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第1页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第2页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上·上海黄浦·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出现“月食”现象,是因为地球转到月亮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
    B.《动物的休眠》是一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海参的冬眠和蝙蝠的夏眠。
    C.《智烧敌舰》记叙的是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利用太阳光的反射、聚焦“引火烧船”,战胜了强大的罗马舰队的故事。
    D.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葡萄是酸的》描写细腻,情节生动,劝告人们不要自欺欺人,要勇于面对现实。
    2.(2022上·上海黄浦·三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是
    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2021上·上海松江·三年级校考期末)和人交往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要能讲清楚道理,毕竟
    A.不迁怒,不贰过。B.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C.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D.爱人若爱其身。
    4.(2020上·上海松江·三年级统考期末)泰戈尔是哪个国家的?( )
    A.印度B.丹麦C.中国
    5.(2020上·上海松江·三年级统考期末)《花的学校》一文的作者是( )
    A.泰戈尔B.叶圣陶C.安徒生
    6.(2020上·上海松江·三年级统考期末)《早发白帝城》的作者是( )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
    7.(2020上·上海松江·三年级统考期末)( )的作者是安徒生。
    A.《木偶奇遇记》B.《稻草人》C.《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填空题
    8.(2022上·上海浦东新·三年级校考期末)积累。
    (1) ,孤帆一片日边来。
    (2)朝辞白帝彩云间, 。
    (3) ,轻舟已过万重山。
    (4)群儿 ,一儿登瓮, 。众 ,光持石击瓮破之, ,儿 。
    9.(2021上·上海金山·三年级校考期末)积累与运用: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诗人借山势来写水的汹涌的诗句是“ , ”。这句诗让我联想到: 。
    (2)小明说话没礼貌,爸爸语重心长地教育他:“ , ; , 。”
    10.(2021上·上海松江·三年级校考期末)按课文填空。
    (1)月色如水,湖面平静无波,就像未经打磨的铜镜,诗人见到此景,不禁吟诵起这样的诗句: 。
    (2)当 ,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 ,让人感受到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 ,合奏出一首 ,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1.(2020上·上海·三年级统考期末)古诗、名言积累。
    (1)“空山不见人, 。”这句诗选自唐朝诗人 (谁)写的 。
    (2)知识是一种 ,而好奇则是知识的 。
    12.(2020上·上海普陀·三年级校考期末)古诗填空。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 ,
    千里江陵 。
    两岸猿声 ,
    轻舟已过 。
    13.(2020上·上海杨浦·三年级统考期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祖国风光令人陶醉,我忘不了可爱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 ;忘不了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更忘不了 笔下的“ ,碧水东流至此回”。
    (2)当我看到西湖的美丽景色时,不禁想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诗句“ , ”来赞美它。
    (3)我们常用俗语“ , ”劝勉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参考答案:
    1.C
    【详解】考查内容理解与判断。
    A 根据《看月食》可知,当月亮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进入地球的黑影时,太阳光照不到月亮上,就发生了月食。等到月亮转出地球的黑影,它又会亮起来的。故错误。
    B 《动物的睡眠》课文的主要内容:以三种动物为例,介绍了动物的睡眠。讲了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特点。作者用生动有趣、易懂的语言传授了科普知识,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动物的探索精神,以及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故错误。
    C 《智烧敌舰》记叙了二千多年前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带领希腊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运用太阳光反射、聚焦“引火烧船”,战胜了强大的罗马舰队的故事。它不仅是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更是一次运用科学知识和人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尝试。让我们了解到二千多年前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知识渊博,他对光的反射、聚焦,以及光与热的关系等有深入的研究;更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大智大勇,在大敌当前的关键时刻,能沉着冷静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民众于危难之中,令人钦佩。故正确。
    D 列夫·托尔斯泰的寓言《葡萄是酸的》简练又不失生动。克雷洛夫的寓言描写细腻、情节生动。故错误。
    2.A
    【详解】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A项出自苏轼《赠刘景文》,描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色。
    B项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夏末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C项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绘了一幅夜深雪大人孤归的画面。
    D项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六月美景的赞美之情。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名人名言以及谚语俗语的识记和积累。
    结合题干的语境,要讲清道理,不要用武力解决问题,应该选择的语境是C项,“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意思是说: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
    A项:“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篇的一句话,意思是即不会把愤怒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B项:“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关爱人,懂得礼德的人尊重别人。
    D项:“爱人若爱其身。” 意思是爱别人就像爱自己。原文出自于战国墨子的《墨子·兼爱上》。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注意平时对相应的文学常识的积累。
    泰戈尔:一般指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5.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课文作者以及常识。
    《花的学校》的主要内容是:诗人以“花的学校”为题,花是娇嫩的、美丽的象征,有如孩子般纯洁,他们在“地下的学校”,就像泥土里即将破土的苗,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 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现得自然深厚。
    作者是泰戈尔,印度近代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印度人少年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涉足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且均获得杰出成就。其中,最能体现他的风格特征的,是他的诗。在印度以及许多国家,泰戈尔同样被尊称为“诗圣”。
    《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
    《丑小鸭》的作者是:安徒生
    6.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作者与作品的识记。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原文为: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C
    【详解】本题考查作者的作品常识文化等,注意平时的积累。
    《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科洛迪。
    《稻草人》的作者是叶圣陶。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8. 两岸青山相对出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水迸 得活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和古诗的默写。
    (1)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全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选自课文《司马光》,全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9.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雄伟的天门山好像是被汹涌长江水劈开的 与人善言 暖于布帛 伤人以言 深于矛戟
    【详解】本文考查对诗句默写和名言识记。
    (1)《《望天门山》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全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让我们联想到: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2)结合语境可知爸爸教育小明要说话有礼貌,可以用名言警句“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荀子·荣辱》,意思是:和别说话的时候有礼貌,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10.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微风拂过 呢喃细语 大自然的温柔 激动起来 雄伟的乐曲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意思是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2)出自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语段为: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1. 但闻人语响 王维 《鹿柴》 快乐 萌芽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名言积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鹿柴》。这句意思是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只隐约听到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
    (2)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12. 彩云间 一日还 啼不住 万重山
    【详解】考查古诗默写,出自李白《早发白帝城》,写于作者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从四川前往江陵(今属湖北)时。全文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快之笔写出船下三峡的快速,也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气势豪迈,语言奔放,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13. 物产丰富 大花园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心齐 泰山移
    【详解】(1)考查了对课文的识记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记叙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通过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的描写,告诉我们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课文中我们还接触到了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识记理解能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意思是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苏轼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西湖之美与西施之美相比,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
    (3)此题考查学生对俗语的理解识记。根据题干语境,我们可以联想到“人心齐,泰山移”这句俗语,意思是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相关试卷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信息匹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