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第1页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第2页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上·上海浦东新·五年级校考期末)积累填空。
    (1)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指的是 。
    (2)潜龙腾渊, 。乳虎啸谷 。
    (3)从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我懂得了时间的可贵,“一万年太久, 。”我体会到钓鱼的乐趣,“青箬笠,绿蓑衣, 。”我知道古代乞巧节时妇女们都会:“ , 。”
    2.(2021上·上海金山·五年级校考期末)按要求填空
    (1)关于读书,南宋大儒朱子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 、 、 。三到之中, 。”他鼓励我们不断读书,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就像他诗中说的那样“ ? 。”
    (2)唐朝诗人张志和在赏春之时,看到一位渔翁正在绵绵春雨中悠然自得地钓鱼,忍不住吟诵起来:“ , ,斜风细雨不须归。”
    (3)根据所给词语的不同的意思造句: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气量大)
    3.(2021上·上海·五年级统考期末)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文中有“景”:看到美丽的乡村风景,我不禁想到宋代诗人 在《乡村四月》中描写的“绿遍山原白满川, ”。
    (2)文中有“趣”: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 ,彩丝穿取当银钲”,突显了儿童弄冰玩耍的乐趣。
    (3)文中有“情”:唐代诗人 在《游子吟》中用“ , ”表达了自己对母爱的赞颂。
    (4)文中有“义”:读《孟子》,我们知道“恻隐之心, ”;读《论语》,我们知道“ ,小人喻于利”。
    4.(2020上·上海宝山·五年级统考期末)古诗文积累。
    (1)写出带点字词的意思。
    ①却只漫浪诵读。
    ②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③学而时习之。
    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填空。
    本学期我们学了很多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
    5.(2020上·上海浦东新·五年级统考期末)把古诗填写完整。
    ,非是藉秋风。
    青箬笠,绿蓑衣, 。
    6.(2020上·上海静安·五年级统考期末)积累诗句。
    (1)“ ,蒙冲巨舰一毛轻。”出自 朝诗人朱熹的《 》。
    (2)“随意春芳歇, 。”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7.(2020上·上海松江·五年级统考期末)填空。
    (1)《示儿》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的后两句是 , 。
    (2)《将相和》讲的是 和 的故事。
    (3)《猎人海力布》中 给了海力布宝石。这块宝石的好处是 ;缺点是 。
    (4)“ ,由奢入俭难。”是 朝的 说的。
    (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诗是 朝诗人 所作。
    8.(2020上·上海杨浦·五年级统考期末)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到、 到、 到。句中“尝”的解释:①曾经;②尝试。应选( )。“谓”的解释:①称谓;②说。应选( )。
    (2)圆明园在 ,是一座 。它由 、 和 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3)春天最美是 ;夏天最美是 ;秋天最美是 ;冬天最美是 。
    9.(2020上·上海嘉定·五年级统考期末)积累。
    (1)写出三个描写建筑的词语:
    例:亭台楼阁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 》《 》,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 。(最少写两个)
    10.(2020上·上海普陀·五年级校考期末)积累填空。
    (1)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
    (2)有识 ,不敢以一得自足,如 ,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3)夫君子之行, , 。非淡泊 ,,非宁静无以致远。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11.(2020上·上海·五年级统考期末)积累。
    (1)“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诗题目是 ,作者是 朝的 。
    (2)“ 荒于嬉, 毁于随。”这是 朝的 的名句。
    (3)“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句中“既”的解释是 ,“岂”的解释是 。把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是 。把这句话改写成双重否定句是 。
    二、判断题
    (2022上·上海浦东新·五年级校考期末)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是正确的。( )
    13.“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寒”是很冷的意思。( )
    14.“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15.《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
    (2021上·上海金山·五年级校考期末)判断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6.“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
    17.《山居秋暝》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18.课文《落花生》中,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了花生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 )
    19.课文《慈母情深》中“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和“‘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中破折号的作用都表示为解释说明。( )
    参考答案:
    1.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孟浩然 鳞爪飞扬 百兽震惶 只争朝夕 斜风细雨不须归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1)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2)“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意思是: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
    (3)“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思是:一万年才能胜利实在是太久了,我们必须要抓住眼前的时机,完成革命的胜利。
    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代林杰的《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其中“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意思是: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是代乞巧节时妇女们都会做的事。
    2.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最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青箬笠 绿蓑衣 老师的一份慷慨激昂、鼓动人心的演讲,让我们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在捐助者的慷慨帮助下,我们已经站到了消除小儿麻痹症的门槛上。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文、古诗的积累与理解和造句。
    (1)选自课文《古人谈读书》中的第二个古文,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出自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其中写“他鼓励我们不断读书,才能汲取更多的知识”的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全诗: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根据所给词语的不同意思来造句,只要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如: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激励许多人。
    慷慨(气量大):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她慷慨地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
    3. 翁卷 子规声里雨如烟 稚子金盆脱晓冰 孟郊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仁之端也 君子喻于义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全诗为: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全诗为: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表达了自己对母爱的赞颂。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4. 随意 要紧 温习 恼怒,怨恨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详解】(1)考查对古汉语中词语的理解。先要理解句子的含义,再结合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的意思即可。
    ①“却只漫浪诵读”意思是:却只是随意地读,“漫浪”意思是“随意”。
    ②“心到最急”意思是:心到最要紧,“急”就是要紧、重要。
    ③“学而时习之。”句意: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习”:温习。
    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愠:生气。
    (2)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戒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
    5. 居高声自远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诗句的积累与识记的能力。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于虞世南的《蝉》,原文为: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出自于张志和的《渔子歌》,原文为: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 昨夜江边春水生 宋 观书有感·其二 王孙自可留
    【详解】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1)本句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原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2)本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原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7. 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蔺相如 廉颇 老龙王 只要嘴里含着这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小动物说的话 如果告诉别人动物说的话,就会变成石头 由俭入奢易 宋 司马光 清 龚自珍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和古诗词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此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将相和》主要讲了: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壁归赵,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3)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得到了龙王女儿给的宝石,可以听到动物们的说话,但是一旦泄露秘密就会变为石头。但海力布遇到事情为别人着想,为了帮助别人不惜牺牲自己。
    (4)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除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著名论断,他还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5)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 心 眼 口 ① ② 北京西北郊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识记和理解,注意结合前后句和具体语境作答。
    句子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故“尝”的意思是曾经。“谓”的意思是说。
    (2)本题考查课文识记,结合前后句进行回忆答题即可。
    句子出自课文《圆明园》: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3)本题考查课文识记,结合前后句进行回忆答题即可。
    句子出自《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9. 古色古香 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猎人海力布 牛郎织女 《白蛇传》《神笔马良》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仿写能力,从题干中看需要写出三个描写建筑的词语。如:
    鳞次栉比、金碧辉煌、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等。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积累。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有的地方又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也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课本中主要学习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
    除此之外还有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10.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则知学问无尽 河伯之观海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无以明志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
    1.语段选自《少年中国说》,本文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
    少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2.出自《古人谈读书》: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出处《诫子书》作者:诸葛亮 (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出处:《观书有感》作者:朱熹 (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唐 韩愈 已经 难道 心既到矣,口眼必(会)到 心既到矣,眼口不会不到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诗词名句的积累与识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于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原文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名句的积累与识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出自于唐代韩愈的《进学解》,
    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 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胞俗而败坏。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名句的积累与识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出自于南宋朱熹所著《读书要三到》。 原文为: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同时本题也考查了学生对于反问句和陈述句以及双重否定句的改写运用。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
    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如:
    心既到矣,口眼必(会)到。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句子中要有两个否定词,如:“……非……不可”“没有……不……”“……不能不……”“……不得不……”,变换前一定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要求把肯定词改写为双重否定词,并注意改变末尾的标点符号。如:
    心既到矣,眼口不会不到。
    12.× 13.× 14.√ 15.√
    【解析】1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本句话中表示的是句子之间的停顿,所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故错误。
    13.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寒山寺是一座寺庙的名字。故错误。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句中“一百三十万”是具体的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拿“地球”和“太阳”进行比较,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正确。
    15.本题考查课文理解。
    《父爱之舟》这篇课文从卖茧子,住店,看庙会,送上学,凑钱缴学费,坐小船,缝棉被,还有作者的心里想法表现出父亲对“我”深沉的爱,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故正确。
    16.√ 17.× 18.√ 19.×
    【解析】16.本题考查对名言名句的理解。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魏征的《谏太宗》,意思:处在平安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用节俭来消除奢侈。故题干叙述正确。
    17.本题考查对古诗的赏析。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故题干叙述有误。
    1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突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故题干叙述正确。
    19.本题考查破折号的理解。
    结合“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可知,后面的“《青年近卫军》”是对前面的“长篇小说”的解释说明。结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可知,是人物的语言,表示声音延续。两个破折号的意思不同,故题干叙述有误。

    相关试卷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河南地区专版),共25页。

    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5+积累运用++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上海地区专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