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87616/0-17026930125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87616/0-17026930125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087616/0-170269301259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全国各地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真题合集(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中国乐器二胡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奏前艺人常根据不同的曲目调整琴弦的松紧度,这是调节琴弦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2.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削冰向日取火”,即用冰磨成一种冰镜,让太阳光透过它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
A. 凹透镜B. 凸透镜C. 平面镜D. 玻璃板
3.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晶体颗粒,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的( )
A. 凝华放热
B. 汽化吸热
C. 熔化吸热
D. 液化放热
4.“玉不琢,不成器”是《三字经》中的经典名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在雕刻玉石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质量B. 密度C. 体积D. 形状
5.如图所示,有北方小西子之称的水上公园是美丽天津的一处靓丽风景。下列在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碧波庄在水中的倒影
B. 地面上游客的影子
C. 倒映在水面上的白云
D. 在湖水中畅游的鱼儿
6.2022年10月31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如图像火箭这样的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密度大、熔点高
B. 密度大、熔点低
C. 密度小、熔点高
D. 密度小、熔点低
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 )
A. 小于60∘B. 等于60∘C. 大于60∘D. 等于0∘
8.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 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B.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 使横梁静止D. 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9.如图所示,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选手任子威获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m冠军,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冬奥金牌零的突破。下列对于他的估测正确的是( )
A. 质量约为75gB. 身高约为3.2m
C. 密度约为1×103kg/m3D. 比赛时的平均速度约为95m/s
10.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 f甲>f乙>f丙B. f乙>f丙>f甲C. f乙>f甲>f丙D. f丙>f乙>f甲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11.银河文化广场是天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所示,广场内荷塘池水深1.5m,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蜻蜓在水中的像( )
A. 与蜻蜓相距1.2mB. 因光的反射而形成
C. 是比蜻蜓小的虚像D. 在水面下0.9m深处
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密度为4×103kg/m3
B.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C.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1
D.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
13.将一个体积为V0的冰块放入一个质量为m0的空杯中,待冰块全部熔化后,再将一体积为3V0的实心金属球放入杯中,球完全浸没时,水面恰好上升到杯口,此时整个杯子的总质量为5m0。已知水的密度为ρ0,冰的密度为0.9ρ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冰块熔化成水的质量为ρ0V0B. 杯子的容积为3.9V0
C. 金属球的质量为4m0−0.9ρ0V0D. 金属球的密度为3m0−ρ0V03V0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4.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飞船升空时,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携带物品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空间站内航天员利用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与地面交流。
15.如图所示,初夏的清晨,草或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放大镜功能的结果,形成叶脉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露珠在形成的过程中要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16.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体积______ ,密度______ ,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避免吸入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我们应该弯腰或匍匐撤离火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7.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女子10米气步枪选手杨倩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首金场景,在射击比赛时,运动员杨倩的眼睛、准星、枪口在一条直线上,是利用了光沿______。运动员能看清气步枪的靶子,是因为光在气步枪的靶子表面上发生______反射。
18.小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若将一束光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9.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液体。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______液体密度最大,______液体密度最小。(均选填“甲”、“乙”或“丙”)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20.当一束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其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1.如图所示,一条过焦点F的入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另一条入射光线通过光心O,请分别画出它们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2.小晨同学买了一个小吊坠(如图甲所示)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妈妈,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吊坠的密度进行鉴定。(取g=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将天平放在______上,拨动______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
(2)将解去挂绳的小吊坠放在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当最后放入5g的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A.向右移动游码
B.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C.取出5g的砝码
(3)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小吊坠的质量为______ g;
(4)先向量筒中加入30mL的水,将重新系好挂绳的小吊坠轻放入量筒中,水面如图丙所示,则小吊坠的体积为______cm3;
(5)小晨将测得的密度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小吊坠可能是______制作而成的,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测量过程发现,小吊坠密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3.小金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如图1所示,小金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他们的位置如图2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②在①的基础上,光屏上已经承接到清晰的像,这时他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3)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让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到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4.国家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小红的姐姐就坚持骑电动自行车上班。她家离单位的距离是1400m。她在5s的时间内通过相距35m的两根路灯牌。求:
(1)她骑车的平均速度;
(2)若她骑车的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她从家里到单位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5.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是由我国科学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如图所示,它的密度仅为0.16×10−3g/cm3,即使把它压在狗尾草上也不会压弯狗尾草的毛尖。它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故。一块体积为103cm3的“全碳气凝胶”吸收原油后的质量为144.16g。已知原油的密度ρ=0.9×103kg/m3。请你计算:
(1)这块体积为103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是多少克?
(2)吸收原油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6.物理兴趣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测出一瓶橄榄油的密度,老师提供的器材有:一架天平(无砝码),甲和乙两个质量、容积均不同的薄壁玻璃烧杯(如图所示),适量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若干细线,一把刻度尺和一个滴管。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助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橄榄油的密度。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写出橄榄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调。
故选:A。
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都影响弦的振动快慢,影响振动频率,影响音调。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答案】B
【解析】解:由题知,太阳光能透过冰镜,所以该冰镜为透镜;
利用该透镜可以取火是因为它可以使光线会聚,而凸透镜可以使光线会聚,故这种冰镜应为凸透镜。
故选:B。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性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3.【答案】C
【解析】解: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晶体熔化,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水的热量,使热水的温度降低;当水低于55℃时,晶体凝固,晶体凝固放出热量,使热水的温度升高,这样就使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在凝固时放出热量。
掌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并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答案】B
【解析】解:在雕刻玉石的过程中,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形状发生改变,但物质的种类不变,则物质的密度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考查密度的特性,理解物质的密度跟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碧波庄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地面上游客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倒映在水面上的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湖水中畅游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岸边的景物和天上的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湖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及其实例。
6.【答案】C
【解析】解: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即相同体积的材料,质量小,材料应具有密度小的特点;航天器在升空摩擦生热,导致温度过高,材料应具有熔点高的特点,能够耐高温防止熔化,即耐高温。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题目中“航天器外壳要轻巧、耐高温”的特点,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答。
此题考查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据题目信息,看懂“航天器外壳要轻巧、耐高温”是什么意思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根据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小于60∘。
故选:A。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明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游码有一定的质量,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使天平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
掌握天平的构造、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9.【答案】C
【解析】解:
A、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1.7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人的密度约为1×103kg/m3,故C符合实际;
D、男子短道速滑比赛中的路程为s=1000m,任子威所用的时间为t=1min26s=86s,
任子威的平均速度为v=st=1000m86s≈11.6m/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0.【答案】B
【解析】解:物距相同,甲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甲,所以f甲u>f丙,所以12cm=u>f丙>u2=12cm2=6cm;
所以,f乙>f丙>f甲。
故选:B。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2f,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