
【解析】【分析】盆地是低于周围山地相对凹下的地表形态。山地海拔高度不超过500米,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地势起伏,坡度和缓,称之为丘陵。平原是地势低平坦荡、面积辽阔广大的陆地.根据平原的高度,把海拔0-200米的称为低平原,平原是地势低平坦荡、面积辽阔广大的陆地。山地的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险峻。
10.【答案】风
【解析】【解答】蘑菇石是在风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分析】 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
11.【答案】B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火山喷发会形成大量火山灰,火山灰是很好的土壤;火山和地震都能快速改变地形。所以此题选B。
12.【答案】A
【解析】【分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13.【答案】B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用镜子看自己的后脑勺现象也和潜望镜的原理相同。夜晚在灯下读书写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水中的筷子变弯属于光的折射原理。
14.【答案】B
【解析】【分析】堰塞湖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都是因为水流作用形成的,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15.【答案】A
【解析】【分析】潜望镜的两片镜片都是平面镜,两个镜片主要是通过互相的反射作用,将上方的镜像反射到下面。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
16.【答案】B
【解析】【解答】A、上游主要是大石头,不符合题意。
B、中游主要是鹅卵石,符合题意。
C、下游主要是细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随水流冲击,两岸的石头滚入河里,河道变宽,石块滚动,相互碰撞,被带入中游变成鹅卵石,并继续带入下游,变成细沙,并沉淀下来。
17.【答案】B
【解析】【分析】蜡烛能够自己发光,属于光源。月亮和苹果不能够发光,不属于光源。
18.【答案】C
【解析】【解答】萤火虫能够自己发光,所以萤火虫属于光源。月亮并不会自己发光,月亮反射太阳的光。蜡烛在没有点燃之前不会发光,不属于光源。
【分析】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才叫做光源。
19.【答案】C
【解析】【分析】白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各种色光的偏转角不同,所以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
20.【答案】B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可知,图中激光笔发出的光束通过多次折射后,照射到了图中位置。
21.【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正是由于这一原理,所以在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才能形成物体的影子。
22.【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3.【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火山现象会在陆地上发生,海底也会有火山现象。
24.【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三棱镜是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当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发生色散,由于各单色光在经过三棱镜的时候偏折角不同,所以白色的光在经过三棱镜时就会变成红、橙、黄、绿、青、蓝、紫几种颜色。
25.【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地表径流越大,带走的泥土越多,对土地的侵蚀越明显。
26.【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由于光的反射,物体在镜子中的像是左右相反的。
27.【答案】错误
[分析]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物体时会透过透明物体继续传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28.【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该题干的内容是正确的。暴雨时,河流旁边的泥沙会被雨水冲走,所以河水很浑浊。
29.【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根据对地形的认识和对浙江的认识可知,浙江没有的地形是高原。
30.【答案】正确
【解析】【分析】光遇到白色物体,会反射光。
31.【答案】(1)B
(2)降雨;有植物覆盖
(3)植物对侵蚀是有影响的。没有植被覆盖的裸露的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而有植被的土地被雨水侵蚀的影响较小。
(4)多植树造林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1)探究土地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影响,需要两个小山丘的模型布置的要一模一样,特别是地形要一样。用喷壶喷水时,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降雨的量也要相同。不同之处:两个小山丘的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植物覆盖。
(2)喷水壶模拟降水,草模拟植物的覆盖。
(3)植被对侵蚀的影响比较大。没有植被的裸地被侵蚀的程度很大,也就是说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而拥有植被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很小,也就是说不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沙漠化的现象。
(4)植物可以减轻侵蚀作用的危害,因此在生产生活中,我们要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在裸露的地区多植树,多造林。以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漠化。
32..【答案】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包括五大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的主要特点是: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中部地形是高原为主,主要是北方黄土高原的流水侵蚀地貌,比如沟壑纵横、梁塬峁遍布;而南方的云贵高原则是化学侵蚀而成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多; 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多是沉积而成的冲积平原。
33.【答案】太阳光透过小水珠以后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
【解析】【解答】太阳光是复合光,雨过天晴以后,太阳光透过小水珠以后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了彩虹。
【分析】本题考的是彩虹的形成机制,太阳光是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复合而成,经过水珠折射以后色散,从而有七色彩虹,等过一会,又会随着水珠的蒸发而消失掉。
34..【答案】我们可以让物体反射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解析】【分析】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如果物体不是光源,我们可以让物体反射光,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
35.【答案】地球上板块和板块相互挤压,相互碰撞形成地震
【解析】【解答】地球上板块和板块相互挤压,相互碰撞形成地震。
【分析】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条件
有植物覆盖
无植物覆盖
降雨后土地情况
土地无明显变化
土地上有凹坑
降雨后径流情况
较清
浑浊,有泥沙
相关试卷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会引起土地荒漠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1),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我会辩.,我会选,连线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茶场管理区2023-2024学年 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科学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