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南州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1.在校运会跳高比赛中测量跳高成绩时,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分度值为1cm、总长度为10m的皮尺B. 分度值为1cm、总长度为3m的硬杆尺
C. 分度值为1mm、总长度为1.5m的钢卷尺D. 分度值为1mm的米尺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海市蜃楼B. 水中倒影
C. 钢笔错位D. 树林间的光线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噪声,为了控制噪声,有些汽车使用了“以声消声”的方法。如图所示,车内喇叭发出反相抑制声波与原噪声的声波进行抵消,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噪声是一种超声波,对司机的驾驶起干扰作用反相抑制
C. 车内喇叭发出反相抑制声波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 噪声越强,喇叭发出的反相抑制声波的频率需越大
4.如图所示,这是某款智能无针疫苗注射机器人,利用高压流体射流,使药剂在强压力下被人体组织迅速地渗透吸收,进而完成疫苗的注射,机器人利用摄像头对接种者进行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识别时,接种者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识别时,摄像头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应小于镜头焦距
D. 机器人靠近接种者时,接种者经摄像头成的像将变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5.甲、乙两图是小明先后从车内后视镜观察到后方a、b、c三辆汽车的像的情景,其中c汽车的像在甲、乙两图中大小相等,且所有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 小明所乘汽车的速度比a汽车的速度大
B. 以b汽车为参照物,c汽车是向后运动的
C. 以c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所乘汽车是静止的
D. 该情景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6.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某种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绘出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确的是( )
A. 该液体的密度为1g/cm3
B. 烧杯的质量为40g
C. 当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70g时,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50cm3
D. 图中“m−V”关系图像不过坐标原点说明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7.如图所示,这是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具有巨大的文物和考古价值,吹奏骨笛时,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______ ,骨笛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 振动而产生的。
8.2022年12月3日,黑龙江黑河市最低气温达零下30℃,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______ (选填“小水珠”且“水蒸气”),“泼水成冰”中冰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这个过程需要______ 热。
9.晚上,小明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这是光的______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窗,则小明通过玻璃窗看到的像______ (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像的大小______ (选填“变大”、“交小”或“不变”)。
10.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芳的平均步长为______ cm,步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km/h。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11.请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2.如图所示,这是射到凸透镜上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作出这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3.如图甲所示为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v−t)的图像,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相应路程与时间(s−t)的图像。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将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移动蜡烛,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此时光屏上承接到的清晰的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 的实像。
(2)实验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通过“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和物的大小相等”来估测水透镜焦距,此时应将______ 。
A.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3)实验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会向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
(4)实验中,推动活塞使水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镜片。
15.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1)组装实验装置,调节支撑烧杯的铁架的高度时,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错误之处是______ 。
(3)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
(4)持续加热,直至水沸腾一段时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 。
(5)通过这个实验,小明终于明白妈妈在炖汤时,在水沸腾后总是______ (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原因。其原因是______ 。
16.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明计划测量蒜瓣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实验室,现有器材:蒜瓣、天平(含砝码),量筒、足量的水。
(1)小明将天平放在______ 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小明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 g。
(3)测量完蒜瓣的质量后,小明将该蒜瓣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蒜瓣的体积为______ cm3,蒜瓣的密度为______ kg/m3。
(4)实验后小明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量体积时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对此请提出一条改进方案:______ 。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7.如图所示,这是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装置。玻璃罩内悬挂着正在发声的音乐卡带,用抽气机不断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此过程中我们听到音乐卡带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但始终都能听到声音。请分析说明始终能听到音乐卡带发出的声音的原因。
18.小明认为如图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错误,违背了我们学过的某个规律。请分析说明小明认为图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原因,并指出违背了我们学过的哪个规律。
19.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放一冰块,在右盘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砝码使天平平衡。十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请分析说明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并判断天平向哪侧倾斜。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20.如图,平面镜水平放置,有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射向平面镜,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1.为增强体质,小明同学每天晚自习下课都会来到操场,沿操场跑道跑3圈。已知操场跑道一圈长400m,小明某次跑完3圈用时6分40秒。求:
(1)此次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5m/s,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将减少多少秒?
八、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2.阅读《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cm3大小的物体压在花蕊上,花蕊几乎不会变形,如图甲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氮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如图乙所示,把花朵隔着一层“碳海绵”放在3000℃的火焰上,几分钟后依然芬芳如故,保护它的神奇材料就是“碳海绵”。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自身质量250倍左右的液体,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 。
A.质量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2)氢气的密度是多少?
(3)图甲中“碳海绵”的质量是多少?
(4)请你展开想象,根据碳海绵的特性,举例说明它的应用。(写出两条即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裁判员要测量校运动员的跳高成绩,成绩一般在1∼3米左右(世界纪录约3.4米),故最小刻度值达到1cm就比较适当,量程为3m就可以,故选B。
故选:B。
刻度尺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和分度值的尺子,以满足不同需要。
本题考查人们对身边常见长度的测量,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的刻度尺去测量,准确性高。
2.【答案】D
【解析】解:A、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钢笔错位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树林中的光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常见的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等。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3.【答案】C
【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人耳听不到,噪声人耳能听到,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车内喇叭发出反相抑制声波时,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故C正确;
D、噪声源声音越强,说明声源响度大,反相抑制声波的响度要相应加强,不能提高抑制声波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超出了人耳听力范围,人耳听不到。
(3)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答案】A
【解析】解:此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和照相机相同,其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则接种者应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之外;机器人靠近接种者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接种者经摄像头成的像将变大;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当u>2f时,凸透镜才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答案】CD
【解析】解:由图知,三辆车运动的方向相同,乙图中的a车小于甲图中的a车,说明小明的车速比a车的速度大;故A错误;
图中b车变小,c车大小不变,说明b车与c车间距离变小,所以以b车为参照物,c车是向前运动的;故B错误;
甲、乙两图中的c车大小相同,说明c车与小明乘坐车辆的距离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c车为参照物,小明的车是静止,故C正确;
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D正确。
故选:CD。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6.【答案】AC
【解析】解:A、由图可知液体的密度ρ=ΔmΔV=100g−40g80cm3−20cm3=60g60cm3=1g/cm3,故A正确;
B、假设烧杯的质量为m0,液体的密度为ρ,由图可知当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0g时,液体的体积为V1=80cm3,
则烧杯的质量m0=m1−ρV1=100g−1g/cm3×80cm3=20g,故B错误;
C、当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70g时,烧杯中液体的质量m′=m总−m0=70g−20g=50g,
烧杯中液体的体积V′=m′ρ=50g1g/cm3=50cm3,故C正确;
D、图中“m−V”是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关系图像,不是液体和体积的关系,虽然图像不过坐标原点,也不能说明该液体的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AC。
(1)根据ρ=ΔmΔV结合图像信息计算液体的密度;
(2)假设烧杯的质量为m0,液体的密度为ρ,从图中找出一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液体的体积的数值,结合密度公式m=ρV,根据总质量等于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之和列方程,结算烧杯的质量;
(3)用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等于液体的质量,根据V=mρ计算液体的体积;
(4)图中“m−V”是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和液体体积的关系图像,不是液体和体积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够结合图像计算烧杯和液体的密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音调 空气柱
【解析】解:吹奏骨笛时,按住不同的笛孔会改变空气柱的长短,则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因此骨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骨笛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故答案为:音调;空气柱。
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知道声音产生、影响音调的因素,可解答此题。
8.【答案】水蒸气 凝华 放
【解析】解:开水能在短时间内能汽化成水蒸气,“泼水成冰”是水蒸气遇到温差较大的环境时,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放热。
故答案为:水蒸气;凝华;放。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需要放热。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9.【答案】反射 静止不动 不变
【解析】解: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因此小明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灯的像,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由于灯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与灯相对平面镜对称,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看到的像是静止不动的。
故答案为:反射;静止不动;不变。
①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本题目考查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牢记实验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10.【答案】804.00
【解析】解:由图知,小芳走了3750步,通过的路程为3.00km=3000m,
则小芳的步长:3000m3750=0.8m=80cm;
小芳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v=st=3.00km4560h=4.00km/h。
故答案为:80;4.00。
平均步长为总路程除以总步数;
利用速度公式v=st求得步行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运用,属于基础问题。
11.【答案】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12.【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下图所示:
【解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③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13.【答案】解:由图甲可知,自行车在0∼3s做速度为2m/s的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为s1=v1t1=2m/s×3s=6m;
自行车在3∼5s静止,通过的路程为s2=0;
在5∼7s做速度为3m/s的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为s3=v3t3=3m/s×2s=6m;
自行车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2+s3=6m+0m+6m=12m,
据此画出相应路程与时间(s−t)的图像,如下图。
【解析】首先分析v−t的含义,然后根据v−t的含义画出s−t图像。
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应学会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所在。
14.【答案】缩小 B 上 近视
【解析】解:(1)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和物的大小相等”来估测水透镜焦距的操作是蜡烛和光屏都右移,故选B;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4)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凸透镜的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变强,故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故答案为:(1)缩小;(2)B;(3)上;(4)近视。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判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的移动方向;
(4)物距减小时,像距应增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小;凸透镜的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光学内容的难点,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对规律进行总结。
15.【答案】需要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侧壁 92 不变 调为小火 为节省燃料和能量
【解析】解:(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在调节过程中,酒精灯是点燃的;
(2)温度计在使用时其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杯壁;
(3)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图可知,此时水的温度为92℃;
(4)题中图线的BC段达到水的沸点,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5)汤处于沸腾状态,而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和使食物煮熟得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所以水沸腾后,为节省燃料和能量,采用小火加热。
故答案为:(1)需要;(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侧壁;(3)92;(4)不变;(5)调为小火;为节省燃料和能量。
(1)为调整酒精灯火焰位置,所以酒精灯是点燃的,实验装置要自下而上组装;
(2)温度计在使用时其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根据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得到水的温度;
(4)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5)液体沸腾时虽然要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炖汤时,汤烧开后,不论是大火还是小火,汤的温度都保持不变,从节约燃料的角度考虑。
本题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实验,在此实验中主要考查器材的组装、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图象的画法以及归纳总结水沸腾的特点等,是中考的热点实验。
16.【答案】水平桌面 左 ×103 测量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测量蒜瓣的密度
【解析】解:(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一个蒜瓣的质量m=5g+0.4g=5.4g,
(3)一个蒜瓣的体积V=30mL−25mL=5mL=5cm3,
蒜瓣的密度为
ρ=mV=5.4g5cm3=1.08g/cm3=1.08×103kg/m3。
(4)若蒜瓣太小,测量体积时的误差较大,可以测量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测量蒜瓣的密度,可以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水平桌面;左;(2)5.4;(3)5;1.08×103;(4)测量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测量蒜瓣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值的和。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前后水面对应刻度值的差。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3)测多算少可以减小误差。
本题考查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的密度,并且利用测多算少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17.【答案】答:始终能听到芯片振动发声的原因有:(1)玻璃罩内始终有少量空气,可传播声音。(2)声音可以通过悬线和塞子传播。
【解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可解答此题。
18.【答案】答:由光的折射现象可知,当把勺子斜插入饮料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从外面看勺子好像在液面处被折断了,而图中的勺子看起来是直的,它违背了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19.【答案】答:天平左侧倾斜;冰块放在敞开的玻璃杯中,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冰块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使左盘里物体的质量增大,指针左偏,天平失去平衡,天平左侧倾斜。
【解析】冰块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使左盘内物体的质量增大,天平失去平衡。
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实验环境和操作找出原因。
20.【答案】解: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故入射角是60∘,所以反射角也是60∘。
本题考查了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的能力。注意要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
21.【答案】解:(1)小明跑步的总路程s=3×400m=1200m,
小明跑步的总时间t=6min40s=400s,
此次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v=st=1200m400s=3m/s;
(2)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v′=5m/s,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
t′=sv′=1200m5s=240s,
因此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将减少
Δt=t−t′=400s−240s=160s。
答:(1)此次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3m/s;
(2)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5m/s,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将减少160s。
【解析】利用速度公式v=st,可求小明运动的平均速度。
本题目是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性题目。
22.【答案】C
【解析】解:(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质量最小的物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密度小,故选:C;
(2)由题知,“碳海绵”是同体积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因此氢气的密度:ρ氢气=12ρ=12×1.6×10−4g/cm3=8×10−5g/cm3;
(3)由题知,“碳海绵”,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1.6×10−4g,
则“碳海绵”的密度ρ=1.6×10−4g/cm3,
图中“碳海绵”的质量m=ρV=1.6×10−4g/cm3×8cm3=1.28×10−3g;
(4)“碳海绵”密度小,可用做航空材料;“碳海绵”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用于儿童蹦床。
答:(1)C;
(2)氢气的密度是8×10−5g/cm3;
(3)“碳海绵”的质量是1.28×10−3g;
(4)“碳海绵”密度小,可用做航空材料;“碳海绵”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用于儿童蹦床。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的“碳海绵”和其它物质相比,质量最小,据此分析;
(2)由题知,“碳海绵”是同体积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据此可知氢气的密度;
(3)由题知,“碳海绵”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1.6×10−4g,可得出其密度,再据此求8立方厘米“碳海绵”的质量;
(4)根据材料内容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原题搜集信息的能力,认真审题、结合所学的密度知识可正确解题。
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