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单元名句默写易错精华练习(共8组,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单元名句默写易错精华练习(共8组,附参考答案),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名句默写易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1.《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慨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用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比喻自己渴望得到贤才的心情。3.《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求贤过程中久别重逢,倍感欢愉。4.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礼贤下士,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歌行》中,借《诗经·小雅·鹿鸣》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招纳贤才的热情。6.在《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偶和比喻表达了作者身在宦海却心系田园的心情。7.在《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明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一心想要回归自然的原因。8.《归园田居》中“ , ”两句,写了极为平常又最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鸡鸣狗吠,一下子让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来了。9.《归园田居》中“ , ”两句,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朦胧、平静和安详的特点。10.《归园田居》中 , 直接表现了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1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以此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12、《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羞怯的情态,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 ”。13、《琵琶行》中,“ , ”一句,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14、《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既有表现声音婉转流利的“ ”,也有形容声音浊杂粗重的“ ”。15、《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琵琶声休止的一句是“ ”,通过写景侧面烘托琵琶声音乐效果的一句是“ ”。16.《永遇乐》中“ ”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追念往昔战场上的强劲之势;而看如今,人们竟然展现出“ ”的安于现状之态。(二)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从现实的对天姥山的向往与想象转入梦境的诗句是 , 。 2、《梦游天姥吟留别》写天姥山道路蜿蜒曲折,奇花异石令诗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已到傍晚的诗句是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写诗人梦中醒来,发出了快乐短暂、世事无常的悲叹。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出诗人绝不卑躬屈膝、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5、《梦游天姥吟留别》饱含诗人对人生失意的万千感慨,唯一能让诗人感到宽慰的是诗人能够“ , ”,徜徉山水、快意人生。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梦中醒来,仙境已逝、唯余枕席的句子是 , 。7.《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8.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9.韩愈《师说》中“ , ”两句淡化了人们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紧接这两句总结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的观点。10.在《师说》一文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11.《师说》中除了提出没有地位和年龄的标准外,还推出了 , 的结论,直指士大夫阶层的门弟观念,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12.《师说》中,表达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13.李清照《声声慢》中“ , ”两句由景入情,写词人对花自怜,不由黯然神伤。 14.李清照《声声慢》中“ , ”两句,写天气变化无常,作者备尝凄清寂寞,休息不好。 15.《声声慢》中作者面对满地凋落残败的菊花,发出 , 的感慨。 (三)1.《琵琶行》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上。2.《琵琶行》中,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4、《琵琶行》中,“ , ”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5、荀子的《劝学》中,写“假舆马”“假舟楫”的人,并不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 ,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描写乐曲高潮部分的名句是:“ , 。”7、《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容貌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8.杜甫的《登高》诗中“ ”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长的境况,“ ”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1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1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1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 , ”。 (四)1.辛弃疾《永遇乐》中“ , ”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2.《永遇乐》中 , 赞叹了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3、《永遇乐》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准备,如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只怕会有“ ”的结局。4、辛弃疾在《永遇乐》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却还壮志犹存,希望得到重用的两句是“ , ?”6、辛弃疾在《永遇乐》中用“ , ”两句回忆四十三年前自己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情形。7.李清照《声声慢》中,写作者清晨起床,本想找寻点什么作为依靠来安慰自己,但结果却是: “ , 。” 8.李清照《声声慢》中,“ , ”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度日如年的孤独与煎熬。 9.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抒发词人愁情的句子是:“ , 。” 10.《师说》中用“ ”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 ”的糊涂做法。11.《师说》中,作者表达写作目的的两句是“ , ”。由此可见他对年轻好学者的扶掖之心。12.《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 。1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 《师说》 中“ , ”的观点是一致的。14.《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 ”。15、《师说》中“ , ?”两句紧承前文,强调从师就是为学之道,不论其年龄大小。(五)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2.《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3.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和做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勤于积累。4.《劝学》中“ , ”两句拿“思”与“学”进行对比,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意义。5.荀子在《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后,“ ”,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 ”,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锻炼才干。6.荀子《劝学》中以“登高”为喻,运用对比手法说明学习借助外物,常能让人视野开阔的两句是“ , ”。7.《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又用“ , ”两句阐明了用心浮躁的结果。8.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印证广泛学习且省察自己就会品德高尚的道理。9.《劝学》为了强调积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行路从反面设喻的句子是:“ , ”,告诫我们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10.荀子《劝学》中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刀剑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 , ”的论断。11.《师说》中“ , ”两句,说明了所谓的“君子”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与《师说》中“ , ”一致。13、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那些童子的老师,“ , 。”14、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 ”。(六)1.《短歌行》中写宴会上的歌声慷慨激越,而诗人内心的忧愁却更加难以忘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酒浇愁是很多忧愁忧思之人的选择,曹操《短歌行》运用设问表达此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用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比喻自己渴望得到贤才的心情。4.艾蒿,常常出现在中国古诗文中。例如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5.《短歌行》中,直接抒发忧愁与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回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归园田居(其一)》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7.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草屋屋后房前优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叠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10.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鸡狗的叫声,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衬托出一个和谐,安宁的意境。11.《登高》中的 ”极写作者的羁旅之愁、病痛之苦以及孤独之感。12.杜甫在《登高》中用“ , ”归纳出白发日多、因病断饮的根源,忧国伤时的情操感人至深。13.《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 , ”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六种意象自然成对。 (七)(1)《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4)杜甫《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做了铺垫。(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8)《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的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10)《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南朝刘宋政权的刘义隆北伐则与之相反,这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__”可以看出;所以落了个“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11)《念奴娇》中苏轼写周瑜当年谈笑之间,就赢得了“________________”的战绩,而自己却早生华发,感慨人生虚度,只好“__________________”。(1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的角度刻画了周瑜担任三军统帅时年轻有为、踌躇满志的形象。(八)(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运用典故和借代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 ____,___ 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 ____,_____ 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野兽的叫声,让人毛骨悚然。(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荀子的《劝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印证君子只要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的道理。(6)《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用心浮躁的后果。(7)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与师者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有人说:“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观点相似。 (9)韩愈在《师说》中,写李蟠不拘时俗的从师学习的态度及做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了所谓的“君子”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1)韩愈《师说》中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才德优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师说》中指出,当时的人为孩子们请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是作者所说的老师,而韩愈认为真正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 (1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 , ”。附:参考答案(一)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契阔谈讌,心念旧恩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14.间关莺语花底滑 大弦嘈嘈如急雨15、四弦一声如裂帛 唯见江心秋月白16.气吞万里如虎 一片神鸦社鼓 (二)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2.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3、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6.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7.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9.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13.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14.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15.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三)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7、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8、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9.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10.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1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1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3.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四)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6、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7.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8.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9.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10.古之学者必有师;小学而大遗1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五)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虽有槁暴 使之然也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7.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1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1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4.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六)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5.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6.户庭无尘杂,室有余闲7.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0.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七)(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7)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8)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9)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0)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11)樯橹灰飞烟灭 一尊还酹江月 (12)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八)(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3)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9)不拘于时,学于余;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