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评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木叶”,课前知识铺垫,情境任务,不湿润,飘零之意,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夏之交,微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作者知识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著有《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背景知识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新高度,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了后人。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3.知识链接(1)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主要有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2)诗歌的意象: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3)诗歌的意境: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4.读准字音(1)征戍(shù)(2)招徕(lái)(3)落木萧萧(xiā)(4)涔阳(cén)(5)陇首(lǒng)(6)得鱼忘筌(quán)(7)寒砧(zhēn)(8)桅杆(wéi)
(9)秋风袅袅(niǎ)(10)窸窣(xī)(11)迢远(tiá)(12)灼灼其华(zhuó)(13)亭皋(gā)(14)冉冉(rǎn)(15)门闩(shuān)
一课时 析“木叶”意象内蕴,品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1.抓住关键词句,筛选整合信息,理清文章脉络。2.把握作者观点,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3.把握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在古典诗歌研讨会上,有同学就《登高》一诗提出疑问:“诗中‘落木’是落叶的意思,为什么杜甫选用‘落木’而不用‘落叶’呢?”众人见解不一,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向大家推荐了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本文,看你对此有什么高见。
开展古典诗歌研讨会,寻找“落木”使用原因
活动一 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1.通读全文,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梳理文章脉络。
答案 本文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1)发现问题(1~3段):“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总结句)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中很少用“树叶”,后又发展到用“落木”。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2)分析问题(4~6段):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5段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具有落叶的特征。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3)总结全文(第7段):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
活动二 抓住核心概念,比较主要意象2.结合文章有关段落,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下面表格,并说说杜甫诗句中选用“落木”的原因。
选用“落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木”即为“落叶”,但落木带有空阔舒朗感,
从意境上看,落木比落叶对萧瑟气氛的营造更突出,也更适合江边雄浑开阔的景象。
3.结合课文内容,赏析诗句中“木叶”意象的作用,完成下面表格。
描绘了万木落叶飘飞的景象,渲染了凄美的意境。
以“木叶”“江波”“秋月”“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生发出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与洞庭水浩荡的波纹相似,极其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的枯叶,引发了诗中主人公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思念。
活动三 领会诗歌暗示性4.林庚先生在文中提出“木”含有微黄、干燥的艺术特征,按照这个理论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后一句换成“病木前头万树春”似乎更恰当,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
答案 (观点一)赞成“病木前头万树春”。理由:“木”字所暗示的颜色更接近黄色,有干燥之感,“病木”搭配更恰当。“树”字中包含着饱满、绵密、苍翠的语言暗示性,“万树春”更能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春意,符合诗歌想表达的意境。(观点二)赞成“病树前头万木春”。理由:“木”和“树”都是仄声,在平仄上来说,可以互换。但从声韵的协调上来说,“万木春”比“万树春”更加和谐。正如杜甫《登高》中使用“无边落木”而非“落叶”或“落树”,“木”字更适合营造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故“万木”的搭配更恰切。
5.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本文所谈诗歌的“暗示性”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
答案 ①把握诗歌所指的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概念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②注重语言的暗示性,追求含蓄不尽。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所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微妙滋味。
“板桥”就是木板桥,却比“木桥”更有诗味。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板桥”这个词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意,换成“木桥”就索然无味了。请试作分析,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
“板桥”为何比“木桥”更有诗味
答案 (示例)虽然“木”与“板”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深刻含义,但是在运用中“板桥”就是木板桥,却比“木桥”更有诗味儿,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诗人一般用“板桥”来诠释“木桥”。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诗句脍炙人口,极受称赞。诗人仅用了几个名词,就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形、神、影、色美感的山村早春拂晓图,诗人用板桥而不用木桥,是因为板桥常给人一种回忆而又亲切的感觉,木桥常给人一种冰冷无情的感觉,如果换成“木桥”就索然无味了。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这首诗也是如此。用“木桥”太过乏味,“板桥”能表现出意境深远,格调高雅。诗歌语言的情韵义是由于诗人反复使用而逐渐涂上去的,这种情韵在诗里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词语原有的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义更加丰富饱满……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数字藏品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助力优质文化内容以轻盈姿态示人。今年4月,《中国青年报》推出了一套“中华民族读书典故”数字藏品。藏品以电子书签的形式呈现,通过使用国潮、插画等青少年①__________的现代元素,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风格。“囊萤映雪”“高山流水”等文化典故,今天的青少年可能并不熟悉。当它们由史书上枯燥的文字变成②__________的藏品,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青少年面前时,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传播推广传统文化,( )。如果只注重对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的挖掘,而忽视对用户深层心理和情感的满足,传统文化很可能陷入③____________的尴尬。数字藏品同时具有收藏属性、观赏属性和社交属性,为传统文化搭建起一条进入数字空间的桥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无论是河南博物院的“妇好鸮尊”数字藏品、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还是凤翔木版年画《天河配》数字藏品、舞剧《只此青绿》数字藏品,推出后都受到普遍欢迎。这些数字藏品既像放大器一样,又抓住了人们的兴趣点,大大增强了文物和文艺作品的知名度。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案 (示例)①喜闻乐见 ②图文并茂 ③曲高和寡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思想引领”比“双向奔赴”更重要B.“双向奔赴”比“思想引领”更重要C.不仅要做到“双向奔赴”,还应追求“思想引领”D.既要重视“思想引领”,又要讲求“双向奔赴”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 (示例)这些数字藏品既抓住了人们的兴趣点,又像放大器一样,大大提高了文物和文艺作品的知名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中国古典诗歌中语象的暗示性来源其实颇为复杂。①_________,比如“柳”能代表春天的美好和情感的深切,这都与柳枝柔美绵长的形象特点有关。“木叶”形象的微黄干燥之感,自然带来整个舒朗的清秋气息。但②_________,它更多地产生于人的主观感情的对象化中。如“月”的阴晴圆缺让人联想到人的聚散离合,“梅”的凌寒独开让人联想到孤高自赏的品格。更重要的是,诗歌中语象的暗示性一般不是孤立的、临时的,③_________。这就使得中国诗歌不只是由一般意义上的词语构成,
其中包含了很多本身即带有很强情感性和想象力的元素,带来浓浓的诗味。这当中最突出的就是所谓“美人”“香草”,经《离骚》发端,经过历代名篇的累积,这类物象在古代诗歌中就几乎成了明君良臣或君子贤达的代名词了。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C.直播带货“翻车”,主播该如何担责?春节期间的直播带货更需要专 业和严格地选品。D.多个粮食出口国禁止粮食出口,联合国表示病毒肆虐可能引发“粮食 危机”。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 (示例)①很多(有的)来源于形象 ②暗示性并不仅仅来源于形象(暗示性并不由形象直接引发)③而是共同的、长久的
二、课外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指出“落叶”与“木叶”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上是有相同之处的:“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着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但这不代表“木叶”意象就可以取代“落叶”。“落叶”与“木叶”在诗歌形象的暗示性上是迥然有别的,“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一、“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形象。
“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更多的情况是委顿于地;而“木叶”几乎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顾况《游子吟》)这里写“落叶”仿佛绵绵不休的秋雨簌簌而落,让人如见叶落之形,似闻风行之声,虽是空中之叶,却完全不包含树木的形象。“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这里的“落叶”显然是覆盖在地面的,所以才掩盖了人的行迹。而历代的诗人,也仿佛都特别喜欢地面上的落叶: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无可《秋寄从兄贾岛》)
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在庭院里,在家门前,在台阶上,也许地点不同,但秋天的“落叶”都是铺陈于地的。我们再看看课文中引用的写“木叶”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木叶”后的动词,常常是“下”,有时是“脱”,这些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而不是凋落在地面的。至于“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那树叶竟然还没有脱离枝头,只随风摇动,宛如洞庭湖的波浪呢。由此我们可以总结:“落叶”和“木叶”是两种不同状态的秋叶。“木叶”造成的联想是包含着树木的形象的,是树叶从枝头飘摇而下的画面;而“落叶”则摒弃了树木的形象,仅仅是秋叶本身,并且常常是铺陈在地面的。
二、“落叶”有别于“木叶”的诗歌境界。“落叶”与“木叶”唤起了不同的联想,塑造出不同的诗歌形象,自然也就创造出不同的诗歌意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因为“木”这个字的暗示和“下”这个字的提醒,整棵树的形象都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一种树木落光叶子之后的疏朗、萧索。林庚先生指出:“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而“落叶”,没有肃穆的“木”的形象,只留下了单薄的“叶”的意蕴。它们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暗示:枯萎,飘零,无所归依。所以,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
唐朝大诗人顾况的《游子吟》里有落叶:“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游子漂泊,岂不正似落叶无根?如果加入“木”的意象,因为“木”暗示的沉稳、坚固,“叶”的漂泊无依将大打折扣,游子的抒情也必将大打折扣。白居易的《长恨歌》里也有落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唐玄宗痛失所爱,迟暮帝王的那份衰老、孤寂、凄凉,也在满阶落叶之中了,此处也不能有“木”的坚强挺立,只能有“叶”的孤苦无依。
李白的《秋风词》里也有落叶:“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落叶在风中聚合又扬散,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正反映着抒情主人公相思而不得见的辗转难安;若用“木叶”的话,因“木”对大地的牢固依附,是完全不符合诗境的。不必再举了,“飘零”“客心”“故国”“零落”“无复归”这些词语,都在印证着“落叶”与“木叶”不同的诗歌境界。
概括言之,“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至于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为什么不能写成“无边落叶萧萧下”,正因为杜甫本要创造出一派阔大苍凉,“落木萧萧”对“长江滚滚”,才构成了统一的诗歌境界。作为诗歌形象,“木叶”和“落叶”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各领风骚,各成佳境。(摘编自张彦金《莫道“落叶”是寻常》)
材料二: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诗句,就可以知道。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群木昼阴静。(韦应物《夏景园庐》)
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杜甫的“山木尽亚洪涛风”,若改为“乔树生夏凉”“山树尽亚洪涛风”,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
“山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木”字本身并不是像林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那样的死板,至于说“木”的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我们会更多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这是很不实际的想法。“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云云,更是不能存在的说法。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摘编自陈友琴《温故集》)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落叶”着重在“落”字,可以飘摇于空,但一般委顿于地; 而“木叶”从来都不能表示地上的落叶。B.材料一认为,“木叶”后常常跟“下”“脱”等动词,刻画出树叶自枝头脱 离而下的动态,它是飘舞在空中的,完全脱离了树。C.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两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这一观 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D.材料二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中也能描绘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 每一句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二认为,林庚先生认为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 密层层浓荫的联想,而‘木’给人黄色的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B.材料一认为,因为那些写落叶的诗句,常常带着游子的感伤,去国怀乡者的 孤寂,或者怀才不遇者的愁闷,所以落叶才有枯萎、飘零、无所归依等暗示性。C.材料二认为,一些含“木”的词语,如“乔木”“山木”等词儿,已约定俗 成,本身并不是像林庚先生所说的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 等的影子”。D.材料一认为,“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而“落叶” 则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
8.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落叶”表达的是漂泊、零落、孤苦的深沉情感,“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的一项是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B.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C.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9.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答案 材料一:①“木叶”“落叶”是两种不同的诗歌形象,“木叶”常常脱离树木,而飘舞在空中;“落叶”仅仅指秋叶本身,且铺陈于地。②“木叶”“落叶”创造不同的诗歌意境,“落叶”表达漂泊、零落、孤苦之类的深沉情感;“木叶”创造的是辽阔、疏朗、苍凉的诗歌境界。材料二: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有些含“木”的诗句还给人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的感觉。②“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大约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有关。
10.简述材料一、材料二在结构上的异同。
答案 (1)同:都是先提出观点,后举例分析。(2)不同: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落叶’与‘木叶’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诗歌意象”的观点,然后从意象、意境两个层面分析“落叶”“木叶”的不同之处,最后总结两者没有高下之分。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提出林庚对“木”的解析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的观点,然后从“木”的暗示性和联想的不切实际、用词的约定俗成、音韵等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没有总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 说“木叶”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课文探究,明确全文思路,深入探究,内容小结,主题归纳,知识梳理,重点字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获奖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6段,暗系落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9 说“木叶”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键点,在“木”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