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小明去考场参加考试,以50km/h的速度步行到达公交站点,坐上公交车,以小明为参照物公交车运动了起来。进入考场,他通过大脑的机械运动进行周密的思考。做完选择题,他用长为15cm的铅笔认真填涂答题卡。文中有关描述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
    A. 步行速度为50km/hB. 以小明为参照物公交车运动起来
    C. 大脑进行思考是机械运动D. 铅笔的长为15cm
    2.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音域”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速度
    3.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
    A. 乙是冰
    B. 丙是水蒸气
    C. 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
    D. 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
    4.小孔成像现象最早被《墨经》记载。下列现象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中倒影B. 雨后彩虹C. 立竿见影D. 海市蜃楼
    5.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 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
    D. 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规律相同
    6.规范使用测量仪器是中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要正放且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B. 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 用量筒测体积读数时,视线与凹(凸)液面最低(高)处保持水平
    D.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 “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C. “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D. “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8.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
    B. 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
    C. 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
    D.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1分)
    9.如图甲所示,交警利用无人机对高速公路通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摄像机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图乙是无人机上升到某高度后水平飞行的v−t图象,它在第25s时的速度为______m/s。
    10.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1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能绕水平轴MN转动,小明站在平面镜正前方,他在镜中成的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小明垂直镜面移动8cm,他与像的距离改变______ cm;为了让他站着就能看到镜中脚的像,可以让平面镜绕轴沿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12.据统计,我国约70%的中学生因用眼习惯不良,导致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近视眼成像的光路图如______图,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如______图。
    13.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 g,体积为2cm3,纪念币的密度是______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 kg/m3)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4.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请画出S在平面镜中的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15.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16.如图,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加入13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则冷水中的温度计示数会______,冷水的质量会增加,说明了水蒸气进入冷水中遇冷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装置中左边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试管底部受热______。
    17.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白纸,铅笔,光屏。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2)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玻璃板前观察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
    (3)玻璃板后移动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表明像与物______。
    (4)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特点时,应多次改变______,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5)撤去蜡烛B,放一光屏到B撤走时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18.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______;
    (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左”、“右”)移动;
    (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中间部分,则光屏上出现______。
    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
    D.仍是烛焰的像,但像中间是个黑影
    19.为预防新冠肺炎,卓玛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她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分度盘上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______cm3。
    (3)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 g。
    (4)卓玛配制的酒精密度为______g/cm3。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0.如图所示,是我国C919大型客机,其质量参数如表。C919在使用材料上,采用了大量的先进复合材料,如铝锂合金、钛合金等。全机结构质量的20%使用新型铝锂合金材料,这样可以减小飞机机身的质量,提高标准商载质量。C919客机已基本完成各项飞行试验,现在已经进入首飞阶段。(已知航空燃油的密度为0.8×103kg/m3,ρ铝合金=2.5×103kg/m3,ρ铝锂=2.1×103kg/m3)
    (1)C919需加多少升航空燃油才能将油箱加满?
    (2)C919采用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的体积是多少?
    (3)C919采用密度较小的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标准商载质量,若在不改变其设计结构的情况下,采用新型国产铝锂合金材料要比用普通的铝合金材料时提高的标准商载质量是多少?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1.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光心30cm处,在另一侧距凸透镜光心4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1)请在图甲中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殊光线找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
    (2)请你利用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和数学知识,计算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3)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学仪器,它的成像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的虚像。当人通过放大镜观察地图上的A点时,看到了它的像为A′,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光路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人的步行速度约1m/s=3.6km/h,故A错误;
    B、小明坐上公交车后,公交车相对于小明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大脑进行思考没有发生位置的不变,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
    D、铅笔的长为15cm,故D正确。
    故选:D。
    (1)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3)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本题考查速度和长度的估测,机械运动的概念、运动与静止的描述,是综合性的题目,但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音域是指某人或乐器发出声音所能达到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因此编钟的音域宽广指的是音调变化范围大。
    故选:C。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对音调的理解与应用,会结合定义进行解释。
    3.【答案】D
    【解析】解:由甲是水,由甲转变成乙要吸热可知,乙是气体,可推导出丙是固体。
    故A、B错误;从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水的三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由甲是水,推导出丙和乙的状态。然后判断出它们的放吸热情况。
    本题考查了水的三态,属于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各种彩色光,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错误。
    C、立竿见影中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正确
    D、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C。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
    (3)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
    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相关的现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见,且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应把握其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才行。
    5.【答案】C
    【解析】解: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要拍面部特写,此时的像会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
    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在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物体经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小;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知道手机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即可顺利解答,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解:A、刻度尺在使用时,要正放,要与被测物体对齐,要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故A正确;
    B、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调平只能加减砝码或者移动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否则会导致测量值错误,故B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齐平,故C正确;
    D、温度计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确。
    故选:B。
    (1)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要正放,要与被测物体对齐,要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
    (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称量质量过程中,调平只能加减砝码或者移动游码。
    (3)量筒的使用: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或者凸液面的最高处齐平。
    (4)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本题综合考查了一些实验室实验器材的使用,需要注意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D
    【解析】解:A、“起舞弄清影”,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影子既不是实像,也不是虚像,是一种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光现象,故A错误;
    B、“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C错误;
    D、“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8.【答案】AC
    【解析】解:
    AB、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并会聚起来,从而能点燃艾草取火,故A正确、B错误;
    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
    D、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当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小,由密度公式可知其密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AC。
    (1)凸透镜使光发生折射,且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再结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进行解答;
    (2)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再根据体积的变化判定物质密度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特点、质量和密度的变化、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属于基础知识。
    9.【答案】运动 10
    【解析】解:无人机上安装有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是与无人机上的摄像机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摄像机是运动的;
    分析图乙可知,在10∼30s内,无人机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10m/s,则在第25s时的速度为10m/s。
    故答案为:运动;10。
    根据物体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判定其运动情况;
    分析图乙可知,在10∼30s内,无人机的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利用参照物进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判断等,认真审题、从中获取相关有用信息是关键。
    10.【答案】振动 音色
    【解析】解:同学们的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观众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
    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特性等,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11.【答案】虚 16 顺
    【解析】解:据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小明同学在镜中的像是虚像;
    小明垂直镜面移动8cm,由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小明镜中的像也垂直镜面移动8cm,那么他与像的距离改8cm+8cm=16cm;
    为了让他站着就能看到镜中脚的像,应让平面镜倾斜一些,绕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故答案为:虚;16;顺。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跟物体距离平面镜的远近没有关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难度不大。
    12.【答案】a c
    【解析】解:图a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如图c所示。
    故答案为:a;c。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根据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分析其矫正方法。
    明确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的成像特点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措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3.【答案】8;不是;不变
    【解析】【分析】
    知道纪念币的质量和体积,根据ρ=mV求出纪念币的密度,然后与金的密度相比较判断该纪念币是不是用纯金制成的;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受到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要明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解答】
    纪念币的密度:ρ=mV=16g2cm3=8g/cm3=8×103 kg/m3,
    由ρ

    相关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