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北京课改版七、比热容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比热容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量的概念。
2.了解比热容的概念,了解一些常见物质比热容的大小,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感知科学归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和增强联系实际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天平、烧杯、水、沙子、酒精灯2个、温度计2只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引
入
课
题
:
1、提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会怎样变化?物体放出热量呢?
2、创造情境:中午海边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暖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1、学生回答
2、学生思考讨论:中午海水和沙子都吸收热量;晚上海水和沙子都放出热量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
课
讲
授
一、比热容(第1课时)
1、教师提炼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探究的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水和沙子和水的温度不一样?
2、猜想和假设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想。
(2)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
3、设计演示实验
(1)要求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2)教师说明: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教师点拨、提问:①如何才能使沙子和水温度升高?②如何比较沙子和水哪个升温快?③实验时要注意沙子和水的哪些条件相同?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设计表格,投影设计的表格,引导学生评价、改进,比如:
物质
质量(kg)
升高到500C所需时间
升高到800C所需时间
沙
水
4、实验注意事项和数据记录
教师点明:①烧杯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②试验时加热水和沙子同时开始,同时终止③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注意不要损坏烧杯和温度计
5、教师总结,课件出示: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比沙子长。
结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6、引导: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吸热能力或者“容纳热量”本领,物质的这种吸热本领就叫做比热容。
7、课件展示: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单位:焦/(千克·0C),符号J/(kg·0C)。
(3)水的比热较大,为
4.2×103J/(kg·0C)。
(4)同种物质的比热相同,而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所以,比热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8、回答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水和沙子和水的温度不一样?
完成知识目标一
二、热量的计算(第2课时)
1、复习提问:比热容的概念。
2、引导:如果把概念中的各个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则比热容的概念就变成一个公式。那么公式如何写?
3、归纳总结:公式变形
物体吸热时如何写?
物体放热时如何写?
4、“动手动脑学物理”4、5题的计算演练。
完成知识目标二
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2、学生假设猜想,有多种结果。
3、回答试验时哪些量应该相同,比较哪些物理量间的关系
4、操作时动手动脑
4、(1)研究对象是什么?(空气而不是棉花)
(2)为什么放入棉花?(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3)实验说明了什么?(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内能增大)
6、聆听体会。
7、阅读课本,进行总结。
8、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思考如何把概念变成公式
推导公式
演练公式
学生的猜想丰富多样,可能远离主题、甚至错误,不可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小组实验,讨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适当点拨、教师不能越俎代庖,防止将探究性教学变为陈述性教学。
总结归纳后,实验结果。
内容过渡,体现出比热容的本质
增强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把一个物理问题上升到数学问题,也就是从把问题从“定性”分析升华为“定量”分析。
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
比热容的概念:
物理意义:
2.物体吸热和放热的公式:
学生总结。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第3节 比热容
比热容的概念:
物理意义:
2.物体吸热和放热的公式:
作业布置:
练习册:课时达标部分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七、比热容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七、比热容优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二、功率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二、功率获奖教案,共7页。
初中物理一、功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一、功一等奖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功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