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第1页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第2页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来露一手,选一选,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我来露一手: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 ,眼睛和耳朵 ,牙齿 ,门牙 。
    4.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横线上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5.想一想: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2023上·江苏淮安·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②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③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④我正想着,它一下子 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 起来了,红色的长嘴 着一条小鱼。它 在船头,一口把小鱼 了下去。
    ⑤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6.选文的题目“搭船的鸟”中的“搭”字用得很好,因为 。
    7.第 段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我们从 、 、 、 这些表示色彩的词语中能看出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
    8.请把下面的词语填在短文第④段的横线上。
    站 飞 冲 吞 衔
    从这些动词中,我们能体会到 。
    9.《搭船的鸟》写了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的留心 ,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 ,给旅途增添了快乐。
    (2023上·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
    柿子树
    ①朋友家的院子里长了一棵柿子树,已是一棵老树了,枝杈飞张开来,有几枝探由院外,横在小道的上空。
    ②柿子树开花后不久,使结了小小的青果。这些青果经受着阳光雨露,在你不知不觉之中长大了,大得你再从枝下经过时,不得不注意它们了。我将伸出院外的枝上所结的柿子很仔细地数了一下,共二十八颗。
    ③二十八颗柿子,二十八盏小灯笼。你只要从枝下走,总要看它们一眼。它们青得十分均匀,青得发黑,加上其他果实所没有的光泽,让人有了玉的感觉。晚上从往下走过时,不远处正巧有一盏路灯将光斜射下来,它们便隐隐约约地在枝叶里闪烁。愈是不清晰,你愈是想看它们。此时,你就会觉得,它们就像一只只夜宿在枝头的青鸟。
    ④柿子树这种植物很奇特。秋天来了,它们往往是不等果子成熟,叶子就先黄了。随着几阵秋风,你再从小路上走时,使看到了树叶脱落的秋景。那二十八颗柿子,便一颗颗裸露出来。终于有一天,风吹下了最后一片枯叶,此时,你看到的只是一树赤裸裸的柿子。这些柿子没有任何遮挡,在依旧还有些力量的秋阳之下,终于开始变色——红笼开始一盏盏地亮了。先是轻轻地亮,接着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了起来。
    ⑤二十八盏小灯笼,装点着这条小路。
    10.第④自然段“柿子树这种植物很奇特”,主要指( )
    A.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
    B.柿子树一共结了二十八颗果子。
    C.柿子的果子未成熟,叶子就先黄、脱落。
    D.柿子的果子像一只只夜宿在枝头的青鸟。
    11.以下有关第④自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④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
    B.柿子叶落光后,柿子就不再变色。
    C.作者对秋天的柿子果实进行了连续观察。
    D.“灯笼开始一盏盏地亮了”,是说“柿子开始一颗颗红了、熟了”。
    12.以下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准确的是( )
    A.本文主要写柿子树的枝、叶、花、果。
    B.本文主要写柿子叶从春到秋的变化过程。
    C.本文主要写柿子树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D.本文依次写柿子树开花、落叶、结果的过程。
    13.要求从文中摘录有新鲜感、生动的语句,以下摘录语句及体会不当的是( )
    A.“……枝杈飞张开来,有几枝探出院外,横在小道的上空”,句中“探”字写得很形象。
    B.“秋天来了,它们往往是不等果子成熟,叶子就先黄了”,这句中“黄”这个颜色写得特别生动传神。
    C.“此时,你就会觉得,它们就像一只只夜宿在枝头的青鸟”,这句把“夜晚灯光下的柿子”比作“青鸟”,很恰当。
    D.“它们青得十分均匀,青得发黑,加上其他果实所没有的光泽,让人有了玉的感觉”,句中“玉的感觉”很特别,写出了柿子的色泽美。
    (2023上·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请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动物的休眠
    ①夏天的傍晚,蝙蝠在空中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着。它们正在捉蚊子,逮夜蛾呢。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是躺着等死,还是像大雁、燕子那样千里跋涉,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②不,都不是。入冬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躲到山洞里、屋檐下……在僻静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集体睡眠。它们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生命活动几乎停止。这种“睡觉”就叫“休眠”。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③蝙蝠休眠在冬天,所以叫“冬眠”。
    ④海参也有睡大觉的习惯哩!不过,海参休眠的季节不是在冬天,而是在夏天。
    ⑤海参吃海底下的虫子。夏天,风和日丽,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海底再也没有海参吃的东西了。可是,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只好睡觉喽。
    ⑥秋去冬来,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_ 。哈哈,海参有了“粮食”,于是就醒过来了。
    ⑦因为海参休眠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14.此刻,你要理解第②自然段“倒挂”的意思,下列哪个选项的方法最可行?( )
    A.看插图,联系上文B.查字典,结合字形
    C.联系上文,结合生活经验D.请教他人,结合生活经验
    15.第②自然段中,“这种“睡觉”就叫“休眠””,“这种“睡觉””具体指的是( )
    A.夏天,风和日丽,虫子浮到海面上来,蝙蝠集体睡觉。
    B.入冬之前,编蝠三五成群地躲到能避风寒的山洞里、屋檐下。
    C.蝙蝠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生命活动几乎停止。
    D.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伸伸懒腰,打打哈欠,睡醒了。
    16.联系上下文推断,第⑥自然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是( )
    A.虫子受不了啦,又回到海底过冬。
    B.虫子经不住寒冷,都冻死在海面。
    C.虫子不怕严寒,在海面上游来游去。
    D.虫子聚在海面阳光充足的地方,集体冬眠。
    17.文中蝙蝠、海参休眠,主要与( )有关?
    A.天气寒冷B.有无食物
    C.生活环境D.外形习性
    (2022上·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①秋天到了,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一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公园里,枫树阿姨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柳树和梧桐树婶婶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菊花姐姐正迎着秋风开放;地上的小草东一块,西一块,不像春天那样茂密,也不像夏天那样碧绿;旁边的池塘里,荷花妹妹早已消失了;来到公园里游玩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毛绒衣。
    ②果园里,果实累累。海棠果摇动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红艳艳的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大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
    ③田野里,小青菜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样子挺神气;花菜在暗绿色的叶丛中藏着淡玉色的鹅蛋脸;最有趣的要数大豆了,在豆荚里伸出圆圆的小脑袋向外张望;一望无边的稻穗像大海的波浪,时起时伏。
    ④啊!金色的秋天,我爱你!因为你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欢乐。
    18.枫树 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柳树和梧桐树 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菊花 正迎着秋风开放。旁边的池塘里,荷花 早已消失了。
    19.这篇短文写了天空、公园里、 和 四处的景物。
    20.作者把 比作蓝玻璃,是为了突出 。作者把 比作胖娃娃,突出了它的 。
    (2022上·江苏南通·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
    秋天的雨(片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21.片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画出。
    22.片段通过对 、 、 、果树、 等景物的描写,写出了秋天的雨给大地带来了美丽的景象。
    23.从“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中,我感受到: 。
    24.读完了片段,我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 。
    25.阅读时,要关注并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本学期课内外的积累,我可以用 、 等成语来描述秋天;我还积累了描写秋天的诗句:“ , 。”请从文中摘抄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
    (2020上·江苏扬州·三年级校考期末)阅读。
    除虫大将军
    提起啄木鸟,人人都熟悉。它是著名的树医生,树木见它都会笑。
    啄木鸟除虫的本领可大啦!它身上有许多法宝。它有一个凿子嘴,又尖又长,能凿开坚硬的树皮。它有一条钩子舌,能把舌尖插入树皮,钩出害虫。它有两只隔木耳,藏在木质里的害虫有一丝声音,也逃脱不了它的耳朵。它会闻声啄破树皮,捉拿潜敌,而且百发百中。它还有一对铁钩爪,别看它腿短,却十分有力,一上树就能将树干抓得牢牢的。
    凭着这些法宝,啄木鸟每天吃害虫1900只左右,它救活了多少棵病树啊!真是了不起的除虫大将军。
    26.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mò)生( ) 平凡( ) 柔软( )
    27.根据下面一段话的意思,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它会闻声啄破树皮,捉拿潜敌,而且百发百中。
    闻:①听见 ( ) 中:①中心,当中 ( )
    ②名声 ( ) ②动作正在进行 ( )
    ③用鼻子嗅气体 ( ) ③恰好,命中目标 ( )
    28.文中的“除虫大将军”是指 。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是除虫能手,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 。
    29.除虫大将军身上有哪些法宝?

    30.为什么称它为“除虫大将军”?( )
    A.这是它的妈妈给它起的名字。
    B.它身上有很多法宝。
    C.它每天吃害虫1900只左右。
    (2022上·江苏泰州·三年级校考期末)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海滨小城(节选)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31.选文是从 、 和 三个场景来描写美丽的海滨小城的。
    32.第1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 。
    33.“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 )
    A.来小城赏花的人很多B.凤凰花香味浓
    C.凤凰花开得十分鲜艳、旺盛D.凤凰树下人很多
    3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撑开的绿绒大伞”体现了榕树颜色绿,树冠大形状像伞的特点。
    B.“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中“甚至”一词进一步说明了街道的干净程度。
    C.凤凰花的颜色是雪白雪白的,就像是天上的美丽云朵。
    D.文章通过对海滨小城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海滨小城的热爱之情。
    (2022上·江苏泰州·三年级校考期末)小梨树成长记
    ①初春,小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了。它脱下干枯的破旧的外衣,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 的 的露珠,长出嫩嫩的绿绿的叶子。
    ②太阳公公来了,放射出耀(yà)眼的光芒,小梨树生气地说:“不要照射我!把我(晒 洒)干了,我就结不出香脆甘甜的果子了!”太阳公公听了,无奈地躲进云层里。雨婆婆来了,刚要下雨,小梨树就害怕地喊道:“别在我这儿下雨!把我淋感冒了,我就长不出又大又甜的果子了!”雨婆婆听了,没办法,只好轻轻地飘走了。
    ③秋天来了,果园里好不热闹!各种果树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只有小梨树的枝干上一个果子都没有。它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我那么小心翼翼地(保护 维护)着我的枝叶,丝毫不敢疏忽大意,反而结不出果实呢?”
    ④这时雨婆婆来了,它慈祥地说:“小梨树,让我来帮帮你吧。”说完就哗啦哗啦下起了雨。不一会儿,太阳公公也来了,它和蔼(ǎi)地说:“小梨树,让我来帮帮你吧。”千万缕(lǚ)耀眼的阳光射在了小梨树的身上。
    ⑤小梨树终于长出了鲜嫩水灵的果子。果子又大又圆,就像一盏盏(zhǎn)闪着金光的小灯笼,惹人喜爱!它开始时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熟透了的梨,又像个金灿灿的小铃铛。微风一吹,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呢。
    ⑥小梨树
    35.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词。
    36.仿照加点词语写一写。
    干枯的破旧的外衣 嫩嫩的绿绿的叶子 的 的露珠
    37.找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近义词。
    枯萎( ) 粗心大意( )
    贪心( ) 谨慎小心( )
    38.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第五自然段中,作者是从三个方面细致地观察了小梨树的果子。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形状B.颜色C.气味D.口感
    39.小梨树小心翼翼地照顾自己,但却结不出果实的原因是( )
    A.小梨树惹太阳公公和雨婆婆生气了,他们不帮助小梨树生长。
    B.小梨树对自己的照顾还不够周到,所以才长不出果子。
    C.因为梨树感冒了,所以没有长出果子。
    D.果树的成长需要阳光和雨露,过度保护反而难以成长,结不出果子。
    40.小梨树看着满身鲜嫩水灵的果子,最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发挥想象,写在最后一小节的横线上。
    (2021上·江苏淮安·三年级统考期末)换伞
    ①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也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②好容易轮到我买了。我收起雨伞,靠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抓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扎进了雨帘。
    ③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④雨伞移到我身边便停住了,伞一斜,露出一张秀气的脸——一个小妹妹正冲着我笑呢。“大哥哥,你把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
    ⑤“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⑥我撑着自己的伞继续赶路,一滴雨点落在我的唇边。哟,甜滋滋的,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我心里。
    41.短文中出现了两把雨伞,一把是 的,一把是 的。模仿着概括一下:围绕“伞”,第①自然段写了 ;第②自然段写了抓错伞扎进雨帘,第③—⑥自然段写了 。
    42.借助关键词语能帮助我们理解一句话的意思,从第⑤自然段的“打补丁”一词中,我读出了:
    43.感受文章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哟,甜滋滋的,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我心里。”从这句话我感受到: 。
    44.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觉得小妹妹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45.第2自然段主要抓住了“我”的( ),第④、⑤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小妹妹的( )进行描写。
    A.神态 B.动作 C. 语言 D.心理
    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换伞这件事中,“我”看到了一个诚实守信,不占别人便宜的小妹妹。
    B.一滴雨滴落在唇边,“我”觉得甜甜的是因为我买的点心是甜的。
    C.“我”的伞是一把新伞。
    D.“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隐速地移动着。”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很细致,短短的时间内,就看到了雨伞的颜色、质感和细小透明的雨丝。
    (2021上·江苏淮安·三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树林和鸟》(片段)
    ①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②“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③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47.“惊愕”的意思是: ,我是通过 的方法理解的。读书时遇到难懂的词语,我还会运用 、 等方法来理解。我会围绕“惊愕”发挥想象,并结合课文,来写一两向话: 。
    48.鸟最快活的时刻是 ,也容易被猎人打中,是因为 ,我看到了一位 的父亲。
    49.写一写,作者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参考答案:
    1.肢√ quán√ 保护√ bēi√ 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3. 尖尖的 很小 非常锋利 特别长 4.(1)√ 5.保护自己、搬东西。
    【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辨析。
    蜷:读quán,意思是:弯曲身体。
    背:读bèi:1、脊背,躯干上跟胸和腹相对的部位。2、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3、以背对着(跟“向”相对)。4、违背;违反。5、不顺利。6、离开。7、不当面;瞒着。8、背诵。9、偏僻。10、不顺利;倒霉。11、听觉不灵。读bēi:1、用肩背把东西驮着。2、承受;负担。“背”在“背着”中读bēi。故选bēi。
    肢:1、人体两臂两腿的总称。也指鸟兽的翅或腿。2、指人体的腰部。
    枝:1、植物主干上分出的茎条。2、量词。用于竹木、花草的枝条。3、也作“支”。用于杆状的东西。
    结合语境应选“肢”。
    保护:指尽自己的努力照顾,保卫一个人,使他的身体或心理不受到伤害。
    保卫:意思是指保护使不受侵犯或损害。
    结合语境应选“保护”。
    2.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中心句特点:1、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2、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3、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结合本文内容可知中心句为“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后面分别从它的外形、活动来描写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动物。
    3.本题考查对关键字词的寻找能力。
    结合句子“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可知答案。
    4.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1)是把刺猬的刺比作钢针,生动形象的说明刺猬的刺非常的坚硬。符合题意。
    (2)题目中都是讲的它们的爪子很锐利,运用对比的手法。不符合题意。
    故在(1)后打“√”。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中“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可知,刺猬的硬刺能够保护自己、搬东西。
    6.“搭”字写出了鸟儿的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7. ② 彩色 翠绿 蓝色 红色 8.冲 飞 衔 站 吞
    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十分敏捷 9. 观察 翠鸟
    【解析】6.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
    结合本文题目是《搭船的鸟》,题目中的“搭”字用得很好,“搭”字赋予了鸟儿人的动作,写出了鸟儿的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②自然段中“羽毛”“翅膀”“长嘴”等词可知这段是对翠鸟外形特点的描写。表示色彩的词语有“彩色、翠绿、蓝色、红色”,可见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8.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飞:(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冲:对着,向着。
    衔:用嘴含。
    吞: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
    站: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
    本题指它进入水中,应选择“冲”;指它从水中出来,应选择“飞”;指它的嘴里含着一条小鱼,应选择“衔”;指它立在船头,应选择“站”;指它将小鱼咽了下去,应选择“吞”。这些都是对翠鸟的动作描写,我们能体会到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十分敏捷。
    9.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通过语段中对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可知,这位可爱的新朋友是“翠鸟”。
    10.C 11.B 12.C 13.B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C.从第④自然段“柿子树这种植物很奇特。秋天来了,它们往往是不等果子成熟,叶子就先黄了。随着几阵秋风,你再从小路上走时,使看到了树叶脱落的秋景”这几句话可知,“柿子树这种植物很奇特”主要指秋天来了,柿子树不等果实成熟就先黄了叶子。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段意的理解。
    B.从“终于有一天,风吹下了最后一片枯叶,此时,你看到的只是一树赤裸裸的柿子。这些柿子没有任何遮挡,在依旧还有些力量的秋阳之下,终于开始变色——红笼开始一盏盏地亮了。先是轻轻地亮,接着一盏一盏地红红地亮了起来”这些句子可知,柿子叶落光后,柿子就开始变色。此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短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柿子树的果实初长成时以及慢慢成熟时的样子。短文写柿子树的花和叶只是一笔带过,重点写了柿子树的果实。因此A、B、D项表述不准确。
    故选C。
    1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B.“秋天来了,它们往往是不等果子成熟,叶子就先黄了”,这句中的“黄”是指叶子一到秋天就会变黄,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写得特别生动传神。此项体会不当。
    故选B。
    14.C 15.C 16.A 17.B
    【解析】14.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文章②自然段中“它们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生命活动几乎停止。这种“睡觉”就叫“休眠”。”联系上文,结合蝙蝠生活经验可知,“倒挂”直译为倒挂,指倒悬;下垂、头尾颠倒挂着。故选C。
    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②自然段中“它们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生命活动几子停止。这种“睡觉”就叫“休眠”。”可知,这种“睡觉””具体指的是:蝙蝠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生命活动几乎停止。故选C。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⑤自然段中“夏天,风和日丽,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海底再也没有海参吃的东西了。”“海参吃海底下的虫子。”可知,海参吃海底下的虫子,夏季虫子浮上海面,海参没有东西可吃。
    结合文章⑥自然段中“秋去冬来,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_____。海参有了“粮食”,于是就醒过来了。”可知,冬季海参有了“粮食”,指的是海参能吃海底下的虫子。所以,第⑥自然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是:虫子受不了啦,又回到海底过冬。
    故选A。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结合文章①自然段中“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呢?”和文章②自然段中“入冬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躲到山洞里、屋檐下……在僻静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集体睡眠。”和“等到来年春暖花开,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可知,蝙蝠的休眠主要与有无食物有关。
    结合文章⑤自然段中“夏天,风和日丽,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海底再也没有海参吃的东西了。可是,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不会游泳。怎么办呢?只好睡觉喽。”和文章⑥自然段中“秋去冬来,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受不了啦,又回到海底过冬。哈哈,海参有了“粮食”,于是就醒过来了。”可知,海参的休眠主要与有无食物有关。
    故选B。
    18. 阿姨 婶婶 姐姐 妹妹 19. 果园里 田野里 20. 天空 天蓝得透明 苹果 果子大
    【解析】18.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枫树阿姨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柳树和梧桐树婶婶也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黄外套;菊花姐姐正迎着秋风开放;地上的小草东一块,西一块,不像春天那样茂密,也不像夏天那样碧绿;旁边的池塘里,荷花妹妹早已消失了”这几句话可以得知是:枫树阿姨、柳树和梧桐树婶婶、菊花姐姐、荷花妹妹。
    19.本题考查对短文写作顺序的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秋天到了,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一群大雁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和“公园里,枫树阿姨脱去了绿罩衫,换上了红外套”这句话可以得知这一段写的是:天空和公园。
    结合第②段中“果园里,果实累累。”这句话可以得知这一段写的是:果园。
    结合第③段中“田野里,小青菜穿着草绿色的军装,样子挺神气”这句话可以得知这一段写的是:田野。
    故这篇短文写了天空、公园里、果园里和田野里四处的景物。
    20.本题考查的是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理解。
    结合第①段中“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蓝玻璃”把天空比作蓝玻璃,可以得知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为了更生动形象的写出天空蓝的透明。
    结合第②段中“红艳艳的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把苹果比作胖娃娃,可以得知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果子大。
    2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2. 银杏树 枫树 田野 菊花 23.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4.颜色很多,很好看 25. 秋高气爽 果实累累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解析】21.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
    中心句意思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由“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是给田野的”“橙红色是给果树的”“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可知,主要围绕“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来写,写出秋天色彩丰富。
    22.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可知,描写的景物有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
    23.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柿子、橘子拟作人,可以得出这句话写出了果子丰收的场景,写出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
    24.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语境“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可知,这里形容秋天景物的颜色繁多,十分好看。缤纷:繁多而杂乱。“五彩缤纷”的意思是颜色很多,很好看。
    25.本题考查成语与诗句的积累与运用。
    描述秋天的成语有很多,如:金风送爽、硕果累累、天高云淡等。描写秋天的诗句有很多,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将文中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摘抄下来即可,答案不唯一。如: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6. 熟悉 著名 坚硬 27.①√ ③√ 28. 啄木鸟 青蛙 29.凿子嘴、钩子舌、隔木耳、铁钩爪 30.C
    【解析】26.本题考查反义词。
    陌生:事先不知道,没有听说或没有看见过的,生疏的。反义词熟悉。
    平凡:代表品质不高傲,不崇高;简单的能力和普通的价值等意思。反义词著名。
    柔软:指软和;不坚硬。反义词坚硬。
    27.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它会闻声啄破树皮,捉拿潜敌”意思是啄木鸟会听见树木内的声音,啄破树皮。这里的“闻”指听见。故①正确。
    “而且百发百中”意思是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这里的“中”是指恰好,命中目标捉到害虫。故③正确。
    2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常识的掌握能力。
    由文中“啄木鸟每天吃害虫1900只左右,它救活了多少棵病树啊!真是了不起的除虫大将军。”可知,除虫大军指的是“啄木鸟”。
    除虫能手还有:蜘蛛、蜻蜓、青蛙。
    2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它有一个凿子嘴”“它有一条钩子舌”“它有两只隔木耳”“它还有一对铁钩爪”可知,除虫大军身上的法宝有:凿子嘴、钩子舌、隔木耳和铁钩爪。
    3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由文中“啄木鸟每天吃害虫1900只左右,它救活了多少棵病树啊!真是了不起的除虫大将军。”可知,啄木鸟每天能吃19000只左右只害虫,数量较大,所以称啄木鸟为“除虫大军”。
    故选C。
    31. 庭院 公园 街道 32.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树多 33.C 34.C
    【解析】3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选文第①段写庭院里的树多,景色美。第②段写公园里的景象。第③段写小城街道的景色。由此可知,选文主要写了庭院、公园、街道三个场景,突出了海滨小城美丽和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海滨小城的喜爱之情。
    32.本题考查找出中心句。
    阅读第①段内容可知,该段主要写了小城庭院里的景象,围绕“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这句话介绍了小城庭院里树很多的特点,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3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写出凤凰树数量很多,颜色艳丽,“热闹”意思是(景象)繁盛活跃,这里指凤凰花颜色鲜艳,数量多。故选C。
    34.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正确。“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树冠大、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的特点,突出榕树高大的特点。
    B.正确。“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中“甚至”一词表示程度更进一层,让我们知道路面干净到“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的程度。
    C.不正确。“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这句话把凤凰花比作“红云”,由此可知,凤凰花的颜色是红色的,就像一片片红云。
    D.正确。选文主要写了庭院、公园、街道三个场景,突出了海滨小城美丽和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海滨小城的喜爱之情。
    35.晒 保护 36. 晶莹 甘甜 37. 干枯 疏忽大意 贪婪 小心翼翼 38.D 39.D 40.高兴地说:“我终于长出了果子了,我得好好感谢太阳公公和雨婆婆。原来我的成长是离不开阳光、雨露的。”
    【解析】35.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根据短文第②自然段第一句话,“不要照射我!”选“晒”。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维护:保全、保护,使免于遭到破坏,根据第③段第一句话,选择“保护”。
    36.本题考查解读信息能力。
    认真分析加点的词组“干枯的破旧的外衣”,我们可以发现这是抓住了小梨树树皮的特点来进行概括的。据此,我们可以想想露珠的特点是什么,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即可。
    37.本题考查近义词。
    枯萎:干枯萎缩。根据词义,找到第①自然“它脱下干枯的破旧的外衣,开始新的生活。”中的“干枯”。
    粗心大意:指做事马虎,不细心。找到第③自然段“丝毫不敢疏忽大意,反而结不出果实呢?”中的“疏忽大意”。
    贪心:指欲望大,不知足。找到第①自然段“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中的“贪婪”。
    谨慎小心: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找到“为什么我那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我的枝叶”中找到“小心翼翼”。
    38.本题考查解读信息能力。
    仔细阅读短文第⑤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结构,其中第一句话概括了本段主要内容,后面两句话进行了分述,“小铃铛”是写果子的形状;“淡绿色”“变深变黄”“金灿灿”是写果子的颜色;“清香”是写果子的香味。没有写“口感”,所以选D。
    39.本题考查整体感知能力。
    结合短文第②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截然不同的描写,我们可以得知小梨树过分保护自己,得不到阳光和雨露而结不出果子。故选择D。
    40.本题考查想象写话的能力。
    小梨树渴望结出果子,最后在太阳公公、雨婆婆的帮助下结出了果子,它肯定会很高兴,会很感激太阳公公、雨婆婆的帮助。据此进行合理想象即可。
    41. 新买的 打了补丁的 “我”排队买早点 一位小姑娘不贪小便宜,把“我”刚买的伞还给了我。 42.小姑娘生活朴素、诚实 43.小姑娘的行为令人感动,以及当时内心的愉悦。 44.小姑娘不贪便宜、替别人着想的品质打动人。 45. B C 46.B
    【解析】41.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由原文“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以及“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可知一把伞是才买的新的,一把是打了补丁的旧伞。
    概括段落意思,可以使用“谁干什么”来概括。
    第①段写了,“我”排队买早点的事情。
    第②自然段写了抓错伞扎进雨帘。
    第③—⑥自然段写了我正赶路时被一个小妹妹叫住并归还了雨伞。
    42.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打补丁”指进行了缝补,“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意思是,伞是旧伞,修过的。体现了小女孩的诚实、质朴。
    43.考查句子理解。
    “哟,甜滋滋的,像蜜一样甜,一直甜到我心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将雨滴比做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愉悦、满足。
    44.考查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可知,女孩是特意叫住“我”并主动提出交换伞的,她十分有礼貌。可知女孩的行为令人赞赏,她不贪小便宜,替人着想。故“我”小妹妹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45.考查描写辨析。
    ②自然段中“我收起雨伞,靠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抓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扎进了雨帘。”可知“收、靠、买、抓、退、撑”等动词可知是动作描写。
    ④、⑤自然段中“等一等!”“大哥哥,你把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可知抓住了小女孩的语言描写。
    46.考查内容理解。
    A.短文主要讲的是雨天,“我”买早点拿错了伞,一位小姑娘追过来把“我”的新伞还给了“我”,拿回了自己的旧雨伞。体现了女孩不贪便宜,没有私心,替他人着想的高尚。正确。
    B.一滴雨滴落在唇边,“我”觉得甜甜的是因为小女孩的行为打动了我。故错误。
    C.由原文“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可知说法正确。
    D.“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隐速地移动着。”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很细致,看到了雨伞的颜色、质感和细小透明的雨丝。说法正确。
    47. 形容吃惊而发愣、震惊的样子。 联系上下文 查字典 拆字 我惊愕地看着父亲,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心想:父亲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难道他经常猎杀鸟类? 48. 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对鸟很了解 49.因为父亲知道什么时候鸟类最容易被射中,如果他是猎人,就会很快抓到鸟,这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作者是一个善良的孩子。
    【解析】47.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惊愕”出现在选段第二自然段,结合上下文是在父亲非常清楚地说出鸟类什么时候容易被打中的情况下“我”的反应,“我”问出了“为什么”,可以看出“我”当时是没有预感到的,是吃惊的意思。对于字词意思的理解还可以用拆分字词,查字典等方法。
    48.本题考查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选段第一自然段提到“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第三自然段提到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所以可知本题答案。从父亲如此了解鸟类可知父亲平时善于观察,对鸟类的习性很了解。
    49.本题是一题开放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选文来看,父亲对鸟类的习性很了解,知道鸟类什么时候最容易被射杀,所以如果父亲是猎人,就会射杀鸟类,作者不希望父亲成为这样的人。

    相关试卷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划去括号内错误的字,选择下列正确的选项,给文章取一个标题,填空,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文章题目“尾巴”具体指 ,照样子,写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4+现代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江苏地区专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照样子,写词语,读句子,回答问题,阏伯一共盗了次火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