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90297/0-17027252021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90297/0-17027252023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90297/0-17027252023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90297/0-170272520235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90297/0-170272520240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90297/0-170272520245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共13页。
探索与创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探究诗歌意蕴1.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2.借助诗歌“暗示性”,探索意象意蕴。学习任务任务一 体悟“探索与创新”精神活动一 梳理、分析学者、科学家的探索经历及思维方式1.梳理本单元四位作者的信息,填写下表。中国生物科学家生物制药发现青蒿素,造福全人类日裔美国物理学家空间物理著有《量子场论》《超弦导论》等中国建筑学家古代建筑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在研究和保护古代建筑上卓有成就中国文学史家古代文学著有《唐诗综论》《诗人李白》,在楚辞、唐诗研究上卓有建树2.深入研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与创新背后的思维方式,填写下表。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发现青蒿素求异幼年观察鲤鱼世界,引发无限遐想;少年接触爱因斯坦,展开科学实验想象与实证用语言学的概念来归纳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以“文法”和“词汇”来阐说建筑上的惯例、法式和构件、因素,以“可译性”来阐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建筑实现了同样的目的、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类比从大量的文学现象中概括事物特点,从材料的梳理中发现问题,进行考证归纳活动二 学者、科学家探索与创新之启示3.四位作者的成长经历、研究成果给了你哪些启示?成为一名学者或科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答案 (1)对科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要有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探索精神,有艰辛的研究过程、坚持不懈的追求;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入的思考和实验考证精神;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宣传,扩大影响,造福人类。(2)既要具备专业水平,还要有文学基础和文字功底。任务二 借助诗歌“暗示性”,探索意象意蕴活动一 谈谈《说“木叶”》的写作目的1.《说“木叶”》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答案 《说“木叶”》一文不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写“木叶”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征。活动二 借助意象,探究其暗示性2.如《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柳”“梅”“月”“鸿雁”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请选择一个意象,搜集相关诗句,探究其暗示性(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等),思考其暗示性的由来,并填写下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明月”暗示了思乡、盼团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 “杨柳”暗示了哀怨、缠绵的离愁别绪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①④⑦⑩虞世南《蝉》 王维《相思》 “蝉”暗示了人品的高洁 “红豆”暗示了爱情或相思 ③⑥⑨⑫ 诗人的情附着于物上,意含情,也即意象的暗示性⑬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