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2.胶体在农业、医疗及物质的分离中有重大而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
B.光线透过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别
C.向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胶体
D.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与胶体性质无关
3.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B.、、、
C.、、、D.、、、
4.为从粗食盐水中除去、、等离子,以制得精盐水。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中主要有和,也可能有少量
B.②中加入过量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C.若将①②试剂颠倒,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③中发生的反应只有
5.已知、、、、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B.
C.
D.
6.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中M的化合价是( )
A.+4价B.+5价C.+6价D.+7价
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溶液可以用于洗去油污,也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可用灭火
C.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
D.向溶液和溶液中分别加入钠块,均可以产生气体和沉淀
8.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Ⅰ中的和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快的是
B.当稀盐酸足量时,装置Ⅰ中气球鼓起体积较大的是
C.加热装置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侧的白色固体是
D.装置皿Ⅱ也可以鉴别和
9.下列关于氯气的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①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②若气球干瘪,证明可与NaOH溶液反应
③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④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的质量为1g
B.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l
C.常温、常压下,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D.和的混合气体所含氧原子数目约为
11.侯德榜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提出的联合制碱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工艺流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再通入
C.分离滤渣和滤液的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漏斗
D.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
12.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13.下表是各物质及其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1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提供的试剂:铁屑、硫酸溶液、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铁屑
B.实验开始时应先将E关闭
C.生成的操作为关闭E,使A中溶液压入B瓶中
D.取下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颜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15.现有浓度均为的、的混合溶液100mL,向该溶液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已知氧化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溶液中
B.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和
C.反应后残留固体为3.2g
D.反应后残留固体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铁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能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某小组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的COD值,其中需要配制的溶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称量:需用分析天平称量________固体(保留四位小数)。
(2)选择仪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_______。
(3)称量后,以下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定容的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________,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下列操作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底部有水
②转移溶液时,溶液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④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配制溶液后要用稀硫酸酸化,说明不用盐酸酸化的原因:________。
17.(14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
(1)在A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
(5)若将干燥管内的换成,则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8.(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资料:Ⅰ.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Ⅱ.次氯酸或氯水可被、、等物质还原成;
Ⅲ.。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和氯水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装置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
(2)若对调装置B和装置C的位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装置B中氯酸钾的产率。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探究
(3)在不同条件下可将KI氧化为或。该小组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19.(14分)纳米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如纳米级铁粉表面积大,具有超强的磁性、高效催化性等优良的性质。
Ⅰ.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生成纳米级F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Ⅱ.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甲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所示进行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乙同学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3)甲装置中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5)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该条件下反应的固体产物为FeO。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是________(用简要文字描述)。
(6)丁同学称取11.20g铁粉,用乙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13.76g,则丁同学实验后的固体物质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3~2024学年度朝阳市高一年级12月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解析】是碱,是酸,是酸性氧化物,胆砜是纯净物,A正确;纯碱属于盐,石灰石属于混合物,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属于盐,C错误;碘酒属于混合物,D错误。
2.A【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A正确;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B错误;向饱和溶液中加入溶液,得到沉淀,C错误;江河的人海口易形成沙洲是因为河水中的胶体遇到海水中的电解质发生了聚沉,形成了沙洲,D错误。
3.C【解析】无色溶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有颜色的离子,呈紫色,A不符合题意;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能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之间不发生反应,溶液无色且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与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且呈现浅绿色,D不符合题意。
4.A【解析】粗食盐水中的、与反应生成、沉淀,若的浓度较大,也会生成少量的,A正确;由于①加入的是过量的,已被完全除去,②中加入的是除去粗食盐水中的并除去多余的,B错误;若①②试剂颠倒,则由于加入了过量的而后续操作过程中不能被除去,从而会引入,C错误;由于加入了过量的,中除了含有外,还含有,因此还发生了反应,D错误。
5.C【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发生反应产生具有较弱氧化性和较弱还原性的物质。若反应可以发生,则还原性:,与已知相符,A不符合题意;若反应可以发生,则还原性:,与已知相符,B不符合题意;若反应可以发生,则还原性:,与已知不符,C符合题意;若反应可以发生,则还原性:,与已知相符,D不符合题意。
6.C【解析】在该反应中为氧化剂,1个得到6个电子,为还原剂,设中的化合价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解得,故C正确。
7.D【解析】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错误;钠着火时生成的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使钠的燃烧更剧烈,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B错误;暴露在空气中的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钠晶体,最后碳酸钠晶体在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生成碳酸钠,C错误;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正确。
8.B【解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盛放碳酸氢钠的气球鼓得更快,说明产生气体快的是碳酸氢钠,A说法正确;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多,故气球鼓起体积较大的是碳酸氢钠,B说法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加热不反应,C说法正确;碳酸钠受热不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以用来鉴别两者,D说法正确。
9.D【解析】装置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该装置可用于氯气的收集,①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若气球干瘦,说明圆底烧瓶中气体压强比瓶外压强大,而可与溶液发生反应:,气体体积减小,气压减小,所以气球会膨胀,②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潮湿布条中的水与干燥的反应生成,能漂白有色布条,所以该实验无法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③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与溶液反应生成、和,所以溶液可用于实验室中氯气的尾气吸收,④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10.B【解析】氢离子的摩尔质量为,则的质量为,A说法正确;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B说法错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则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小于,含有的分子数小于,C说法正确;和的最简式相同,都是,和的混合气体相当于,则含有氧原子,所含氧原子数目约为,D说法正确。
11.B【解析】联合制碱法工艺流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有、,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极易溶于水,所以应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过量,再通入,B正确;分离滤渣和滤液的操作为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C错误;滤液中加入,通过降温结晶析出,所得母液为溶液,也可以循环利用,D错误。
12.C【解析】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则溶液中可能含有而不含,A错误;若原溶液中含有,先加氯水,再加溶液,溶液也变为红色,则不能确定含有,正确的检验方法是先加入溶液,没有现象,再加入氯水,若溶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B错误;用洁净的铂丝驚取待测液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正确;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而不含,D错误。
13.C【解析】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后过滤可达到除杂的目的,A正确;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后不生成新杂质,B正确;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引入新杂质,C错误;杂质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而氧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过滤可得到,D正确。
14.B【解析】制取硫酸亚铁需要铁屑,所以中应预先加入铁屑,中盛有一定量的溶液,A说法正确;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因为装置中有空气,需要用生成的氢气来排出空气,所以要打开,B说法错误;铁与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关闭,导致中的压强逐渐增大,使溶液被压入瓶中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所以操作为关闭,使中溶液被压入瓶中进行反应,C说法正确;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D说法正确。
15.C【解析】,,,,,根据氧化性可知铁粉会先和反应,若铁粉有剩余,再和反应,则:
反应后的溶液中,A错误;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剩余,B错误;反应后残留固体为生成的铜单质,其质量为,C正确;反应后残留固体只有铜单质,铁粉已经反应完全,D错误。
16.(13分)
(1)0.0790(2分)
(2)容量瓶(2分)
(3)CDEBA(2分)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时(2分)
(4)②④(2分)
(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3分)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1)要配制的溶液,就需要使用容量瓶,则需用分析天平称量固体。(2)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容量瓶。(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故称量后,操作步骤的顺序为CDEBA。定容的操作是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4)①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底部有水,不影响溶液的浓度;②转移溶液时,溶液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导致溶质减少,浓度偏低;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④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故选②④。(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故不用盐酸酸化。
17.(14分)
(1)(3分)
(2)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或干燥)(2分)
(3)(3分)
(4)淡黄色的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2分)
能与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和(2分)
(5)点燃的蚊香熄灭(2分)
【解析】(1)试管中加热,受热分解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解生成的气体中有和,通过装置中浓硫酸可吸收中的,干燥。(3)与双球干燥管内的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由于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是淡黄色固体,是白色固体,具有助燃性,所以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淡黄色的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剧烈。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与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和。(5)若将换成,双球干燥管内发生的反应为,由于和都是白色固体,反应没有生成且在的环境中,所以双球干燥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点燃的蚊香熄灭。
18.(14分)
(1)漏斗(2分)玻璃棒(2分)
(2)能(2分)
(3)①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3分)
②硫酸浓度为0的对照实验(2分)
③(3分)
【解析】(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装置中试管,进行冷却结晶操作需要烧杯,过滤需要漏斗和玻璃棒,洗涤需用烧杯盛放液体,需用玻璃棒引流。(2)实验室用二氧化镇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能和反应生成杂质,若对调装置和装置,可以除去氯化氢杂质,能提高装置中氯酸钾的产率。(3)①根据表格数据,对照试管1、2、3、4中数据发现溶液的体积均是,均是,改变的只有硫酸的体积和水的量,所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反应体系中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②1号试管实验中硫酸浓度为0,设计1号试管的作用是做对照实验,比较硫酸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③若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为“黄色溶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氯化钾,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14分)
Ⅰ.(1)(2分)
(2)(2分)
Ⅱ.(3)(2分)
(4)蒸发皿(2分)
(5)过量,与生成的反应转化为(3分)
(6)67.4%(3分)
【解析】(1)纳米级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和,离子方程式为。(2)根据流程可知,固体加热脱水得到,然后、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纳米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温度低于570℃时生成。甲装置用酒精灯加热,反应温度较低,产物为,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观察题图可知,仪器为蒸发血。(5)加入溶液没有出现红色,说明溶液中没有,可能是因为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过程中过量,过量的与反应生成,所以看不到红色。(6)用乙装置反应,反应温度高于570℃,则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为,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则,由关系式可得,所以固体物质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为选项
碱
酸
酸性氧化物
纯净物
A
NaOH
胆矾
B
纯碱
CO
石灰石
C
液氯
D
KOH
碘酒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实验操作方法
A
溶液
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B
溶液
通入过量的气体
C
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再过滤
D
MgO固体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再过滤
试管编号
1
2
3
4
溶液/mL
1.0
1.0
1.0
1.0
0.10
0.10
0.10
0.10
溶液/mL
0
3.0
6.0
9.0
蒸馏水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②
向实验①得到的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